1.奥运会中的感人事迹(短的)_20字 快快快
2.八战奥运,“你未痊愈,我不敢老”的伟大妈妈,再见
奥运会中的感人事迹(短的)_20字 快快快
不管她的腿如何肿胀,也不管她的背怎样酸疼,她还是留在体操馆继续征战。
她,是今天获得奥运女子体操全能第九名的德国选手丘索维金娜。她的故事,让世人动容。体将往往都是18岁以下的少女,但34岁的丘索维金娜,已经第五次参加奥运会、代表第三个国家出战。她是女子体操近20年的“活化石”,她更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名为儿子而战的选手。
五次参加奥运会,丘索维金娜是体操选手的奇迹。1992年巴塞罗那,17岁的她首次代表独联体夺得体团金牌;随后的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她都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赛;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丘索维金娜又穿上了德国代表团的服装。
如此高龄,改换国籍,丘索维金娜参加北京奥运会最初的动力,是赚取更多的奖金,用来治疗大儿子阿廖沙的白血病。2002年,阿廖沙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丘索维金娜和丈夫被高昂的医疗费压得喘不过气,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医疗条件一般,政府提出每天300美元的补贴也不够花。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参赛,以获取奖金给孩子治病。
听说德国科隆一家医院治疗白血病的效果特别好,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在2002年底带着阿廖沙搬到了德国。丘索维金娜连续五年跳马都没出过世界前三,出色的成绩也让德国体育部门伸出了橄榄枝。随后的五年,丘索维金娜疯狂地参加巡回赛,为了参加尽可能多的项目,她还练起了全能,“儿子是我生命的全部,只要他还生病,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因为仅列第九名,丘索维金娜很早就出现在混合区通道,德国记者问她阿廖沙的健康问题,这位伟大的母亲笑得很爽朗,“他8月11日已经上学了,所以没能来北京,今年11月他就满9岁了。我每天都给他打电话,听到他的声音,对我是莫大的鼓舞。”据悉,阿廖沙的病情已逐渐稳定,除了定期血检他很少上医院。
八战奥运,“你未痊愈,我不敢老”的伟大妈妈,再见
“创造奇迹”
她是体操名将 ,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连续八次参加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 她用行动诠释了一个运动员对赛场的执着和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爱。 她的故事,曾打动无数人……
1975年6月19日,丘索维金娜出生于前苏联布哈拉市。
7岁的时候,丘索维金娜被家人送进了体操学校,参加体操训练。由于出色的腿部能力和协调能力,丘索维金娜在各个项目中都表现出了天赋。
13岁的时候,丘索维金娜在苏联青少年全锦赛上获得了全能冠军,后进入了国家队。
1991年,丘索维金娜代表前苏联参加1991年的美国世锦赛,获得女团和自由体操世界冠军,也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2年,丘索维金娜在 巴塞罗那奥运会 上代表独联体夺得了女子体操团体比赛的金牌。
1996年,丘索维金娜代表 乌兹别克斯坦 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个人全能第十名。随后丘索维金娜功成退役。
前苏联解体后的1993年到2006年, 丘索维金娜 一共为乌兹别克斯坦赢得了70块奖牌。她也被乌兹别克斯坦当作是国宝级的运动员,印在了邮票上。
7届奥运会,10次世锦赛,她共斩获9枚金牌、14枚银牌、9枚铜牌,她已然创造了奇迹、创造了 历史 。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1997年,丘索维金娜与乌兹别克斯坦摔跤选手库帕诺夫结婚。1999年,两人的儿子阿廖沙降生。然而不幸的是,2002年,年仅2岁的阿廖沙体检时发现患有先天性白血病,这改变了丘索维金娜的生命轨迹。
为了给儿子治病,丘索维金娜卖掉所有可以卖的东西,筹到所有能筹的钱,仍无法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丘索维金娜说, “我想我必须重新回到赛场上,为了阿廖沙我必须挣钱。”
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丘索维金娜朝体操全能型发展。 自此之后,丘索维金娜从未停歇,一直战斗在赛场上,以一个母亲的身份。
体操原本是年轻人占优势的项目,彼时超过25岁的丘索维金娜已经过了黄金年龄。每次增加新的难度动作时,对于身体韧性和体能都已下降的她来说,都更像一种折磨。然而,一枚世锦赛金牌就意味着3 000欧元的奖金。
有些时候,她会在一场巡回赛中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 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奖金 。
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却为了自己的儿子,激发了自己所有的能量。
丘索维金娜说: “对我而言,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她一次次打破年龄和体能的极限:
2002年釜山亚运会,斩获跳马、自由操金牌等一共4枚奖牌;
2002年体操世界杯总决赛斯图加特站,获得跳马金牌;
2003年阿纳海姆世界体操锦标赛,荣获跳马金牌;
2005年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赢得跳马银牌。
……
2006年,丘索维金娜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赚医药费,改换国籍,代表德国队参赛。 当时,不少乌兹别克斯坦人不理解,甚至骂她“卖国”“叛徒”,丘索维金娜没有过多解释,只是默默承受。
她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医生告诉她,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疗条件已经没有办法救她的儿子了。
2008年,丘索维金娜代表德国出征北京奥运会。那一年,她33岁。 33岁的丘索维金娜凭借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动作摘得一枚银牌。赛后,她留下了催人泪下的一句话:“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就是在那一年,她的故事开始为世人熟知,人们亲切地叫她“丘妈”。
为了给儿子治病,丘索维金娜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她艰苦训练,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停赛。 这个“你未痊愈,我不敢老”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幸运之神的眷顾,完美谢幕”
“儿子的癌细胞已不见了,我 现在为了自己练习体操”。
令人欣慰的是,丘索维金娜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儿子已经康复并回到学校,家庭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她不需要再背负着为儿子治病的重担,更多地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2012年,丘索维金娜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儿子已经16岁了,他的癌细胞已经不见了。 现在我是为了自己而练习体操。对我来说,体操就像是一份工作,我就像是遇到水的鱼。 ”
征程从未停止……
2021年7月25日,丘索维金娜再次登上体操资格赛赛场。助跑,起跳,转体,落地……丘索维金娜完成最后一跳,还是和上一跳一样落地时出现失误。尽管如此,东京奥运赛场上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这位46岁的“高龄”选手致敬。
很多人希望这位“妈妈级”选手能续写世界体坛传奇——这距她首度亮相夏奥会,过去了整整29年。
29年足够漫长,漫长到当初的对手早已成为教练,漫长到如今的对手近乎都是自己的下一辈。
29年间,体操始终流淌在丘索维金娜的血液中,她曾穿着三种不同战服(独联体代表团,德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会,成为 历史 上绝无仅有的传奇。
然而,当大屏幕打出丘索维金娜的即时排名“11”,一切辉煌都成为过往。
这一成绩不足以令她进入之后的决赛。丘索维金娜转身走向教练,埋在他宽阔的臂弯里,眼泪奔涌而出。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跳,也是她职业生涯的谢幕演出。
或许对于女战士丘索维金娜来说,真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在丘索维金娜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母爱的共通点
顽强拼搏、勇敢前行、无所畏惧
在她的身上
闪闪发光的,绝不只有金银铜牌
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和对生命的永不放弃
~~~~~~~~~~~~~~~~~~~~~~~~~~~~~
小拓展:
几个描述运动员退役、告别职业生涯的说法:
farewell主要用作名词或动词。
noun the act of saying goodbye to sb 告别;辞行,常用搭配bid farewell。如《路透社》( Reuters )关于此新闻的报道标题:
Gymnastics — At 46, Chusovitina bids farewell, again, after eighth Games
体操——46岁的丘索维金娜第八次参加奥运会后再次告别
例:
I bade farewell to all the friends I had made in Paris.
我告别了我在巴黎结交的所有朋友。
She said her farewells and left. 她告别后就离开了。
a farewell party/drink , etc. 欢送会、惜别酒会等
A Cultural Study of Color Words in " A Farewell to Arms "
《永别了,武器》的颜色词文化学解读
verb ~sb(Austral E)to arrange a ceremony or party for sb because they are leaving 为……举行送别仪式(或宴会)
The troops were farewelled at a ceremony in Darwin. 为军队举办的送别仪式在达尔文举行。
2. Chinadaily 用了比较中规中矩的retire:
retire from 退出; 从……退休;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