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联赛预测-j联赛2021分析

tamoadmin

1.三浦知良替补出场再次刷新自己的纪录,54岁的他状态如何?

2.陈戌源痛批中国足球烧钱,说了什么?

3.“全球体育产业泡沫破裂,数字化转型才是唯一出路”|专访

三浦知良替补出场再次刷新自己的纪录,54岁的他状态如何?

j联赛预测-j联赛2021分析

在世界足坛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十年的绝代双骄,但也有一部分球员在背后默默的陪衬,也同时在刷新自己乃至足坛的记录,而三浦知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J联赛中默默的刷新着记录,总会偶尔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十年前,也许人们感叹他已经40多了,按照绝大多数足球运动员的职业寿命来讲,他早就应该退役,但如今,十年过去了,他的身影依然出现在绿茵场上。

三浦知良,1967年2月26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静冈市,日本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职业生涯曾效力川崎读卖队、圣保罗队、帕尔梅拉斯、热那亚足球俱乐部、神户胜利船足球俱乐部、萨格勒布迪纳摩足球俱乐部、横滨足球俱乐部等队。1993年,三浦知良当选亚洲足球先生 ?。2005年,三浦知良转会至横滨足球俱乐部并效力至今,期间曾多次打破J联赛和J2联赛的最年长进球记录。2017年1月11日,日本J2联赛球队横滨FC对外正式宣布,球队续约三浦知良到2017年底。在2017年2月26日,三浦知良年满50岁,他也会成为J联赛首位50岁的职业足球员,2021年1月11日,横滨FC官方宣布与即将年满54岁的三浦知良再续约1年。本赛季J联赛第3轮,横滨FC0-2不敌浦和红钻,三浦知良在下半场补时阶段替补出场,以54岁12天的年龄再次刷新自己的J联赛最年长出场纪录。 ?上赛季,三浦知良在联赛出场4次,其中首发出场1次,替补出场3次,总出场时间为67分钟,只可惜没有进球。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他的竞技水平已经不足以在球队中上场踢球,很多时候无非是在比赛结束前上场,让人觉得有着刷记录的嫌疑。

陈戌源痛批中国足球烧钱,说了什么?

北京时间12月14日,中国足协在上海召开中国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会上公布了一系列新政。中国足协高层陈戌源在会上发言:“各级国家队已经有15-20年没有进入到各级的世界大赛上,我们中国俱乐部的平均投入,是日本J联赛的三倍,韩国K联赛的十倍;我们中国俱乐部一线球员工资薪酬,是日本J联赛5.8倍,是韩国11.6倍,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我们难道还不觉醒吗?我们难道良心已死了吗?我们难道还能继续生活在这样的足球环境中吗?”

“我看到少数人,包括自媒体在平台上的发声,对我们这两项专项治理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限薪是俱乐部的事,中国足协不应该治理;还有认为这样的限薪将导致联赛失去观赏性。我希望发出这样质疑的人,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投资人,你会这样做吗?你是个足球人,你会觉得这是中国足球的艰难所在吗?”

“今年6月我与俱乐部投资人的非正式的会上,表明中国足协将加大限薪力度,专家会议的同志,都高度肯定并表示全力支持中国足协限薪的方案意见。”

扩展资料

年薪直接对半砍

早在上个月25日,中国足协已经举行过一次中超联赛工作会议,会上足协向各中超俱乐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乐部中、外球员“限薪”的具体细则。而今天的会议则是将细则正式以文件的形式公布,并确认在下赛季实施。

对于新赛季的限薪,中国足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数字:从2021赛季开始,中超俱乐部单个财政年度支出不得超过至6亿元人民币;中超国内球员单赛季薪酬不得超过税前500万元人民币,全队平均年薪最高不超过税前300万元人民币;而在外援方面,中超外援单季顶薪为税前300万欧元,全队外援总薪资不超过1000万欧元。

中国足协表示,明年联赛新的政策实施后,中超俱乐部的总支出和球员收入,平均下降幅度将在50%左右。如果俱乐部单季总支出超过限额,将面临最多“扣除24个积分”的重罚;而球员薪资不达标者,将无法参加任何级别的职业联赛。同时,一旦发现俱乐部和球员有弄虚作、虚报收入等行为,俱乐部将被勒令降级,球员将被处以禁赛24个月的重罚。

“全球体育产业泡沫破裂,数字化转型才是唯一出路”|专访

作者 | 懒熊&力赞

要点提炼:

· 东京奥组委目前正在和赞助企业商议增加赞助金额;

· 企业对于营销的要求变得更加直接。

编者按:电通集团是日本最大、世界前五的广告与传媒集团。总部位于东京,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独立广告公司和4A广告公司之一,电通是亚洲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可以与欧美四大传播集团(美国奥姆尼康集团、美国埃培智集团、英国WPP和法国阳狮集团)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的跨国企业。

电通在 体育 产业中也非常活跃,曾在1980年代参股ISL公司,后者曾一度独家代理世界杯、奥运会和国际田联的所有市场开发权,而电通集团也为这些 体育 机构带去了大量日本企业的赞助。2014年电通被东京奥组委指定为独家营销代理公司,负责在营销和商业战略的制定方面提供意见和帮助,同时也会为市场开发、特许服务和授权提供支持。

本次专访,由力赞 体育 和懒熊 体育 共同发起。接受访的是的电通负责全球 体育 事业的副总裁大井义洋(OI Yoshihiro)。大井义洋在电通集团已工作27年,期间参与包括世界杯、奥运会、国际田联、国际泳联、日本J联赛等各种大型赛事的转播权售卖和赞助营销,他领导的部门也曾代理和促成日本东芝冠名中国足协杯。

体育产业泡沫破裂,数字化转型才是唯一出路” 专访" img_height="466" img_width="700" data-src="//imgq3.q578/de/1018/b408bbdd29a425e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东京奥运和电通

Q:东京奥运会的推迟,对于奥运营销造成了怎样了影响?

东京奥运会的推迟,使得所有的关联方,包括国际奥委会、东京奥组委、赞助商、转播商的成本大大增加。每个赞助商的情况和想法不同,但到现在没有表示要退出奥运赞助的, 目前正在和赞助企业商议增加赞助金额,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

Q:作为东京奥运的独家商务代理,电通承受了多大的经营压力?如何缓解?

(电通)确实有精神上的压力,但(具体)经营压力现在无法预测,目前也只能通过解决问题来缓解这种压力。

Q:东京奥运会在2021年究竟能否顺利举办?电通如何规避经营风险?

2021年东京奥运会,正如国际奥委说,一定会举办。我也完全同意。现在所有的工作人员也在以这个作为前提在推进工作。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允许多少观众入场等细节还没有确定,但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已经有很多 体育 赛事开始重启,所以明年的奥运会也一定会找到合适的举办方法。有关电通的经营风险,与其去考虑它,我的态度是—— 面对风险,唯有前进,并认真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后疫情时代的 体育 营销

Q:北京在东京之后将举办冬季奥运会,东京的经验也将给北京带来很多借鉴,你现在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北京冬奥会和东京夏奥会一样,不需要考虑太多比赛会不会延期或是有什么变化的问题,因为外部的环境你永远无法控制,只能根据彼时的情况,顺应变化并调整方法。

Q:全球范围的疫情给以赛事为核心的 体育 产业带来的巨大的打击,如何看待疫情结束后的 体育 市场?是否会有很快的回升?电通的布局是什么?

今年的疫情给 体育 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那些以赛事为核心、重度依赖大量观众的职业 体育 尤为严重。前几天西甲巴塞罗那俱乐部发布了今年亏损1.2亿欧元的消息,整个 体育 界大概日子都不好过。日本的J联赛也因为现场观众的数量受限和赞助商的减少,情况也很严峻。

职业 体育 的核心是观众和粉丝。赞助收入和转播权从金额上看比门票和球迷产品等比赛日收入更多,但如果没有粉丝的话,这些(赞助和转播权)收入也不存在。顺便提一句,我感觉中国的职业 体育 虽然观众人数不少,但相比之下门票收入却非常低,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也是一个需要改善的课题。

疫情后 体育 产业的商业理念和运营方式会有很大变化,而且有可能回不到以前了。现在看来, 2018年世界杯前后大概是全球 体育 产业泡沫的最高峰, 而这个泡沫在停止增长时,疫情的到来促使它发生了破裂,比如英超的全球版权收入已经开始下滑。

体育产业泡沫破裂,数字化转型才是唯一出路” 专访" img_height="466" img_width="700" data-src="//imgq3.q578/de/1018/c4b2c53c1fcf0a2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关于 体育 产业的一些个人体会

Q:如何看待今年整体营销行业遇到的问题与调整?

在经济下行的困境下, 企业对于营销的要求变得更加直接——如何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收入,而营销行业需要对这一需求做出更好的回答。 另外,在疫情的影响下,企业对于营销的期待也加入了更多的 社会 视角,比如如何解决像环境问题、女性 社会 平等问题、贫困问题等 社会 性问题,如何让企业的 社会 责任感通过营销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

Q:你个人经历过怎样的困难(也包括工作以外),对比来看,今年对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2003年非典疫情的时候,我的项目碰到了很大的问题。那一年正好是我负责启动第一届由东亚足球联盟主办的东亚四强赛,以及我参与的国际足联在中国举办的女足世界杯市场推广项目。东亚四强赛从2003年5月被推到了年底,而女足世界杯最终被移到了美国举办。和2003年的非典相比,这次的疫情是全球范围的,持续时间也非常长,因此情况比上次严重了很多,而这也会促进行业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Q:什么是你早年深信不疑,现在却深表怀疑的东西?

我以前觉得 体育 产业会一直成长下去,但现在深表怀疑。有些 体育 产业的交易金额明显脱离了现实,这样的案例在中国也有一些。 用相同的方法,这个行业无法像过去那样继续成长,产业需要有创新的到来。

Q:人们对营销有哪些误读?

从 体育 产业来看,有很多新的技术和营销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市场,那技术和营销也没有太多用处,所以还是要想明白市场在哪里。

Q:你最平常的一天,通常是怎么度过的?跟你同龄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学习。我关心的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即如何把学术理论应用在实际的业务中。所以我在前几年获取了DBA(高级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也写了一些关于 体育 产业的论文。很多人相信灵感和创意,这当然也不错,但如果没有学术理论和逻辑的支持的话很难走远。

Q:推荐一部你觉得不错的书与**,推荐理由是什么?

体育 产业相关的书籍,我推荐史蒂芬·司曼斯基(Stefan Symanski)撰写的《为何美国人打棒球而世界其他国家踢足球》(National Pastime: How the Americans Play Baseball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Plays Soccer)。这本书分析了美国 体育 产业和欧洲 体育 产业的差别,我认为这是对理解 体育 产业最有帮助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 体育 **是《点球成金》(Moneyball)。我推荐的书和**,都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所以我很喜欢。

Q:如果年轻人想加入 体育 营销行业,你的建议是什么?

不要只因为喜欢 体育 ,或因为想挣快钱而进入这个行业。 体育 营销行业是个很艰难和需要长期耕耘的行业,需要有热情,需要有行动力,也需要有不断改善自身的努力。

延展阅读:

体育产业泡沫破裂,数字化转型才是唯一出路” 专访" img_height="150" img_width="840" data-src="//imgq3.q578/de/1018/2fea39504ab6289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