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北京冰球联赛-2020北京青少年冰球队

tamoadmin

1.海淀区推行冰雪运动试点校园工作

2.旱地冰球的赛事

3.冰球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冰球运动该如何推广?

海淀区推行冰雪运动试点校园工作

青少年北京冰球联赛-2020北京青少年冰球队

海淀区推行冰雪运动试点校园工作

 海淀区推行冰雪运动试点校园工作,目前,海淀区中小学已发展了四批共50所冰雪运动试点学校,影响并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和喜爱冰雪运动。海淀区推行冰雪运动试点校园工作。

海淀区推行冰雪运动试点校园工作1

 随着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临近,海淀区全面探索实施“冬奥进校园”教育工作。

 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是全国首批“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早在2001年,学校就开始了奥林匹克教育的探索,带领全校学生从模拟奥运项目开始,体验奥运魅力,将“奥林匹克”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再外显为教育行为方式,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且有效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

 羊坊店中心小学是双奥学校,学校始终将奥运理念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作为冬奥特色校,羊坊店中心小学以“冰情雪趣 多彩冬奥”为口号,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冬奥教育,开发冰壶、冰球、滑冰等系列冬奥课程,大力宣传冬奥文化,传递冬奥梦想。

 北京2022年冬奥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MV一经发布,便火速刷屏。音乐课上,全校学生学唱这首歌曲,点燃全校孩子们对冬奥会的和期盼……美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冬奥文创,学生们用双手画出心中的冬奥梦,用双手制作出2022我们的冬奥梦。小小艺术创作者用艺术来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情感与认知,表达自己对于奥林匹克、冰雪运动的热情与喜爱。

 “冰雪教室”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堂,在室内不但可以进行冰球、滑冰、冰壶等冰雪项目,还可以通过奥运有关的陈列了解奥运知识。这是海淀区首个小学的“冰雪教室”。这间“冰雪教室”长22.15米、宽8.5米,总面积188余平方米。教室地面全部铺设了仿真冰面,可以进行短道速滑、冰球、冰壶等冬奥项目。教室的四周,陈列着各种奖杯、2008年奥运会相关的文件、学校活动的图文资料,甚至还有当年孩子们自制的“奥运火炬”。

 学校还把奥运精神渗透到日常体育课程中。在校园里,“体育课联排”正成为新时尚。即同一个年级的体育课排在一个时间段,这样既便于开展集体性的教学,也便于年级间开展比赛,以赛促练,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2021年4月起,学校所有年级每周都有5节体育课,其中3节为常规体育课,1节改为体能课,还有1节尝试着走班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学校丰富多彩的操场“诚信体育器材室”,有同学们随手可取的跳跳球、平衡垫、绳梯、篮球、足球……操场四周还有随时可用的智能动感单车、深蹲训练器、腹肌训练器、天梯训练器械,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

 此外,羊坊店中心小学合理统筹场地,在操场西侧和冰雪教室楼顶,建设了两个冰球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三年前,羊坊店中心小学张卫东校长提出把体育教育作为学校第一大教育。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大体育”之路,用充足的师资、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及特色的冰雪课程,为学生们享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提供了根本保障。学校未来将以体育教育为支点,继续丰富体育课程体系、完善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家校社共育,逐渐形成全员、全时、全育的新格局,扎实稳步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推动冰雪运动在海淀区中小学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海淀区教委将冰雪运动列入中小学体育工作发展,出台了《海淀区中小学开展冰雪运动实施意见(2016-2022年)》,构建区、学区和学校冰雪运动竞赛体系,通过开展“冬奥进校园”系列活动,创建区级冰雪运动试点学校,影响并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和喜爱冰雪运动。

 为进一步提升海淀区中小学冰雪运动发展水平,海淀区教委统筹并整合区内冰雪场馆、冰雪服务企业、冬奥教育教学科研机构等,成立海淀区中小学冰雪运动联盟,联盟成员单位在整合优势的基础上,促进本区内共享的合作交流,为海淀区中小学冰雪运动推广搭建平台,为中小学冰雪运动普及提供社会的支持,共同推进海淀区中小学冰雪运动工作,共同宣传冰雪运动文化,共同推动冰雪运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让更多喜欢和热爱冰雪运动的学生广泛接触和参与。

 为促进冬季奥林匹克在海淀区中小学长足发展,区教委在中小学中开展冰雪运动试点工作,以发挥试点校带动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带动更多在校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培养学生冰雪兴趣,普及冬奥知识、冰雪知识,体验上冰上雪等冰雪运动带来的成长快乐,给有天赋、有能力的学生搭设平台,进行发掘和培养。目前海淀区中小学已发展了四批冰雪运动试点学校,共计50所,已开设了冰球、花滑、速滑、冰壶、滑雪、旱地冰球、旱地冰壶、旱地滑雪等8项课程。

 海淀区教委近四年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冰雪知识培训,主要围绕冬奥教育及滑冰、滑雪教学的组织、安全措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通过专家讲座、课例观摩、上冰、上雪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使参训教师进一步理解奥运精神,掌握冰雪运动基础教学组织方法、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环节,学校的科学选材,陆上基础练习手段以及冰雪上小游戏等,目前已培训200余人。通过培训使教师教学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解奥运精神,掌握冰雪运动基础教学,激发冰雪运动项目的兴趣,从而在体育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带动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热爱冬奥。

 编写《海淀区中小学冰雪运动知识读本》,《读本》涵盖了冬奥会15个大项、98个小项,全面介绍了冬奥会的历程、运动项目知识、优秀运动员成就和观赛注意事项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冬奥知识,熟悉并懂得欣赏冰雪赛事。

 海淀区教委设专项资金对试点校进行支持,各冰雪试点校都有自己的冰雪特色和发展思路,把冰雪运动教学列入学校课程,有条件的研制校本教材,积极引进冰雪运动人才任教,研究运动队训练方式,提升队员技能,增强实战能力。我区科大附中拥有冰球馆,冰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可以全面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和冰球等培训。学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冰雪实践或有关知识教学,高中阶段开设冰雪及相关项目的选修课,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青少年学生冰雪运动兴趣,促进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一零一中学是冰雪运动的传统学校,校园内有5个人工湖,学校充分利用校园优势积极开展冰雪运动,与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合作,促进了学校冰雪项目的快速发展,首都体育学院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是一零一中学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海淀区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赛事和体验活动,成功举办四届海淀区中小学冰球联赛,三届短道速滑比赛,三届花样滑冰比赛和两届冰雪嘉年华活动,参与冰雪运动学生人数约11万余人。

海淀区推行冰雪运动试点校园工作2

 在海淀区的羊坊店中心小学,“冰雪教室”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堂,在室内不但可以进行冰球、滑冰、冰壶等冰雪项目,还可以通过奥运有关的陈列了解奥运知识。这也是海淀区首个小学“冰雪教室”。

 1月11日下午,羊坊店中心小学内一堂妙趣横生的体育课正在进行。在“冰雪教室”内,体育教师周晨光正在为同学们讲解冰壶运动的技巧和规则,带领同学们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据介绍,这间“冰雪教室”长22.15米、宽8.5米,总面积188余平方米。教室地面全部铺设了仿真冰面,可以进行短道速滑、冰球、冰壶等冬奥项目。

 据了解,羊坊店中心小学是全国首批“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已经从事了32年体育教育的周晨光告诉记者,早在北京申奥成功的2001年,羊坊店中心小学就开始了奥林匹克教育的探索,带领全校学生从模拟奥运项目开始,体验奥运魅力。

 作为冬奥特色校,羊坊店中心小学以“冰情雪趣 多彩冬奥”为口号,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冬奥教育,开发冰壶、冰球、滑冰等系列冬奥课程,大力宣传冬奥文化,传递冬奥梦想。

 记者注意到,在“冰雪教室”的四周还陈列着各种奖杯、2008年奥运会相关的文件、学校活动的图文资料,甚至还有当年孩子们自制的“奥运火炬”。“通过带领孩子们自制奥运火炬,来让他们体验作为奥运火炬手的自豪与荣誉感。”周晨光说,“在羊坊店中心小学,奥林匹克是孩子们可以实实在在地触摸到的、拥抱到的。”

 此外,该校还把奥运精神渗透到日常体育课程中。在校园里,“体育课联排”正成为新时尚。所谓联排,即同一个年级的体育课排在一个时间段,这样既便于开展集体性的教学,也便于年级间开展比赛,以赛促练,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海淀首个小学“冰雪教室”亮相,可进行冰壶、短道速滑等项目。人民网 董兆瑞摄

 周晨光说:“虽然在校园里开展的冰雪运动与冬奥标准有差别,但更重要的是把冰雪运动的种到孩子心里去。现在让孩子们爱上体育,了解冬奥,未来才能在真正的赛场上发力。”

 不只是羊坊店中心小学,目前,海淀区中小学已发展了四批共50所冰雪运动试点学校,已开设了冰球、花滑、速滑、冰壶、滑雪、旱地冰球、旱地冰壶、旱地滑雪等8项课程。

 为推动冰雪运动在海淀区中小学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海淀区教委将冰雪运动列入中小学体育工作发展,构建区、学区和学校冰雪运动竞赛体系。同时,统筹并整合区内冰雪场馆、冰雪服务企业、冬奥教育教学科研机构等,成立海淀区中小学冰雪运动联盟。此外,通过开展“冬奥进校园”系列活动,创建区级冰雪运动试点学校,影响并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和喜爱冰雪运动。

海淀区推行冰雪运动试点校园工作3

 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公众对冰雪运动的关注持续升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海淀区获悉,截至目前,海淀区已有50所中小学被列为冰雪运动试点学校,开设冰球、花滑、速滑、冰壶、滑雪、旱地冰球、旱地冰壶、旱地滑雪等8项课程。同时,海淀区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赛事和体验活动,参与冰雪运动学生人数达到11万余人。

 1月11日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羊坊店中心小学,海淀区首个“冰雪教室”坐落于此。这间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的冰雪教室,是由会议室改造而成的。地面全部铺设了仿真冰面,可以进行短道速滑、冰球、冰壶等冬奥项目,五年级的小学生们正穿着冰鞋,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教室的四周,陈列着各种奖杯、学校活动的图文资料,甚至还有孩子们自制的“奥运火炬”。

 据羊坊店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校园里,“体育课联排”正成为新时尚。即同一个年级的体育课排在一个时间段,这样既便于开展集体性的教学,也便于年级间开展比赛,以赛促练,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自2021年4月起,学校所有年级每周都有5节体育课,其中3节为常规体育课,1节为体能课,还有1节课试点走班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课程。学校内的“诚信体育器材室”向所有学生开放,跳跳球、平衡垫、绳梯、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随时供学生们选用。

 在操场四周,还有随时可用的智能动感单车、深蹲训练器、腹肌训练器、天梯训练器械,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同时,羊坊店中心小学合理统筹场地,在操场西侧和冰雪教室楼顶,建设了两个冰球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海淀区教委体育和健康教育科负责人王宏斌介绍,为促进冬季奥林匹克在海淀区中小学发展,区教委在中小学中开展冰雪运动试点工作,以发挥试点校带动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带动更多在校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培养学生冰雪兴趣,普及冬奥知识、冰雪知识,体验上冰上雪等冰雪运动带来的成长快乐。

 目前,海淀区中小学已发展了四批冰雪运动试点学校,共计50所,已开设了冰球、花滑、速滑等8项课程。同时,海淀区编写了中小学冰雪运动知识读本,涵盖了冬奥会15个大项、98个小项,全面介绍了冬奥会的历程、运动项目知识、优秀运动员成就和观赛注意事项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冬奥知识,熟悉并懂得欣赏冰雪赛事。

旱地冰球的赛事

(1) 世界男子旱地冰球冠军联赛

每偶数年举办一次世界男子旱地冰球冠军联赛,自2002年起,世界冠军联赛赛事就已被各国的广播公司进行转播。自2004年起,世界冠军联赛就已在欧洲范围内进行现场直播。

(2) 世界女子旱地冰球冠军联赛

每奇数年举办世界女子旱地冰球冠军联赛。

(3) 19岁以下青年冠军联赛(男子和女子)

1)男子世界旱地冰球19岁以下青年冠军联赛每奇数年举办

2)女子世界旱地冰球19岁以下青年冠军联赛每偶数年举办

(4) 旱地冰球

(5) WUFC大学生旱地冰球世界杯 (1)CFD明星球员高校巡回赛——3、4月 (2)全国外籍俱乐部冠军赛——5月

(3)CFD全国青少年俱乐部邀请赛——5月

(4)上海市旱地冰球锦标赛——5月

(5)全国高校邀请赛——7月

(6)ISPO全国青少年旱地冰球冠军赛——7月

(7)CFD全国俱乐部邀请赛——10月

(8)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11月

冰球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冰球运动该如何推广?

? 一、加强冰球场馆和培训基地建设,为冰球运动的推广提供条件

? 对冰球运动来说,场馆建设是很重要的。当地应该为大众建立更多的冰球场馆,并对普通大众开放,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冰球运动的乐趣,进而喜爱冰球,成为冰球的推广者之一。

? 二、大力推进“校园冰球”的培养模式

? 青少年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推进,做好后备人才的体系建设。各级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联手建立相应级别的冰球青少年人才培养基地,待时机成熟时及时组建专业队伍和业余训练队伍。立足校园,在校园冰球系列梯队中选拔热爱冰球、基本技术比较全面、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的青少年学生进入基地,接受集中的正规专业冰球技术训练。

? 三、增加对冰球运动场馆设施的投入

? 就目前来说,场馆的问题是重中之重。针对场馆问题,财政可下拨一批财政经费建造冰球场馆,并让冰球场馆在满足全民健身的基础上经营,自负盈亏。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学校建造仿真冰场,让仿真冰场进校园,培养青少年对冰球运动的兴趣。应当适当鼓励企业建造冰场,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加强冰球运动相关赛事的宣传推广。加强冰球运动的宣传力度,应该学习同样身为北美四大职业联赛的NBA在中国成功推广的先进经验,增加对NHL比赛的宣传和转播力度,让更多的人喜欢并热爱冰球。

? 四、从基层做起,提高冰球运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优秀的教练员不是一天就能培养的,高水平的运动员也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应当加强对冰球运动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娃娃练起,从娃娃抓起的项目不只是足球。除此之外,应当严格审查冰球教练员的资格认证,规范教练员的教学水准,端止教练员的态度。定期对教练员们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