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的阵型应该怎么设置,进攻和防守阵型第一,二,三,四节各怎么弄
2.中距离,昂扬不灭——说说篮球场上最古典的破局技术
3.篮球斗牛是什么梗
篮球的阵型应该怎么设置,进攻和防守阵型第一,二,三,四节各怎么弄
◆进攻战术
1. 强内进攻
以大个子为主要攻击点的进攻战术,当拥有出色的内线攻击手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该战术的威力。强内进攻的进攻中心是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
2. 挡切进攻
挡切进攻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进攻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调动球员跑位,正确的球场空间,传切球的配合以及合理掩护。挡切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小前锋和大前锋。
3. 高位进攻
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单打进攻模式,需要一个颇具运动能力的大个子和优秀的底角投手。高位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小前锋和中锋。
4. 老鹰进攻
老鹰进攻通常用于为攻击后卫创造错位单打机会,但也可以形成翼位单打和背身单打。老鹰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大前锋和中锋。
5. 三角进攻
三角进攻要求球员必须在所有时刻都保持15到20英尺的间距,精准的球员间距尽量把对方防守拉开。三角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中锋。
6. 掩护进攻
掩护进攻是场上其他球员拉开,由两名球员进行的挡拆战术,掩护攻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大前锋。
7. 跑动进攻
跑动进攻需要有良好的球员站位空间以及高低位置的配合,跑动进攻可以很好的发挥外线球员的攻击能力,跑动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小前锋。
8、拉链进攻
拉链进攻的主要意图是造成控卫的翼位单打或内线球员的背篮单打,同时通过下掩护形成空位投篮机会。拉链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大前锋和中锋。
9、牛角进攻
牛角进攻通过在高位布置掩护队员,使运球者有从两个方向突破的选择。牛角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小前锋和中锋。
10、普林斯顿
普林斯顿进攻是一种没有固定套路的开放式打法,它只是单纯地通过不断地运动来创造空位投篮机会。普林斯顿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小前锋和大前锋。
◆防守战术
1、盯内防守
主要针对对方内线的盯人防守战术,对对方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2、2-1-2联防
2-1-2联防是2-3联防的一个变种,内线球员上提来防守对方的高位球员,2-1-2联防对对方得分后卫,大前锋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3、1-3-1联防
1-3-1联防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对高位与外线施加防守压力,而且留有采用内线包夹的余地。1-3-1联防对对方的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大前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4、1盯4联防
顾名思义,1盯4联就是设一专人盯防对方的外线核心球员,其他4人2-2站位展开联防。1盯4联对对方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5、半场紧逼
半场紧逼是当球队由攻转守时,全队有组织地迅速退回后场,在己方半场范围内进行盯人防守的一种整体防守战术。半场紧逼对对方得分后卫,小前锋和大前锋 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6、2-3联防
2-3联防的优点是可以很好的保护内线,同时可以给对方外线一定的防守压力。2-3联防对对方组织后卫,大前锋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7、3-2联防
3-2联防的优点是可以保护外线,可以很好施行外线防守,对对方的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小前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8、1-2-2联防
1-2-2联防的优点在于能够保持对外线的压力,并通过一些包夹有效地对抗以外线攻击为主的球队。1-2-2联防对对方的得分后卫,小前锋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9、全场紧逼
全场紧逼是一种主动的带有攻击性的防守,每个防守球员都紧盯自己所防守的球员,也可以对进攻方的持球队员进行压迫性防守或者包夹。全场紧逼对对方组织 后卫,小前锋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10、盯人防守
盯人防守是防守队员分别防守一位进攻球员,在防守自己对手的基础上相互协作的全队防守战术。盯人防守对对方组织后卫,小前锋和大前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 我个人认为官方已经将每种进攻阵型和防守阵型解释的相当清楚了.只不过呢,我觉得有些地方大家比较容易忽略,具体忽略的是哪里,我逐个给大家分析:◆进攻战术
1. 强内进攻
以大个子为主要攻击点的进攻战术,当拥有出色的内线攻击手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该战术的威力。强内进攻的进攻中心是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 关键词:内线攻击手.从这里然后结合官方给出的球员关键属性帮助中(具体的可以去官方帮助查询)就可以看出.在进攻中如果你的C和PF拥有高属性的上灌篮, 近投.SF拥有一定的近投和中投那么用这个阵容就会发挥最大的威力. 2. 挡切进攻
挡切进攻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进攻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调动球员跑位,正确的球场空间,传切球的配合以及合理掩护。挡切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小前锋和大前锋。 关键词:调动跑位.传切球的配合.合理的掩护(这个我会在下一篇球员属性中举例子说明,目前无法举证).不难看出,如果你的PF拥有比较好的身体,SF和SG拥有良好的跑动和传球.用这个阵型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3. 高位进攻
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单打进攻模式,需要一个颇具运动能力的大个子和优秀的底角投手。高位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小前锋和中锋。
关键词:运动能力,底角投手.不解释,运球和跑位能力出众的PF加上3分和中投优秀的SG,SF. 4. 老鹰进攻
老鹰进攻通常用于为攻击后卫创造错位单打机会,但也可以形成翼位单打和背身单打。老鹰进攻的攻击重心是得分后卫,大前锋和中锋。 关键词:创造错位单打,翼位单打和背身单打.何谓创造?我理解为合理的跑位.翼位单打则是近投和中投.背身单打则是身体加近投. 5. 三角进攻
三角进攻要求球员必须在所有时刻都保持15到20英尺的间距,精准的球员间距尽量把对方防守拉开。三角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中锋。 关键词:保持保持15到20英尺的间距.中投和3分看不出来么?如果要说牵扯到中锋,那么也许是只有C+SG+PG等于三角了....值得一提的是,C在此阵型中近投居多. 6. 掩护进攻
掩护进攻是场上其他球员拉开,由两名球员进行的挡拆战术,掩护攻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大前锋。 关键词:挡拆战术.和挡切进攻相似,只是该阵型需要更多的投篮技巧而并非需要球员更多的跑位. (并不是说不需要跑位.请仔细阅读.避免误会) 7. 跑动进攻
跑动进攻需要有良好的球员站位空间以及高低位置的配合,跑动进攻可以很好的发挥外线球员的攻击能力,跑动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得分后卫和小前锋。 关键词:站位空间,外线球员的攻击能力.站位空闲是需要一定的跑位创造出来的.外线球员的攻击能力,不用我说明了吧.只要你小学毕业肯定明白. 8、拉链进攻
拉链进攻的主要意图是造成控卫的翼位单打或内线球员的背篮单打,同时通过掩护形成空位投篮机会。拉链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大前锋和中锋。 关键词:控卫的翼位单打,内线球员的背篮单打,通过掩护形成的空位投篮.这些关键词上面都解释过了,只要你认真看了,不难理解..不重复了. 9、牛角进攻
牛角进攻通过在高位布置掩护队员,使运球者有从两个方向突破的选择。牛角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小前锋和中锋。 关键词:高位布置掩护队员,运球者有从两个方向突破.布置掩护应该很清楚了吧.两个方向突破,突破是需要一定运球技巧的,不是么? 10、普林斯顿
普林斯顿进攻是一种没有固定套路的开放式打法,它只是单纯地通过不断地运动来创造空位投篮机会。普林斯顿进攻的攻击重心是组织后卫,小前锋和大前锋。
中距离,昂扬不灭——说说篮球场上最古典的破局技术
其实不难理解,相比于更有把握的篮下进攻和更直接粗暴的三分远投,中距离的回报率确实低,而且中距离区域防守人员的密度和防守强度相对来说也是最高的。数据显示, 19-20赛季NBA赛场上有37%的投篮来自中投,却只能换来29%的得分,每次中投大约只能得到0.8分,远低于所有进攻手段的平均值。 正因如此,很多主教练的防守理念是费尽心思将对手往中投区域里赶,逼迫他们使用最不划算的进攻手段,而回到进攻端,他们又要千方百计避免过多采用中投。用观察家们的说法:中投,逐渐成为一门消失的艺术。
1976年NBA和ABA刚合并时,NBA的传统人士都讨厌设三分线这个改革,并不鼓励这种进攻方式。在三分球刚刚启动后的那个赛季, 平均每支球队每场只投出2.8个三分球 。到了第二个赛季这个数字不升反降, 平均每场只有2个,全联盟所有球队三分球的命中率也只有可怜的25% 。但到如今,没有否认是三分球的出现变革了篮球运动,给予了球员极大的自由,同时赋予比赛更大的创造性。
虽然运动员的投篮距离越来越远,但从二战至今,NBA的篮球场地却没有变化 , 球员们的平均体重却增长了25磅,身高增加了3厘米, 所以相较之前场地显得空间明显不足。为了更好地拉开空间,彷佛三分球已不能满足现代篮球的胃口,甚至已有些人提出建议, 在距离篮圈28英尺之外的投篮命中 , 可以考虑算四分。
而作为世界最好水平联赛的NBA联盟,很多球员也确实具备这个距离的投篮能力,在克劳福德第二次获得最佳第六人的那个赛季, 在那个区域的投篮命中率就达到了惊人的60.9%(23投14中) ,遑论库里,利拉德等人都是动不动就距离三分线好几步就开始投篮。但是目前来看,莫gou和他的“放弃中距离投篮”理论距离称霸联盟依然有很大的距离。
曾经在莫gou指导下,忽略中距离投篮的火箭队在进攻效率方面做得并不差,他们用提速,突破和反击的方式谋求高效得分,他们的罚球数联盟第一,三分球出手联盟第一。在平常的训练中, 中距离投篮也是火箭队锋卫线球员最后考虑的事情——他们宁愿后退一些,去投三分。
但是中距离投篮自有其价值所在,不投中距离和没有中距离能力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 一旦比赛节奏被压低,内线攻击攻不进、外线被掐、反击机会不多的时候,火箭队的大麻烦就来了,这也是为什么,火箭队在比赛中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状态的原因。所以保罗在火箭的那两年,休斯敦才真正成长为竞争总冠军的球队——除去已臻化境的阵地战调度,“控卫之神”上乘的中距离是球队进攻一大利器。
而随着NBA的发展,不光数据分析系统在进步,篮球理念也同样在进步。一些聪明的球队已经找到了遏制火箭队这种数据篮球的办法,比如1314赛季的开拓者, 他们注重保护禁区和三分线,即所谓的“最具价值投篮区域”,但对中距离的防守能力一般,这样的防守部署就会让火箭队非常头疼, 让莫gou的分析系统毫无用武之地。阿尔德里奇面对火箭队时的爆发,其实正是对于该理论的一种有力反驳,数据确实能够说明一些东西,但要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理论,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支持——篮球运动说到底还是依靠球员的发挥,没有适用于所有球员和球队的理论。
空间是比赛中最珍贵的字眼,当空间被创造出来,奇迹就会发生。所以只会投三分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中投在数据上确实低效。但是 中距离是保底输出,是面对防守强队时必须要有的东西。一旦球队有了中投,进攻手段就会更加丰富,更有层次。
而且,中距离投篮是最简单而有效的出手方式。相比三分球,它拥有着更高的命中率,也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掩护战术;相比突破和篮下进攻,它不需要太多的身体接触,也不会受到太多的防守干扰。
能够在中距离得分的球员,可以有效迫使对手扩大防线,这为队友的进攻创造了宝贵的空间。同样的,中距离投篮可以有效地支配对方的防守,无论是试探步还是投篮假动作都可以为自己的突破和传球创造机会。 换言之,使得一次进攻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一个球员如果没有中距离投篮能力,那么他的活动区域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在进攻端的作用往往就没有那么明显。
从长远角度来看,中距离投篮是最节约体能的一种得分方式。更多使用中距离投篮的球员们比内线单打的球员在关键时刻的体能储备有更加理想,因为它对于身体的损耗更小。而多使用中距离跳投得分也能延长球员的运动寿命。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中距离投篮在最后时刻一锤定音的作用。 如果没有这种简单有效的得分手段,所有的关键球都要选择三分战术或者突破,无疑竞争的难度会变得更大。
三分球在季后赛关键回合防守压力下的不稳定性 。
2014-19这期间的五个赛季,可以说是勇士队队史最为辉煌的五个赛季,他们在这五年间都最终杀入了总决赛并且3次捧起奥布莱恩杯。但是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以“水花兄弟”三分球闻名的勇士,其实他们在关键回合的处理中,成与败并不是印象流地依靠一记又一记三分。
我们会发现,这五年间的总决赛最后一场的最后五分钟,2016-17赛季交战双方的三分球命中率超过四成,其余赛季由于防守的压力和体力的流失,双方三分命中率都在两成左右。而勇士的表现其实更为糟糕,2014-15、2015-16、2017-18三个赛季在最后5分钟内都没能命中三分。 也就是说,无论勇士队成功或者失败,其实都和三分球关系没有太大关系,即使他们最终赢下比赛,也是依靠关键回合更为稳妥的中距离出手 。
近三年强队的杀手锏
19年的总冠军是猛龙。北境军团的三分出手数只在联盟排在中游水平, 球队内线轴心小加索尔,伊巴卡和核心莱昂纳德都是中距离跳投的高手,所以整支球队在不甚依赖三分球的情况下也能折桂。 尤其是小卡,堪称联盟最强的中投杀器之一,在驾临加拿大的这一年,小卡完美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和担当,经常在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负势而上,用自己精准的中投实现破局。因为身体强壮,基本功扎实, 这就使得其不光在一般防守强度下可以保持较高的命中率,在遇到对抗时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出手感觉。 对76人G7在僵持中的绝杀一球和淘汰雄鹿时让字母哥意识到真正杀比赛时的中投,都证明了小卡超强的中距离投射能力。
正是因为有小卡稳健的中投攻坚作为保证,猛龙才在季后赛中一路高歌猛进,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拿下了队史首座冠军。
19-20赛季湖人时隔十年登顶,詹姆斯的核心作用自不待言,但空降而来的戴维斯,其实是湖人引以为傲的阵地战第一杀器。 “浓眉哥”内外兼修,除了强硬的防守,外线三分和丝滑的突破单打都是常用武器,而他对湖人进攻最重要的一环武器则是中距离投篮。
在湖人的季后赛征程中,戴维斯多次展现了自己“中投”靓仔的本色,无论对面的是怀特塞德、塔克还是格兰特和阿德巴约,戴维斯的中距离单打都高效实用,举重若轻。
刚刚结束的20-21赛季,太阳可以一路过关斩将杀到总决赛,虽然有“对手伤病福利”这一因素,但不可否认自身实力够硬,才是最大原因。而说到太阳的进攻体系,肯定绕不开两位中距离投篮高手——保罗和布克。尤其是布克,在他的第一次季后赛征程中,完全品尝不到任何胆怯,呈现给世人的都是自信从容。而他在比赛中屡屡奏效的“中距离”,更是让人感叹曼巴风骨的隔世传承。
距离来讲,布克寻找空间的能力很强,在挡拆后他不会直线突破,而是非常喜欢在挡拆后完成这种C型走位,找到空位漏洞完成跳投。
同时挡拆后布克和艾顿向两侧的反方向移动,会让对方的大个子担心布克传球给顺下的艾顿,不得不往篮下收缩,布克就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极大的出手空间。
淘汰湖人的第六场拿到47分、西决首战拿下40分、总决赛G4、G5连场40+,虽与总冠军一步之遥,但布克已然洗去“刷子”之名,踏入巨星行列。
乔丹
如果是科比的投篮姿势美如画,那么乔丹就是那幅画。依靠出色的弹跳,协调的身体素质和必要时的后仰,乔丹的中投兼具美感和实用性( 有时甚至可以做到平框跳投 ),一般人基本干扰不到。
而且在中投上的统治力,就如同奥尼尔在三秒区的统治力一般无敌 ,巅峰乔丹场均可以投进6.3个中投, 历史 第一,命中率还达到惊人的51.1%。 而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乔丹的中距离投篮命中率可以说是后卫的极限,接近百分之五十!
98年6月14日,总决赛G6的最后一刻,乔丹从马龙手中成功断球,并在晃倒防守他的拉塞尔之后稳稳命中中距离。此球命中后,芝加哥公牛队第2次夺得三连冠,乔丹的这记the shot也堪称联盟最伟大的绝杀。
科比
对于曼巴的中投能力,给出一个系列赛的相关数据,就可以完美证明。08年西部决赛,湖人4:1击败马刺。科比面对马刺的车轮防守,最终交出了 场均29.2分5.6篮板3.6助攻的答卷,并且命中率高达53.3%, 效率高得让人害怕。更难的是,在那5场比赛中,科比一共罚球11次,出奇的低。深究原因是他五场比赛 中投一共出手55次,命中26球,在油漆区内,科比出手44次,命中30球, 在三分球24投8中的情况下,科比场均依然拿下了29.2分。由于中投太稳,压根不需要犯规罚球来得分,也就是说,科比活活地把马刺“投了”。
莱昂纳德
莱昂纳德凭借古典式打法以及低调朴实的性格受到不少球迷的追捧,教练们更是为他身上的老派篮球气质着迷。 这位巨星几乎在步入巅峰的任何一个赛季都没能全勤,而与某些球队的交恶也让他身上充满了争议色彩,然而正是他身上具备的双面人格,以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让人为之怦然心动。
论美感,莱昂纳德不如乔丹和科比,因为在动态素质方面的差距,小卡的投篮动作更加僵硬,所以也被称为“卡帧版乔丹”。但莱昂纳德的优点在于更高,更强壮,他的进攻球风,更接近2008-10年的科比,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杜兰特
杜兰特的得分手段,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在这其中的一招绝对是中投。因为在同位置上身高的优势,使得杜兰特在出手的时候总会形成错位,而因为在高度上的优势(不易被干扰和封盖),他的命中率也是一直维持在五成左右。无论是在雷霆还是勇士,KD一直是比赛关键时刻最值得信赖的得分手。 其关键时刻的中距离单打,是勇士17,18年连冠的最大法宝。
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美国队同西班牙的四分之一据赛中,在落后的局面下,也是杜兰特用中投频频打开局面,帮助“梦之队”逆转取胜。
诺维茨基
尽管德国人的身体里充斥着刻板和刚硬,但诺维茨基呈现给人们的更多是艺术和轻柔。德克是联盟 历史 上进攻技术最全面,高产又高效的内线球员之一,也是最伟大的投手之一: 灵活的脚步,2米13的身高,无比柔和的投篮手感,无论是中投还是远射都是顶尖水准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金鸡独立跳投,凭借出众的身高再加上跳起的高度和后仰的幅度,几乎令所有人望球兴叹。状态好的时候,诺维茨基可以在三分线内任何位置连续发炮。
阿尔德里奇
阿德是顶级的低位得分手,进攻技巧多才多艺,从15尺开外的跳投到持球面筐进攻,从背对篮筐使用肩膀挤开对手硬打,他各项基本功都相当扎实。篮下的脚步灵活而合理,攻击极具威胁,出手点之高几乎不可能遭到盖帽。翻身跳投命中率也很高。
还有一些后卫球员,身体方面的优势不大,但技术和节奏感出众,总能轻松命中举重若轻的中投。在这个分类里,比较典型的就是德罗赞,迈克勒姆和阿弗拉罗。
因为篇幅问题,就提一下德罗赞。
论身体天赋,德罗赞在联盟中并不占优势, 身高1.98m的他臂展也仅有2.06m, 所以在德罗赞持球的时候更喜欢去和中锋打挡拆,面对对面的中锋球员,德罗赞时常用跳投终结比赛,此前在马刺队的他也是如此,在拥有中距离如此出色的内线球员——阿尔德里奇的时候,对面一般不会选择换防,因为后者的投篮命中率高达49.3%,与德罗赞组成当今联盟中投最强的二人组。
德罗赞的投篮可以说是最像科比的那一挂,无论是转身的利落度,还是起跳的高度,抑或是后仰的幅度,都很相似。
时代的发展对应着攻防节奏的加快,我们为雄鹿队的快速攻防和火箭队的无差别三分投射称赞的同时也不要否定中投对一支球队的重要性, 这项被乔丹和科比发扬光大的进攻技术,不仅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也被无数球队证明是赢得总冠军不可或缺的敲门砖 ,绝不能被摒弃和湮没。所以每每看到杜兰特和莱昂纳德在牛角位施展中投绝技,都会心生感慨,彷佛回到旧日时光。战术会有更新迭代,但是经典,永不过时。
(文中没有写到的,欢迎补充)
篮球斗牛是什么梗
篮球斗牛知识 所谓的斗牛就是街头篮球。斗牛起源于美国,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比赛并不需要在正式篮球场上进行,只要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竖个篮球架即可进行比赛。斗牛的比赛规则与5人篮球国际规则基本相同,只是根据比赛在半场进行的特点和便于使众多的篮球爱好者都能参加,而对某些条款作了更改,那么篮球知识中的.斗牛现介绍如下: 篮球斗牛知识一:斗牛条款 1.每队至少有三名参赛队员。每场比赛每队可以只上场两名队员,但不准仅有一名队员。 2.比赛开始以后不允许更换原有队员!如果擅自在开赛后更换队员或发现在队员报名时有欺骗行为及其他不良行为时,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3.在热身练习时不允许扣篮!仅在正式比赛中才允许扣篮。如有队员在非正式比赛时扣篮,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4.所有队员必须在每场比赛前10分钟到比赛报到处报到。报到时必须出示身份证或户口薄。 5.比赛中换人没有限制,但仅在球或半场比赛结束时才能换人。球进后也可换人。 6.比赛开始时,由裁判掷硬币决定发球权。掷硬币胜方队,可先发球也可将发球权转让给对方队。如果有时加赛,由比赛开始时没有发球的一方发球。 7.进球后换发球。 8.一方投篮未进,由对方抢到蓝板球后,则需退到二分线后再进攻。 9.每次换发球,发球方必须退到6.096米二分线之后再进攻。若发球方没有退到二分线后或发球时踩线,此次发球不算并换发球。不允许未退回二分线后而直接投蓝。如果对方欲在未退回二分线之前就投篮而我方队员因此犯规,则犯规不算,且由我方发球。 10.在比赛前,对方派一名队员检查比赛球,还应把球传给队友也检查,双方检查完后方可开始比赛。 11.所有犯规(7次以下)或球出界,到中场发球区发球。 12.二分球:与专业比赛中三分球相似,在6.096米弧线这外出手投中蓝作二分算,投篮队员的两只脚必须完全在二分线之后,二分线内投中算一分。裁判、监测员有最终裁决权。 13.如果失败组在最后决赛中战胜胜利组,休息15分钟后再打一场决出冠军。 14.参赛队将根据报名时的个人信息被分至合适的小组,大赛组委会应尽最大努力把每支参赛队分至水平合适的小组中,但难免在水平、年龄及身体方面会出现偏差,参赛队应予以理解。 篮球斗牛知识二:斗牛比赛时间 1.每队有3分钟赛前热身活动时间,如一方迟到15分钟以上,则判该队弃权,对方获胜。 2.每场比赛中,一队先打到12分并领先对方2分以上则为胜方,以20分钟为限。 3.比赛时,实行?30秒?制。会有比赛监测员记录时间。如一方在30秒内未投篮,监测员会作提示,超过30秒未投篮,则换发球有一方罚球时,都不允许持球不传或不罚球。如有此情况发生,比赛会停钟,等在界内重新发球后再继续计时。 4.每队各有两次45秒的暂停,暂停时不停钟,仅最后三分钟会停钟。 5.打到20分钟,以比分高的队伍为胜方,若为平局,则再打加时赛,先得分的一方为胜方。 篮球斗牛知识三:斗牛比赛场地 1.篮板的上沿、两边、下沿为场内物;支撑篮板的金属杠为场外物。 2.各赛场都有各自界线,可由裁判、监测员检查。 篮球斗牛知识四:斗牛犯规及争议 1.任何有对裁判不尊敬行为的队员将被停赛。场地监测员是志原的,他们是你的朋友,不是裁判,但他们慷慨地志愿作比赛计分员和监测员,如队员对监测员有不尊敬的行为,也将被停赛。 2.队长仅代表他所在的参赛队伍,而非所有队员,如有任何争议,赛场管理人员会来解决,请不要对计分牌上的成绩有任何反对意见,这将毫无作用。比赛监测员、裁判、管理员对比赛有最终裁决权,争议解决后比赛继续,由此争议将不再重提。在解决争议时,比赛将不停钟,除非在比赛最后3分钟才停钟。 3.如在比赛过程中,有争球,则由防守方发球。 4.裁判将判决所有犯规,比赛监测员将记录所有的犯规。前6次犯规时,将由被犯规的队至中场发球,第7次犯规以后,被犯规的队员可罚球一次,罚球不论球进或不讲,都换发球;第10次犯规后,被犯规的队员可罚球一次,罚球进,则换发球;罚球不进,则由罚球方发球。 5.如在投篮时被犯规,投篮进,此球算且换发球,此次犯规记在计分表上。如投篮不进,则罚球一次。 6.公然犯规、技术犯规、故意犯规,或连续不当犯规的队员将被逐出比赛。如果裁判决定犯规为公然犯规、技术犯规、故意犯规或连续不当犯规时,被犯规人员正投篮且投篮进,则此球算并由被犯规方发球;如果被犯规队员没有投篮,则该队员罚球一个并保留发球权。如果有队员打架,不论任何原因,都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7.每场比赛都会安排一名裁判或由赛事总负责人推选一名裁判,并由该裁判判罚。否则,则由参赛队员各自判罚队。 篮球斗牛知识五:其它斗牛规则 1.除非另行通知,所有参赛队伍的首场比赛都按比赛时间进行,建议每场比赛后,参赛队伍都去比赛计分板处看所有的比赛安排,时间、场地,有无变动及其他重要信息。 2.比赛中应服从裁判,如与裁判过分争执,会导致被取消比赛资格。 3.当队员在比赛中有受伤流血,必须下场,只有当流血停止并不会将血迹擦在他人身上时,才能再带伤上场比赛。 4.所有参赛队员在参加比赛时都顺带上证明附件。 5.如不遵守上述规定,未带证明附件,将无参赛资格。 6.在报名表上的身高,仅允许在与队员实际身高相差1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