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女排世界杯最后一场时郎平为什么疯狂换人?
2.关于排球的新闻特写作文
3.郎平,好帅!
4.如何理解女排最后两分钟郎平频繁换人,是有什么策略吗?
5.中国女排对战荷兰作文300字
中国女排世界杯最后一场时郎平为什么疯狂换人?
中国女排在世界杯的最后一场比赛中,郎平之所以疯狂换人,就是为了让中国女排的14名队员全部上场,去感受一下夺冠的气氛。
在世界杯上中国女排面对阿根廷,可以说阿根廷的实力远远在中国队之下,在中国队已经确定能够拿下阿根廷的第3节比赛中,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接连换上中国队所有的14名队员。
在这一场比赛中中国队的队员全部轮换上场,郎平在接受访的时候,也是表示他想让中国女排的所有队员都能够上场,都能够感受一下夺冠的这种气氛。
郎平把14个队员全部派上场,真的让我们感受到郎平的良苦用心,在每一场比赛中,中国女排能够真正得到上场机会的也就七八个,对于郎平来说能够让14人都上场,真的让每一个队员感到非常的过瘾,能够去感受这份真正的荣耀,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女排,才是真正的中国女排团队精神。
中国女排在本次世界杯上以11连胜成功卫冕本次世界杯,可以说对于中国女排来说,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女排前行。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面对实力不是很强的阿根廷,对于中国女排来说,14名队员全部上场,也是预示着让每一个运动员都有机会上场,都能够感受一下世界杯冠军带来的那种氛围。
虽然郎平不能够让每一个运动员在场上打更多的时间,必定球员之间的实力是有差距的,但是郎平的这次疯狂换人14人全部上场,还是一个很细心,也很温情的瞬间。
关于排球的新闻特写作文
1. 写女排的新闻作文
里约奥运会上,郎平带领中国女排绝地反击,荣获冠军,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头文字D》里有一句台词:神其实原来也是人,只是做了人做不到的事,于是就成了神。郎平至此一战封神。从赛后观众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这次女排夺冠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中国军团多了一枚金牌,更因为她们为这个时代召唤出了“传说中”的“女排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排之所以被称为“精神”,是因为她们并非世界“最强”,却战胜了对手。本届奥运会的中国队,从死亡之组以第四名堪堪出线,却在淘汰赛接连上演逆转好戏,中国队可以说是一路被看低地拿到这个冠军。但她们也正是以这样卑微却决不放弃的态度踏过了全世界。还有比卑微却不畏惧更加骄傲的吗?还有比弱小却不放弃更加强大的吗?还有比这更加励志的故事吗?
郎平赛后说:我们的技战术不是最强的,但我们有作风!这作风是什么?不就是不畏强权、坚定不移、敢打敢拼的“女排精神”吗?《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郎平作为运动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中国女排拿下了五连冠,可谓立功;如今带领新女排虎口夺金,使“女排精神”在新时代破茧成蝶,堪称立德。
没错,我们是无神论者。我们的意识形态里不需要神。但是我们的时代需要精神。“女排精神”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距今已经30多年。这30年正是我们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30年。“女排精神”能够延宕不息,穿越时空而重新绽放,正是因为它与我们的时代相得益彰,你我都需要它,我们每一个看完比赛热泪盈眶的人都需要它!
中国梦不应该是小富即安,也不应该是急功近利,而应该是以我为主,脚踏实地,锲而不舍,谦逊而又坚定地迈过艰难险阻,让民族重回世界之巅,让每一个人在民族自信中找到自己心安放的地方。“女排精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照亮了50后、60后甚至70后,“女排精神”今天必将凝聚80后、90后乃至00后。“女排精神”其实就是“中国精神”,我本自然,舍我其谁?
2. 新闻报道排球怎么写 范文500
写新闻稿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去关注此项比赛,所以重点一定要简明、扼要、突出。先介绍比赛双方,再介绍其中精彩片段,主要的精彩动作,以及旁边的观众的热烈气氛反应等,最后写比赛结果。下面摘录了一篇排球赛新闻稿供参考。
排球赛新闻稿
2009年5月13日,XX学院与XX学院进行了首次排球比赛,我院最终以高取得了首场小捷。
下午5:30,伴随着一声哨响,我学院与XX排球赛正式拉开帷幕。XX学院先发一球,拿下了漂亮的一分,我院也不示弱,接着回击一球,取得了球权。两队实力相当,赛场上分数激烈的交替上升,但最终我学院更胜一筹,取得了第一场的胜利。第一场的胜利使XX学院代表队更加谨慎,随后在第二场中扳回一局。随着的拉平,我院也更加谨慎。第三局一开场,我院代表队就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场下拉拉队更是不示弱,加油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随后,我院一连续发球七次得分,未给对方球队返还机会。大的差距奠定了胜利的基石。最后,我院代表队以15:6取得了首场小捷。
此次排球赛我院以高取得了胜利,此次首场小捷给我院排球代表队以大大的鼓励。相信在以后比赛中的表现会更加的出色。也希望通过比赛使我院系学生更加团结、互助。更加懂得合作精神、比赛内涵。
3. 女排夺冠的新闻作文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一直作为各界学习的榜样广为传颂,这种精神既是激励,也是拼搏。
而当朱婷扣下最后一球,女排姑娘们集体泪奔来庆祝胜利的时候,经历了“世界二流”的苦楚和新老交替的阵痛的中国女排终于重回巅峰。可以说这场胜利是女排精神的再现。
在过去的11年里,中国女排有过世界排名仅列第十的难堪低谷,也经历过亚锦赛第四的最差战绩。女排姑娘体会着从甜蜜到苦涩的滋味,在焦虑中等待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的除了一茬又一茬不再熟悉的面孔,还有已经消减的斗志。所以现在这支年轻的女排夺冠对国人而言堪称惊喜。
4. "写新闻作文 关于中国女排中国女排让全中国人苦苦等了二十年。
在一九八四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拿到一金后,时隔二十年,在希腊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陈忠和的带领下,在小组赛中出线了,在半决赛打败了古巴队,又打败了在小组赛的手下的手下败将——俄罗斯队。夺回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这枚金牌非常沉重,因为他让全中国人苦苦等了二十年。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中国女排总教练——陈忠和。陈忠和是二千零一年担任中哦功能过女排总教练,开始陈忠和就以军训的方式来锻炼她们的体能,然后然她们练:接、发球,二千零一年的釜山亚运会,中国女排就得了银牌,这说明了中国女排有能力拿第一名的水平。
据陈忠和自己讲;他与拿来是给运动员擦地板的,逐渐当上了副总教练,最后在二千零一年当上了中国女排的总教练,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说:既然国家和社会这么信任我,我就不会辜负国家和社会对我的信任。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就在希腊的雅典奥运会上,陈忠和带领着不服重望的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比赛上,重现辉煌,这么大的动力,来自哪里呢?来源于从地板工到总教练,他把每位教练的优点相加。
这就是陈忠和,一个把国家利益放在眼里的人。 中国女排的精神值得我么你去学习,应为她们奋力拼搏,用争冠军。
5. 写一篇关于中国女排奥运会上的赛事新闻400字北京时间8月22日,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决赛中夺得了时隔12年后的又一个奥运冠军,在本届奥运会中,女排越战越强,翻过一个又一个强敌的表现也感染了无数观众。
拿下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后,主帅郎平与队员朱婷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分享了这次夺冠历程中的种种感受。 访谈首先回顾了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夺冠之路中的表现。
淘汰赛的几场关键比赛中,中国队多次在关键时刻利用发球一击得分,而对手们却正好相反,半决赛和决赛中,荷兰队与塞尔维亚队都在比赛的最后几个回合出现了发球失误,直接送给中国女排不少分数。这是不是说明运气站在了中国女排一边?主帅郎平认为,球队确实是得到了好运的眷顾。
“真的是运气,我们顶到那个时候,运气就来了。塞尔维亚队16号之前发球那么好,赛点前的那个球,我就想,也该来一个界外了吧,结果她果然发丢了。”
在奥运会一系列的比赛中,郎平在关键时刻多次神来之笔一般的换人调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主持人也问到,这些大胆的人员调整,是赛前就已经做好了,还是临场的放手一搏?郎平表示,所有的调整都是基于她对自己队员的充分了解。
“换人不能想万一怎么样,换她上就必须要相信她。我让张常宁上去发球,没有说让她去发球立功,我就是想着只要发过去就行了,反正对方打过来,我们也有防守。
结果她这个球发出来下沉直接就得分了。我一直告诉朱婷,你是我们支柱,要顶住。
在比赛中,朱婷也做到了。” 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路战胜曾经击败过自己的对手,拿下奥运冠军。
女排精神又一次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郎平眼中,女排精神又是怎样的?“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遇到困难永不放弃。
我们的实力没有说能战胜每一个对手,哪怕我输给你,也要把我水平打出来。我跟队员们说,如果这场球我们打的非常好结果输了,说明对手水平比我们高,要跟她们学习。
场上要互相理解、包容、相信队友,有些场次我们12个人都上了,就是大家互相弥补,一个人出了问题,一定会有其他人来帮她顶上。”。
6. 写一篇关于中国女排的最新新闻150字北京时间8月22日,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决赛中夺得了时隔12年后的又一个奥运冠军,在本届奥运会中,女排越战越强,翻过一个又一个强敌的表现也感染了无数观众。拿下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后,主帅郎平与队员朱婷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分享了这次夺冠历程中的种种感受。
访谈首先回顾了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夺冠之路中的表现。淘汰赛的几场关键比赛中,中国队多次在关键时刻利用发球一击得分,而对手们却正好相反,半决赛和决赛中,荷兰队与塞尔维亚队都在比赛的最后几个回合出现了发球失误,直接送给中国女排不少分数。这是不是说明运气站在了中国女排一边?主帅郎平认为,球队确实是得到了好运的眷顾。“真的是运气,我们顶到那个时候,运气就来了。塞尔维亚队16号之前发球那么好,赛点前的那个球,我就想,也该来一个界外了吧,结果她果然发丢了。”
在奥运会一系列的比赛中,郎平在关键时刻多次神来之笔一般的换人调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主持人也问到,这些大胆的人员调整,是赛前就已经做好了,还是临场的放手一搏?郎平表示,所有的调整都是基于她对自己队员的充分了解。“换人不能想万一怎么样,换她上就必须要相信她。我让张常宁上去发球,没有说让她去发球立功,我就是想着只要发过去就行了,反正对方打过来,我们也有防守。结果她这个球发出来下沉直接就得分了。我一直告诉朱婷,你是我们支柱,要顶住。在比赛中,朱婷也做到了。”
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路战胜曾经击败过自己的对手,拿下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又一次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郎平眼中,女排精神又是怎样的?“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遇到困难永不放弃。我们的实力没有说能战胜每一个对手,哪怕我输给你,也要把我水平打出来。我跟队员们说,如果这场球我们打的非常好结果输了,说明对手水平比我们高,要跟她们学习。场上要互相理解、包容、相信队友,有些场次我们12个人都上了,就是大家互相弥补,一个人出了问题,一定会有其他人来帮她顶上。”
7. 2019中国女排vs美国新闻特写200到3009月23日,2019年女排世界杯第7轮争夺在日本展开。对阵同获6连胜的美国队,中国女排发拦针对性更强以3-0力克对手,三局为25-16、25-17和25-22。如愿夺下7连胜后,拿到20分的中国女排独自领跑积分榜,为蝉联冠军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役中国女排首发派出主攻朱婷、张常宁,副攻袁心玥、颜妮,接应龚翔宇,二传丁霞和自由人王梦洁。美国队先发亮相的是主攻拉尔森、罗宾逊,副攻华盛顿、奥格博古,接应德鲁斯,二传波尔特和自由人考特尼。
首局4平后袁心玥吊球得手、张常宁发球建功,中国6-4超出。朱婷反击出界美国追至6-7,张常宁后攻命中,中国8-6领先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颜妮封死罗宾逊的后攻、朱婷轻打抓反击,中国将拉开到10-6。中国拦网强势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3-7,张常宁封死德鲁斯的一攻,更在第二次技术暂停16-9占先。美国的自由人考特尼频遭追发后一传屡出纰漏,袁心玥连抓反击和探头,中国队18-9遥遥领先。随后的较量中国一路领先,拉尔森发球出界送局点、颜妮发球直接锁定胜局,中国25-16大胜先赢一局。
第二局美国由洛维担纲接应。奥格博古相继触网和过线、张常宁进攻下手果断、洛维扣球出界,中国赢得3分优势。颜妮背垫丁霞暴扣7-4占先,美国连扳2分后,华盛顿发球下网,中国8-6领先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6-9落后的美国通过洛维的突破追成10平,龚翔宇反击得手12-10超出。洛维扣球咬至12-13,张常宁强突得手、洛维扣球出界、朱婷反击下球,中国在第二次技术暂停将拉开到16-12。罗宾逊进攻相继出界和被拦12-18落后,颜妮快攻打中获得7分优势。朱婷拦住奥格博古的快攻、拉尔森扣球出界,中国23-14领先。龚翔宇拐直线将定格在25-17,中国再胜一局。
第三局美国改由卡利尼担纲二传,巴奇和拉尔森搭档主攻,自由人奥兰特斯-王主打。0-2落后的中国靠龚翔宇的拦网扳成2平。相持到7平后,袁心玥发球直接得分,中国8-7领先进入第一次技术暂停。暂停后朱婷反击打中、洛维的强攻和推攻连续3次受挫,中国将拉开到12-7,美国换上接应德鲁斯。短暂相持后龚翔宇2号位突破成功,中国在第二次技术暂停16-12占先。拉尔森抓反击迫近到17-19,龚翔宇半高球打中过轮20-17领先。朱婷后攻反击打中24-21夺下赛点。美国扳回1分后,张常宁拐直线命中,中国25-22获胜,3-0完胜美国。
此役中国的队长朱婷独揽23分荣膺得分王,主攻张常宁贡献13分,副攻袁心玥赢得10分,接应龚翔宇和副攻颜妮同获6分。美国的替补接应洛维拿下本方最高的10分,主攻拉尔森赢得9分,主打前两局的主攻罗宾逊仅有5分进账。
8. 怎样才能写好新闻啊我想写一篇有关校园排球赛的新闻,但是新闻以前新闻要写得短小精悍、简洁明白,所以语言必须精炼。
范文如下: 1\[军营生活]女兵连排球赛 7月17日晚上,军训旅一营的女兵连之间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排球友谊赛。这场比赛由一营组织,目的在于丰富军训生活,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同学们不顾训练的劳累,积极参加比赛。 赛场上,队员热情投入,观众的加油喝彩声此起彼伏。
军训期间,军训旅还组织了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以及篮球赛等,这些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军训生活,也对同学们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2\学校教职工排球赛比赛拉开帷幕 10月12日下午,学校第23届运动会教职工排球赛在新建成的排球场上正式开赛,来自各教学单位、图书馆、机关和后勤集团分会的10支代表队开始了激烈的争夺。
本届运动会更加强 *** 职员工的参与性。因此,跟以往历次比赛不同的是,本次排球比赛的成绩将计入到运动会各单位的总成绩中。
排球比赛的开始,也意味着学校第23届运动会正式拉开了竞赛序幕。 。
郎平,好帅!
怎么确切的评价一个五十六岁的女人,温柔、优雅、得体、风韵犹存,这些字眼都会跳入脑海,可我的好朋友,在看奥运女排决赛时,评价了郎平一句,“郎平说马上拿下的时候真帅!”当时我觉得这个评价真是恰当极了,只有这个帅字,和郎平最配。因为这句话,顿时感觉我们契合度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深得我心啊!
我这个人比较感性,喜欢一个人,一般都是始于颜值,陷入才华,终于人品这个套路。我喜欢温柔优雅的女人,就是不怒不怨,包容静默,不哀伤,平和淡然,感觉郎平不是这个类型。
小时候看女排打球,喜欢杨希,她被称为中国的三口百惠,真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活脱脱一个画里走下来的美人;最漂亮的是周晓兰,以拦网著称,国人送雅号“天安门城墙”;再有梁艳清纯,气质独特,被称为“笑面黑娃”。郎平虽然有名,相貌可能最普通了,人称“铁榔头”,臆测应该是个粗线条的姑娘,首先关注颜值的我,当时并不那么喜欢她。
但是看过一档杨澜主持的《天下女人》节目之后,我的唯颜值论被彻底颠覆,我看到了一个与运动场上一次次绝命扣杀的铁榔头截然相反的形象,她已褪去青涩,打磨了棱角,是个感情非常细腻敏感,温润如玉的成熟女人。她喜欢服装搭配、喜欢各种毛茸茸的玩具和小饰物,在她房间的床头、窗台、电视柜上堆放着十多个米老鼠玩具,连洗漱间里都挂满小靴子、小蓝子等可爱的工艺品、小挂件。
我觉得五十多岁的郎平长得越来越好看了,此刻我理解的好看再不是貌美如花,岁月在她的眼角虽留下了明显的皱纹,但这些皱纹已幻化为清风明月,如此的风轻云淡。她举手投足间是那样赏心悦目,看上去让人心里舒服透亮。那份发自内心的从容淡定,自信豁达,全都写在了她的脸上,此时的容貌就是她灵魂的样子。
面对女儿白浪,她总是柔肠百转,身上背负的压力再大,情感世界波折再多,她都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美好。
白浪小时候,对于妈妈的每次远行都极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一定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在家门口的麦当劳找份工作不好吗?” 相信每个妈妈听到女儿这样的话都会心如刀绞,但是身不由主,又能如何?
为了更好参与女儿的成长,不让自己与女儿渐行渐远,2005年,郎平终于找到一份“比在家门口的麦当劳当服务员更好的工作”——执教美国女排,任主教练一职,虽然有可能不在同一个城市,但飞一个小时就能见到女儿的幸福,让母女俩的亲密度远超从前。
母女俩在一起,永远是笑口常开,严肃教练秒变贴心妈咪。从不缺席女儿的重要日子:毕业典礼、生日等等。从不因离婚而影响白浪的父女感情。
无论多大年龄,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并对孩子的世界保持好奇,对孩子送的礼物心怀欣喜。她是一个理性的妈妈,知道只有把成熟的心态传递给孩子,才能让孩子在成功时不张场、失败时不自暴自弃。
一句话,有能力才能有魅力。郎平当运动员时的辉煌战绩那是没的说了,与海曼、路易斯一起被评为当世三大主攻手。郎平做教练,也真正做到了平静、淡然、宠辱不惊。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临场调度,都展现出了世界名帅的风。
先看看她的国际范。她在与巴西队和荷兰队的两场生死战之后都动情洒泪,有媒体提问此事,翻译把郎平的喜极而泣翻译成为“cry”时,她再次彰显国际范儿,主动更正说:“应该是emotional(容易激动的)。”不服不行啊。
本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与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都堪称经典,让人百看不厌,这些生死攸关的比赛彰显郎平的排球智慧和执教水平。曾经我们知道郎平擅长临场指挥和调度,但是她指挥的艺术从没有像这次奥运会这样大放异彩。这样妙手回春又恰到好处的指挥,是建立在对于队员洞察秋毫的了解和千百次比赛当中磨练出来的。
看决赛最后一个球郎平吐露的心曲:“我想好了,因为我看袁心玥在前面的发球,她发球不靠谱,她发完球以后上来防守也不行。所以我在想这么胶着的时候,一定要换一个。我(用眼睛)溜了一圈,就张常宁可以,因为还没用过她,她可以上去发一下,而且她在6号位防守是她的本位,当然也没有想到说她万一失误怎么办,你换人不能想万一怎么着,一定要选择相信她。所以我当时说,小袁一去发球你就去准备。正好对方叫了一个暂停,当时我们是24:22。然后叫她的时候,她很紧张,她说发什么。我说你放松点,把球抛好了果断发,随便发,就是给她一种信心。还好对方叫了一个暂停,她缓了一下,这时候暂停完了她上了。当时也没想到她要立功,当时就想你发过去就行了,咱们再有来往有防守,但是没想到(造成对方失误创造了探头球的机会)。其实后来我问她,她那个球就没敢发(力),就是轻轻一发。结果变成下沉球了,结果对方没准备,一下子垫了一个探头,小惠打下去,突然就完了。我还再准备来几个回合呢,“梆”就完了。”
从决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郎平换人的行为,呈现出果断决策、信任他人、激励他人的领导力特质,赛场瞬息万变,这样的信心带给全队的就是胜利。当然,郎平对于每一个球员的水平和风格非常熟悉,说明她对于业务非常用心刻苦,雕琢每一个细节,才有赛场的指挥若定。
还有她对对方发球时的心理预判,非常的精准。她说:“其实是你顶到那个时候运气就来了,持续给对方压力的时候,我觉得最后运气一定是向你招手的,好几次都是这样。那个16号发球的时候,她前面发的多好,后来我边看边想,这个球弄不好要界外了,因为对她来讲压力太大了。果不其然,那个球发到哪儿去了都。”
当郎平笃信压力的轮回转换的规律,就可以知道她的内心有非常强大的抗压力,对比赛场指挥时的塞尔维亚教练,情绪和焦灼已经不能自控的表现,就知道郎平的抗压能力超强,其实来自内心。
郎平对于每一位队员总是放眼她的优势,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于朱婷、惠若琪等队员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激励,让她们从内心感受得到,她们也都淋漓尽致的展示了自己的最佳状态,真的打疯了。她关心她们,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队长惠若琪曾说,“面对这样的教练,我们怎么好意思不拼尽全力?”镜头下的女排姑娘总是充满了精气神,她们是代表国家的健儿,更是一群年轻活泼的姑娘。
郎平最让人敬佩的还是她对于业务的精雕细琢,一个优秀的指挥者同时也需要具备超高的专业研判能力。有了专业的把握,才有专业的研判,才有及时的调整和精准的换人与指挥。
忘不了她的那次哭泣。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被八十年代的老对手日本挤出了四强。记者说:“郎平,你谈一谈吧。”郎平当即流下眼泪,泣不成声。对中国女排,她有着与生俱来割舍不下的情怀,为此她在2013年再次抛弃国外的已经相对稳定的生活,带着一个行李箱执掌女排帅印,这是来自她内心强烈的责任担当,来自于内心对于中国女排的热爱。
其实郎平早已经是国人心中神一样的存在了,攀上人生巅峰后,急流勇退,开始男耕女织的生活,多令人向往啊!像跳水女神伏明霞和郭晶晶,退役之后相夫教子、不再过问江湖事,偶尔参加节目证实一下自己的存在,过得多幸福啊。
但我现在更佩服另一种人。他们早已经不需要靠别人的肯定证明自己,但是依然在不断追寻人生新的挑战。郎平就是这样的人,她追寻、挑战和超越下一种可能性,不是因为想要赢得别人的赞许、尊重或者认同,而只是因为自己。
这一点在郎平对待感情的态度上体现得更清晰。郎平再度出山后曾在《天下女人》中说:“我心里面的那扇门一直敞开着。”
1987年,她和白帆结婚,随后两人远赴美留学。本以为会幸福到永远,却没想到一切都是情深缘浅。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聚少离多,使得俩人之间产生了无法逾越的隔阂。1995年,八年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失败的婚姻始终是郎平心底的疮疤,但她从不向外人倾诉,而且选择守护那个已经离开她的男人:“这样对他不公平,因为我有很多面对媒体的机会,而他没有。不过我不后悔,我毕竟爱过,也幸福过。只是要把爱和幸福变成永久的事,太难了。”
可贵的是,郎平从未因年岁渐长产生“将就”的念头,即便肩负事业的重担,仍毫不回避自己对爱情最纯真的渴望。
2007年的情人节,她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祝天下有情人今天都快乐!也希望明年的今天有人送我玫瑰花!”2011年做客报社时,记者聊起她的个人问题,她甚至和记者开玩笑:“你帮我留心啊!”
2016年1月17日,55岁的郎平结婚了。一袭枣红色曳地长裙,珍珠宝石项链点缀得十分动人,她浅笑盈盈,手挽新郎王育成走进众人祝福的目光中,还带着一丝少女的羞涩。王育成因为曾上过鉴宝节目担任嘉宾,这段姻缘被网友调侃为“鉴宝大师喜获国宝”。郎平的这份幸福虽然迟来了快20年,但还是那么恰到好处地来了。
在婚礼上,郎平说请所有关心自己的人放心,“我已经找到了可以依靠的肩膀和心灵上的伴侣。”一切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比赛有输赢,人生无输赢,爱情无法设计,要等要碰,要看时间的成全,缘分的垂青。而在此之前,你得坚持去过好自己的生活,经营好你的事业。
年轻的时候,用原始资本捕获爱情和幸福,人到中年,靠的就是实力,人生的智慧与阅历。这也很公平,只要你不是两手空空来到中年,便不需要惶恐。
不保留、不将就、不放弃,不断刷新自己,始终相信明天。这,就是郎平,我们眼中那个最帅的女人。
如何理解女排最后两分钟郎平频繁换人,是有什么策略吗?
郎平指导世界杯决赛最后两分钟频繁换人,是因为中国队胜局已定,换人是因为想要这些没有经历国际大赛事的女排小将们感受一下赛场的感受,为了以后打比赛做一个好的准备。自从郎平指导带领女排之后,本来就有起色的中国女排开始腾飞起来,郎平指导的策略和战术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次换人真的是单纯的想要这些小将,感受一下国际赛场的状态。
当然一开始郎平指导开始频繁换人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摸不到头脑,还以为是郎平指导又搞出了什么战术,最后放个大杀招,毕竟是世界杯的决赛,但是没想到只不过是郎平指导觉得都能赢了,让这些小将们都上场玩一玩儿。不过确实上场玩儿一玩儿也无所谓,因为当时比赛的成绩已经是2比0了,第三场中国女排也早早的领先了,即使是最后这些小将频繁的丢分,再打一场赢回来就行了,况且最后二分钟阿根廷也没有力挽狂澜的机会了。
中国女排这几年可真是为我们国家长脸,多次世界级的比赛都能摘得冠军的桂冠。此次世界杯,中国队对战阿根廷,在第三场的时候,郎平指导已经摸出了阿根廷的比赛策略,所以才能够让没有经验的女排小将都上场找找手感,被沦为陪练的阿根廷着实是比较惨,估计内心也十分的委屈,但是咱们郎平指导最后这通操作,可见她对赛场的掌控程度十分的高。
所以,郎平指导换人根本不是因为想出了什么策略,只是单纯的想让小将们上场打球而已。
中国女排对战荷兰作文300字
仲夏夜,中国女排黄金一代时隔20年在雅典夺冠:女排姑娘们梨花带雨的泪水、陈忠和激动跃起振臂一挥的呐喊、加莫娃难掩失落的泪水、咆哮帝卡尔波利无奈的笑容。。。这些经典画面仿佛就在昨天,又将我们带回到了雅典赛场。惊天大逆转让无数国人彻夜未眠,欢笑伴着泪水与女排共鸣。
转眼之间,十二年已经过去。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再次站在世界之巅,三十多年前的铁榔头,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大满贯。这一次,她率领一群20多岁的姑娘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这一次没有眼泪,只有笑容。
燃烧的中国女排,从战胜巴西开始。里约之行,这支队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痛苦、心酸甚至是不信任。小组赛负于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外界都在揣测,这支创造世锦赛和世界杯奇迹的队伍能否再创神奇,中国女排是否能够绝地逢生?
转折从打巴西开始,每个姑娘都记得战胜东道主时的兴奋,越过这座大山,一切变得简单而纯粹。正如郎平淡定的一句:“无论输球还是赢球,女排精神都在。”
球场上,进攻、防守、拦网,每个环节都在“燃烧”。“绝处爆发”,成了中国女排此行的写照。越过最强对手巴西之后,中国女排进入燃烧节奏,燃烧起来的起来的不仅有技术,还有情绪。
夺冠一刻,教练攥紧了拳,嘶声指挥;队员们抱成了团,士气大振。三十多年的时间,郎平从队员变成教练员,世界改变了,变大了也变宽了。谈起夺冠的场面,郎平说:“这个场面我经历过,也不觉得陌生,带领不同球队进入过决赛,到了后面比较麻木。”
改变的不仅是世界,还有世界里的人。即便是郎平,她是女排精神最执着的践行者。时间流转,中国人的心中的图腾不只有女排,有职业联赛,有会卖萌的90后,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万人空巷的魅力,但女排依然是唯一一支能够夺得冠军的三大球国字号队伍。
所以郎平被称作女神,正如魏纪中所说,女排精神与奥运挂钩。女排精神也应该与所有的竞技体育挂钩。“女排精神是团队精神,是困难之时永不放弃,”郎平说。
值得记住的,不仅仅有一枚时隔十二年的奖牌,不止是重返巅峰的新黄金一代,女排不是过时的怀旧情怀,而是崭新纯粹的精神力量。无论昨天还是今天,郎平代表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中国女排代表了最积极、向上的团结力量,这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