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队足球-比利时队魂伤别欧洲杯

tamoadmin

1.世界杯有哪些球员是13号

2.当今球坛的超级后腰

3.规模最大的欧洲杯,广告主如何表现

世界杯有哪些球员是13号

比利时队足球-比利时队魂伤别欧洲杯

十大13号

10 内林霍

上世纪70年代,巴西的克鲁塞罗队是活跃在世界足坛上的一支劲旅,1976年,他们夺取了世界俱乐部杯冠军(扔田杯的前身),队中的主力球员内林霍一战成名。1978年世界杯是内林霍的第一次世界杯之旅,在与意大利队的比赛中他再次给人们以惊喜,一脚惊世骇俗的远射让观众将13号的背影牢牢记住。再那届世界杯中他打进两球,其中在三四名决赛中打破意大利“钢门”左夫十指关的进球被列为世界杯历史上的十佳进球之一,排在英国媒体评选出的世界杯百大精彩瞬间的第43位。凭借这一角世界波,内林霍和他的13号战袍永远在世界杯的史册中封存。

9 尤西马尔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巴西队年仅24岁的尤西马尔横空出世,他不仅出现在与内林霍同样的位置上,还接过了巴西国家队永远为右边卫留下的那件13号战袍。尤西马尔的表现一点都不比他的前辈逊色,尽管巴西队止步于1/4决赛,但初出茅庐的尤西马尔打进了两个精彩的进球,在与北爱尔兰队的比赛中,他的一记小角度抽射破门排在世界杯50大精彩进球的前列。在1986年世界杯上,尤西马尔入选了世界杯最佳阵容。

 

8 贾尼尼

弗朗西斯科 托蒂是现在公认的罗马王子,这位王子心中的偶像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另一位王子——朱塞佩 贾尼尼。在1990年世界杯上,贾尼尼出色的组织盘活了蓝色军团的中场,成为了意大利国家队绝对的中场核心,也让球迷记住了他所穿的13号球衣。不过贾尼尼穿13号球衣纯属偶然,因为当时意大利国家队是按照位置和姓氏开头字母分配球衣号码,就这样,贾尼尼和13号球衣开始了一段世界杯的不解之缘。由于出色的表现,贾尼尼成为了1990年世界杯意大利国家队中最大的亮点之一,13号球衣也成为意大利球迷对那届杯赛的一个闪亮回忆。

 

7 巴拉克

在2002年世界杯上,德国队面貌一新,而最令人感到意外的还是球员号码的变化,尤其是巴拉克身上的8号变成了13号。巴拉克加盟凯泽斯劳滕是选择了3号,他首次入选国家队时穿的是15号,但自从转会勒沃库森队后,13号一只是他的最爱。在世界杯和欧洲杯的预选赛上,欧足联规定首发上场的球员只能穿1到11号球衣,可最后因为巴拉克的请求而特批了一个13号给他。巴拉克为何队对13号如此着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德国著名球星盖德 穆勒的球迷。由此看来在足球圈内,即使在大排球星中,追星的风气也不小。

 

6 里德尔

10号队员往往是一支球队中的榜样,但在利物浦,扮演这一角色的却是身披13号球衣的里德尔,就连欧文也对他十分敬佩。1938年,17岁的里德尔离开故乡苏格兰而加盟了利物浦,从而成为利物浦的一员猛将。在为利物浦出场的536场比赛中,里德尔总共打入229球,在所有为利物浦效力过的球员中这一入球数字排名第四。1947年,里德尔首次入选苏格兰国家队。在此后的9年当中,他总共28次为苏格兰披挂上阵。2001年7月4日,里德尔因病去世。

5 内斯塔

在2001-02赛季前,米兰双雄为了内斯塔争夺的不可开交。国际米兰为了把内斯塔招致魔下,一直为他保留着13号球衣。而AC米兰更胜一筹,说服老队员易布拉辛 巴忍痛割爱,把原定给他的13号球衣让给了内斯塔。内斯塔之所以这样钟爱13这个别人都不喜欢的号码,是因为1985年6月13日是他第一次在拉齐奥队训练的日子,而1994年3月13日则是他第一次代表拉齐奥队上场的日子。穿着13号战袍,内斯塔经历了辉煌也经历过低潮。对他而言,13不仅是给自己带来幸运的数字,更是他绿茵生涯里每一个难忘瞬间的见证。

4 乔治 格伦

在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足坛,比利时队有着“红魔”的美誉。1986年,红魔在第13届世界杯上取得了第4名的历史最佳成绩,当时身披13号战袍的中场心秀乔治 格伦与瑟勒芒斯、希福等球员构成了比利时国家队的核心。但从1990年世界杯后,比利时足球在世界足坛的地位每况愈下,格伦在国家队的位置也从中场退到了后防线,但唯一不便的是他身上的领袖气质和13号战袍。在1994年世界杯1/8决赛中,虽然比利时队2比3惜败于卫冕冠军德国队,但33岁的格伦作为后方中坚,在他参加的最后一场世界杯比赛中打进了一球,为自己的3届世界杯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3 内斯肯斯

有人说内斯肯斯是上帝的又一位宠儿,因为上帝赋予他太多太多的才华,他的突破能力、创造力和得分能力均超越了同时代的球员。内斯肯斯在阿贾克俱乐部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在1974年和1978年两届世界杯上,他更是将自己的足球天赋演绎的淋漓尽致,在他巧妙的调度下,荷兰队全攻全守的打法荡气回肠,两度打进世界杯决赛,尤其是1974年世界杯决赛对西德队的那里闪电般的点球,让内斯肯斯橙色的13号球衣又多了一份神奇的色彩。内斯肯斯在那届世界杯上的5个进球,使他成为荷兰足球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2 盖德 穆勒

德国足球史上生产国两架著名的轰炸机,一个是克林斯曼,另一个是盖德 穆勒。技术全面的穆勒在拜仁慕尼黑和国家队中都身披13号球衣,作为球队的灵魂人物,他从来不去争抢10号球衣,在他心里射门才是第一位的。在自己的球员生涯中,穆勒取得了不亚于贝肯鲍尔的成绩。1974年世界杯决赛中,穆勒索打进的那里金子般的入球被永远载入了德国足球的史册。如今,穆勒成为德国球员效仿的对象。巴拉克就是因为对穆勒的敬仰而穿上了13号球衣,新秀克罗泽在2002年世界杯上的表现也被贝肯鲍尔称赞为穆勒的接班人,由此可见穆勒对德国足球的巨大影响力。

1 尤西比奥

在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上,葡萄牙队一举打进四强,并在三四名决赛中战胜了前苏联队。在那届世界杯中,葡萄牙队13号尤西比奥打进9球获得金靴奖,同时也入选了世界杯最佳阵容。除此之外,尤西比奥在20世纪60年代末还获得过一次欧洲金球奖、两次欧洲银球奖,在1968年和1973年,他两次荣获欧洲金靴奖,成为与鲍比 查尔顿齐名的世界巨星。13这个数字与尤西比奥有着不解之缘,除了球衣的号码,他在本菲卡队获得联赛冠军的次数也正好是13次。

当今球坛的超级后腰

伏特加烈酒--罗伊-基恩(Roy Keane)

荣誉:1993,1994,1996,1997慈善盾冠军;1994,1996,1997,1999,2000联赛冠军;1994,1996,1999足总杯冠军;1999欧洲冠军杯冠军;

介绍:事实上,当1993年以当时英格兰最高转会费的375万英镑加盟曼联队后,基恩就被看成是罗布森的接班人,而当因斯转会到国际米兰队后,基恩就已经学会了用他那盛气凌人的霸气商标来遏制住对手策划的周详进攻。他虽然魁梧健硕,但千万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灵敏度。其实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出脚来破坏对手的进攻正是他在曼联队的绝招。如今29岁的基恩正值其足球生涯的最黄金阶段,在球场上他好象是个移动的城墙,无论对手从哪里进攻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而除了防守方面的无与伦比外,他的插上助攻也同样被视为曼联队比赛的秘密武器。

技术特点:基恩在弗格森的442体系里扮演着球队的灵魂,他喜欢用其凶神恶煞的眼神和对手周旋,也许是自幼练过拳击的原因,基恩在球场上似猛虎下山般凶蛮。尽管基恩是一个右脚队员,但他同样有一个让人心寒的左脚。基恩擅长在和对手肉搏的时候以辛辣的右脚出击的同时伴随左脚上前封锁对手的传球路线,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尽可能地保持身体的平衡性从而能立即将一次防守转换为曼联队的进攻。传球虽然不是基恩最大的特色,但他也会通过对阅读比赛的熟悉程度来寻找有利的空间为队有制造机会,很多时候,基恩还用他那坚无不摧的威慑力将皮球从本方禁区一直带到对方的禁区然后亲自完成射门任务。有着全面素质的基恩在防空方面也有其过人的一面,他可能在高度上不及对手,但在卡位和判断上的优势让他时常能够封锁最好的空中球路线。一旦对手艰难地突破了他的防线,基恩还可以凭借其见血封喉的铲射功底来进行最后的干扰,而他也因此被看成是当今足坛最完美的后腰。

缺点:脾气暴躁是基恩的最大毛病,他那好象烈性伏特加一样的性格时常让其教练担心,而球迷们则相信,基恩的性格决定了他在球场上的能力,所以暴烈的脾气才造就了一个在球场上让人胆寒的基恩。

新黑天鹅--维埃拉(Patrick Vieira)

荣誉:1998世界杯冠军;2000欧洲杯冠军;1998联赛冠军,足总杯冠军;

介绍:出生在塞内加尔的维埃拉在18岁时以法国联赛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的形象受到关注,当时包括上海申花队都曾一度有机会得到他。不过最后维埃拉加盟的却是以盛产后腰为闻名的AC米兰队镀金。当时的AC米兰队已经拥有了阿尔贝蒂尼、德塞利等优秀的后腰人选,而维埃拉的到来也因此被看成是生不逢时的典型。维埃拉在法国国家队也同样面临很大压力,在法国国家队象维埃拉一样的后腰人选包括德尚、佩蒂特、图拉姆和德塞利,尽管后2者都因为全能性而改打了其他位置,但对维埃拉而言,他仍然无法在法国国家队拥有主力机会。不过从年龄角度讲,维埃拉的前景是最值得投资的,由于德尚的退出国家队以及佩蒂特的不在状态,维埃拉或许挑大梁的日子就在此时。

技术特点:维埃拉的过人之处在于其粗野的球风中有不少现代足球必要的元素,在扮演扼守球场中路的角色里,维埃拉用粗犷的非洲人特有的对足球的理解来取代了考究的防守技术,但往往是五大三粗的防守风格经常让对手无所适从。凭借天生的长腿,维埃拉在位置感上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防守还是进攻来衡量维埃拉其实都非常的不好定义,他的许多不规范的动作事实上正是他的最大绝招。此外,维埃拉的脑袋不大,但头脑却很灵活,他是一个给人以塌实感的球员,擅长用快速的跑位、压迫性的挤压、即兴的出击以及凶恶的防范来逼迫对手就范,其防守风格颇象当年的里杰卡尔德;不过在进攻方面,维埃拉则和里杰卡尔德截然不同,他目前在大局观方面仍然有待增强,除了仰仗自己的身高优势时常客串到禁区扮演轰炸机的角色外,维埃拉也具备了基恩的后排插上远射的功底。

缺点:许多的拼抢都是以建立在大量的犯规为基础之上,在球场上的维埃拉可谓手舞足蹈,所以经常因为犯规而被红牌请出场外。

疯狗--埃德加-戴维斯(Edgar Davids)

荣誉:1992年欧洲联盟杯;1993年荷兰足协杯;1993、1994、1995荷兰超级杯;1994、1995、1996荷兰联赛冠军、1995欧洲冠军杯、1995欧洲超级杯、1995丰田杯冠军;1998意大利联赛冠军

介绍:虽然他的五短身材让人不屑,但他在球场上的不讲道理的踢球风格却无人敢小视,而队友则因为有这样的球员而自豪。严格意义上说,戴维斯还不能算是后腰,由于他对足球的理解已经跨越了对足球职位上的分工的层次,因此戴维斯给球迷们的感觉是能够胜任在球场上除守门员外的每一个位置。而这个皮肤黝黑的球员更好象是体能充沛得像蓄满能量的电池,每每一场比赛结束后,他似乎并不觉得疲劳。对手们在戴维斯的面前时常会不由自主地惊慌,而这种没有原因的心虚恰恰反映了对手们对他的尊重,众所周知的是戴维斯的青光眼曾一度让其无法比赛,而后来经过了在美国的治疗后,这个雄心勃勃的悍将似乎并不将其当回事,结果是在超出常人想象的情况下复出比赛,并且依然表现出色。如今已经进入复原阶段的戴维斯似乎更加无所顾及了,而这种自信中带着一种盛气凌人的傲慢造就了戴维斯成为后腰中的一代巨匠。

特点:披头散发的戴维斯在球场上没有具体的位置限制,不过当他担当起后腰的重任时,其黑人特有的野性和欧洲人传统的集体观念的特点被体现的犹为明显。他的灵敏和起动速度都异常迅速,当对手策划的进攻还没实施就被戴维斯以前冲后跑,往来奔袭的缠滥打给搅和的毫无意义时,戴维斯自己则毫无疲态。他的技术简练实用,有着出色的团队精神,危急关头还可以冲上火线。而其双臂大幅度摆动地迈着双足狂奔的样子就好象他在球场上的满场飞跑都不需要耗费体力,这样好的本钱自然让戴维斯比传统的后腰更为不可预测。和绝大部分荷兰人不同的是,他的霹雳火式的勇猛顽强和斗志正是荷兰人需要的,所以在荷兰队里,戴维斯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缺点:青光眼问题导致其在比赛中时常会有莫名其妙的判断错误现象。

指挥家--雷东多(Fernando Carlos Redondo Neri)

荣誉:1985年17岁美洲青年锦标赛冠军;1995、1997西班牙联赛冠军;1997西班牙超级杯冠军;1998、2000年欧洲冠军杯冠军;1998丰田杯冠军

介绍:玉树临风的雷东多在1994年世界杯后就因为教练帕萨雷拉要求他必须将长发剪掉,而断然拒绝进入国家队,尽管现在的国家队已经不对雷东多有这样的要求,但雷东多则对国家队似乎了心。在新赛季来临前,皇家马德里队高价买入费戈,而新主席佛罗伦蒂诺则开始排斥原俱乐部的桑斯派球员,雷东多成了第一个被排挤的对象,米兰队眼疾手快,立即得到了上赛季获得欧洲冠军杯最有价值奖殊荣的雷东多,但非常遗憾的是,当雷东多到达米兰队后却因为在一场友谊赛里受伤而要休息数周,这对米兰队来说无疑是个难受的消息。在米兰队的雷东多没能继续身披这6号号码,因为AC米兰俱乐部早就表示要为巴雷西永远保留这一号码,因此他选择了和6号最为相近的16号球衣。梅诺蒂教练曾说:“雷东多的双脚漂亮的可以拉小提琴!”

技术特点:颇有古典气质、肩披长发、身材高大的雷东多在场上视野开阔,反应灵敏,他那高大的身材,娴熟的技巧,令人眼花缭乱的传球,无不令人叹为观止。雷东多习惯用大脑来控制足球运转,他能够给对手施加强大的压力,并且通过老道的经验来带动球队的积极性,在球队面对落后的时候,雷东多可以作为领导者来挑起大梁。在速度不是特别快的情况下,雷东多更在乎在区域性的防守上显示自己的个人能力,他永远让人无法揣测的中路渗透是其颇为拿手的招数之一。此外,这名球员在拦截方面的功底也非常不可思议,他那滴水不漏的防守和酣畅淋漓的进攻是球队的拳头产品,哪怕是一个受伤的雷东多,同样能够给对手带去威慑力。

缺点:难以驯服的性格让他的足球生涯总是不尽人意,而不断的伤病又限制了他能力的进一步突破。

定海神针--何塞-瓜迪奥拉(Josep Guardiola)

荣誉:1992年奥运会金牌;1991、1992、1993、1994、1998、1999联赛冠军;1991、1992、1994、1996西班牙超级杯冠军;1992欧洲冠军杯、1992、1998欧洲超级杯冠军、1997、1998西班牙国王杯冠军、1997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介绍:瓜迪奥拉作为巴塞罗那队青年运动体系培养出的最杰出的产品在技术上已经达到无可挑剔的时候也在大量地吸收着经验,因此在球队里他是能够给人以信赖感的球员,巴塞罗那队当地的球迷亲切地昵称他为‘佩普’来表达对这个球员的尊敬。长相俊秀,身材高挑的他一度被认为是西班牙人的希望,不过因为伤病的原因,他的成就远没达到人们对他所期望的水平。如今的瓜迪奥拉已经即将步入而立之年,但他在西班牙的地位依然没人可以取代,他在球队的作用也是异常重要,假如他状态不佳,整个球队就军心涣散,人们如果看到一个精神抖擞的瓜迪奥拉站在球场的话,那么斗牛军团则立即显示出作为欧洲一流球队的本色拒敌于千里之外。

技术特点:瓜迪奥拉是个典型的后腰球员,他没有过分的野心去参与全队的进攻,但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必定让对手心烦意乱。瓜迪奥拉有着宽阔的视野,因此而磨砺出的手术刀式长传球在当今足坛同位置上无人能出其右。瓜迪奥拉习惯于以一座巍峨的高塔姿态耸立在中后场,阻截对手时的玩命作风也让他因此而伤痕累累。他是个天生的领导者,球场上气宇不凡的出脚和闲庭信步的轻松能够给队友很大的感染力,因此在未来的几年里,瓜迪奥拉仍然是球队的定海神针。

缺点:时常因为伤病而导致状态不稳定。

老黄牛--阿尔贝蒂尼(Demetrio Albertini)

荣誉:5次意大利联赛冠军,3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1次欧洲冠军联赛,1次丰田杯,1次欧洲超级杯

介绍:早在老马尔蒂尼的国家青年队里,阿尔贝蒂尼就被定义为球队的大脑,他天生的领导才华让他年轻时代就被认为是未来一代意大利球员中的佼佼者。由于是豪门出身,因此他的球员轨迹同样是让人羡慕的。阿尔贝蒂尼从其出道开始就被看成是米兰队的乖孩子,他虽然在球场肩负后腰职责,但所不同的是他没有丝毫的霸气和抢眼的风格,他给人的印象只是兢兢业业,而这种负责的态度恰恰也是后腰的必须元素之一。目前阿尔贝蒂尼还是球队里的副队长,在马尔蒂尼不能出场的时候,他又得肩负领导球队的重担,天生一幅孩子气的阿尔贝蒂尼宠辱不惊,在球队的战术蓝图里永远是不可不用的球员。

技术特点:阿尔贝蒂尼从安切洛蒂那里学到了塌实;从里杰卡尔德那里学到了组织力;从德塞利那里学到了破坏。而这3人的精华又造就了阿尔贝蒂尼的现在。此后,他凭借自己的老黄牛式的任劳任怨赢得了同行的尊敬。阿尔贝蒂尼的球风扎实,没有花哨的动作,从实用性上而言却很有价值。球队对他的要求就是在排除危险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和迅速,因此在阿尔贝蒂尼的身上看不到拖泥带水的邋遢。含蓄的阿尔贝蒂尼还有着利他主义精神以及单兵战斗能力强的特点,而这些朴实的作风保证了他在意大利的不可辩驳的地位。

缺点:缺乏创意。

袖珍巨人--蒂戴尔-德尚(Didier Deschamps)

荣誉:1998世界杯冠军;2000年欧洲杯冠军;1990、1992、1993法国联赛冠军;1993欧洲冠军杯、1996欧洲冠军杯冠军;1995、1997、1998意大利联赛冠军、1995意大利杯赛冠军、1995意大利超级杯冠军、1997欧洲超级杯冠军;2000年英格兰足总杯冠军;1996丰田杯冠军

介绍:德尚可能是这个行星上最幸福的球员,他囊括了作为一个球员应该囊括的所有冠军,而现在虽然退出国家队,但在俱乐部的比赛里仍然表现抢眼。德尚也是那种经历过沉重打击后仍然能够迅速恢复自信的体现传统法国人不屈精神的成员,德尚的足球生涯平凡中见伟大,一如其在球场上所饰演的角色。他目前是法国历史上出场次数最多的球员,虽然没有出色的身体素质,也没有令人羡慕的成就,在一场比赛下来你甚至可以忽略他的存在,但球队里却不能没有他,许多教练对于德尚的隐蔽性和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都表示称攒。而德尚用他在球队的实际作用证明自己的价值-----当你发现德尚给球队的影响时,他们已经取得了冠军。

技术特点:作为中后场的纽带,德尚不需要过分的张扬,但他的状态起伏直接关系到整个球队的运转,在比赛中,对手往往以钳制德尚作为遏制其球队进攻的主要策略,对此,看上去身体单薄,实际顽强勇猛的德尚却很少被对手的挑衅所屈服,他往往能够掀动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狂潮,许多有他参加的比赛的经典进球都均有他自己的参与。德尚头脑灵活,体能充沛,追逐对手时甚至有点胡搅蛮缠,但在宏观上他又很有自己的理念,很多人低估了德尚的能力而因此犯下许多错误,如果你以为身高只有1.72米的德尚非常容易对付,那你已经被他所欺骗,在比赛中从不给对手半点便宜的他已经利用自己的弱小身体粉碎了无数次的来自对手的进攻,而只有亲身体会方能感受到被德尚钳制是一种永远醒不来的噩梦。

弱点:小动作过多,在跑动速度上因为年龄的增大而变的有点拖沓。

“州长”--保罗-因斯(Paul Ince)

荣誉:1991欧洲优胜者杯冠军;1993年,1994年慈善盾冠军;1994年联赛冠军;1996年欧洲联盟杯冠军;

介绍:因斯在加盟曼联队后就奠定了他的州长的称号,其实这个称号和他在球场上所扮演的角色到蛮相称的。也许因斯并不是一个出风头的球员,但这不妨碍他在球场上就似一个齿轮般运转。这个齿轮表面上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作用,但他却在默默地扮演着核心的部件,一旦球场没有了他,球队马上就会出现负荷。队友称因斯为州长也是表明他在球队里的核心位置,在罗布森之后,他一度是曼联队的最重要的球员。加盟国际米兰队后,当时的国际米兰队教练霍齐森也将全队的比赛围绕在这个黑人球员身上进行。不过随着年龄的偏大,如今的因斯已经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在目前的英格兰,他的作用仍然无人能够替代。

技术特点:因斯在球场上寸土必争的样子给人以自私的感觉,而这种形象也正是后腰球员要具备的素质。传球是因斯的一绝,在上赛季,因斯在32场比赛里传球1191次,准确率高达74%,而他的125次铲球则有62%的准确率,此外,他还以71次带球突破并取得85%才成功率成为在这一位置上仅次与基恩的球员。因斯是以其铲球的频繁和准确而闻名的,和大部分同类型队员不同的是,因斯的铲球以颇为技巧性和绝对不报复对手为前提。他的身材敦厚,所以在下三路的拦截有口皆碑,而对手从侧面略过他的区域时,他会不失时机地用左脚为支撑点来加大惯性,从而保证铲球的准确性和果断,其结果经常是让对手不寒而栗。对于进攻,因斯则有不同于一般后腰的见解,他在得球后习惯将球交给边路,然后自己往中路渗透,造成对方以为是亲自参与进攻的误区。实际上边路通过若干迂回到前场时,因斯早已经悄悄地返回到本方的防守区域注意对手的反击了。而在他参与组织进攻的一刹那,即使是无球地跑动都会让对手顾此失彼。

缺点:速度不快,因此在大举压上助攻的时候时常不能协助防守,此外,他的脾气也让人生厌。

火车头--简斯-杰里梅斯(Jens Jeremies)

荣誉:1999、2000德国联赛冠军,2000德国杯赛冠军,2000德国超级杯冠军

介绍:长相颇有西方漫画色彩,头大腿短的杰里梅斯也许并不是个足球运动员的好料,而他的绰号“Jerry”也似乎在暗示他在球场上并不是个细心的人,不过恰恰相反的是,这个东德出生的球员却一直是以凶悍和认真而在足球场上立足的。虽然在1995年以前,杰里梅斯都一直是生活在前东德地区,但他的足球生涯却非常的让人羡慕,因此在他21岁加盟慕尼黑1860队后,其打法迅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注意。1998年,杰里梅斯在世界杯是唯一可圈可点的球员,并由此而转会到了拜仁慕尼黑队,正是在这个球队里他以一铁腿奠定了起不折不扣的硬汉形象。

技术特点:身材矮小的杰里梅斯时常和队友哈曼联袂扮演双后腰的角色,杰里梅斯在352的战术体系里除了胜任后腰外,还可以兼顾自由人的任务,因此给人以全能的印象。杰里梅斯在球场上有时像一列怒气冲天的火车头不可阻挡,有时又象工匠雕刻艺术品般谨慎小心,而他在球队落后时的不屈形象又时常是球队起回生的动力源泉。他在球场的风格酷似戴维斯,但稍微不同的是杰里梅斯没有虎背熊腰的身材,所以他经常是用自己的敏捷身手来迫使对手就范。

缺点:头球技术一般,因此导致他在后腰位置上总给人以不塌实的感觉。

奥格楚--奥利塞赫(Sunday Oliseh Ogorchukwu)

荣誉:1996年奥运会冠军;1995荷兰联赛冠军

介绍:身材颀长的奥利塞赫是球队的攻防枢纽,作为一个角斗士,奥利塞赫所引以为自豪的是其出类拔萃的卡位意识。在球场上时常以远射给对手以震惊的他在更多的时候犹如一道大山阻隔着对手的进攻路线,有时则以嘹亮的号角般吹动着球队胜利的进行曲。而这个球员在获得了比利时国籍后曾一度被比利时国家队欣赏,不过身为尼日利亚人的奥利塞赫却正确地选择了在尼日利亚队开展自己的足球事业。此后,奥利塞赫先后在阿贾克斯以及尤文图斯队这样的豪门效力,本赛季当他加盟多特蒙德队后又被主教练萨默尔视为球队复兴的希望,因此奥利塞赫被看成了新的萨默尔,而其统御力和对教练战术的理解则显然凌驾于同类型球员之上,所以在多特蒙德队复苏的赛季里,奥利塞赫功不可没。

技术特点:擅长空中作业,有着很好的滞空能力和柔韧性,双臂摆幅的姿势有着虎虎有风的活力,在球场上以跑不著称。奥利塞赫的小腿肌肉发达,骨骼似钢精作成,因此具备了抗击打的对抗能力,其下肢很长,所以又适合在拦截中永远快对手一步,而他的平衡能力也惊人的出色,所以在比赛里他的破坏力让人畏惧。至于进攻方面,奥利塞赫则以亲自插上助攻为主要特点,他的绝杀技是令人目瞪口呆的远射。

缺点:脚下不干净,犯规太多,因此时常吃牌。

现如今优秀的后腰有很多,以下排名属个人喜好

1.维埃拉

2.戴维斯

3.埃辛

4.坎比亚索

5.哈维

6.马克莱莱

7.皮尔洛

8.加图索

9.埃莫森

10.阿尔贝尔达

我列举这几个都是“纯后腰”,杰拉德,兰帕德这样十分优秀的球员有时可以踢影子前锋,德罗西,法布雷加斯这样的球员都还年轻。

我觉得后腰是由守转攻的第一人,也是防守时后卫前的一道有力的屏障!

规模最大的欧洲杯,广告主如何表现

 我们都不是赞助商,但大家以为是

阿迪达斯是 2016 年欧洲杯赞助球队最多的体育公司,24 支参赛队伍中有 10 支球队身穿阿迪达斯的装备,包括欧洲红魔比利时、世界杯冠军德国及欧洲杯卫冕冠军西班牙队等。作为足球品类毫无争议的老大,阿迪达斯在世界杯、欧洲杯赛事中长期担任官方赞助商,为比赛提供官方比赛用球、体育用品及装备。

但,阿迪达斯却不一定是最有存在感的体育公司。

2016 年最吸睛体育广告可能要属 C 罗为耐克拍摄的《灵魂互换》,长达 5 分 57 秒,是迄今为止耐克品牌最长的广告。虽然进入足球品类的时间较短,但耐克非常擅长通过将 Logo、产品与球队、球星进行捆绑营销。

利用大型活动,在不直接赞助的情况下,用其他营销方式起到类似赞助的效果,被称为“埋伏营销”。比如说像欧洲杯、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顶级赛事,往往很容易成为埋伏营销的目标,而耐克正是此中好手。

2012 年伦敦奥运会,耐克作为非奥运赞助商,在不得使用奥运会 Logo、不能在广告词中出现伦敦奥运或奥林匹克字眼的限制下,在社交媒体上做出了一系列“活出伟大”的广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