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规则走步教学-打篮球走步和运球规则

tamoadmin

1.篮球中什么叫走步?什么叫二次运球?

2.打篮球基本常见的违例有哪些 违规呢

3.在篮球比赛中,走步和两次运球是什么意思?

4.在打篮球时多少步算走步呢

篮球中什么叫走步?什么叫二次运球?

打篮球规则走步教学-打篮球走步和运球规则

1、走步

走步是篮球运动中的一种违例,中文规则一般称为带球走步违例(Treling)。是指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

2、二次运球

二次运球(double dribble)是篮球运动中违例动作中的一种。运动员运球后双手触球,此时再次运球就算二次运球违例。

扩展资料:

篮球中其他违例:

1、技术犯规

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当有队员犯规后,裁判会作出一个手掌与另一个手掌交叉成T形,并举过头顶的动作来示意。

2、带球撞人

带球撞人是持球队员推动或移动到防守队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当接触的瞬间防守队员已经提前站位,则进攻队员构成带球撞人。

3、阻挡犯规

阻挡犯规是持球队员与防守持球队员在进攻和防守时,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不正当的起动方法和非法的动作而造成错误的身体接触而产生的侵人犯规。

4、打手犯规

又称“非法用手”,在运球或上篮、投篮时防守人员打手,这样就会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规。

5、24秒违例

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量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24秒钟内完成投篮。计时器是篮球比赛不可缺少的部分允许24秒时间到时篮球尚在投篮动作完毕后的飞行轨迹中,如果篮球最后触碰篮筐,则24秒计时器重置计时,如果投篮未能触碰篮筐,则判24秒超时违例;

控制球队在24秒钟内未投篮,要发出24秒信号的声响,违反本条规则为违例。

6、八秒违例

负责进攻的球队必须要在八秒钟内把球运到对方的半场,如果在八秒之前运不过对方前场的话,那么裁判就会判给对方发球,比赛也因此会重新开始。

7、5秒违例

进攻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出界外球;

在被严密防守时,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投或运球;

在罚球时,罚球队员必须在5秒之内将球投出。

8、双方犯规

双方犯规是2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大约同时相互发生侵人犯规的情况。如发生双方犯规,应给每一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并且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

9、回线

进攻队员不得将球传回后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走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二次运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篮球

打篮球基本常见的违例有哪些 违规呢

一、走步:

1.单脚跳停时(空中接到球时,哪一脚先落地,该脚即为轴心脚)「轴心脚没有站稳」脚步,即为走步。

2.双脚跳停时(双脚同时落地,哪一只脚先离地,另一脚即为轴心脚)「轴心脚没站稳」脚步,即为走步。

3.快速上篮时,收球后「多踏一步」。

4.持球过人时,「球未离手」前,轴心脚先离地。

5.在禁区里「收球完成后」或下球前,轴心脚移动(或双脚移动)。

6.收球后、垫步(应说刺探步)时,轴心脚步法「交代不清楚」;例如脚尖拖拉、脚尖与脚跟交换当轴心等。

7.收球后因故「停不住」而滑步,也算走步的一种。

8.当球员持球时跌倒地板上,还控制着球这时算合法;但是,如果球员试图再「站起来」就算走步。9.欲上篮或投篮球员跳起要出手时,防守球员手碰触球,以致球虽离手失去控制但球却没有落地;10.或者进攻球员要出手投篮或上篮瞬间,被防守球员「单手压住球」,进而使进攻球员没办法出手,也接连发生该球员双脚落地,此皆称走步违例。

11.如进攻球员要出手投篮或上篮瞬间,被防守球员「双手压住球」,进而使进攻球员没办法出手,也接连发生该球员双脚落地,此称争球,依球权轮替决定控球权

12.运球过高,高过肩膀并继续前进,称走步。

二、翻球违例

1.在运球时,球「停」在手上(或整个「手掌向上」)又持续运球。

2.在进攻要过人,变化自己的进攻方向,「球却停在手上」过人。

三、球回后场违例

1.控球的甲方把球带到前场,不经「对手触碰」后,球回后场时再被后场的队友或自己碰到、捡起等都称「回场」。

2.最后一步从后场离地跳起,并在跨过中线进到前场,人「还没落地」,或只有「单脚落地」瞬间接到队友的传球。

四、篮下3秒违例

1.在禁区里「待超过3秒」的进攻球员;计算方法是,1001、1002、1003、响哨。

2.一脚站立在禁区里(包含「踩在在线」),另一只脚站立在禁区外,也应该计算(要双脚都离开禁区)停留时间。

3.在「后场控球」时,前场球员不算篮下3秒;但是,如他持续待在禁区里超过3秒,并在第4秒于禁区里接到球就是3秒违例。

4.发界外球时,定时器没启动也不算3秒;同理,如他持续待在禁区里超过3秒,并在第4秒于禁区里接到球就是3秒违例。

五、8秒违例

甲队全场包夹或压迫防守,乙方在8秒内没有办法把球传、运送过前场称之。

此8秒以裁判「读秒为主」,24秒定时器为辅。

六、24秒违例

1.24秒钟响,还在控球队甲方的手上,就是违例。甚至,甲方控球虽然出手投篮,却还没碰触到篮框,但是24秒定时器响起;虽然,彼时双方都没有获得控球权,也是甲方违例。

2.24秒响起前一刻,甲球队出手投篮,但是球没碰到篮框,且又被原控甲球队的队员拿到;记得,球要「碰触篮框」才算完成攻击。

七、脚踢球违例

在持(运)球时,防守方故意用脚去踢球、阻挠传球等。

八、罚球违例

1.罚球时,主罚球员跟站在3分线外的人,要等到球「确定碰篮框」后,才能进去抢球。

2.罚球时,在禁区卡位的5位球员,要等到主罚球员「球出手(离手)」后,才能踏入禁区抢球。

3.罚球进时,不管哪一队队员进场过早(除主罚球员),分数都算。

九、两次运球

1.运球前进,经干扰、威胁或吓唬等防守情况,运球者「将球收起」。

却因故,再进行第二次运球,称之二次运球。

2.运球前进「收起球」准备传导球,或「收起球」准备攻击瞬间,或者已经做出「收球动作」,却因故再继续运球,皆称之二次运球。

3.控球员运球后收球,要攻击或要传导球瞬间,却不慎、因故「球掉落」;此时,将球捡起,视为好球非二次运球。但是,此后该球员不能做运球,否则就是二次运球。

7.于传接球过程,在接球瞬间不慎「没接妥球」以致球掉落;此时,将球捡起,掌控球后可以下球运球,这没有构成两次运球的条件。

十、妨碍中篮

1.对手投篮或上篮后,当球体已经从上升阶段,变化为「下降阶段」、且在降落于篮框附近瞬间,或者,球体经过擦板上篮,球体已经碰触篮板后,以上二种情况下的防守方故意去碰、拨篮球,这些都是属于构成影响球体行进举止,称妨碍中篮。

2.对手投篮或上篮后,防守方故意去碰、拉「篮框」,或者防守方故意去碰触「篮板、篮网」等,这构成影响球体行进举止。

十一、球、球员出界

1.球员自己踩到界外线或底线称球员出界;如球员已经出界情况且碰触到球,视为该球员将球碰触出界,此则属于对方球。

2.当球员已经出界,然后,从界外跳进场内接球,如在双脚尚未站定情况碰触到球,此则算是球员出界,该判对方球;如球员从界外跳进场内,并在双脚站定情况去碰触、抢球等等,都属于合法。

3.双方争球时,如果有一方踩到界外线,那就形成对方球。

4.球体跳出界外,但是尚处于空中状态、未碰触到「场外物」,包括尚未碰触到边线、底线、场外的地面等等,彼时皆称球尚未出界。

十二、跳球违例

1.执行跳球的双方球员,在球体尚未上升至「最高点」,立即拨、点球,称谓违例;或者,跳球球员连续拨、点球超过2次,在第3次拨球即违例,对方球。

2.除了跳球的2位球员之外8位球员,在跳球球员尚未碰触拨球前,其余8位球员移动身体或双脚,要去占据有利位置,亦称违例。

3.在拨、点球后,尚未将球体拨出「跳球圈」瞬间,其次8人立即「闯入跳球圈」去碰、抢、触球。

十三、发底线球、发边线球违例

1.在任一方犯规或违例的发边线、发底线球,执行发球者「移动双脚」,以走步条件下去执行发球称违例;

2.犯规或违例的发边线、发底线球虽不能移动;但是,在对队得分情况,执行发球球员,可以左、右或者前、后移动任意步数去发球。

3.得分后的暂停发边线、发底线球,却不允许左、右或者前后移动任意步数去发球;

在篮球比赛中,走步和两次运球是什么意思?

走步是篮球运动中的一种违例,中文规则一般称为带球走步违例。是指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

两次运球是一个篮球赛中的专业术语,运动员运球后双手触球,此时再次运球就算二次运球违例。

走步的定义:

判断是否走步(带球走)首先要判断运动员的中枢脚,正确判断中枢脚是判断走步的关健。

1、双脚站在地面上时:

一脚抬起的瞬间,另一脚成为中枢脚。

2、移动时:

如果一脚正触及地面,该脚成为中枢脚。

如果双脚离地,该队员双脚同时落地,一脚抬起的瞬间,则另一脚成为中枢脚。

如果双脚离地,该队员某只脚落地,于是该脚成为中枢脚。若队员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停止,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注:2017年10月FIBA规则发生变化,带球走条例中对移动中判定中枢脚的新描述:

移动中(行进间)的队员接住球或结束运球的时候如果恰好有一只脚正接触地面(可理解为第0步),那么他下一次触及地面的那只脚或双脚被确立为第一步并成为中枢脚。

解读: “0——1——2”

简单来说延后了旧规则中移动时对中枢脚的判断,在结束运球时正好一脚在地的时候(注:非一脚落地)这只脚不再将视为中枢脚,而是从下一只脚或双脚开始判断中枢脚,在实战中可能我们会发现移动时的脚步比以往还要多一步,例如我们常见的“三步上篮”、“跳步”、“后撤步”。

两次运球的定义:

1、当已获得控制球的队员将球掷、拍或滚在地面上,并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再接触球为运球开始。

2、队员用双手同时触球,或使球在一手或两手中停留的瞬间运球即完毕。

3、队员的手不和球接触时,运球队员的步数不受限制。

扩展资料

走步判罚依据(根据国际篮联规则)

篮球规则中关于带球走的的规定共分三个分支:双脚站在地面、移动时、双脚都不是中枢脚时。每一分支又包含两个小点每条有两个小点,共有6条规则, 其中双脚站在地面时开始运球和移动时开始运球的规则相同,所以我把它们合并为5条规则,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整理如下。

开始运球:

1、有中枢脚,双脚站在地面上时,开始运球和移动时,在球出手之前中枢脚不得抬起。(开始运球和移动时的规则相同,我把它合并成一条规则)

2、无中枢脚时,在球出手之前哪只脚都不得抬起。

传球或投篮:

3、有中枢脚,队员可以跳(抬)起中枢脚,而非中枢脚可以继续留在地上,或者两只脚都离开地面(可以同时离开,也可以分开离开),在球出手前任意一脚不得落回地面。

4、有中枢脚,移动时,队员可跳(抬)起中枢脚并一脚或双脚同时落地。但一脚或双脚抬起后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脚不得落回地面。(三步上篮技术就出自这条规则,具体的在百度上搜“三步上篮”,里面有介绍得很细)

5、无中枢脚时,一脚或双脚可提起,但在球出手前不得落回地面。

只要队员的一脚或双脚超出上面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是走步。?

2017年10月FIBA规则改动了移动时的规则,双脚在地时规则未变化:

一名队员在移动中或在结束运球时拿球,他可以移动两步完成停步、传球或者投篮:

如果接到球的队员开始运球,他应在第二步(脚接触地面)之前球离手。

队员获得控制球之后,(再有)一只脚接触地面或双脚同时接触地面时,就视为是第一步。

在队员确立了第一步后,当他的另一只脚接触地面或双脚同时接触地面时,就视为是第二步。

如果队员在第一步就完成了停步,此时他双脚站在地面上时,或是两脚同时接触地面时,他可以用他的任一只脚作为中枢脚进行旋转。如果随后他双脚跳起,那么在他球离手之前,任一只脚都不得落回地面。

如果队员是脚分先后落地完成(合法)停步时,他仅可以用那只先着地的脚作为中枢脚进行旋转。

如果队员第一步是一只脚落地,随即又跳起该脚,他可以双脚同时落地作为他的第二步。在这种情况下,该队 员不可以再用任一只脚为中枢脚进行旋转。如果随后他的一脚或双脚离开地面,那么,在球离手前哪一只脚都 不得落回地面。

如果队员双脚离开地面后又双脚同时落地作为第一步时,那么,在一只脚抬离地面的瞬间,另一脚只就成为 中枢脚。

队员结束运球或获得控制球后,他不得用同一只脚或双脚连续地接触地面行进。

一名跌倒、躺在或坐在地面上的队员:

1、当一名队员持着球跌倒并在地面上滑行,或躺在地面上或坐在地面上时获得了控制球,这是合法的;

2、如果随后该队员持球滚动或持着球尝试站起来,这是违例。

两次运球规则

不是运球

1、连续投篮;

2、在运球开始或结束时,队员偶然地失掉球,然后恢复控制球(漏接);

3、与附近的其他队员抢球中用挑拍以图控制球;

4、拍击另一队员控制的球;

5、拦截传球并获得该球;

6、只要不出现带球走步违例,球在触及地面前在手中抛接和停留。

不得再次

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除非因为下列情况,他失去了对球的控制以后:

1、投篮;

2、球被对方队员拍击;

3、传球或漏接,然后球触及了另一队员或被另一队员接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篮球规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走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两次运球

在打篮球时多少步算走步呢

当你在运球的时候,如果是跑动运球的话,就可以在你双手抱球收球的时候顺势走两步,第三步的脚不能下地,可以在空中上篮,也可以选择传球,但是第三步一下地就算三步犯规——即走步。如果是慢步伐如散步的速度运球,则双手一抱住球收球之后就不能再走了,就是说你双手收球的时候同时也要固定一只脚不能动,不然又算走步。以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