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刚果军运会篮球-刚果篮球世界排名

tamoadmin

1.至2001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共有多少成员国?

2.非洲运动会的历届非洲运动会

3.刚果的社会现状。

至2001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共有多少成员国?

中国一刚果军运会篮球-刚果篮球世界排名

国际篮联现有73个成员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篮球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我国就组成了大学生篮球队参加了国际比赛。以后,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0年12月邀请世界劲旅苏联队前来访问比赛并借此组织学习研讨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提高。至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篮球运动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十年动荡的“文化大革

命”冲击下,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和倒退,拉大了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1971年我国开始重新组织训练青少年运动员,1972年举办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联赛体制,1973年后恢复国际间的交往,1974年开始参加世界性比赛。我国的男女篮球队分别在1975年和1976年获得了亚洲冠军,确立了亚洲强队的地位并走向了世界,1977年我国女篮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

得第5名;1978年男篮参加第八届世界锦标赛获得第11名;1983年女篮在第九届世界锦标赛中荣获第3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86年,男篮获得第十届世锦赛第9名。

1994年底,我国开始篮球赛制改革,尝试将以前联赛的“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并在1995年初试办了八强主客场赛,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从1995年底开始,中国篮球联赛的赛制改为了跨年度的主客场联赛,简称CBA联赛。这一改革举措促使中国的篮球运动又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1年底,中国女篮也开始效仿男篮,举办了主客场联赛,简称WCBA联赛。2002年,在我国的江苏省又成功举办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篮球比赛——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这是国际篮球协会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发展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截至2003年5月,中国篮球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男篮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锦标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两次闯入世界前8名;中国女篮则在1992年奥运会和994年世锦赛上两次荣登亚军领奖台。

中国篮球运动

一、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自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协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 David Willard Lyon)介绍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形态,在教育科学领域已成为一门教育学科,在竞技体育范畴内它是一项重点发展的竞技运动。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按照社会变迁及篮球技、战术发展和竞赛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

1、 1895—1949年为第一阶段(其中1895--1918年为第一个时期,1919年--1936年为第二个时期,1937---1948年为第三个时期)

这是篮球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时期,篮球运动主要在天津、上海及北京等有限的城市青年会组织和某些中等以上校少数学生中开展,男子篮球列为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14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1930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2、1949---1995年为第二个阶段( 其中1949---1965年为第四个时期,1966---1978年为第五个时期,1979---1995年为第六个时期)

1949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对抗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的计划和组织下迅速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20世纪50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期邀请外国专家在上海体育学院招收首批篮球专项研究生班。到了6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篮球竞技水平、社会普及、科学研究及篮球观念与理论体系的确立等,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历史证明,1949年后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全面发展提高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第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大发展、大提高:篮球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国家男女队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3、1996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开始后的新时期

中国篮协于1996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B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97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CUBA联赛。这些无疑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二、中国篮球竞技运动面临的任务与形势

1、国际篮球运动的职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最高水平的优秀队伍与美、欧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即使是亚洲的韩、日等国也进步明显,给我国优秀队伍造成种种威胁。

2、原有培养篮球后备队伍的网络一度受到某些干扰,篮球竞技人才后备队伍出现匮乏现象,高水平运动队新老交替十分困难,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严重。

3、教练员的选拔与培养未能形成科学体系。

4、运动成绩时而起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滑落状态。

5、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及其所属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仍显滞后。

6、针对篮球运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篮球理论研究滞后未能形成完整体系,观念和观点未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科学研究未能重视与实践结合,配套展开。

7、全国多数地区群众性篮球竞赛活动仍有待普及发展。

总之,认识与克服实际困难,振奋精神,之下而上,从改革中求出路,在改革中攀高峰,是中国篮球界的根本任务。

三、发展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

1、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推动篮球运动领域内的综合改革,在改革中建立新秩序展现新风貌,再攀新高峰

2、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我国篮球竞技运动的定位目标,确立正确的篮球训练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

3、全方位落实深化篮球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依法治球,形成新的管理网络,理顺纵横管理职能关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管理新模式

4、全面规划,采取非常措施,培养造就一批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队伍,这是振兴中国篮球事业的希望所在

5、切实掌握优秀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落实从学校抓起和从青少年着眼的方针,多途径地培养与储存篮球后备人才

6、积极倡导篮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建立起中国新颖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科学化训练、竞赛、管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应重视上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

非洲运动会的历届非洲运动会

1965年7月18日至25日,在非洲最高体育理事会的领导和协调下,非洲体育界期盼已久的首届全非运动会(All Africa Games)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埃弗里·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作为国际奥委会的首席观察员参加了运动会的开幕式并观看了比赛。为了保证运动会的成功,表明非洲大陆政治的稳定,刚果军队保持高度警惕,对运动会进行了严密保护。运动会期间,除参赛人员和新闻记者的车辆外,布拉柴维尔市内的所有过往机动车都必须停车接受检查。在军方的保卫下,来自非洲30个国家的2500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足球、自行车、游泳、摔跤、网球、手球、排球、篮球、拳击等10个项目的比赛,其中女运动员仅参加了田径和篮球项目的比赛。获得金牌总数前三名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8枚)、尼日利亚(9枚)和肯尼亚(8枚)。

由于受到一些早期遗留问题的困扰,原定于1969年在马里举行的第二届运动会被迫取消,刚刚诞生的非洲运动会只举行了一届便告中断。 自非洲运动会创办之日起,非洲最高体育理事会就决定每四年举办一届,但由于非洲大陆的经济困难和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这一愿望始终未能实现。最初定于1982年举行的第四届非洲运动会因肯尼亚的经济状况不得不延期至1983年,后来又推迟到1985年,最后又延期到1987年。

1987年8月1日至12日,来自非洲41个国家的运动健儿参加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四届非洲运动会。运动会的主会场设在由中国提供资金和人力援建的卡萨拉尼体育场,80,000多名热情的观众出席了盛大的开幕式。该届运动会包括14个比赛项目,参赛运动员达3000多人。获得金牌总数前三名的国家是:埃及(33枚)、尼日利亚(30枚)和突尼斯(28枚)。东道主肯尼亚以获得22枚金牌的成绩排在第四位。从本届开始,非运会才开始走入正轨,每四年举行一次。 2005年4月27 日,因竞争对手相继退出,赞比亚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召开的非洲最高体育理事会会议上,获得2011年全非运动会举办权。赞比亚前体育局局长卡西巴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理事会秘书长。

2008年12月12日,赞比亚新闻部发表声明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赞比亚政府被迫放弃2011年全非运动会的主办权。

2009年4月,非洲体育最高理事会决定由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举办这届全非运动会。第十届全非运动会将于2011年9月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举行。届时,将有来自非洲各国的6400多名运动员参加24个项目的竞争。

2011年9月18日第十届全非运动会在马普托郊外的莫桑比克国家体育场落下帷幕。南非、埃及和尼日利亚3国成绩突出,分别以61块金牌、32块金牌和31块金牌占据金牌榜的三甲。下一届全非运动会将于2015年在刚果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柴维尔举行。

刚果的社会现状。

刚果长年战乱以及贫困加剧,社会治安问题较为突

出,虽然法律禁止当地居民擅自持有,但社会上泛

滥,经常发生持枪抢劫事件。近年来,已发生多起匪徒持枪持

刀抢劫中国企业、伤害中国人员的事件。对于刚果社会治安问

题,中国人员既要高度重视和积极防范,也不必谈虎色变,在

当地遭遇抢劫时只要不抵抗、不逃跑或呼喊报警,劫匪一般不

会伤及生命。

刚果(金)东北部地区长期存在武装和各路地方武

装,安全问题突出。但其活动区域有限,只要不涉足这些地

区,一般不会发生危险。迄今尚未发生中国人员遭武装

等事件。

在1997年刚果(金)内部冲突及1998年刚东战争之后,东

北部与卢旺达和乌干达交界的北基武等地区沦为各路反叛武装

的根据地。现有多股武装力量在此地盘据,其中刚果(金)恩

孔达叛军势力最大,与政府军武装冲突不断。目前,在刚东

地区的武装和地方武装有:

(1)保卫人民全国大会(Congres National pour la Defense du

Peuple - CNDP)。图西族背景的刚果东部叛军组织,兵力约3000

人,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该组织头目恩孔达出身图西族,

原为卢旺达军官,后担任刚军指挥官。

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将恩孔达武装视为非法武装,授权联

刚冈协助政府解除其武装。值得注意的是,恩孔达武装反对中刚

合作,要求取消或重谈中国企业与刚方签署的有关合作协议。

(2)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Forces democratiques pour

liheration du Rwanda-FDLR)。卢旺达胡图族叛军组织,1994年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后,该组织成员以难民身份进入刚果(金)

境内,藏匿在东部地区,并不时借机作乱。

(3)乌干达上帝抵抗军(Arm 6 e de risistance du signeur-

LRA)。藏匿在刚果(金)东北部的乌干达叛军组织,在刚果

(金)与乌干达、中非、苏丹四国交界地区活动,其营地主要

在“贾兰巴国家公园”(Parc National de la Caramba)内。该组织有

武装人员300-400人,为害作乱迭20余年。联合国安理会数次召

开专门会议讨论该组织问题,并于2009年1月16日发表主席新闻

谈话,强烈谴责该组织行径。国际刑事法院早就对该组织首领

科尼等人发出逮捕令。

(4)伊突里地区民兵组织。刚果(金)东部地区地方武装组

织,由内战时期成立的玛伊玛伊( Mai-Mal)民兵组织演变而来。

目前有多个分支,政治主张各不相同。实力最强的组织为“爱国

者抵抗运动(PARECO)”,该组织反对卢旺达以及恩孔达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