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马龙朱世赫比赛视频-亚运会马龙朱世赫

tamoadmin

1.马龙世乒赛输了几次

2.马龙世界排名

3.樊振东不如马龙?国乒名宿早发现端倪,那樊振东为何不换教练呢?

4.乒乓球拍狂龙2与朱世赫哪个好?

5.为什么巅峰时期的张继科对战马龙鲜有胜绩?

马龙世乒赛输了几次

亚运会马龙朱世赫比赛视频-亚运会马龙朱世赫

在马龙20年的外战生涯中,他保持着高达93.59%的胜率,共计败了35场,其中马龙职业生涯的最大对手是白俄罗斯选手萨姆索诺夫,两人共计交手13次,8胜5败,排在第二位的是德国选手波尔,17胜4负,其余日本选手张本智和、中国台北名将林昀儒、庄智渊以及韩国名将吴尚垠、朱世赫都曾赢过马龙两场,值得一提的是这35场失利的背后,还包括两场伤退判负。

马龙世界排名

1 (2) 张继科 中国 2933

2 (1) 马龙 中国 2932

3 (4) 许昕 中国 2829

4 (3) 王皓 中国 2765

5 (<<) 马琳 中国 2645

6 (<<) 波尔 德国 2617

7 (<<) 水谷隼 日本 2584

8 (10) 庄智渊 中华台北 2570

9 (<<) 王励勤 中国 2569

10 (8) 朱世赫 韩国 2541

樊振东不如马龙?国乒名宿早发现端倪,那樊振东为何不换教练呢?

樊振东软不能怪教练员,王皓也想拿冠军,但性格就那样,真的不该落井下石,樊振东跟刘国梁也没用

性格决定一切就这样,以前我们的自拍面对西方的横拍弧圈球很被动,刘国梁和王晗都变化很多,马琳也有自己的贡献,但王皓技术明明很好,但还是心理问题,甚至明说就是性格太面,最丢人的就是在大赛的决赛输给了韩国的削球手朱世赫,那是人家唯一的大赛单打冠军,甚至直接断送了王皓的生涯,樊振东绝奥运会男单决赛输给马龙,还是心理问题,他是成年人,真的不应该怪王皓。 樊振东只是不如马龙,马龙现在的8年饭很实在,所以赛季赢了那么多,关键时刻输球也是可以理解,反正是输给老大哥,所以真的不能拿樊振东比王皓,他是厚道人,即便终生没有单打冠军,事实上世界冠军没有少拿,当时也以打法有特点闻名,也在通过在八一的业绩进国家队,真的应该给足够尊重。

1、樊振东输马龙正常,他上限应高于王皓

马龙都33岁了,不说恩师是刘国梁的话,但看看现在的代言,他就是男队的****,再说人家本来就队长,所以在樊振东全面领先之前,马龙在养活乒乓球队,因为那些集体代言也是给球队的收入,甚至商家都认定了马龙,事实上马龙的经历值得樊振东学习,他当初被同龄的张继科压制,就和朱雨玲压着陈梦一样,困境要必须自己超越。 还记得10多年前的内部训练,马龙都拉上了,结果站着接受刘国梁的臭骂,连王皓的“千年老二”都提到,事实上王皓也接受?他的指导,他们的打法很接近,樊振东已经打得够好,输给马龙就差一口气,事实上辅佐马龙到退役,巴黎之后就是他的天下,只不过很可能就是过渡球员了,事实上就王皓这样也不差,真的不要太在乎。

2、王皓心理问题尴尬,执教绝对是个好手

王皓1983年人,比刘国梁小11岁,直拍结合弧圈球打法的代表,当然刘国梁是他的先驱,他1996年进八一队,2000年就进入了国家队,和马琳、王励勤他们都是队友,从天赋讲,王皓当初最被看好,但亚军拿得太多,主要还是心态问题,2004年奥运会不敌柳承敏,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都是亚军,也输给朱世赫,成就了韩国人的威名。 连续三届奥运会拿亚军,他的能力和技术决定是顶级,我们去的是三个人,最终只有他进决赛,那么同时期的马琳、王励勤和秦志戬们就很尴尬了,事实上他世界杯和世乒赛也拿过男单金牌,团体近乎都是金牌,但2011年世锦赛也输给了张继科拿亚军,2012年退役时候才29岁,他此前以八一队主教练身份进入国家队,这不是照顾,王皓还是很优秀的运动员。

王皓和王楠、张怡宁即便同时代,显然技术好于同样直拍的马琳,连续三次进入奥运会决赛,他还是比队友实力更强的,但连续输球对手包括不很强的柳承敏和朱世赫太尴尬,事实上王皓是好人,他只是缺乏霸气,至于爱徒樊振东不能赢马龙,但他没有输给别人,自然还是比王皓自己日子好过些,所以不应该说三道四,教练员不可能影响球员的心智,所以不要扩大打击面。

樊振东的强项是反手力量强,但是正手力量偏弱,而且因为依仗反手的力量,步法和拉正手弧圈的姿势有些问题。这个不是换教练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加强正手训练,多用正手,那么樊振东反手这个杀手锏就威力小了,而正手能够提高多少还是未知因素。毕竟一个人打了十几年乒乓球以后再改变风格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改变樊振东的风格和打法风险很大。不论谁当小胖的教练,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改变打法值不值得。不改变打法,继续加强反手,尽量改善正手,还是改变打法,加强正手,以正手为主要进攻手段。如果是前者,小胖得不了第一,得第二也是没问题。如果是后者,那么小胖有可能得第一,也可能连第二都得不了。这个问题得小胖自己下决心,而不是教练决定。

一是为了照顾千年老二的面子。

二比竞樊振东和王皓都是八一队的,相互比较了解。

三是樊振东个人性格决定,他打球只知道发力,不会变通。性格使然,换哪个教练也不行

转发了,樊振东大赛经验不如马龙,所以应变也不如马龙,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独当一面,未来可期!

东京奥运会男单决赛,樊振东输给马龙,错失最佳的接班机会。在球迷一致看好的情况下,樊振东遗憾输球,因此也是受到了不少球迷的质疑。人挪活,一部分球迷表示樊振东应该考虑下更换主管教练王皓,改投他门。

樊振东为什么会输给马龙?这和主管教练王皓有没有关系?个人认为这和王皓的关系不大,樊振东在硬实力上还是要占优势的。临场发挥上,樊振东要弱一些,马龙打得更主动,更灵活。

王皓背锅,樊振东该不该换主管教练?

作为樊振东的主管教练,只要樊振东输球,他免不了会受到质疑声。不过,单就从东京奥运会的比赛来讲,王皓不应该背锅。三进奥运会决赛,三拿亚军,王皓一直被球迷称为“千年老二”,阻碍他更进一步的关键就是心态的处理。王皓作为主管教练,很多球迷担心他会影响到樊振东的成长高度。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樊振东更换主教练的可能性并不大,两个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彼此之间非常了解,非常信任。19年对于樊振东来讲是最艰难的一年,世乒赛输给梁靖昆之后陷入到了长时间的低迷期。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面,樊振东都没有选择更换主管教练,这次大概率也不会。球迷只是旁观者,王皓是否合适,这只有樊振东自己最有体会。

樊振东为什么会输给马龙?

马龙在拼樊振东,以变制胜,打乱了樊振东的节奏

决赛开打之前,樊振东在同马龙的近六次国际比赛交手中赢下了其中的四场。随着马龙年龄的增大,身体状态的下滑,樊振东这里已经慢慢逆转了劣势,占据了些许主动。这场决赛,马龙如果稳扎稳打很难赢樊振东。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马龙知道自己的短板,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赢比赛。

通过比赛的过程来看,马龙很好地抓住了开局,不断地提速,利用落点和速度上的变化来限制樊振东的起板。压力之下,本就慢热的樊振东在开局阶段有些被打懵了,一直是在跟着马龙的节奏在打。在之前的交手中,樊振东往往能够抓住马龙侧身之后的正手空档,打出防守反击。这场比赛,马龙在反手端发挥出了极佳的水准,不仅和樊振东主动对拼起了反手,而且利用节奏的变化还占据了一些主动。

马龙发挥出了高水准,正反手搏杀的成功率非常高。樊振东对于困难准备不足,开局被打懵了,一直是在跟着对手的节奏在进攻。这次输球对于樊振东来讲非常有总结价值,狭路相逢勇者胜,国际大赛比的就是心态处理。王皓虽然是樊振东的主管教练,但他不应该为奥运会输球背锅,樊振东近些年的国际比赛都是秦志戬指导出任场边指挥(内战没有教练员)。

庄则栋与李富荣,邓亚萍与乔红,马琳与王皓,马龙与樊振东,不奇怪呀。

乒乓球拍狂龙2与朱世赫哪个好?

这是2种不同打法的底板。龙2是快胡底板,朱世赫是削球防守底板

狂龙2

拍型:FL横拍、ST横拍、CS直拍

厚度:5+2AC

打法:快弧型

类型:进攻型OFF++

重量:横拍ST 89±3(g) ,横拍FL 92±3(g),直拍CS 86±3(g),

特点:七层纯木,底劲醇厚,手感通透

评测: 光板颠球,狂飙龙Ⅱ的声音低沉,不及玫瑰五和CL清脆,球的弹跳高度也不及CL、黑檀五、玫瑰五 ,球的弹跳高度偏低。而且在发出的击球声比较低沉,与五夹的底板的感觉很像。在试打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它的手感传递非常的好,最突出的感觉就是——清澈!击球的力量很容易透过胶皮传导到底板,然后丝丝传递到手中整个球拍给人的感觉就是清澈,不得不惊叹红双喜第一批狂飙龙Ⅱ的做工确实有独到之处。。作为一款厚度达到了6.4的底板,它的做工可谓是非常的出色了。在它的控球性能也比较好,无论是搓球还是摆短,它都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落点和过网高度,不易出现冒高的现象。红双喜 狂飙龙2 测评之 发力合理打出味道:狂飙龙Ⅱ的优点很明显,但是它对于球员的要求也有相应的提高。所以尽管它的性能出色,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球员。它的容错性不高,所以对球员发力方式和步法的要求就比较高。对于一些技术偏差或者体力不好的球员,使用狂飙龙Ⅱ会导致自己的失误过多。狂飙龙Ⅱ是纯木的七夹,但是它本身的弹性并不好。这就对发力方式也提出了要求。单纯的依靠小臂发力的球员在使用它的时候会感觉手感僵硬、力不透板。只有学会了身体协调的发力,才能让力透过球板清晰的作用到球上。最后,狂飙龙Ⅱ对速度并不擅长,所以不适合以防守为主的反手球员。球速上落后于他人,就会失去对比赛节奏的掌握,这对防守型球员来说是灾难。正反手对攻,逐渐加力,能体会到狂飙龙Ⅱ在通透中逐渐展露的锋芒,给一份力量出一份球质,反馈十分忠实,没有斯蒂卡那种力量放大的感觉,同时,在力量越来越强的对攻中,能分明体会到板子的整体形变——类似强弩,能感觉到球越来越“粘”板,越发力越稳定,此时,狂飙龙Ⅱ的底劲开始绵绵不断地喷发出来,这是一种令人迷恋的手感,会让你在中台对拉中动作越来越大,不知不觉去追求那似乎永无止境的力量和旋转,直到把对手活生生拉穿。和经典七夹CL对比,狂飙龙Ⅱ更像是板身加强的狂飙王,正手力量和旋转兼备,球速略逊与CL,但球质高于CL,换句话说,CL的爆冲力道十足,但调整板型还是有机会挡回,而狂飙龙Ⅱ的爆冲,二跳下扎,常常直接穿越对手防线,即便被挡到,也很难抵住其冲力和旋转。反手方面,狂飙龙Ⅱ在速度上不及CL,但弧线好于CL,力量感二者相差无几。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尝试中远台反手反拉对手的弧圈球——像马龙和周雨那样,力道十足!这一招常常可以把对手打得直接愣在那里。此外,得益于其良好的手感,我在反手接发球中拧接和反手挑打的使用比例有所提高。

朱世赫

结构:5层纯木

厚度:5.9MM

球感: 软

速度: 快

板 面:稍大

尺 寸:165*156mm

厚 度:5.9mm

手柄尺寸:FL(100*24mm)

5层纯木,软,速度快。适合反守反击,削中带攻打法。防守范围大,易加转,连续进攻有威力。

为什么巅峰时期的张继科对战马龙鲜有胜绩?

作为国乒单打实力最强的两个人,张继科和马龙几乎统领了近十年世界男子单打,为国球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作为对手的他们,他们的巅峰对决也让人们尤为关注。

张继科和马龙都出生于1988年,虽然两人同时在03年进入国家队,但马龙在18岁就拿到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张继科直到21岁才在世界杯团体赛拿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2011年张继科以国乒第五人身份,在生涯第一次世乒赛中夺得男单冠军一战成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之后连续夺得2011年世界杯和12年奥运会冠军,之后又在2014年世界杯决赛力克马龙,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壮举,统治了那几年的男子单打。

相比于张继科,马龙成名是比较早的,他被人誉为地表最强六边形战士,很早就确认了国家队主力的位置,但他的首个单打世界冠军是在张继科之后,2015年夺得第一个世锦赛冠军,而后又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战胜张继科成就了职业生涯大满贯。之后他又获得诸多成就成为了世界男乒历史第一人。

天赋出众,打球极具个性的张继科在里约奥运会后已逐渐淡出乒坛,而巅峰期持续久的马龙仍是国乒一哥,不管怎样他们都为国乒的荣光不懈奋斗,是我们值得尊重和赞扬的人,可能是因为身体原因张继科弹出乒坛,如果在巅峰期不管是实力还是战果我想他俩都是不分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