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本土方便面品牌大全
2.白象方便面迎来“野性消费”,你会买吗?-
3.龙清泉在奥运会上的故事
中国本土方便面品牌大全
1、康师傅方便面
康师傅是台湾几个魏氏兄弟在天津成立的品牌,1992年于天津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之后市场迅速成长,现在在大陆方便面市场排名第一。不过,目前其第二大股东是日本企业,2017年1月1日,台湾康师傅解散。
康师傅方便面口味特别多,可以说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喜欢吃的口味,这么多年来卖得最好的应该是香菇炖鸡面和红烧牛肉面,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谈香菇炖鸡面色变,因为小时候吃吃太多了。
2、统一方便面
不同于康师傅的总部在天津,统一的总部还在台南,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方便面独家供应商。
统一方便面的口味也是非常多,卖得最好的是老坛酸菜牛肉面,近几年主打的是“汤达人”系列,我个人最近也是比较喜欢汤达人的酸辣拉面泡面。
3、华丰方便面
华丰方便面是印尼华人企业家黄奕聪在珠海成立的,生产华丰牌方便面,主打华丰三鲜伊面。
华丰方便面十分神奇,几十年来如一日只主打三鲜方便面,从1982年到现在,始终如一,而且也一直仅有袋装,连桶装都没有。2018年还一度传出华丰即将退出市场。
不过,目前为止华丰三鲜伊面还有在出售,三鲜伊面一般保质期只有六个月,如果2018年已经停产,不可能到现在还在售,如果因为只是谣言。不过,如果三鲜伊面还是没有推出包括桶装在内的新产品,真的有点堪忧。
4、幸运蟹黄面
1989年,泰兴隆集团董事长蔡锡河(祖籍广东澄海)率先在澄海创办"泰兴隆(澄海)食品有限公司"并创立泰兴隆集团中国总部,并生产幸运蟹黄面,后来迁至安徽生产,身世也是较为复杂,好像国产方便面大多是华侨回国开办的。
因为幸运蟹黄面最早在潮汕办厂,所以在潮汕和海陆丰地区的知名度非常高,可以说大部分潮汕人、海陆丰人都吃过,至今的消费主力军仍是这两个地区的人,而随着这些年潮汕牛肉火锅的兴起,潮汕人也将蟹黄面带到了全国各地,没有蟹黄面的潮汕牛肉火锅一定是不正宗的。
幸运也是特别专一,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主打蟹黄面这一品种,另外还有脆脆香和红烧排骨面,不过比较少见,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口味了。
5、今麦郎方便面
今麦郎是河北的品牌,郎创建于1994年3月,旗下有今麦郎系列、大今野系列、老爸厨房“一菜一面”系列,日本日清也持有该品牌部分股份。
今麦郎方便面的品类口味也比较多,并且吸取大家吐槽统一、康师傅一包不够吃、两包吃不下的槽点,推出了一袋半、一桶半的设计,分量比较大。
6、白象方便面
白象方便面是河南品牌,成立于1997年,销量挺不错的。
白象方便面主打大骨面口味,其中口味也是不少,跟今麦郎差不多,最新出了“汤好喝”系列。
7、五谷道场方便面
凭借一句“非油炸,更健康。”五谷道场在方便面界横空出世,五谷道场原来是中粮集团的下属品牌,2017年五谷道场被克明面业收购
五谷道场主打非油炸方便面,目前市场上的方便面几乎都是油炸的,非油炸的仅有五谷道场,所以吸引了一些认识油炸食品不安全又想吃方便面的群体,目前口味也是比较多。
8、南街村北京方便面
南街村是河南品牌,非常低调的一个品牌,我在网上找不到该品牌方便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只查到90年代是它的巅峰时期。
南街村主打北京麻辣方便面,也是属于一个口味卖了几十年的品牌,并且几十年来也没换包装,还是90年代的设计风格,目前也只有袋装,没有桶装。
白象方便面迎来“野性消费”,你会买吗?-
这届网友的爱,从鸿星尔克的服装圈、蜂花的日化圈,又来到了如今的方便面圈。
最近,成立25年、一直籍籍无名的方便面品牌白象火出了圈。
不仅网友在直播间买断了货,观看人次突破6万,比平时翻了6倍,品牌官方甚至还呼吁消费者理性购物,“吃多少买多少”,然而这阻挡不了网友的热情,不少网友表示,“吃遍白象每一种口味的方便面”,并放话“别劝我理性消费,理性不了!”
这个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品牌,为何一夜爆红?
白象的红,也是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白象”登上热门第一个原因,是帮助残疾人就业。有数据显示,山东省济宁市白象食品公司在2020年有237名残疾员工在职,占员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残疾职工就业人数居济宁市首位。这个团体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自强员工”。
在冬残奥运会季期间, 白象的产品在某电商平台上销量暴涨近200%,在某直播电商,订单额最高日增长幅度达到650%。
更早之前,白象还曾在2021年河南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时低调捐款,白象食品捐赠了500万元用于救灾,同时,还直接将仓库的方便面全都捐了出去,并发起了“到白象办公室避雨”“到街头给受困市民发泡面、发水”等援助工作。
第二个原因,则是白象拒绝日资收购,毕竟,市面上诸多知名方便面品牌都拥有日资股东,再加上白象之前默默捐款的行动,白象被网友誉为“有民族情怀”,再度拉了一波好感。
而白象又成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一个。面对老坛酸菜质疑,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区霸气回应,“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一时间,白象更是被盛赞是“国货方便面之光”,圈粉无数。
网友又集体冲到了白象直播间高呼要疯狂消费。白象商品主页还上线了发货公告,称“由于近期订单量销量暴增,给我们工厂带来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为了让大家早日收到产品。白象全国各地工厂启动紧急预案全力发货。”
同样遇到这种因销量暴增一度断货的场面的,上一个还是鸿星尔克。
在方便面圈,白象虽然不如康师傅出名,但也是国民大品牌,而白象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规模,离不开背后的掌舵者姚忠良。
1962年,姚忠良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的一个小镇里,成年后参军,当过几年军人,转业之后,姚忠良回到家乡,在当地粮食局工作。
彼时,白象不过是粮食厅下面的一家小加工厂,旗下只有4亩土地和一条生产线,而且供应量并不大,由于员工等人力成本过大,工厂还深陷亏损困境,5年内连续换了4个厂长,俨然一个烂摊子。
直到领导派姚忠良来之后,这个小工厂终于迎来了转机。
姚忠良初到面厂时,发现白象大多数工人积极性很低,工作效率极低,姚忠良亲力亲为,直接和厂里年轻大学生骑着三轮车,在街上宣传产品,一方面是提高员工士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白象提高知名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姚忠良的带领下,白象规模不断扩张,2001年,白象销售额突破6亿元,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粮食系统制造企业,巅峰时期,白象在行业内曾做到了全国第二,仅次于康师傅。
在姚忠良的努力下,白象终于走出亏损窘境。2003年,姚忠良趁热打铁,率先推出国内第一款骨汤方便面“1元大骨面”,成为中国“骨汤方便面“品类的开创者,据了解,该产品在上市仅8个月就卖出了6000万包,2007年白象收入高达40亿元,仅次于行业老大哥康师傅。
然而,2010这一年,成了白象的转折之年。
彼时方便面迎来一波日资势力进入,康师傅在1999年就与日本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展开合作,今麦郎的前身华龙面业也在2004年,与日清食品合资成立中日合资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白象成了例外,拒绝日资入股,资本方面自然不如对手,与此同时,对手也在不断地扩张,抢占白象的生意,这也成为它日后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如今,白象已经跌出了方便面前三宝座,方便食品大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方便面市场,前三名康师傅、统一、今麦郎销售额分别占46%、15%、11%,白象排名第四,份额为7%。
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骨汤面”上,白象的优势也大不如以前,竞争对手纷纷推出类似拉面,抢夺白象的蛋糕,比如统一推出了汤达人,铺天盖地的广告更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对于不少用户来说,谈及骨汤方便面,第一反应都是汤达人,而非此概念的开创者白象。
白象在资本市场也连连受挫,2012年11月白象对外宣布拟在A股市场IPO,表示已在河南省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但2年后,河南证监局发布《光大证券关于终止白象食品终止辅导报告》,白象的上市计划暂时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甚至一度有传言称“白象经营困难,濒临破产”,这也反映出白象的经营状况面临巨大挑战。在如今的一二线超市货架上,更多是康师傅、统一等品牌,白象的身影越来越少。
原本快被众人遗忘,因为各种缘由,老品牌又短暂迎来了春天,也就是如今网友所说的野性消费。
这个概念听起来不太好听,因为消费者多是因为民族情怀、品牌捐款等其他外因去消费,而不是因为产品本身,这也导致了很多野性消费只能停留在热点的那几天,人们有了热情,一上头就去买,如果没有热情,就会转头抛之脑后,不会再复购。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鸿星尔克在爆红几个月后,直播间人数骤降,观众大量流失,一周内总“粉丝数量”就掉了10.7万。
对于品牌来说,靠情怀、靠固然能够解决一时,但无法维持长久,因为消费者的热情只有一瞬,抓住消费者的唯一方法,就是当他的注意力与热情放在品牌身上之时,品牌持续拿出优质的产品,给出真正让消费者诚服的品质体验。
其实, 野性消费最好的结局是,消费者最开始是因为情怀购买老品牌,但体验过后,会因为产品质量自发被种草,继续安利给更多的人。
而不是,网友一窝蜂进直播间,冲着一波噱头买买买,最后发现产品并不喜欢,下一次还是会买其他品牌。
企业从一时热度到长久不衰,中间有着巨大的挑战,在媒体平台上,也会看到一些网友吐槽,“白象方便面真难吃”、“强烈不安利白象火鸡面,太难吃了”、“反正我觉得白象的面难吃”。这反而给品牌带来了不必要的舆论风波。
无论如何,守住产品质量底线的基础,继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永远是品牌发展的不二法则。唯有如此,老品牌的春天才不是昙花一现。
参考资料:
《宁愿饿也不接受日资,中国最有骨气的企业,倒闭了? 》,国馆;
《一坛酸菜让白象卖断货,方便面圈的鸿星尔克要逆袭? 》,豹变;
《又见国货“野性消费”!白象方便面销量暴增 多款断货!公司连连呼吁吃多少买多少》,中国证券报
龙清泉在奥运会上的故事
举重运动员在赛前都要节食减体重,谈到这个话题,胡常临道出了赛前的一个小秘密:“我们国家队的保障是非常不错的,包括煲汤,煲中药,但是煲给他吃的东西,我倒了一杯他吃半杯,说吃不下。我就说,你体重都不够了,怎么吃不下?但是他就说吃不下。进奥运村的头一天,当时我们已经煲好了,我问他吃不吃,他还是说不吃。最后奥运称体重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他,我们煲了汤,你吃不吃?他就是不吃,不要了。今天记者采访我,说龙清泉在拿奥运冠军之前,称了体重之后吃了什么东西?我当时说的一句,他吃了方便面。那个方便面的牌子我没跟他讲,讲出来以后给别人打广告就不对了,哈哈。”龙清泉在一旁也跟着笑了。
主持人问到一个网友们很关心的问题,“你比赛的时候都想些什么?”。龙清泉想了想,说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我做抓举的时候,就必须想抓举,挺举就不能想,只能想抓举。”说到这,小龙笑了起来,“老选手比赛比得多就会想得多一些,思想就会觉得累,就会睡不着,心里烦。而我对对手不了解,也没比过世界大赛,所以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想的。”一旁的胡常临补充道:“对,这就叫‘无知者无畏’,不管对手,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龙清泉继续说:“国外的选手也不了解我。结束后他们跟我祝贺,我也不知道他们说什么,哈哈。”
成长之路:
龙清泉自幼活泼好动,爱好体育,很小就被选入龙山县体校进行学习,1999年,龙清泉9岁,被湘西州体校教练甘智悦看中,走进了湘西自治州体校的举重馆。2002年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小清泉获男子丙组38公斤级冠军;2006年全省第十届运动会上,他以优异成绩夺得了男子乙组52公斤级冠军。
2006年,在州体校举重队练了7年举重后,16岁的龙清泉顺利进入了湖南省队。入省队不久,他在2007年10月底参加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时,因为背上思想包袱束缚了自己,导致三次抓举失败,早早退出了男子56公斤级冠军的争夺。赛后,小清泉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总结了比赛,教练也在不断地给他安慰和鼓励,让他甩掉了思想包袱。
4月20日,2008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北京奥运选拔赛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男子举重全锦赛暨奥运选拔赛56公斤级决赛中,龙清泉爆冷战胜呼声最高的广西名将李争夺冠,让力争北京奥运会该项目金牌的中国举重队又多了一分底气。现在龙清泉在国家队进行训练,一颗未来的奥运新星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