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2010广州亚运会接力

tamoadmin

1.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中国队错失连冠了吗?

2.孙杨是谁?

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中国队错失连冠了吗?

广州亚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2010广州亚运会接力

雅加达当地时间30日,亚运会田径项目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晚间时段进行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由徐海洋、糜弘、苏炳添和许周政组成的中国男子接力队未能挡住日本队和印尼队的冲击,以38秒89位列第三名,获得一枚铜牌,错失三连冠的机会。中国短跑接力队的“老大哥”苏炳添直言,处在新老交替中的男子接力队当前最需要的是时间。日本队38秒16获得第一,印尼队38秒77位列第二。日本队则继1998年曼谷亚运会后,时隔20年,再次在亚运会上获得该项目的金牌。

在亚运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虽不及田径个别单项那般灿烂夺目,但也书写过“浓墨重彩”的篇章:1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队首次参加亚运会就以40秒20夺得银牌,令人刮目相看;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中国队以39秒82的惊艳表现,首次夺冠;随后,愈战愈勇的中国男子接力队趁热打铁,分别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和1990的北京亚运会上成功卫冕,实现三连冠,从而一举奠定了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在亚洲的“统治地位”。

此后的二十年间,亚洲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着日本和泰国的异军突起,中国男子接力队受到猛烈冲击,并逐渐失去了该项目在亚运会上的“话语权”。而日本(1994年和1998年夺冠)和泰国(2002年和2006年夺冠)则在这期间的四届亚运会中各获得一次两连冠。

2010年广州亚运会,由陆斌、梁嘉鸿、苏炳添、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冠,一举打破了尘封八年的亚运会纪录。同时,也帮助中国队实现了时隔20年后再次在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上登顶。四年前的仁川亚运会,由陈时伟、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跑出37秒99,力压日本队,成功卫冕。

转战雅加达,中国队志在卫冕,续写三连冠辉煌。然而,随着张培萌的退役以及谢震业和梁劲生两名主力的伤退,中国队卫冕之路暗藏“凶险”。同时,日本队对这块男子4×100米的金牌一直虎视眈眈。在预赛中,徐海洋、糜弘、苏炳添和许周政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88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二,同组的日本队则以38秒20位列第一,两队差距较为明显。对此,苏炳添在赛前也表了决心,他表示由于其他三名队员相对年轻,缺乏大赛经验,队伍的交接棒技术还需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同时,他也坦言日本队在本届亚运会实力较为强劲,但中国队不惧怕挑战。

反观日本队,为了向中国队“发难”,日本队此番出征雅加达几乎是全主力阵容,就是要和中国队一较高下。在本届亚运会中,日本队派出了山县亮太、多田修平、桐生祥秀和剑桥飞鸟组成的男子4×100米接力阵容。而除第二棒有所变化外,这一阵容基本上是里约奥运会的班底。两年前的里约奥运会,由山县亮太、饭冢翔太、桐生祥秀、剑桥飞鸟组成的日本队就曾以37秒60夺得银牌,同时创造了亚洲纪录。而这一次,日本队将第二棒换成了近年脱颖而出的多田修平,他是伦敦世锦赛日本队的主力成员。因此,日本队实力有增无减。

从本场决赛赛况来看,“年轻的”中国队发挥得确实不够完美,尤其是交接棒上,仍存在很大问题。但这与队伍组合时间短、磨合不足有直接关系。比赛至第三棒交接时,日本队和印尼队就已经确立了相当大的领先优势,并一直保持到了最后。许周政赛后直言,在这样级别的赛事中历练,对他们这些大赛“新手”而言,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是新选手,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对我们是一种历练,主要目的还是发现不足。”而对于半路“杀”出来的印尼队,苏炳添则表示属情理之中,“印尼队本身也不差,再加上主场优势,所以他们跑起来更狂野。”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场胜负不足以否定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为之付出的努力。虽然错失冠军,但从锻炼新人和备战奥运的角度出发,这样的结果不失为一种刺激和积累,也达到了目的。尤其是对正处在过渡期的男子接力队而言,徐海洋、糜弘和许周政通过历练,未来有望扛起男子接力项目的大旗。正如苏炳添所言,“(亚运会)对他们是磨练,通过比赛中可以找到不足。年轻队员主要靠磨练和时间的积累,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如今,距离东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日本在亚运会上夺得这块男子接力项目金牌,无疑大增加了队伍的信心和底气。而对于中国接力队而言,挑战才刚刚开始,任重而道远。对此,苏炳添仍充满信息,“还有两年才到(东京)奥运会,现在取得的任何成绩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更不能以一场比赛论英雄。其实他们(日本)这个成绩也不是特别快,我们完全有实力能跑到。当目前处于过渡期,不能马上做到,我们需要时间。”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孙杨是谁?

孙杨, (1991-12-01),浙江杭州人,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主攻中长距离自由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10级学生。

姓名:孙杨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91-12-01 出生地:浙江杭州 身高:198cm 体重:79公斤 血型:B型 项目:游泳 最好成绩: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4*200m自由泳接力金牌。广州亚运会,男子400m自由泳银牌。广州亚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比赛金牌,并以14分35秒4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 教练: 朱志根 注册单位:浙江 教育背景: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竞技体育二系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10级

杭州陈经纶体校 教练朱颖、楼红梅母校

小学时的照片

2003年- 浙江省体工队 教练朱志根 2006年- 国家队 教练朱志根

个人特写

游泳队的“克劳奇”

别看孙杨年纪不大,但他的个头却吓人,1米96的个头在国家队里也已是数一数二的。孙杨的妈妈杨明说,当初儿子被选进游泳队就因为个子比别的孩子高。“读幼儿园时,教练到幼儿园挑选游泳苗子。当时老师就说,孙杨这个孩子连幼儿园的床都睡不下了。”就这样,孙杨被选进体校参加集训,并走上了游泳这条路。 个头高人一等的小孙杨在队里格外显眼,去年省运会时他的个头已经窜到1米92,但孙杨妈妈说:“这孩子还能长。”果然,才过了一年,孙杨又长了足足4公分。1米96的个头在同龄选手中是最高的了。 “这么高的个子,只要他的转身和出发技术再好好练一下,他的成绩还可以提高,潜力还可以再挖挖。”孙杨的教练朱志根说。

一年内进步神速

孙杨在2006年的省运会上一战成名;2007年的全锦赛,他更是战胜了老大哥张琳,拿下1500米冠军;城运会他再次显示了自己在中长距离项目上的强劲实力。1500米决赛前,他自信地说:“金牌没问题!” 事实证明,孙杨的信心缘自他的强大实力。1500米决赛中,前1400米孙杨和南京选手祖立军并驾齐驱,但最后的100米,孙杨爆发出强大的后程冲击力,把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毫无悬念地摘下冠军。时间定格在15分21秒41,虽然这个成绩距离15分13秒16的奥运会A标成绩还有不少的差距,但要知道,一年前,孙杨1500米的成绩要16分多。 “才用了一年时间,他1500米的成绩提高了近1分钟,就连400米也涨了3秒多。”朱志根说。要知道,在胜负决定于小数点后几位的游泳比赛中,几秒的进步甚至可以用“飞跃”两个字来形容。

闯奥运会

朱志根说,孙杨涨成绩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而随着成绩的上涨,朱志根对于弟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朱志根说,韩国的朴泰桓虽然身材不高,但他技术好,“他一直坚持负重练习,所以一旦比赛,就显得很轻松。”所以,孙杨的训练也汲取了他的先进经验,“他平时也需要接受负重训练,而今年的冬训,他还需要加强耐力、速度等方面的训练。”下月底,孙杨将跟随教练上高原训练。 拿过全锦赛冠军、城运会冠军,孙杨把目标瞄准了来年的北京奥运会。而要闯进奥运大门,他必须先达到奥运A标。奥运A标打算什么时候达到?“2008年2月的水立方测试赛。”孙杨给出了确切的时间。 “现在,400米就差0.16秒,1500米就差1秒。”孙杨掰着手指算,他说明年肯定可以突破这个成绩。本报记者王琼

上阵母子兵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但浙江游泳队有一队母子,也配合得相当默契,那就是小将孙杨和他的妈妈杨明。1500米自由泳结束后,孙杨马上跑到母亲身前,和她一起分享这份快乐。“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和教练,他们比我更辛苦。”面对电视镜头,懂事的孙杨这么说。 孙杨妈妈杨明是游泳队中公认的模范妈妈。这么多年来,凡是儿子的比赛她几乎场场到,帮着儿子忙前忙后。就是平时在杭州,孙杨妈妈还不省心,每天熬了七八小时的汤,晚上给在基地上课的儿子送去。“每次我都是看着孙杨把汤喝完了才走,”杨明说。 “我妈妈特别累,除了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这么多年她每场比赛都陪着我。”说这话时,孙杨很感激,也很自豪。 1500米决赛的最后500米,儿子在水中游,母亲在看台上来回走,挥舞着手中的衣服,为池子里的儿子鼓劲。“我都看到了。”孙杨笑着说,其实这还是他想出来的主意,让妈妈帮自己鼓鼓劲。 看着儿子拿下了金牌,杨明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十天的比赛,她的神经一直高度紧绷,“到武汉这么多天,我一天都没出去过。”

澳洲集训归来 孙杨进步不小

在澳大利亚集训了整整两个半月,孙杨昨天回家了。“早上6点多的飞机到北京,然后转机,中午到杭州。”第一次离家这么久,19岁的孙杨特别想家,“澳大利亚是不错,不过还是杭州好,一回来看到熟悉的地方和人,感觉就特别好。” 在外面匆匆吃了顿午饭,孙杨就在父母的陪同下直奔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参加首届“浙江青年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作为12名获奖者中年纪最小且仅有的一名体育界代表,19岁的孙杨有些激动,“一开始,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得了这个奖,是妈妈告诉我的,到这里一看,觉得很兴奋也很激动,那些青年代表真的都很厉害。这是我第一次拿到这样的奖,对将来的训练、生活都是一种动力吧。”

孙杨和朋友在澳洲的海滩上 师从丹尼斯主攻短距离 400米测试成绩超全运会 澳洲留学归来,大家最关心孙杨跟着丹尼斯学到了些什么,毕竟这位大名鼎鼎的教练曾经让张琳获得长足的进步。 “那边训练是以提高速度和有氧能力为主,这些能力上去了,对我长距离的成绩也会有帮助。”孙杨表示,自己的长项是1500米自由泳,但在澳洲却主攻200米和400米自由泳。 针对孙杨身高1米,但腰部力量不够、协调性不强的特点,丹尼斯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力量训练。“在器械房练力量,教练会要我多用瑞士球(平衡球)做动作来练腰背。我太高了,协调性不好,一开始动作很难完成,不过练到后面就好了。”孙杨表示,经过澳洲集训,自己的身体素质、力量、出发速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回国前,丹尼斯亲自掐表,为孙杨做了一次400米自由泳测试,结果成绩是3分45秒。而孙杨在去年全运会中获得亚军的成绩是3分45秒39,当时和他同场竞技的包括张琳,训练成绩能超越比赛成绩,难怪孙杨和丹尼斯都很满意。 澳洲感受良好训练气氛 带着训练回国照着练 印象中,孙杨是个皮肤白皙、一笑就会露出虎牙的腼腆大男孩,时隔两个多月再见,他黝黑的面庞却流露出了几分男人味。 “天天泡在水里,在太阳下晒着,黑了好多啊。”边说孙杨边挽起袖子,和脸相比,手和胳膊的明显还要黑上几分,“每天的训练可真是不轻松。” 第一次出国集训,第一次师从丹尼斯这样的教练,孙杨也有很多体会,“澳洲那边的训练气氛特别好,大家都很自觉,教练会把训练安排写在黑板上,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强度才能停。” 结束本次集训后,懂事的孙杨还特意手写了一封信感谢丹尼斯的教导,“教练很尽职尽责,他年纪也挺大了,但经常会亲自示范动作,我真的很感谢他。”除此之外,丹尼斯还亲自为爱徒制订了接下去的训练,回到国内的孙杨会继续按照这套方式坚持练下去。 回澳洲前想拿亚运冠军 忙里偷闲去浙大补习英语 由于身在澳洲,孙杨错过了刚结束的绍兴全国游泳冠军赛,但他一直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孙妈妈更是跑去绍兴看完比赛再告诉儿子。得知张琳独得三金,孙杨依旧保持着笑容:“可能有人说我生在张琳这个年代(不),但我觉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是可以超越他的。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在慢慢缩短,这对他来说是种压力,对中国男子游泳来说也是好事吧,至少在国际舞台上能站两个人了。” 尽管刚刚回国,但孙杨的日程仍然排得满满的。短暂休整一天,孙杨明天就要回浙江省职业体育技术学院继续训练,直到5月中旬去北京和国家游泳队汇合,继而开赴昆明高原集训。不过,孙杨透露学院还为他安排了浙江大学的课程,趁训练空隙再多学点英语,为亚运会之后再去澳洲训练做准备。“希望那时候我和丹尼斯交流可以不用翻译,直接对话的话,对他的意思也能了解得更直接。”孙杨说。 澳洲学成归来,孙杨其实最期待的还是用比赛来检验集训的成果,“下半年的比赛主要是8月份的全国游泳锦标赛和11月的亚运会,短期目标嘛,最好亚运会能拿到第一。”

亚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

把朴泰桓甩到大半个泳池之外的孙杨,以领先队友张琳46秒率先到边。他竖起食指,指向天空,嘴里不停地在喊着什么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一刻,孙杨没有对手。 1500米自由泳,金牌是孙杨的囊中物,唯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结果会如此惊艳。14分35秒43,孙杨将张琳北京奥运会创造的亚洲纪录提高了近10秒,距离哈克特14分34秒56的世界纪录也只差了不到1秒。看清楚成绩后,孙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哭了,这是亚运会上他第三次流泪,泪水和池水交织在一起,全场观众起身为这个优秀的小伙子鼓掌。 发布会记不清问题 两次逗乐现场老记 经过了三波访后,孙杨的心情终于平复了,他也开始展现出平日里爱玩爱耍宝的个性。领完奖走到观众席前,孙杨试图作出刘翔式将国旗在背后反举过头顶的庆祝姿势。不过,他把国旗的正反面弄错了,自己绕来绕去很多遍也没有成功,惹得所有人都乐了。最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才别扭地实现了意图。这是孙杨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披上五星红旗,确实,他还需要更多这样的机会来锻炼,才会将国旗披得更熟练。 发布厅里,几乎所有记者都把问题丢向孙杨,因为有外国记者参加,每个记者提问完,翻译都会把问题翻成英语,此时的孙杨只是一直盯着翻译,认真听着些什么。轮到他回答问题了,可孙杨却出了问题,“啊?不好意思,忘记了,能再说一遍吗?”这样的回答接连出现了两次,这让众老记觉得既无奈又好笑。好在等到记清楚问题后,孙杨每个问题都回答得相当详细。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