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奥运强国-美国民族主义奥运会

tamoadmin

1.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2.古代奥林匹克与现代奥林匹克的兴盛和衰亡的原因?

3.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

4.古代奥运会和现代运动会有什么区别

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美国奥运强国-美国民族主义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有本质的区别:现代奥运会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它又是创始者们以“恢复古代奥运会”的名义实现的,由于二者在名称上仅有时代的区别,在形式上也有部分相同,易使人误解为现代奥运会就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混淆了它们的不同本质。  1、民族性与国际性  古代奥运会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排外的文化特征,它是一个民族性的祭礼赛会,总在同一地点举行,希腊血统是参加运动会的必须条件, 以维护竞技会的纯洁性。古奥运会起着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和促进城邦交流的作用,是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但其局限性使它经不起多民族融合的风浪,只能在古希腊奴隶制繁荣的特定条件下发展,一旦遇到外族的入侵就难以生存。  而现代奥运会则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了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  2、古代体育与现代体育  古代奥运会采用的是与军事技能紧密相关的古代体育内容,比赛方式原始、简朴,无规范的场地和明确的规则,只用一些习惯的方法评定胜负,是人类社会童年时代的运动竞赛,反映了奴隶制体育的特点。  而现代奥运会采用的则是以英国户外竞技运动为主的现代体育内容。顾拜旦认为,比赛必须是现代的,内容必须以19世纪的体育运动为主,而不能单纯模仿古代项目。 因此,现代奥运会在项目设置上突破了古代传统,并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有统一的组织和明确的规则,有规范的竞赛制度与方法,产生了成绩纪录,反映了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  3、宙斯的节日与体育的庆典  古代奥运会是希腊人献给万神之首宙斯的祭礼赛会,宙斯神的凝聚功能,使具有共同的宗教文化但又彼此独立,甚至仇视的城邦能聚集起来共同参加奥林匹克祭礼盛会。 因此,古代奥运会不是一个独立的体育事件,而是宗教节日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宗教活动而独立存在。  现代奥运会则是一个世俗的、非宗教的体育庆典,它是真正的国际性体育竞赛,不依附于政治、经济和宗教,而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活动体系,是全世界运动员相聚一堂的盛大体育节。  4、奴隶主贵族仲裁机构与完整系统的现代组织机构  古代奥运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奴隶主贵族组成的仲裁机构。它由宙斯神殿中的专职祭司和地方官员共同担任,全部由来自单一城邦伊利斯的人组成。  现代奥运会则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它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组委会所组成,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非官方性组织,它不由一国人员所垄断,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它们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并制定出了详细的比赛规则。  5、奥林匹克休战与世界和平  古代希腊山脉纵横,河流交错,造成了城邦之间连续不断的和无法挽回的割据状态,200多个城邦从未有过真正的联合,这种强烈而固执的纷争意识使希腊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然而,由于他们始终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共同的宗教,使城邦同盟能在特殊的节日里共同维持和平,并制订某些条约使盟员之间减少战争,以保护参拜者的安全和维持通往神庙的道路。当时,能使具有强烈分离意识的希腊人联合起来的一个重要纽带就是每4年举行一次的奥运会。 为了保证这个最神圣的祭礼大会的举行,由希腊所有城邦参加的奥林匹克同盟缔结了“奥林匹克休战”条约,从而使古代奥运会没有间断一次地举行了一千多年,它是一个为希腊民族服务的独立于战争环境之外的和平盛会。  而现代奥运会则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服务。顾拜旦创立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全世界的年轻人召唤到运动场上竞争,而不是到战场上拼杀。” 现代奥运会虽然没有能力停止正在进行的战争(它本身就3次成了战争的牺牲品),但它努力使全世界运动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曾弥合了众多国家、地区、民族和种族之间的矛盾,培养了人民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以期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是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两个本质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古代希腊政治上各自独立的奴隶制城邦体系、文化宗教的统一性、原始神祗的人性化和较完整的祭祀制度是古奥运会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它不可能超越古希腊奴隶制而存在,其衰落和灭绝的根本原因就是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已不复存在。 顾拜旦的成功就在于,他既非常策略地利用了具有极大号召力的古代奥运会这一古典模式,又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让奥运会现代化,而不要进行笨拙、简单的模仿和复原。” 因此,他始终以国际性和现代体育内容为基本原则,使新产生的奥运会成为带有古典传统色彩的、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古代奥林匹克与现代奥林匹克的兴盛和衰亡的原因?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盛衰?

古代奥运会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古代奥运会的黄金时期。?

(2)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衰落。公元前431年,在古希腊爆发了使古希腊民间丧失元气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近30年,战争不仅耗损了几乎所有希腊城邦的国力,而且嘲弄了希腊人借奥林匹克竞技实现民族团结、精神统一的梦想,到了后来,马其顿人毫不留情地把这种梦想撕了个粉碎。?

(3)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3年,古代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代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遗产?

古代奥运会虽然衰亡了,但它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世界体育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创造了一种竞技运动的组织模式。?

从单一项目的竞赛到大型综合性竞赛,从运动会的组织、活动内容到竞赛方法,都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2)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经验。?

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古代奥运会,促进了古希腊人身体训练制度的形成,使古希腊“对青年的教育原则中贯穿着竞技运动、神性与人性的精神。在希腊文化的全盛期,运动锻炼一直是城邦生活的重要部分和教育的基本原则“,为人类积累了体育教育经验。?

(3)在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宝贵财富。?

1000多年的古奥运会的实践,在体育的功能、德智体美关系、运动生理、运动营养、训练周期、运动道德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奥林匹克精神”。?

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主要内容为:

①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古代奥运会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在“神圣休战”期间,各城邦人民可以自由交往、经商旅行,反映了人民对友谊的崇尚。

②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运动员赛前宣誓:“不以不正当的手段取胜!“这既是一种社会对人的理想化的规范,也反映了人们对公正、平等、竞争的渴望与崇敬。

③追求人体健美的精神。古代奥运会不仅是体能的比赛,也是健美的比赛,它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体健美的追求。

④追求奋进精神。古代奥运会是古希腊人展示自我、表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形式。运动员来到赛场,就是要胜过别人,成为冠军。这是一种鼓舞人奋进向上、不断探索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可贵动力。?

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世纪80年代,由于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多次发掘,各国人民对恢复奥运会的呼声日益高涨,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于1888年首先向全世界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倡议。1894年6月16日至24日,有3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体育大会在法国召开。会上决定,第1届现代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选举希腊的维凯拉斯为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这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正式诞生了。?

(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兴起,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14世纪起,欧洲各国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它们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扫清了思想障碍,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直接动因则是古希腊体育传统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现代体育的兴起和国际化。?

在经历了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文艺繁荣之后,欧洲进入了被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教会和贵族领主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中世纪宗教哲学提倡“灵肉对立论”和“禁欲主义”,扼杀了体育的发展。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兴起,第一次冲击了封建领主和教会的专横统治。在“重新振兴文艺”的口号下,西欧各国的文化艺术、科学有了重大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近代人类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被称为近代人类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推崇以近代思想文化取代教会和贵族的专制、迷信和欺骗,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的一个共同点是宣扬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赞美古奥运会的理想和精神。这一思想文化运动,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体育和古奥运会的关注。?

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末,欧洲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它不仅引起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使社会思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推动了教育改革。资产阶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强健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具有开拓、进取、务实精神的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实业家。个性和人格的发展,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古希腊教育制度和古奥运会的基本精神符合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家们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对教育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在教育改革初期,欧洲大陆各国盛行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体操活动,而英国盛行户外活动和竞技运动。到19世纪后期,随着大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都市化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需要寻求具有较好娱乐功能、能有效地消除紧张状态的活动方式,竞技运动最能适合这一需要,由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通过涌向各地的殖民者向世界传播,在世界不同类型体育的交流和融合中产生了现代体育。?

从18世纪开始,英、法、德等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相继赴奥林匹亚实地考察和发掘。进入19世纪后,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地区为复兴奥运会进行了各种尝试。1830年,希腊从土耳其获得独立,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文明的热潮。1881年,古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奥林匹亚的考古成果,激发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

在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众多先驱者中,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最为突出。1888年,他通过对各国体育状况的调查,强烈地感到需要尽快复兴古奥运会精神,以团结、友好、和平精神指导体育竞赛。顾拜旦希望通过体育消除偏见,增进了解,促进人们友好共处,达到世界和平。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公开提出用现代形式复兴奥运会的设想。1892年他又发表了著名的“复兴奥林匹克”演说,正式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构想。从此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具体筹备阶段。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1986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23日定为“奥林匹克日”。各国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以纪念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从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度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这期间无论是奥林匹克运动本身,还是它存在的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过程按其特征可以大体上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1894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时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2 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1914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特征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上?发挥作用。?

这一时期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被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3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1946~198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

这一时期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

4 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1980年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做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体育思想形成后在欧美各地广泛实施的必然结果。

1894年,在顾拜旦的努力和各种因素的促进下,“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会上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决定复兴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受到古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但它已不是祭神的竞技,而是真正的国际性的体育竞赛。现代奥运会的产生是运动竞赛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国际奥委会

1894年成立的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组织,是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和决定一切有关问题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

国际奥委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4人。主席从委员中选举产生,一般任期八年,连选可再任四年。

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有关规定

1.奥林匹克旗帜

奥林匹克旗帜为长方形、白底无边、中间有五个套联的彩色圆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2.奥运会宣誓仪式

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由主办国最著名的运动员宣读誓词:"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将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定。"之后,裁判员也要举行宣誓仪式。

3.奥运会奖牌

奖牌分金、银、铜三色,圆形,直径至少60毫米,厚3毫米,上有一女神像。

4.奥运会举办期限

从1932年开始,国际奥委会规定,夏季奥运会的时间不得超过16天,冬季奥运会不得超过12天。

三、现代奥运会运动竞赛项目的设置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行时,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还很少,奥运会项目无严格规定,基本上由东道国决定。因此,头几届奥运会不仅一些项目中的单项变化较大,而且大项也不稳定,还曾列一些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不很广泛的项目,如马球、拉考斯球、汽船、壁球等。随着各种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先后建立,奥运会项目逐渐趋向稳定。

为了使奥运会在项目的设置上符合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规定,每一届夏季奥运会至少应包括下列大项目中的15个,才能举行。1963年,国际奥委会确定了这些夏季奥运会大项目的比赛顺序是:田径、游泳、摔跤、体操、举重、曲棍球、马术、击剑、赛艇、拳击、射击、现代五项、帆船、篮球、皮划艇、自行车、足球、排球、射箭、手球、柔道等21项。

1972-1984年,奥运会比赛大项一直固定为21项。第24届奥运会则有历史性的突破,增加了乒乓球、网球两大项目,使夏季奥运会的大项目达23个,单项数达237个,其中男子占151个,女子占72个,男女混合项目为14个。

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批准条件是:夏季奥运会男子项目至少要在4大洲75个国家广泛开展,女子项目至少要在3大洲40个国家广泛开展。

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曲折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当今,奥林匹克运动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高水平综合性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成了世界体坛响亮的口号。

回答者:lhsxhxh - 探花 十级 3-7 09:06

1893年春,在顾拜旦积极建议下,由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出面,邀请一些国家的知名人士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着重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构想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明确支持。但由于不少国家表现冷淡,会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这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翌年一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广求意见。与此同时,顾拜旦四处奔走,寻示支持。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再度致函各国,提出了再次举行国际体育会议的建议,向各国体育组织发出了参加国际协商,共同重建奥运会的恳请。但是一些国家的体育组织仍然对顾拜旦的建议反应冷淡,有的甚至表示反对。有志者事竟成,为了寻求支持,顾拜旦把目光转向政界。他和他的支持者通过信函以及各国驻巴黎使馆,同各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频繁接触,并最终取得希腊、比利时、瑞典、挪威和俄国的不少头面人物的支持,一些国家的驻法使节以及教育界、科学界名流表示愿意参与国际协商,政界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影响了很多国家体育组织的态度。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国的39个体育组织都表示将派代表出席大会。

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隆重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他们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法国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在有2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法国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

大会先讨论了参赛运动员的业余和职业化问题。经过争论,决定遵循"业余运动"的原则,并通过了关于业余和职业运动员的决议。而后,会议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6月23日,大会通过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并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轮流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6月23日,这一天,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少国家把这一天作为体育节日,我国也于1986年将这天定为奥林匹克日。巴黎国际体育会议还批准了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远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大会选举希腊诗人维凯拉斯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还选举了14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是:卡洛(法国)、布托夫斯基将军(俄国)、巴利克将军(瑞典)、斯龙教授(美国)、可姆普特希尔勋爵(英国)、赫贝尔特(英国)、费伦茨 ·凯万尼(匈牙利)、古特一雅尔科沃斯基(波希米亚)、苏比亚尔(阿根延)、卡夫(新西兰)、卢克齐·帕利伯爵(意大利)、放·布齐伯爵(比利时)、丹德时亚·卡拉法大公(意大利)、黑衍哈特(德国)。会议规定法语(现为英、法两种语言)为国际奥委会法定语言。大会还决定沿袭古奥运会传统,每四年举行一次运动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包括帆船、划船、游泳)、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第一届奥运会原定于1900年于巴黎举行,后来考虑希腊为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在希腊举行比在巴黎意义更重大些,顾拜旦尊重了大家的意见。大会决定把第一届会期改在1896年,鉴于古代奥运会遗址奥林匹亚已成了一片废墟,会址改设在希腊首都雅典。

1894年7月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选手的业余资格作出详细规定,"业余运动员"不能参加有金钱奖励的比赛以及有职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以体育为业的体育教师或教练不能算作业余运动员。

在国际奥委会的积极努力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胜利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29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包括跳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项目的竞赛。第一届奥运会虽然还很不正规,但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和第一届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1894-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如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1914-第二次世界大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但被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1946-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历届奥运会,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这种善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1980-)进入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4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72个,比赛项目达257个。

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他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从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从初期的探索到自身模式的基本形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到停滞,以后又经80年代以来的改革,终于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

古代奥运会和现代运动会有什么区别

古代奥运会和现代运动会的区别:现代奥运会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它又是创始者们以“恢复古代奥运会”的名义实现的,由于二者在名称上仅有时代的区别。在形式上也有部分相同,易使人误解为现代奥运会就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和翻版,混淆了它们的不同本质。

古代奥运会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排外的文化特征,它是一个民族性的祭礼赛会,总在同一地点举行,希腊血统是参加运动会的必须条件,以维护竞技会的纯洁性。古奥运会起着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和促进城邦交流的作用,是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但其局限性使它经不起多民族融合的风浪,只能在古希腊奴隶制繁荣的特定条件下发展,一旦遇到外族的入侵就难以生存。

而现代奥运会则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了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