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篮球计分制比赛规则-鲁能打法

tamoadmin

1.为什么篮球只要10个人而足球要22个人?

2.为什么说足球不可能超过篮球?

3.鲁能韩明理

为什么篮球只要10个人而足球要22个人?

鲁能篮球计分制比赛规则-鲁能打法

1、球场面积决定。

2、该面积下,篮球的10人对决与足球的22人对决可以达到最高竞技效率。即,速度、对抗、体能、传球要求等达到最适宜竞技与观赏的水平。

3、篮球和足球的人数设定都是通过大量实践证明的。

篮球场:篮球比赛场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标准的比赛场地长度为28m,宽度为15m。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的高度至少应为7m。球场上各线都必须十分清晰,线宽均为0.05m。

足球场:比赛场地必须是长方形,长度90—120米,宽度45—90米,球门高2.44米 ,宽7.32米。

为什么说足球不可能超过篮球?

受众群体差距、影响力差距以及国际支持力度差距,使得篮球根本无法取代足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

由于NBA篮球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所以在中国,篮球反而要比足球更有优势,但是在国际社会上,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反转,因为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然而篮球则没有这样的待遇。

一、受众群体差距,使得篮球无法取代足球的地位。

虽然在中国境内,篮球的地位要略高于足球,但是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会更看重足球运动。因为足球运动在全世界拥有着极高的普及率,这是篮球永远无法做到的水准,如果没有办法拉进受众群体的差距,篮球就根本无法取代足球的地位。

二、影响力差距,导致篮球无法取代足球。

由于足球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各种大型赛事举办,这使得全世界的运动爱好者能够经常感受到足球的魅力。而篮球影响力最大的赛事则是美国NBA,但很可惜的就是,NBA赛事只在中美两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由于影响力存在着天壤之别,导致足球依旧是全球第一大运动。

三、国际支持力度不同,使得篮球永远无法超越足球。

为了准备世界杯的比赛,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会着重培养男子足球运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足球队能够取得优异的表现,正是因为如此,足球才会在很多国家被誉为国球运动。而篮球运动在国际上并不会得到太多的支持,这使得篮球的国际赛事缺少足够的影响力。

其实无论是篮球运动还是足球运动,都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因此我们也不需要区分篮球和足球谁高谁低,只要能够好好进行运动锻炼,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都能够起到一样的效果。

鲁能韩明理

丹心一片献河曲——记河曲发电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韩明理

鲁能事业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能够谱写一篇又一篇灿烂的篇章,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关键在于拥有一支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奉献的员工队伍。他们在各个产业、各个项目上以对鲁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干事创业的,脚踏实地地推动着事业发展;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气吞山河的壮志,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他们以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追求和舍小家顾大家的矢志信念,诠释着鲁能精神和鲁能文化的深刻内涵……即日起,本报将开设专栏,深入挖掘和报道对鲁能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线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和感人事例,展示鲁能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并以飨读者。

河曲,位于晋、陕、蒙三省交汇处。在这个偏远小城,昔日走西口的西口古渡原址记录着它曾经的沧桑,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从解放一直戴到二十一世纪。但是,随着一个精英团队的到来,河曲发电公司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黄土高坡。

走在这支精英团队前面的是一个中年人,他已经不再年青。昔日红润刚毅的面孔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曾经洪亮高亢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沧桑。大家都说,他是在河曲变老的,他是为河曲变老的。他熟悉企业的每个角落,他和每一位员工心灵相通,他就是河曲发电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韩明理。

攻坚克难,建精品工程

该公司一期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重点工程,也是鲁能集团省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煤电一体化工程。韩明理从上任的第一天开始,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3天行程7000公里协调三大主机厂家提前供货,他运筹帷幄协调神华、国铁、地铁三方打破铁路建设瓶颈,他与建筑工人同吃同住共抗非典,他与技术骨干彻夜不眠优化设计方案……

既要实现高速度,又要具有高质量,是韩明理不懈的追求。在韩明理的带领下,该公司创造了国内同类型新建电厂建造和调试最短纪录,“河曲速度”,一时在同行业内成为亮点。两台机组自投入运行以来,运行状况良好,技术指标先进。同时,该工程在造价上也力求最低。河曲发电公司一期工程投资42.7亿,实际投资约为38亿,单位造价不到3200元/千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追求卓越,树河曲品牌

2005年投产之初,河曲发电公司困难重重,生产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新机组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安全生产是个难题;

煤炭价格一路飓升且煤质较差、运输困难、配套煤矿投产滞后,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扬,给公司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压力;

由于存在辅机余量偏大、循环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等先天不足,要使机组的经济指标达到一流水平困难重重;

公司检修和运行技术力量薄弱,有经验、有技术、能独立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

……

面对困难,韩明理彻夜难眠。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自我加压,明确提出全年四大工作目标:一要保持安全生产无事故;二要完成既定生产发电量;三要取得良好的效益水平;四要机组指标达到一流水平。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然而对一个刚刚投产的企业来说,要想达到上述目标,争创一流企业,谈何容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韩明理带领员工开展了以管理提效、争创一流、岗位成才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活动,号召全公司一分一秒争电量,一分一厘降成本。

“要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必须抓住发电量这个牛鼻子。”这是韩明理经常说的一句话。对内,他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为目的,成立了电量工作小组,加大了电量完成情况的奖惩力度。对外,他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努力开拓市场。2005年末,韩明理到济南参加集团公司的效益目标动员会后驱车返回,本来可以直接赶回河曲,但是经过太原时韩明理大手一挥,说:“先去调度中心。”从调度中心再回到河曲,已是临晨时分,疲惫的韩明理揉揉发红的眼睛,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几年来,每次经过太原,韩明理都去调度中心走一遍,已经成了惯例。

“要把钱用到刀刃上。”韩明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去济南汇报工作、去北京跟踪工作,还是去太原与地方沟通联系,出差在外,他一切从俭。为了节省住宿费用,他走了多少夜路已经数不清了。

正是在韩明理这种锱铢必争的成本控制理念和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指导下,两台机组凭借优异的经济指标、安全可靠的稳定性赢得了全国大机组竞赛评委的一致肯定,连续两年榜上有名;截至2007年6月30日,两台机组实现安全生产1776天,累计完成发电量超过203亿千瓦时;河曲发电公司也为集团公司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河曲速度、河曲模式、河曲经验、河曲效益为鲁能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桃李不言,铸精神丰碑

韩明理是一个热爱事业的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员工们说,“像韩总这么拼命工作的领导,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韩明理的日历中没有星期天,他自己也记不清为批阅文件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办公室成了他的“家”。

只要韩明理不出差,他每天至少要去生产现场两次,泡在现场两个小时以上,仅他亲自发现的缺陷就多达上千条。一次,他发现凝结水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除盐水浪费严重,就立即组织生产部门进行研究,进行了闭式水改造。改造后每天除盐水补水从2400吨骤减至400多吨。

07年春节后,#2机组首次大修,韩明理每天12个小时以上靠在现场,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的他病倒了,但韩明理担心队伍协调安排不好会影响大修,非要到办公室工作,大家怎么劝他都不听,只好让他在办公室边挂点滴边工作。员工们看到此情此景,不由为之动容,一个个红了眼圈。河曲县人民医院的主任医生丁荣感慨地说:“现在我总算明白了河曲发电公司为什么能有今天的成绩。有这样的领导,还有什么工作不能完成的!”

韩明理曾说过,“我无愧于我走过的岁月,无愧于献身的事业,无愧于集团的期望,但有愧于家人。”

今年1月份,韩明理的妻子积劳成疾,病倒了。这时河曲恰逢连续降雪,外购煤无法运输,而且当时洗煤厂运转不畅,一旦出现问题,机组将面临停机的窘况。为组织技术力量攻坚,韩明理顾不上妻子的病,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现场。妻子在济南手术期间,他也没有陪在身边,直到手术后的第三天,他才匆匆而来。病床上妻子虽然埋怨他,但是更多的是对丈夫的理解和心疼。看着病房里踱来踱去的韩明理,妻子知道他放不下企业的工作,第二天便把他“撵”回了公司。妻子病倒的几个月里,韩明理在妻子身边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0天。风雨同舟三十载的妻子此刻正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他又何尝不想陪在病榻前照顾她,负起丈夫的责任,分担家庭的重担。可此时韩明理已经身兼河曲发电、电煤、内蒙风电、广宇热电四个公司的一把手,身上的肩负着的不止有集团公司的信任,还有员工们热切的目光,有地方和百姓殷切的希望,韩明理只能咬咬牙,把对妻子的愧疚埋在心底,又扑到工作上。

在韩明理的带领下,河曲发电公司的生产经营正沿着即定轨道飞跃发展。河曲这个历尽沧桑的小城,因为河曲发电公司的崛起,古老的土坡隐蔽的精彩、沉睡的黄河失语的呼唤全部迸发出来。而韩明理不曾止步,他笑看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效益的提高,员工的飞速进步,又率领着广大员工冲向了更高的目标。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