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每个节目的顺序是什么样的?
2.奥运开幕式画卷从哪个方向展开
3.奥运开幕式上的画卷屏问题
4.奥运会开幕市的巨幅画卷是怎么弄出来的
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每个节目的顺序是什么样的?
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上篇《灿烂文明》开始 纸张制作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 2008-08-08 20:16:59 ] 影像中的画卷神气地出现在了场地中间,这幅长达70米的巨大卷轴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展开来,琴声悠扬,水墨浸染,充满中国古典艺术的淡雅神韵。画绢依次呈现出岩画、陶瓷、青铜器等在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 2008-08-08 20:15:57 ] 《画卷》表演开始 岩画介绍:岩画是古人类刻画在岩石上的图画。中国早期岩画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约两万年至一万年前)。它以优美丰富的形象,表现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科学、宗教、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一袭黑衣的舞蹈演员来到画绢上,用肢体做墨迹,随着舞蹈演员的动作,洁白的画纸上出现了起伏回旋的艺术线条。清雅的旋律来自这张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琴,这张古琴在琴弦波动间倾泻出中国文化底蕴的源远流长。[ 2008-08-08 20:17:11 ] 中国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形似,而更讲究神意,舞蹈演员独特的肢体语言正体现出中国水墨画这种特有的意趣和韵味。 [ 2008-08-08 20:17:24 ] 陶器介绍:陶器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品。中国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制作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一种崭新的东西。 一幅真正的中国画卷徐徐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它告诉人们,今晚的演出将从一幅中国画卷开始。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画纸四周的绫子上,流淌着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图案,有岩画、陶器和青铜器……《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明之一,岩画是中国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陶器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品,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人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 2008-08-08 20:17:58 ] 青铜器介绍:青铜器主要是指中国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以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年)器物最为精美。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人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此刻画作完成,原本铺衬在地上的画纸,被凌空提起,一幅山峦交错,起伏连绵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 [ 2008-08-08 20:20:45 ] 中国水墨画介绍: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始于中国唐代(公元618-907年),成于五代(公元907-960年),盛于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中国水墨画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和水墨色度代替。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久远而深邃的历史,在这一篇章的表演中,我们将看到中国汉字的变化魅力。此刻,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执竹简漫漫歌颂,缓缓步入场地,经典名句响彻全场。 [ 2008-08-08 20:21:39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孔子《论语》中的名句,正由他的“三千弟子”吟诵。巨大的舞台上,孔子的弟子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而一个个活体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一个巨大的中国古代的“和”字出现在人们面前,又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展现在眼前,第三个现代的“和”字再次出现,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 2008-08-08 20:22:07 ] 现场声音:“四海之类,皆兄弟也”。七十米长的画卷上出现了巨幅竹简,向世人呈现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 [ 2008-08-08 20:22:14 ] 完整的巨幅画绢中间魔幻般地出现了立体的“活字印刷”体,整个汉字立体起伏,不断变换。整个活字印刷版,峰峦叠嶂,如水波涌动,此消彼涨,充满动感的表演将为我们呈现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 [ 2008-08-08 20:23:20 ] 活字印刷版中间出现了一个中国汉字“和”字。 [ 2008-08-08 20:23:38 ] 活字印刷术介绍:中国宋朝(公元960-1276年)时代的毕昇在隋朝(公元581-618年)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制成胶泥活字,用火煅烧后,实行排版印书,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昇被称为印刷术的始祖。活字印刷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万众期盼的奥运会开幕式开始了!每到精彩之处,现场的7万多观众就一起挥舞着能发出五种颜色的“助威棒”“喝彩”!别看这“助威棒”看上去不怎起眼,它可是高科技产品呢。记者了解到,“助威棒”的全名为“舞动2008”LED电子助威棒,其用国际领先的微纳米技术传感器芯片,外观犹如北京奥运会火炬,一套共5只,分为红、绿、蓝、黄、白5种颜色,可不断变换出“中国加油”、“北京欢迎你”等字样。
奥运开幕式画卷从哪个方向展开
我猜你问的应该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吧。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有两幅,一幅是开场时地上的画卷,它应该是向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展开。
第二幅是李宁点火炬前的画卷,它是围绕鸟巢顶部四周的LED展开的,围了一圈,不好说东南西北,应该说它是由右向左展开。
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满意吗?如果满意,给我加分啊。
奥运开幕式上的画卷屏问题
解析一下奥运开幕式卷轴的LED灯光设计技术,分析一下卷轴中藏着的秘密!先看一下新华网的官方报导:
华表的影像流淌在徐徐展开的巨大卷轴上,“飞鸟”和“鲸鱼”自在翱翔“鸟巢”上空,人类在冉冉升起的蔚蓝色星球上漫步,闪烁的星空变幻成通体晶莹的“鸟巢”……
4.4万颗LED打造梦幻画卷
视觉和感官上的震撼,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到底施了什么魔法?
开幕式技术制作组组长于建平说:震撼来自创新方案和高新技术的大量结合。北京用了历届奥运会最复杂的技术系统,用了大量世界尖端的新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
非凡的光影效果为本届开幕式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演出的LED(发光二极管)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创历届之最。
开场的画轴打开在一个巨大的LED屏幕上。屏幕长147米,宽22米,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巨大平台,构成历届开幕式面积最大的一个舞台,上面铺了4.4万颗LED。
升入空中的“梦幻五环”,也是由4.5万颗LED在一张大网上描绘而成。连演员身上的演出服也缀满了一颗颗LED,随着演员阵形变化,让星空降临人间、“鸟巢”幻影重现……
在地面系统上,雅典的创意是用一个大水池移植了“爱琴海”,而北京则用地下舞台浮出“画轴”,徐徐展开中华五千年历史。
演出核心的中心舞台,是一个直径20米的升降台,藏在体育场中央的巨大“地坑”中,“地坑”顶端的盖板可以平移。
卷轴和“地球”都是从这个“地坑”升起,其中卷轴预先放置在盖板内,而直径达18米的“地球”又如何藏身呢?原来,这个“地球”是先压缩在地下的,也就是说,球体结构必须是柔性的。而用升降台升起球体之后,60个演员需要在球体的立面上表演,因此升起后又要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才能保障演出安全和效果。
不可不提的是焰火表演。
焰火实施方案用的是“膛压发射”专利技术。这项技术能够通过控制膛内压力和发射高度,同时发射几十发弹丸,在同一高度起爆,还可调整形成不同造型。其平面造型如“大脚印”、“笑脸”等十分成功,是本次焰火发射的主力军。
开幕式总共用了几十项高新技术,涉及多个领域,航天材料也运用到开幕式上,其中画轴中使用的纸就是新开发出来的“蜂窝材料”。
地面升降舞台、多媒体、地面LED系统、指挥系统、通讯系统……多种装置都用了高新技术。除通讯系统是引进技术外,其他核心技术全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
注意,关键的一句话:
“开场的画轴打开在一个巨大的LED屏幕上。屏幕长147米,宽22米,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巨大平台,构成历届开幕式面积最大的一个舞台,上面铺了4.4万颗LED。”
看了这段,从专业的眼光看有点晕!147X22=3234㎡。4.4万颗LED,满铺的密度是每平方不到20颗?报导存在缺陷。继续搜寻资料:
““飞鸟”、“鲸鱼”从哪里来?以前开幕式上使用幻灯投影技术,而本次则使用万相多媒体装备。在“鸟巢”顶部营造出上千平方米的“碗边”屏幕,显现出“鲸鱼”自在游动的清晰画面,很好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NBA的篮球场上经常使用此装备,但一般只用8台左右。这次开幕式使用了120台。”
看了这段,再参照,我恍然:原来卷轴是LED与“帕尼灯”的结合。所谓帕尼灯,就是一种巨大的“幻灯机”或者“投影仪”,可以将建筑的这个立面作为幕布!这次的卷轴,并非是这个的LED屏,真的屏,只有最中间的那个方块。就是表演者活动的那个区域!看图:
说一下原理:
1、卷轴的总体图像由安装在体育馆顶部的电脑控制的“帕尼灯”完成,除卷轴中部外,其他部分自己不发光。
2、卷轴正中,面积大约正好为16X9的一块区域内,安装有间隔为10cm点阵的RGBLED模块,平方密度为100模块。这个密度也在后续报导的“10米可以分辨LED颗粒”中得到印证。
3、这个设计,巧妙,节约成本。比起上届多哈亚运会,本次的LED设计已经体现了节约的原则。
奥运会开幕市的巨幅画卷是怎么弄出来的
总之在这幅画上面下了不少功夫.怎么弄出来的就不清楚了.
2008年8月8日晚8时,在这个璀璨的月明之夜,是中国儿女的节日,是世界人民的节日,只因为,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圆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了。不,这不是世人企盼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而是展开了一幅巨大的中国文化画卷。这幅画卷将中国5千年古老文明潮水般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这幅画卷是一条星光灿烂的时光隧道。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改革开放,从陆地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从钻木取火、活板印刷、指南针、火药到辉煌时代,在这条时光隧道里,中华民族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发展历程。
这幅画卷展示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庄严承诺。活字印刷组成摵蛿字,2008张笑脸引爆鸟巢全场,2008人太极表演天人合一,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共唱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鸟巢里放飞的和平鸽,璀璨焰火鸟巢完美绽放,这些都无一例外地向世人说明,和平与发展是中国文化的永恒主题。
这幅画卷是现代科技织就的历史辉煌。现代科技在开幕式中的运用随处可见,从节日的策划、制作到表演,在那些震聋发馈、令人震憾的舞台表演背后,无处不流露出现代科技与古老中国文明的完美结合,正是由于对科技的恰当运用,才铸就了这台古今交融、异彩纷呈、前后呼应的奥运开幕式。
这幅画卷是承前启后的美丽音符。五幅长卷画现礼乐之邦盛世,颂吟春江潮水唱昆曲,鸣响全场的中国国粹京剧,郎朗与小朋友同奏的钢琴曲,绝不仅仅是美妙的声音,也不仅仅是东西方文明的集中展现,而是东西方文明、古今文明共同搭起一座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奥运只有起点,却没有终点,同理,奥运所承载的人类对和平、团结、友谊、互爱的追求永远都没有尽头,这是奥运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由此,不断施展的画卷也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想像空间,这同时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没有哪幅画卷更能够代表古老的中国文化,也没有哪幅画卷更能激起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灵共鸣,在这幅画卷里,中国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在互联网上、在电视机前、在城市的广场上、在乡村的田野间、在北京的天安门前、在世界各地的高楼大厦,人声随着鸟巢内的高潮起伏难平,这是人们在为奥运欢迎,这是人们在为中国文化欢呼,这是人们在为世界和平欢呼。
或许正是由于世界人们对于北京奥运的寄予太多、期许太多,才使得这次奥运平添了些许不平凡的成色,使得它既是奥运开幕式,又不像奥运开幕式,因为,它太伟大了,太可爱了,太令人着迷了。在这幅令全世界40多亿人口瞩目的画卷里,北京奥运也因此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风度、更有信心、更有志气、更有力量和更有豪情。
开幕式过后,就是精彩的奥运赛事了,它必定和开幕式的完美画卷一样令人无限期待。但愿,各国运动员的英勇角逐也能够像这幅画卷一样令人美不胜收,不仅仅是争金夺银,更在奥运这个盛大的舞台上尽情地自我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