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球场上,哪种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篮球大神的人?
2.请问NBA中的张伯伦是打什么位置的
3.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大全
4.篮球。单手持球转身过人的细节问题。
野球场上,哪种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篮球大神的人?
注意观察细节,一个细节就看出来了。
(一)赛前准备阶段
1.高手上场前一定会做热身活动、拉伸腿脚,跑动一下;
2.穿着印有某些单位或者学校名称的球衣;
3.戴护膝、护肘的,准备了专业的篮球鞋上场前会换的;
4.背包,自带饮品;
5.比较沉默,表情很平静,不是那种话很多的。
(二)进攻端表现
2.球不离手,球在手上停留的时间长,非运球手抬起时刻护球,运球护球,很少失误;
3.积极寻找错位,喜欢把球传给对位有优势的队友,也会主动创造大打小、小打大的机会;
4.接球时小跳步或快速上前踏一步,持球三威胁动作迅速、协调;
5.传球出球快、旋转小、线路平直,传到队友的胸腹位置,传球容易接到;
6.左右手都会运球,上篮均匀协调的;
7.挡完拆会快速顺下,会无球掩护的;
8.无球跑动积极且有目的性,队友突破会适当拉开空间,队友空切会向弱侧反向拉开,带走自己的防守人;
9.很重视出手选择,不轻易出手投高难度的球;
10.打全场比赛很会造犯规(野球场一般造了也没用);
11.出球快,不粘球,对手一旦包夹迅速出球;
12.投篮姿势很重要,一般姿势标准好看的,可能会因为手感投得不准,但一定不会太差;
13.野球场有一手三分球的很难防,一发球稍不注意球已经进了。
(三)防守端表现
1.积极协防,当然也不会轻易漏掉自己的防守人;
2.全场比赛会选择犯规破坏对手的进攻节奏和快攻反击;
3.良好的卡位意识,低位顶下盘,防死对手中枢脚让其转身困难;
4.防突破逼迫对手用非惯用手;
5.防守挡拆选择换防或绕防判断清晰;
6.不轻易起跳,防守时一直伸直手臂在对手眼前干扰球路;
7.防守有选择性,根据对手的特点选择性防守,喜欢突破冲击但没投篮的给投篮空间,擅长投篮的随时贴于身前防止对手起手投篮;
8.适时选择夹击对手强点,逼迫对手强行出手会选择传球;
9.抢到篮板后双手护球,先不运球找准时机判断好防守人位置再做下一步动作;
10.不轻易抢断,习惯用脚步防守而不是用手。
(四)心态和球场表现
1.一般都话少,而且除了喊队友跑位没有其他的废话;
2.很友好,防守端和进攻端都有保护动作,经常以 为主,安全第一;
3.进球了会给队友鼓励,没进会安慰,对手进了漂亮球也会夸赞;
4.会让场上比赛气氛虽然紧张但很和谐;
5.高手一般都很自信,面对凶狠防守也不会慌乱,心态很平和。
综上,其实一个人从拿球的那一刻,他的水平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源于网络。
作为一个常年混迹于野球场上的“三旬老汉”,对于抱大腿这件事实在是太有心得了!要想赢球不下场就得抱大腿抱明白!要想抱大腿就需要认出谁是大腿。那么今天我就把我的秘籍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抱大腿!
准备阶段:大神其实很好认!就算是连球都没摸的时候!特征之一:背包、拖鞋。
我们小区旁边的室外场堪称是我所在的这座四五线小城市最火爆的球场,也是全市唯一的免费灯光球场。只要远远的看见一个人背着背包,穿着拖鞋来的,这个人是大神的概率在80%! 拖鞋一定是钩子的或者乔丹的,一个拖鞋够我买双国产篮球鞋的那种 。背包里一定有篮球鞋、毛巾、水杯。反正贼专业就对了。这种装备党,大概率是大神。毕竟舍得花钱的人一定有时间练球,否则都对不起自己的装备。 ps:有一定风险,要么是大神,要么是菜鸡(贼菜的那种)!
特征之二:热身。
刚到球场,上来就投的,或者上来就来个拉杆上篮的,一定是稚气未消的毛孩子。越是老球痞越知道身体的宝贵。 多次崴脚、戳手之后他们甚至热身的重要性。 不紧不慢的围着球场 慢跑,拉伸、靠墙蹲 。这一套做下来才摸球的一定是有两把刷子!值得一抱!
特征之三:等待接波的过程中坐得住,轮到自己却最后上场。
这就是所谓的大将风度!那些等待接波时根本坐不住,心急如焚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的,大概率是花架子,而轮到自己波的时候, 在开球前一秒才踏上球场的往往是大神。
开打:看动作,认大神!大神动作:三威胁。
进入实战之后,从大神触球的那一刻就很容易看出是什么水平了。普通人接球,无非就是投、传、突、运几个选择。但是大神接球之后一定会习惯性的做出及其标准的三威胁动作,以 一个敌不动我不懂,敌若动我先动的姿态面对防守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样的大腿放心抱!
大神动作:能一下过绝不运第二下。
大神的进攻一定是干净利索的,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那些原地胯下、转陀螺的只是街球看多了。大神的进攻朴实无华,不会夹杂任何多余动作,高手过招,招招致命!
大神动作:手。
当你防守一个人,发现其实没有过掉你但是就是不能碰到球的时候,那么你极有可能遇到了大神对手,一个球员知道用手制造空间,说明他一定不是野路子,此人必定受过专业的训练!
几种特殊大神。勾手三分老大爷:
一通乱投结束之后,只要老大爷敢留在场上不走,就说明他绝对有自己的杀手锏,他的速度可能不如年轻人,但是意识和篮子绝对是稳的一匹!如果再加上一手无解大勾手,那么他会成为让防守者哭笑不得的噩梦!
身体碾压 体育 生:
甭管这 体育 生擅不擅长打球,你就抱大腿就完事了。或者是身高碾压的大个子,或者是上篮拍板的弹簧人,这样的人在接波的时候很好用!
文质彬彬眼镜男:
千万不要被他们的外表所迷惑,据我常年的抱大腿经验,越是文质彬彬的眼睛男,出大神的概率越高,每一个敢于戴眼镜上场的选手,都有一筐瘸腿的眼镜!
嘿!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大神吗?我上面说的这些人你遇到过没?欢迎交流!
运球不慌不忙,进攻有条有理,投篮姿势标准,这是大神标配,
打球前热热身,这肯定是个讲究人儿,知道保护自己,打球有些年头,
运球不急不慌,不一定是大神,但面对防守依然稳如泰山,肯定是个老司机,
进攻和助攻一样好,都想和他作队友,拍手为别人叫好,
投篮虽然是新手,但对于老手来说也是一门手活,必不可少,
综合撰述,即使有了这些东西,这个人也不简单!
跟腱细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人,跑跳能力出色。因为,跟腱越长,那么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人跑跳能力出色, 正常人跟腱一般13-15cm,超过20cm说明有天赋了。
而单单只是站定就有线条的人,那么这家伙一定有针对下肢去强化过。
篮球最重要的是基本功,基本功练习到这种程度,他差不到那里去。
高大厚实小腿粗壮这类人即便技术不是很牛逼,可这天生的篮球架子在这里,想要击败他,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类人其实也是很让人头痛。
典型代表奥尼尔。
腰板很直,不管是运球,传球,甚至,投篮,他几乎是不用看手中的篮球,不低头,视线时刻注视着赛场上的局势。
这种人肯定是大神,也有专门地去训练过。
臀部很翘的人,或许,他没有很强的下肢,可是,他的对抗一定不差,并且,稳定性还很强,因为臀部翘起来的人。自然硬拉过,而硬拉过的人,核心这块,真的跟他去拼,你太难了。
这类人的投篮稳定性一般也不会差。
野球场上,花架子很多,运球,花里胡哨,可以胯下,可以背后,可以变向,可这些人都不一定是大神,反倒是那些只会一个动作而已。可是这些人运球,快速大力,频率很快,这些人肯定是大神。
武学上有个词叫一力降十会,说的就是力量。
而武学上,还有一句话,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说的其实就是这种道理。
快速大力,这就是篮球最基本的诀窍。
马克叔叔,你的 体育 秘书!与你探讨 体育 方面的问题。
野球场上,那一种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篮球大神的人?我的答案是:「 中年大叔。」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经常在野球场上打球的人都知道, 球场上的大叔 ,只有一个字能形容: 稳
我这边列了几个重点,请细品:
1.投篮姿势朴实无华,但是进球率却很高。 (毕竟 大叔 们投篮都投了好几十年了,能不准吗?)
2.防守动作扎实却拳拳到位。 (总觉得 大叔 移动速度很慢,但是每一次的进攻路线,他就是会在挡在前面,每一次的切入,总是被阻挡下来。)
3面无表情的在球场上,但是却时常上演出乎意料的投篮以及防守。 (不管输球还是赢球,进球还是丢球,失误还是犯规,总是面无表情,在眼神上看不出丝毫的波澜,在表情上也看不见任何的兴奋。)
你觉得他投不进的球,偏偏就是会进。
你认为他抢不到的球,偏偏就被他抢到。
你认为他防不住你的进攻,偏偏在他的防守下很难得分。
一切都是那么的低调,一切就是那么的稳定。
野球场上的 大叔 ,或许没有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装备,也许在球场上也没有令人惊艳的表现,但是在你需要他补防的时候,他人已经到位了,在你需要人得分的时候,可以站出来得分的还是 大叔 ,在你需要有人抢篮板的时候,往往窜出来的那一个,依然是 大叔 。
在球场上如 杀手 一般的低调,对 球场上的敏锐度以及判断,非常的准确, 或许也是因为年纪的关系,并 不能像年轻人一般,飞身上篮或是拉杆上篮。
但是在球场上却是最低调、最稳定的一个。
在需要的地方出现,没有华丽的攻击手段,没有灵活的防守脚步,但是却有难以撼动的稳定表现。
所以在球场上看到穿着低调,球鞋配色普通,身上无任何护腕护腿的 大叔 ,发型毫无特色甚至有一点秃顶。 不要怀疑.....他是大神!
大叔就是球场上的大神!谁赞成?谁反对?
在我们日常的观念中,打球好的人一定是身高臂长,高高壮壮的,并且装备好,各种防护措施齐全的,虽然事实上不完全是这样,但也八九不离十。在我看来野球场上的大神一般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
一、身高体壮的,野球场上我们的技术优势会被身高和体重优势无限碾压,俗话说“一力顶十会”,力量好就可以从三分线外背打碾压到篮下,或者抢篮板的时候挤开对手;身高臂长的,可以进行无限的错位单打,在野球场上组队的时候,这样的人基本上都是大腿,要注意抱好了。
二、装备党。装备党一般分为两种,打球特别厉害的野球场大神和小白,这些人各种装备一应俱全,从球鞋球衣到护膝护腕护肘,再到头套牙套运动水壶应有尽有,这类人是惹不起的。从装备上看崭新的一般都是新手,如果是用了一段时间的可能是个高手,经历过野球场的锤炼,是个懂得保护自己的人。
三、中年大叔,勾手老大爷。野球场上的中年大叔和老大爷绝对是BUG一般的存在,别看大叔挺着啤酒肚,可是人家经验足够还有一定的技术技巧,如果脚步灵活投篮精准就更厉害了,且不说技术怎么样,他站在场上就有威慑力。最后说一下老大爷,大爷一般飘在外边投篮,不怎么突破进攻,他投篮你可以干扰,但是不敢扑过去卖力防守;他突破进攻,你可以放但是不敢靠近贴身肉搏,只能看着他中距离投篮或者勾手打板,或者传球,稍有身体接触大爷要是倒下了你可就事儿大了。
我常见的野球场上大神基本上就是这些,小伙伴们有补充的吗?评论区告诉我。
按照我的喜好分这么几类,排名不分先后,也请知友们别对号入座,想到多少写多少。
1、单打王,基本不传球,防守看心情
个人技术好,突破、投篮都能整,篮下也能打,把球给他十有五六会给个交代,能带队伍称王称霸,也能将队伍带进接波儿的无尽深渊(打一场10分钟,等下一轮30分钟,身体凉的透透的)。防守当然要看心情,打的来状态了拼抢积极、篮板积极,各种积极。一旦两三个进攻回合没接到球,那绝对开始眼神防守。
这种人算不算篮球大神?我觉得应该算。至少那身个人技术和身体素质是自己苦练出来的,只是心态有点富贵。这种大神我宁可当对手,都不想当队友。
至于分辨也比较好分辨,年轻一点的肯定是身体素质好(野球场),一身儿纯真的运动装备,散投时一般心不在焉或者比较耍一点,话一般都不多。岁数大点的一般身体都是曲线玲珑的,而且那种腹部曲线巨大,胳膊腿粗细正常那种。区别于全身胖的那种,那种可能要么是真胖;要么是运动员生涯结束胡吃海喝那种,他们是真有劲。
2、进攻型防守球员
进攻交给天意,防守交给自己。这是他们打球的全部主张,有的甚至不参与任何进攻,只参与抢篮板、防守、捡球等。态度积极没毛病,进攻大漏勺。
为什么把这类人归为大神,因为他们很明白自己的强项,这年头能认清自己的人,那真是不多见。能认清自己,还能够常年坚持参与篮球活动,肯定是大神。
分辨的话普遍年龄在30岁以上,投篮、运球传球这些基本动作粗糙,不排除个别有一手好篮子的,但是也别指望手型能多赏心悦目。
如果碰到这类大神当队友,派去防对方主力,保准有用。进攻当然别指望,不添乱就不错了,比如突然出现在你突破的路线上。
如果这类人当你对手,劝你离他远一点,这类人真的积极,而且不会控制自己,多数身体协调性又不太好。保不准你起跳后不是横着飞出去的。你跟他急吧,他真不是故意的,就是积极;不跟他急吧,自己又挺难受。如果正好对位的是你,飞天遁地类型的球友最好控制下自己起跳的欲望。野球场上,开心 健康 才是王道。正规比赛的话,地板流治这些大神办法还是有的,有兴趣可以再提问,会来回答的。
3、第三种是真正的大神
个人技术没得说,身体素质没得说,配合也没得说,即使野球场陌生人组一队,跟他一波你也能感受到无尽的安全感。球给他,单打无解,有包夹,要么强行2+1,要么传给空位的队友,要多香。
这种队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遇到了,请珍惜。
分辨的话热身时各种技术熟练,这是最基本的。有的与人为善,有的不善交谈但绝不讨人厌。大神嘛,各种各样的都有。
4、各种老大爷
篮球场四大挂之勾手老大爷,我觉得只能代表一个老大爷群体,代表不了更多的篮球老大爷爱好者。为什么单列出来,因为我曾经有幸打入一个老大爷爱好者内部,为当年的篮球训练解决了不少困惑,也学会的一些招数和 历史 ,挺涨见识的。
大爷们擅长各种的都有,挺大岁数还能坚持的,多数都有一些绝活,甚至有些绝活绝对上不了台面,但在也球场就是好使。也不乏一些不知道老运动员,打球基本和后期的刘玉栋似地,不跑不跳,意识贼好,出手就进,只抢有把握的球,而你十有八九抢不到。
大爷们待人友善,虽不乏变坏了的老人,但确实大多数都是好人。当年我上高中周末和放早起去大学打球,结识了一大批老大爷,交流切磋,学习各种“武艺”受益匪浅。但不熟的时候,着实在一些大爷身上吃过亏。略去不表。
老大爷就不说怎么分辨了,外观明显。具体那种类型的大爷,那确实就太多了,需要大家打球的时候去仔细分辨。
其实一眼就能看出野球场大神确实有点难度,毕竟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是猫是虎还得场上见,一般三个回合左右啥水平就知道了。这个还是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提个醒,那些看着个人技术特好的,上来就投中距离还没进的,千万别放松。人家只是试试球、试试场地、试试篮筐的感觉,这些人准起来,你懂的。
十年前穿李宁团队鞋的基本都是高手
现在穿大单位的印字球衣的,赛前做准备活动的,上来不怎么投篮先传球的(传球姿势很专业),这种人就有可能是大神
看着赤脚的或者穿着拖鞋打球的就是很厉害的,开玩笑了,其实不管在哪打球,都尽量不要赤脚或者拖鞋打球,这是很容易受伤的。我个人想法,能看出是大神的,应该是有这些特点的:
这些就是我个人觉得打球很厉害的,大家有更好想法的,一起讨论
我也是常年混迹于野球场的人。所以对于那些篮球大神,我总结出了三点精准的判断标准。只要在野球场上遇到陌生人时,观察他这三点,就能知道他是不是一个篮球大神了。
首先是看热身时的运球。
篮球大神的运球姿势是很流畅的,并且可能会在热身时做些背后运球的动作。
当然了他做这些动作时并不是很夸张的蹲下来背后运球,而是很散漫地,在行进中稍微运一下。
而且他运球时,你会感受到篮球触地的力度。这种力度不是软绵绵的三,是有些强硬的。
同时,篮球大神运球时,一定不会盯着篮球看,一定是四处张望的。 如果一直盯着篮球看,那么一定不是大神。因为真正打篮球时,想要进攻必须找篮筐,而如果运球时盯着篮球看,第一,是传不出去的恶,第二是得不了分的,这就等于不会打球了。所以,运球方式,极其重要。这也是篮球大神必备的技能。
其次是看投篮的姿势。
有些人投篮姿势很畸形。比如侧着身子,比如半扔半投。
而篮球大神投篮时,身子是挺直的,姿势也很标准。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手势的不同。但是一般而言,都是高高举过头顶投篮的。因为这样的姿势确实能更准一些,也更加符合篮球投篮的规范性。
如果连投篮都不会,那么这个人再厉害,也不能算作大神。因为如果让他遇到与自己相同身材的人,他可能就会吃技术上的亏。 对于篮球大神,我们的定义是在任何野球场上,遇到任何对手都吃得开。
因此毫无疑问,只有能投篮的人,才能有成为篮球大神的资本。
最后是看身体条件。
如果一个人很矮,或者很胖,那么大概率不是篮球大神。也许他们会成为奇兵甚至是碾压对手,但是这也只是防守人的问题。并且,极有可能只是今天这局的问题。如果在以后,可能他们就会被对手碾压。
真正的篮球大神,拥有一个好身体是必备的。这种身体不能太瘦也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矮。
他们的身体条件同样也是他们能在各个野球场吃得开的基础。没有身体条件,可能生涯都不会长。
当然了,身体条件是一部分,真正确认是否为篮球大神,还得看他热身时的上篮动作是否流畅。
如果也流畅的话,那么大概率是篮球大神无疑了。即便是最低配的,也算。因为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身体进行简单的突破得分,这点在野球场上绝对是BUG级别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篮球大神。
所以,当我们碰到这类人时,我们一定要观察他们的动作,就当作是向大神学习了。
毕竟每一个打野球的人,都有一个英雄梦,这个英雄梦就是在某一天的野球场上领导全场,打败全场。
而想做到这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练习,是肯定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没有谁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更别说篮球这种细腻的 体育 运动了。
请问NBA中的张伯伦是打什么位置的
威尔特·张伯伦(1936年8月21日-1999年10月12日)是美国职业篮球史上,早期最伟大的球员之一,担任中锋,绰号“篮球皇帝”。
在1959至13年先后为费城勇士(现金州勇士)、费城76人及洛杉矶湖人效力。
1967年,1969年两次夺得NBA总冠军,7次成为NBA得分王,11次成为篮板王,1963年3月2日更是创下了一场独得100分的NBA纪录,也是NBA历史上第二位取得伟大成就的中锋球员(首位为乔治·麦肯)。
1.2NBA人物·个人资料 中文名:威尔特·张伯伦绰号:篮球皇帝、张大帅出生日期:1936.8.21逝世日期:1999.10.12职业:篮球运动员 所属联盟:NBA 身高:216CM 体重:113.9KG 所属球队:费城勇士;费城76人;洛杉矶湖人 职业生涯:1959年——13年 主要获奖情况:NBA第二位最伟大的中锋 职业生涯最高分:100分(NBA联盟记录) 1.3NBA人物·成长经历 高中时期
如果你翻出张伯伦高中时的照片,你会发现一位苗条6尺11寸(211cm)灵活的巨人。
高中三年,张伯伦率领母校从1952-53赛季起连续打出19胜2负,19胜0负和18胜1负的变态胜率,为了充分发挥张伯伦的篮下优势,他的教练甚至要求队员专门练出罚球不进的绝招,以便张伯伦抓下进攻篮板制造更多的得分。
在那个青涩的时期里,张伯伦留下了2206分的队史最高纪录和90分,74分,71分的单场得分数据。
一年级时他的场均得分就达到了44.5分,而在那场得到90分的比赛中,有60分来自于下半场的12分钟内。
费城当地报纸为张伯伦起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外号——“高跷”。
张伯伦对此极为厌恶,就像他讨厌另一个“歌利亚”的外号一样。
他唯一表示宽容的两个外号是“Dippy”和“Dipper”,包括后来衍生出的“Big Dipper”。
大学时期
1955年,早已震惊全美的张伯伦宣布将为堪萨斯大学篮球队效力。
不过由于当时NCAA规定大一新生不得直接参加校队,张伯伦不得不暂时委身于一年级菜鸟队的麾下。
不久后,刚刚赢得该季分区冠军的堪萨斯校队照例和一年级的小弟弟们进行一场切磋,结果他们全部折倒于张伯伦怒吼之下。
以下是后来张伯伦自己对《费城每日新闻》的描述:“我们整场都在用鞭子抽打他们,81:71,我得了40分还是42分,大约30个篮板,15个盖帽。
我就是要让那群目中无人的家伙看看,到底我有没有资格进入校队。” 接下来张伯伦自然顺理成章地在学长中间抢到了位置,1956年12月3号他迎来了自己的NCAA处子秀,当即就以52分打破校史纪录,率领母校:69 *** 对手西北大学,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过关斩将地闯入了NCAA总冠军赛,尽管最终历经三个加时,以1分之差惜败于强大的北卡,但鹤立鸡群的张伯伦依然问鼎了该季的MOP(最突出球员奖)。
第二年张伯伦顺利入选了全区和全美第一阵容,他甚至在全美田径比赛中也展示了自己超常的运动能力,以6尺6的成绩刷新了俯身式跳高纪录。
1958年5月,感觉大学篮球已毫无挑战性的张伯伦决定加入NBA,但由于联盟的相关规定被迫滞留一年。
百无聊赖之下,1958-59赛季张伯伦以当时尚属天文数字的5万美金签约著名的哈林篮球队,进行巡回演出。
1.4职业生涯初期-勇士
初期选秀
1955年,NBA通过了新的选秀条例《地域选秀规条》,允许球队以放弃一个首轮选秀权的代价,得到一名本地的大学球员。
费城勇士队的老板Eddie Gottlieb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他向联盟百般游说,说张伯伦是土生土长的费城人,高中便是费城群众喜闻乐见的篮球选手,而他就读的堪萨斯又无一支NBA球队,因此希望联盟能破例允许费城运用《地域选秀规条》条款签下张伯伦。
联盟碍不下这位开国元勋的面子,同意请求,这是NBA历史上唯一一次把高中和出生地作为《地域选秀规条》的考虑根据。
1959-60赛季
费尽周折之后,张伯伦终于穿上了职业球员的比赛服,整个篮球圈也在期待着一个新的君主驾临NBA。
张伯伦没有令他们失望,首场比赛对阵纽约尼克斯就砍下43分和28个篮板。
这是一个完美而充满色彩的新秀赛季,张伯伦凭借场均37.6分,27个篮板的辉煌数据单,不可思议地包揽了最佳新秀,全明星MVP和常规赛MVP三项大奖,并入选最佳阵容。
后来的数十年中,也只有68-69赛季的昂塞尔德重现过包揽最佳新秀和常规赛MVP的神迹。
1960年的季后赛,年轻的费城勇士早早遭遇了强盛的波士顿凯尔特人。
拉塞尔和张伯伦这对一生的宿敌开始进入彼此的生活,随后的十几年中,他俩在季后赛里碰对八次,共同演绎了篮球史上——甚至是职业运动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巨人对决。
遗憾的是,从头到尾,张伯伦只有一次是真正地击倒了拉塞尔。
正像他们这一回的交锋,整个系列赛张伯伦的得分超出拉塞尔81分之多,可波士顿还是4:2赢走了胜利。
事实上,在张伯伦肆虐的新秀赛季,乃至其后的若干赛季中,他的对手始终没有找到一种可以钳制他的有效方法。
凯尔特人的全明星前锋,后来成为教练和播音员的Tom Heinsohn事后承认,波士顿是全联盟首个提出依靠团队防守来限制张伯伦的球会。
“我们尽力寻求他的弱点”,1991年,Heinsohn向《费城每日新闻》
张伯伦在天使之城洛杉矶度过了职业生涯的最后5年,其中湖人4次闯入总决赛。
最值得青史留名的自然是伟大的11-72赛季,张伯伦仅仅得到14.8分,但他对于球队整体的贡献却达到了另外一个层次:季末张伯伦以19.2个篮板当选篮板王,进入最佳防守阵容,顺便一提,时年他已35岁。
张伯伦真正尝到了团队合作的甜头,他把自己放在和后卫杰里·韦斯特,Gail Goodrich,前锋Hy Hairston,Jim McMillian同等的位置上去,湖人在无比团结和顺畅的运转中打出了至今令后人望峰息心的33连胜,并缔造了69胜13负的超完美战绩,直到乔丹和芝加哥公牛的72胜10负出台前,这一直是NBA的最高胜率。
最终湖人顺利进入总决赛,4:1解决尼克斯,张伯伦也戴上了第二枚总冠军戒指。
72-73赛季后,伟大的张伯伦正式退役。
像许多职业球员那样,张伯伦退役后也当了一年的教练,对象是ABA的圣迭戈征服者队。
圣迭戈人希望张伯伦能像拉塞尔那样出任球员兼教练,张伯伦本人表示同意,但联盟的条款规定又一次扫了他的兴。
年,张伯伦出演好莱坞**《野蛮人柯南》。
在那之后,排球,网球,马拉松,水球,都是张伯伦消磨时光的好伙伴。
精力无穷而又不甘寂寞的张伯伦甚至差点和世界重量级拳王阿里过招,可惜不了了之。
有关他的新闻一直很多,退役很多年后,张伯伦好像一直活在镁光灯的中心。
直到张伯伦50大寿时,还有NBA球队希望请他出山,作为替补中锋每场出战15-20分钟。
他还出版了好几本书,如饥似渴地研究学术,并且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学士学位。
编辑本段1.7NBA人物·外界评价
他是篮球运动史上最强悍的统治者,其在进攻端展现出的能量震古烁今。
如果要开具一份有史以来最伟大篮球运动员的名单,相信绝大多数的球迷都会把张伯伦的名字放在最顶端——至少无限接近这个位置。
张伯伦对于其篮球臣民的主宰性之大,在整个职业体育圈内都几乎称得上绝无仅有。
你可以取双人包夹,三人包夹,甚至 *** 的犯规战术,总之当你取了一切你认为可以阻挡张伯伦前进步伐的伎俩之后,通常会绝望的发现,这个怪物仍然能够随心所欲地拿分,或者摘取篮板。
所以,当张伯伦被《费城每日新闻》的记者问到,究竟张伯伦是不是史上最佳球员时,“大O”会甩出这么一句话:“历史纪录不会说谎。”
他是唯一一个单赛季斩获4000分的NBA球员,他保持着联盟单场得分纪录(100分),连续进球纪录(18个)和单场篮板纪录(55个),而在这份骇人听闻的履历表中最骇人听闻的,还是他在1961-62赛季创造的场均50.4分的火星人数据——如果你对得分不太感冒,那么张伯伦同年场均48.5分钟的上场时间,或许能够满足你的胃口。
到退役时,张伯伦的职业生涯总得分是空前的31419分,不过这个纪录后来被贾巴尔、卡尔马龙和乔丹所打破。
尽管如此,张伯伦的23924个篮板球依然傲视天下。
除此之外,他还有过连续7年蝉联得分王,14个赛季中有11年折桂篮板王的伟业。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自私的球员,张伯伦甚至还在1967-68赛季小过了一把联盟总助攻王的瘾。
最恐怖的得分数据
118场得分50+;连续14场得分40+;连续65场得分30+;连续126场得分20+;新秀赛季场均37.6分;72.7%的单赛季最高命中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字不仅全部是NBA史上最高,而且和身后第二名的差距更是远得有几光年。
鉴于以上全部原因,张伯伦的名字注定会在所有NBA的数据(尤其是得分)纪录表上频繁出现。
为了削弱其过分强大的统治优势,联盟不得不针对张伯伦制定和修改多条规则,包括扩大三秒区,引入进攻干扰球的概念,以及罚球时的一些严格判定等等(修改规则前张伯伦经常在罚球时直接起跳灌篮)。
已经够了,NBA史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缔造如此多的奇迹,并对这项运动产生如此巨大而直接的影响力及制约力。
很难想象如果得到今天这样现代化和系统化的训练,饮食,装备等,张伯伦会进化成怎样一个天外来客。
事实上,资料已经比同时代的任何对位者都要高大和强壮得多,他在高中和大学时便是全美知名的多种运动天才,拥有7尺1寸和“注册”275磅的完美身材——张伯伦职业生涯中后期的实际体重超过300磅。
张伯伦的天生神力
《费城每日新闻》记述过一件有趣的史实:西雅图超音速队的球员Tom Meschery曾向张伯伦下过单挑帖,后者应允。
战斗开始,Meschery持球进攻,连做四个动作后出手投篮,被张伯伦盖掉。
Meschery忿忿不服,重新拿球,重新动作,重新被盖,生命不止,循环不息。
终于Meschery恼羞成怒,开始绕着张伯伦不停地转圈,指望迷惑对手。
张伯伦兴味索然,伸出蒲扇似的大手,罩住身高6尺6寸的Meschery的脑袋,略一使劲,可怜的西雅图球员便像陀螺一般旋转起来,越转越远。
转到第三个圈时,张伯伦金口忽开:“收。”Meschery这才停了下来。
张伯伦的神力还有许多传说。
Rod Thorn,当过NBA球员,教练,GM和行政主管,曾饶有兴趣地回忆过一场张伯伦参与过的群架,他说那时两群壮汉缠成一团,厮杀正紧,只见张伯伦两眼冒血,气势汹汹地杀来,随手在人堆里“捡”起一个就扔,好像那个倒霉蛋的身体是羽毛做的一样。
事后清点尸体,那个有幸被张伯伦“捡”起来的家伙身高6尺8寸,体重220磅。
张伯伦的力量使他成为那个年代里极少数可以封盖大力灌篮的怪物之一,1968年的一场比赛,对手纽约阵中身高6尺11寸,体重245磅的中锋Walt Bellamy是联盟有名的巨兽,曾想在张伯伦头上来一记泰山压顶,结局惨不忍睹,用一个现场观众在《费城每日新闻》上回忆的话来说:“张伯伦在篮筐顶点结结实实地把球盖了下来,一巴掌扇出了场外。
还有,他差不多顺便把Bellamy也扇出了场外。”
编辑本段1.8NBA人物·永载史册
18年,张伯伦第一时间入选了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1996年,入选50大巨星。
1999年10月12日,63岁的张伯伦因心力衰竭,于家中病逝。
他在篮球世界里的地位和荣耀,正如其外号“Big Dipper”所显示的那样,永远是天际里最耀眼,最辉煌的星星。
而他留下的无数历史,也会经由后人传述,崇敬,一代一代,永无止境地流传下去。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大全
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的概念也只是模糊的,所以我们应结合幼儿的生活 经验 ,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玩陀螺,了解陀螺的外形特征及旋转的奥秘。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究、验证陀螺制作过程,并记录制作 方法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在情景游戏中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⑴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陀螺。⑵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记录卡若干份。⑶摄像机、陀螺擂台赛。
2.经验准备在科学探索区中提供各式陀螺供幼儿操作、探索,找到 教育 目标与幼儿经验的契合点,以便收集适宜完成教育目标的信息。
活动过程:
一、“转转发布会”───设置情境,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
1.“转转发布会”后提问:
⑴你是怎样让陀螺转动起来的?
⑵陀螺旋转与不旋转有什么不同?
⑶怎样让陀螺旋转时间更长呢?幼儿玩陀螺后分小组根据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把自己的自身感受、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
2.欣赏陀螺,从而了解陀螺外形特征。
指导语:陀螺是什么样子的?
(如:下面尖尖的,中间有个圆片等,可启发幼儿回想陀螺的共同之处)
二、“陀螺”诞生记──让幼儿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尝试动手设计制作并记录结果
1.讨论制作方法指导语:有趣的陀螺怎样诞生的呢?
(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讨论时间,关注幼儿不同的设计思路,引导幼儿探究可行的制作方案)
2. 总结 、记录制作步骤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设计步骤如下:
⑴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在圆形纸上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
⑵将装饰好的图形剪下;
⑶在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戳个洞,再把火柴棒插入洞内。
3.陀螺产生了
幼儿按自己的设计方案,自主探究陀螺的制作过程。
注意:⑴启发幼儿运用各种颜色大胆进行装饰,画出不同图案,设计不同造型。
⑵找准中心点,注意掌握重心。
三、陀螺擂台赛───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拍摄此过程)
1.比一比,谁的陀螺转动时间长?
2.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陀螺静止时能看见几种色彩?转动起来就不见了呢?
活动延伸:
运用硬纸板和火柴棒试着把陀螺制成三角形、正方形等,看它们能否转动起来。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 种植 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活动过程
1、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2、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3、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拓展思路
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2.能想办法把报纸变成纸球,并探索出固定纸球的方法。
3.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使幼儿具有一定的玩纸的经验。
教具准备:报纸、小篓子、彩色毛线、彩色橡皮筋、包装袋、透明胶布、双面胶、固体胶、 乒乓球 拍、 羽毛球 拍、 足球 门、小 篮球 架、剪刀、小背篓。
活动过程
1.自由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教师引导: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报纸,我们要和报纸一块儿做游戏。请你们每人拿一张报纸玩一玩,看看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谁玩报纸的方法多。
幼儿自由玩报纸。(折叠、抛、投掷、跨跳、顶在头上玩等)
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报纸的玩法。(幼儿把报纸放在地上,找张椅子坐下来)
2.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用报纸玩了很多游戏,有的把报纸折成小动物玩,有的把报纸向上抛着玩,你们想不想把报纸变成球来玩呢?用什么办法能把报纸变成球呢?想变成什么样的球?(能提供足够的报纸,接着,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我们带着自己的球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玩。教师巡回指导。
3.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玩了这么长时间,看看你的纸球有什么变化。
幼儿:散了,不圆了。
教师:玩了一会儿,纸球就有点散了,没有原来那样圆了,那怎样才能让你的纸球变得紧紧的、圆圆的,更好玩呢?我们用什么来固定纸球呢?(教师出示材料)我们来试一试谁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儿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4.师幼共同游戏:投篮。
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投篮的那个架子是不动的,很容易投。现在,我来当篮球架(老师把小背篓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谁有本领把球投进我这个小背篓中来,好吗?
活动 反思
(一)崇尚简约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简约化,是指对科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各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简化后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意味着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探究操作,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幼儿。
1.材料简单实用。
本活动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报纸,幼儿在折、团、固定纸球等活动中,建构了关于报纸的相关经验,体验到了探索、发现、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因此,科学探究应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2.过程简洁明了。
课堂是幼儿学习、思考的场所,不是表现教师才艺的场所。教学的过程设计要简单有效。简单的设计可以给幼儿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和建构出新知。环节的预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简。本活动的教学环节简单而清晰:自由玩报纸,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纸球的不同方法。这三个环节看似简单,却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并对教材的重、难、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的一个大致框架。
3.内容简约充实。
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一个常数,一般是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要想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对一个物体或现象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幼儿的学习精力也很有限。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活动侧重于让幼儿在自由玩报纸积累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报纸变成纸团的方法,进而自然而然地导入固定纸球的环节,内容虽然简约,但幼儿的探索是充实的、快乐的。
(二)回归本真
本真课堂中的“本”是指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真”是指课堂教学的真实,同时也是指幼儿的童真。本真课堂应尊重幼儿的真实体验,应让幼儿得到限度的自由,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创造。
1.尊重幼儿的真实体验。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本活动的三个环节,是从独自玩报纸、两两合作玩报纸、集体玩报纸,到自己探索报纸变成球的方法,再到最后环节中自己选择材料固定纸球。幼儿的体验是充分的、真实的,是幼儿自己对真实的材料进行真实的观察与操作而获得的真实体验。教师在每个环节中,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表达和创造方式,及时肯定他们独特的体验与表现。如在自由玩报纸的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独特玩法及时肯定,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
2.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
自由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获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追求。本活动中,从幼儿兴奋的神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探索是自由的、快乐的。一张张报纸在幼儿的手中变成了他们喜欢的篮球、 排球 、足球、兵乒球、沙滩排球……他们进行着激烈的足球、乒乓球和投篮比赛。当幼儿在比赛中不断地搓、揉纸球时,教师及时地点拨,激起了他们固定纸球的愿望。在这个环节中,他们自由选择材料,取独立或两两合作或请教师帮忙的办法固定纸球,然后用固定好的纸球再去进行投篮、足球射门等比赛,从中体验到自由创造、获得成功的快乐。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在交流、讨论中分享有关蚱蜢的经验与信息,产生进一步探究的的愿望。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或疑问,并进行记录。
活动重点:幼儿分小组进行探索,并进行记录。
活动难点:交流质疑:蚱蜢是怎样长大的?
活动准备:蚱蜢、投影仪、幼儿用书《认识蚱蜢》。
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
说说 捉蚱蜢时发生的趣事。
2、探索活动:
(1)、提出探索的任务,如蚱蜢怎样 跳高 。
(2)、幼儿分小组进行探索,并进行记录。
(将发现的秘密记在纸上,将问题记录在有问号标记的纸上)。
3、交流质疑:
(1)、每组推派代表进行介绍。
(2)、根据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3)、提出预设问题:蚱蜢是怎样长大的?
(4)、结合,小结蚱蜢的生长过程。(蚱蜢妈妈产下卵以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变成幼虫,经过5——6次蜕皮以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蚱蜢。)
4、留疑:
把幼儿提出的,还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探索的内容。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有关联性的物体进行匹配。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连线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好朋友吗?说一说好朋友是谁?为什么你觉得你们两个是好朋友?
2、小结:好朋友都喜欢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和高兴的事情,愿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难的时候,好朋友之间会互相帮助。
3、如果没有好朋友,会感觉怎么样呢?
二、帮物品找朋友,理解关联性的含义
1、小朋友们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会说话、不会动的一些东西或物品,它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么?(椅子)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对好朋友?谁是VCD机的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说出碗、瓶子、电视机、录音机、画笔、锁等,请小朋友帮它们找一找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小结:有的物品吸一个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个好朋友,如果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会怎么样?
三、自主发现相关联的一组物品
1、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谁和谁是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把是好朋友的几个物体连起来说一句话
四、出示挂图。完成上面关联性的对应连线
1、请幼儿看挂图,让好朋友们拉拉手,完成连线
2、把三个好朋友连起来说一句话,再想一想每一组物品还有没有好朋友。如:雨-雨鞋-雨伞的好朋友还有雨衣。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大全相关 文章 :
★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
★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
★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2020最新归纳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5篇
★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2020创意方案合集
★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精编合集
★ 精选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
篮球。单手持球转身过人的细节问题。
人转 而且得在贴着人时迅速转身 远了是不能过人的 我转身前通常是要把球狠砸一下这样转身时球才会稳而且转身速度快 除非你有阿尔斯通那样的运球能力 运着突然毫无征兆的跟个陀螺似的转身了 不然最好 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