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了VAR,世界杯成了“点射杯”
2.求世界杯趣闻!
有了VAR,世界杯成了“点射杯”
到目前为止,2018年世界杯首轮小组赛已经结束,世界杯进行了四分之一。在16场比赛中,共进球38个,其中点球多达9个,定位球多达23个,创造了点球数和定位球数最多的记录。
如此之多的进球还要“归功于”VAR,而法国队就是第一个“受益者”。
6月16日,在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法国队前锋格里兹曼在禁区内被对方队员绊倒,VAR助理裁判及时提醒了主裁,并改判了点球。此举创造了世界杯史上首次因VAR改判的记录。
法国VS澳大利亚,通过VAR改判点球
那一天的3场比赛中,共出现了5个点球。
VAR被运用到多场比赛中,比如在秘鲁对阵丹麦时,奎瓦被波尔森绊倒在禁区内;哥斯达黎加对阵塞尔维亚塞时,普里约维奇的手触到了杜阿尔特面部......特别是在韩国对阵瑞典的比赛中,因为VAR技术,该场比赛犯规次数达到43次,创造了到目前为止最高犯规纪录。
“改写命运”的VAR
VAR的全称是VideoAssistantReferee,意思是“助理裁判”。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回放技术,监控与分析球场状态,帮助主裁判作出正确判罚。
VAR在场上共有35台摄像机,提供角度更全面的回放。这项技术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弥补裁判的肉眼观察不足,纠正错判、防止漏判。
按照本届世界杯的规则,发生以下四种情况时,VAR技术团队会提醒主裁判进行改判:是否越位后进球、是否应该点球、是否应该红牌处罚、核实球员身份。
主裁观看回放
VAR的技术人员的工作范畴就是提醒场上的主裁判,而最终的“生杀大权”——看不看回放,要不要改判,仍掌握在主裁手里。
很多人说,VAR的深度介入改写了球队命运,此话不。
6月18日,在韩国对阵瑞典的下半场比赛中,韩国球员防守时飞铲放倒瑞典球员,主裁判第一时间没判罚点球,但经过场边裁判的提醒,在观看了VAR之后决定改判点球。最终,瑞典球员格兰奎斯特主罚点球命中,打进了全场比赛唯一进球。最终,瑞典队以1:0战胜韩国队。
这场比赛把人们“带回”到了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
在那届韩日世界杯上,韩国队在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葡萄牙,主裁判罚下了2名葡萄牙球员,对韩国队的恶劣行为“装聋作哑”,韩国球员朴智星的最后一脚“绝杀”让葡萄牙队惨痛出局。如果说这场比赛留有“裁判不公”的争议,此后的比赛则是有目共睹的。
在1/8的决赛中,韩国对战强队意大利,主裁判莫雷诺先是吹罚给韩国队一粒点球;加时赛中又将遭受犯规的托蒂红牌罚下;之后托马西的进球又被判无效。最终,意大利1:2败给韩国,意外出局。
韩国球员直接从背后“铲人”
在随后的1/4决赛中,韩国遭遇夺冠热门西班牙,主裁贾马勒·甘杜尔先后吹罚西班牙队两粒进球无效;金泰映的乌龙球被误判为有西班牙球员犯规,而华金助攻莫伦特斯绝杀又被误判华金带球出了底线。最终,韩国在点球大战中战胜西班牙。
就这样,韩国依仗着脏球和黑哨一路闯进四强。
但打脸的在后面。
意大利《罗马体育报》在三年后的2005年5月29日头版刊出爆炸新闻——2002年的世界杯为球。背后不为人知的丑陋真相逐一浮出水面。《罗马体育报》直言,意大利和西班牙是受害者。
那届世界杯成为足球历史上的巨大污点。
16年后的今天,VAR改写了韩国对战瑞典的结局,恰巧也应征了那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当时的赛场上运用了VAR,韩国队还能打入四强吗?
当“上帝之手”遇到VAR
在本届世界杯之前,VAR技术已经应用于欧洲主流联赛,但引发了不少争议。
在今年4月份美因茨与弗赖堡的保级对战中,出现了尴尬的一幕:就在上半场快要结束前,美因茨球员的传中击中了弗赖堡球员的左手,但是主裁判圭多·温克曼当时并没有进行点球判罚,并结束了前半场比赛。之后通过VAR,裁判判定了弗赖堡手球,于是两队球员又回到场上,美因茨球员罚中点球,并领先于弗赖堡,最后以2:0拿下比赛。
弗赖堡董事约亨塞尔表示:“一开始有点难以置信。但从规则上来说,我觉得是完全符合的。我们只能选择艰难地去接受,这总是很奇怪的。”
显然,VAR与裁判们正处在磨合期。
伴随着VAR的介入,关于技术割裂比赛的说法不绝于耳。
有人说,VAR可以让主裁完全甩锅——把那些具有争议的棘手问题交给VAR处理,主裁判对于比赛节奏的影响更大了;还有观点认为,技术的过多介入影响了比赛的整体流畅性与观赏性。
尽管如此,VAR仍然悄然改变了球场局势和“规则”。
如果主裁判最终决定需要通过VAR针对某个环节进行回放,他就会作出这样的手势,然后主裁判就会前往比赛场上带有“VAR”标识的回放区域观看
从本届世界杯的比赛来看,主裁在听从VAR建议后迅速做出了反应及决断:法国与秘鲁分别获得的点球;西葡大战中迭戈·科斯塔的第一球进球有效;阿根廷面对冰岛时帕文在禁区内与塞瓦松冲撞后倒地不予判罚......主裁判根据VAR的指示取了不同的决定:暂停比赛或继续进行。
据知乎用户@保利威统计,随着两组裁判分工配合的不断完善,因VAR导致的比赛中断的时间已与推出之初缩减不少。当西葡大战主裁与VAR沟通确认科斯塔第一个进球有效的那一刻,西班牙队员还未完全退回本方半场;法澳、秘丹之战中,主裁判分别用了49秒与65秒回看判定点球;昨日的哥赛对决伤停补时阶段出现了一次场边冲突、一次隐蔽犯规后,主裁判经由VAR提醒累计共花费2分7秒处理应对。
除此之外,VAR还能对球员起到了震慑作用——他们不再敢轻易犯规,因为球场上的摄像机基本是无死角全覆盖。
人们希望,VAR的介入能够实现公平最大化。
现任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的科里纳建议,引入了VAR之后,边裁在一些疑似的越位判罚中不要举旗,将越位与否留待VAR来决——
“如果进攻没有越位,但被边裁举旗认为是越位了的话,那就无法补偿回来了;相反,如果是进球了但通过VAR发现存在越位情况的话,那倒是可以改判。这同样要求这一届球迷不要动不动就起哄说边裁不作为。”
因为主裁判的权力之大,关于世界杯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三十二年前,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将英格兰无缘决赛。误判和错判是世界杯的家常便饭,恰好也造就了世界杯的独特魅力,让比赛的观赏性和性更强,不过,单纯强调“观众视角”与公平正义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上帝之手”: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杯阿根廷与英格兰的1/4决赛中,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优化,或许在四年后的世界杯,VAR技术就能在主裁的眼镜上实现了;八年后,世界杯不再需要人类裁判......但即便如此,技术仍然无法改变一些东西——那些由巨大利益带来的刻意误判。如果在2002年的韩亚世界杯上,结局早已被书写,被利益纠缠的裁判只能吹黑哨,即便是再先进发达的技术无法改变意大利和西班牙“被出局”的悲惨命运。
求世界杯趣闻!
历届世界杯趣闻
光脚进球
在1938年第3届世界杯巴西对波兰的那场比赛中,由于赛前下雨场地泥泞,巴西著名足球老将列昂尼达斯不小心将一只鞋陷入泥水中,一时无法脱身。这时对友恰好给他传来1球,情急之下他只好丢下鞋子光着脚冲上前去,带球晃过对方后卫射门成功,创造了光脚进球的纪录。
最倒霉的球队
在参加第12届世界杯的南斯拉夫的第一场比赛时,组委会放错了国歌,给他们放的是前苏联的国歌。在第二场比赛中,又把他们的国旗挂错。另外,在争夺前4名的比赛中,该队还被错判了1个点球,从而痛失半决赛的资格。
欢喜的失败者
虽败犹荣的例子在世界杯的历史上屡见不鲜,但3战3败还能击掌相庆的球队却应该很罕见。阿连酋队在1990年世界杯小组赛3战3败,但有幸在这3战中射进两个球。队员们为这两个进球欣喜不已,因为每个进球都会给他们赢得一辆豪华轿车作为奖赏。
撞飞裁判牙
在第十二届世界杯揭幕战,意大利队对秘鲁队的比赛中,主栽判埃什瓦尔因为过分紧张,加上跑位不当,被秘鲁队员撞了个跟头,嘴里的牙也被撞得无处可寻。比赛因此被延误十多分钟。
警车取球鞋
1982年的6月30日,比利时队同阿根队的比赛中。粗心的比利时队员到比赛快要开始时才发现忘了带比赛专用鞋。当地的警察动用警车十万火急的赶到20多里外的旅馆取鞋。
德美啤酒大战
世界杯乃商家必争之地。德国世界杯上最典型的一场商战,是啤酒销售权的争夺,因为德国人以自己酿造的本土啤酒为荣,偏偏组委会把德国12个世界杯举办城市的64场比赛期间的啤酒销售权卖给了美国的百威啤酒。这个决定激怒了众多骄傲的德国饮酒者。百威总部关注了该并表示可以理解,随后同意将30%的销售权转让给德国本土啤酒公司碧特博格,让其销售德国大众更加熟悉的的碧特博格啤酒(即比特啤酒)。
巴西严禁异性
2006年5月22日到6月4日期间,巴西国家队先住在瑞士小城韦吉斯进行世界杯前的备战。巴西足协派出的先遣工作人员已经抵达瑞士,入住韦吉斯花园酒店,宣布了一揽子纪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禁止异性。
巴西足协派去的协调人阿塔罗要求所有的技师,以及、温泉、健身房里的服务员全部换成男性。
荷兰推出特殊险种
荷兰人爱足球,为了看荷兰队比赛,装生病请病也在所不惜。为了保证公司不因员工的“球赛病”而蒙受太大损失,荷兰一家保险公司居然推出一种特殊的“球赛病”险种,只要员工在荷兰队有比赛的日子请病,其所在公司就可以要求获得赔付。
进球英雄被打晕
1954年,在瑞士举办的第五届世界杯上,乌拉圭与匈牙利在半决赛中相遇,上半场乌拉圭0—2落后,但下半场风云突变,荷柏格为乌拉圭攻进一球,到终场前4分钟时,他又进了一球,把扳平。狂喜的队友围上来又捶又打,以示庆贺,没想到竟把他打晕在地,抬了出去。结果乐极生悲,加时赛中乌拉圭以2—4输掉了这场比赛。
弃权传染病
1950年巴西世界杯的预选赛上,奥地利、土耳其和叙利亚同分在一个小组。但是比赛还没有开始,先是奥地利突然宣布弃权,接着叙利亚也退出比赛。按规定,该组的第一名参加进入世界杯16强。这样一来,土耳其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接晋级。当两个月后决赛开始时,土耳其队也突然宣布弃权!人们说,土耳其是得了“弃权传染病”了。
10比1的笑话
同样是在1950年世界杯上,足球“鼻祖”英格兰队以0比1负于无名小卒美国队。一位英国记者为了不使本国读者感到痛苦,竟将结果改为10比1发回国内去。球迷当时不难过,事后弄清真相后已是啼笑皆非。这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一大笑话,本场比赛也被认为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出人意料的冷门之一。
引火烧身的记者
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中,阿根廷队出人意料地栽倒在捷克斯洛伐克和联邦德国队脚下,只得提前回国。因为害怕球迷们的“惩罚”,他们选择了夜间在国内降落的班机。然而,当队员们刚一走下飞机,就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袭击,有臭鸡蛋、西红柿、空罐头盒等等。一时间教练和队员们被打得鼻青脸肿、全身麻木。最后,连足球队领队的住宅和足协办公室的门窗也被捣毁了。
这其中有一位记者,为阿根廷队的失败在报上辩护了一番。结果,他引火烧身——自己遭到袭击,挨了拳脚,照相机被砸坏,汽车被推翻并被点火烧毁。
身价百倍的裁判
1958年世界杯的法国裁判格依盖曾成为巴西的“一号国宾”,因为他担任主裁判的那场决赛结束之后,巴西队第一次获得了世界冠军。
格依盖在世界杯比赛结束以后,被邀请到巴西进行了一个月的旅游,巴西方面支付了他此行的全部费用,在旅游期间,他得到巴西人民的隆重款待。之后有段时间,每当巴西境内有重大足球比赛,总是请他在比赛开始之前出场同数万观众见面,然后在场内独自绕场一周,接受万众的欢呼,这名裁判成为巴西报纸、广播中经常出现的人物。
愤怒的球迷
1958年第六届世界杯赛,阿根廷队由于发挥失常,不但没有像本国球迷赛前所想像的那样夺得冠军,而且输得很惨,连四强都没有进入,引起了本国球迷的极其愤怒。尽管球员的航班是选在夜间着陆,仍有很多球迷涌向机场,把刚刚踏上本国国土的国家队员打得鼻青脸肿。有些球迷还嫌不够解恨,又冲进了部分球员的住宅,打碎门窗,还捣毁警察的汽车泄愤。
撞飞裁判牙
在第十二届世界杯揭幕战意大利对秘鲁队的比赛中,主裁判埃什瓦尔因为过分紧张,加上跑位不当,被秘鲁队员撞了个跟头,不但笔记本被撞掉在地,连嘴里的牙也被撞得无处可寻,弄得狼狈不堪,比赛也因此被延误了十多分钟。
最倒霉的球队
参加第十二届世界杯赛的南斯拉夫队算是一支最倒霉的球队。在他们的第一场比赛时,组委会为他们放错了国歌,给他们放的是苏联的国歌。在第二场比赛中,又把他们的国旗挂错。除此之外,在争夺前四名的比赛中,还被错判了一个点球,从而痛失半决赛资格。
警车取球鞋
1982年6月30日,这一天是比利时队同阿根廷队的比赛。粗心的比利时队队员到了比赛快要开始时才发现忘了带比赛专用鞋,不得已只好求助当地警察动用警车十万火急地赶到20多里外的旅馆取鞋,不幸的是第一辆警车途中车胎放了炮,只得又派第二辆警车才取来球鞋。
人狗同场“竞技”
在第十二届世界杯赛秘鲁队与喀麦隆队的比赛过程中,有一只平时专门训练耍球的杂技狗突然挣脱主人的怀抱跑进比赛场内奔球猛追而去,演绎了一场人狗同场“竞技”,引起了场上场下一片混乱,影响了比赛的正常进行。直到警察赶跑了这只狗比赛才得以继续进行。
南非世界杯绿茵场上续
7个老人掌帅旗
在南非世界杯的绿色草皮周围,活跃着一群银发主教练,年纪最大的要数希腊队72岁的主帅雷哈格尔,67岁的佩雷拉(南非队)、64岁的卡佩罗(英格兰队)、62岁的里皮(意大利队)和埃里克森(科特迪瓦队)、61岁的希斯菲尔德(瑞士队)、60岁的博斯克(西班牙队)等等。
这些世界名帅都已经过了退休年龄,都是在俱乐部取得佳绩后到国家队“超期服役”。除了里皮和博斯克,另外五位老帅都被“返聘”到非本国球队执教。这群“爷爷级”主教练在带来经验的同时,也坚守着相对保守打法,延续着足球世界的风骨与。
他们或许都曾是绿茵场上的球员,可当球员生涯远不如他们执教生涯如此辉煌。例如,意大利人卡佩罗的执教足迹遍及AC米兰、、罗马和尤文图斯,夺过9次联赛冠军,并在1994年率米兰拿到。而里皮在年轻时只在意大利国奥队中上过场,执教意甲却是风光异常,在尤文图斯夺得了一连串的冠军。瑞典人埃里克森的执教生涯已过了30年,他曾率领哥德堡队夺取1982年欧洲联盟杯冠军。1982年夏天离开瑞典前往本菲卡队,后来登陆亚平宁半岛,拿起过罗马、佛罗伦萨和桑普多利亚的教鞭,随后带领拉齐奥队赢得1998年意大利杯、1999年欧洲优胜者杯、2000年意甲冠军。
这群“老家伙”能够坚挺至今,肯定有着过人的执教履历。他们在执教俱乐部期间总能摆平各国球星,率队通过漫长的联赛锻造了非凡的气质。
祖孙两代人
都进法国球
当墨西哥的埃尔南德斯打进法国队一球后,时间一下子回到了1954年。在瑞士的世界杯上,埃尔南德斯的祖父也曾遭遇过法国队,结果他在第85分钟打进了法国队一球。
埃尔南德斯来自一个足球之家,他将自己家族的无上荣誉完美继承到了2010世界杯赛场上。埃尔南德斯全名叫哈维尔·埃尔南德斯·巴尔卡扎,他的父亲哈维尔·埃尔南德斯·古铁雷斯参加过1986年世界杯,但身批19号球衣的他没有获得出场机会。不过,埃尔南德斯家族最早参加世界杯的是他的爷爷托马斯·巴尔卡扎。他在1954年参加过世界杯比赛,在当时墨西哥和法国队的比赛中,托马斯·巴尔卡扎在全场第85分钟打入法国队一球。
爷爷打下的江山,通过父亲的继承,到了孙子这里重新发扬广大。不同的是,1954世界杯的墨西哥队,小组赛两战全负,只能早早回家。而现在的墨西哥,两战过后1胜1平,在这个小组中,出线形势最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