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队夺得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银牌后,德国媒体是怎么说的?
2.2016年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马龙夺冠,创历史记录)
3.男乒团体决赛第三场,马龙对阵波尔,为什么许昕不做场外准备?
4.波尔的故事:1人对抗国乒4代人,为何不受德国民众欢迎?
德国队夺得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银牌后,德国媒体是怎么说的?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在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获得了男单、女单、男团、女团的冠军,只是丢失了混双一块金牌。在男团的对战中,遇到了德国队,他们有惊无险,以3-0拿下了德国队,让他们见识到我们的强大。德国媒体的评价也是有趣。
一、德国体育媒体Sportschau:德国乒乓球男队在团体决赛中以0:3败给了夺冠大热门!
在乒乓球的比赛中,德国这些乒乓球运动员,还是很有特点的,奥恰洛夫的反手就是一个亮点,让樊振东有点不适应。不过,好在他的实力强劲,在适应了以后,压制对手的正手,拿下了他。
这个就跟酒席上的猜拳一样,高手之间,就是心理状态的比拼,还有当时场上情况的把控,结果,我们赢了,他们得喝了。不过,对于德国队而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波尔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他在德国属于乒乓球的****,还曾经获得过世界第一的排名。提到德国乒乓球队的人物,球迷应该会记得瓦尔德内尔,他也是大满贯的获得者,而波尔被认为是他的继任者。
波尔的实力也不俗,能够带着德国队获得了亚军,也是值得欢呼的。毕竟,作为欧洲人能够在小球上获得如此成绩,也算是可喜可贺,甚至还超过了日本队。
他们觉得,能够拿到这个成绩,已经是很棒的了。毕竟,中国队,实在是太强大了。不仅仅是队员厉害,这些教练也是藏龙卧虎。有人说刘国梁是不懂球的胖子。这个小胖子,是世界大满贯得主。
像马琳、李隼等都很厉害。前者是世界冠军,后者指导了王楠、张怡宁、李晓霞这样的优秀人才。可见他的指导能力,实在是厉害。不仅仅是教练员厉害,还有很多的陪练。
他们是幕后的英雄,我们乒乓球的运营体系是很完备的,哪怕是沙拉拉推动了大球改革,使得刘国梁不得不退役,但是,我们只是有短暂的阵痛,之后,依然是我们的天下。
真的有种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感觉。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实力,不可动摇。德国队能拿到亚军,已经是厉害了。不要忘记,日本队也是很厉害的,他们还拿到了一个混双的冠军。
这一点,伊藤美诚和水谷隼也算是厉害。水谷隼表示,这个胜利,来自于伊藤美诚,一开始也是没有信心,是她一次次用声音鼓励,让他越来越有感觉,最终拿下了冠军。
我们这一次有点大意失荆州的感觉,不过没事的,水谷隼要退役了,伊藤美诚要是与张本智和搭档,看我们的吧!打不败你们,我喝两大碗豆浆!
二、德媒:金牌属于中国,奥恰洛夫、波尔和弗朗西斯卡为银牌而欢呼
他们对中国队拿到金牌,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他们更加关心的是,拿到了亚军这件事,表示,可以欢呼了。看来他们是知道自己的实力和水准的。我们老话都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他们还是不错的。
波尔是老将,而奥恰洛夫是小将。防守能力很强,反手发球、反手和快撕那叫一个溜啊。就如同拳击手的一套组合拳一样,打出去就是一记重击,樊振东一开始就被打懵了。
不过,厉害的选手可以很快调整思路和打法的,这就跟拳击手一样。泰森的重拳一般不用,用了就是很了得的。不过,他和霍利菲尔德的对抗,没有获得成功(不是类比,别误会啊)。
同样的,奥恰洛夫对阵樊振东,也没有成功。不过,他的实力,让中国乒乓球队认识到,他的打法,要多加关注。
还有一位,那就是弗朗西斯卡,他获得过冠军,但更多的是亚军,他还有伤痛的困扰,虽然教练很看好他,但是,面对中国军团,他的实力,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不过,就他而言,获得了这样的成绩也是很不错的,估计再难上奥运会了。他的身体未必顶得住四年的大赛。在东京奥运会上,还是不错的,可能,这是他的最后一次奥运之旅了。
在比赛结束后,东京奥运会的上,就表示德国队实力雄厚,能够进入决赛,说明了实力当然,他们的选手奥恰洛夫认为,他们是可以拿到冠军的,在比赛的时候,需要多加一点运气。
看来他是没有意识到中国队的整体实力,只是看到他的实力。低估了对手,这是战场上的大忌。不过,就成绩而言,他们也应该欢呼了。因为他们获得了银牌,这是日本队没有拿到的。
三、德国NTV新闻:中国的优势太大了:德国乒乓球男团赢得了银牌。
德国队获得了银牌,这是值得庆贺的,有德国网友表示,相持的时间太短了,也是因为对手派出的运动员,实在太厉害了。也有网友表示,他们获得了银牌,也是一种荣耀。
德国人的荣誉感,跟我们还是不大一样的。他们获得了银牌就很开心了,王楠拿到了24块金牌,张怡宁19块,她们对这个成绩,也不是很满足。她们的实力,真的是高山仰止。
有人说这不能跟中国队相比,我们的冠军,太多了。要是一个金牌,都未必敢在朋友圈里炫耀,低调拿回家就好。而德国队,获得了冠军,那必须晒一晒。因为来之不易!
这个差距就是我们所说的,实力上的不同导致的。当然,不是说德国队不行,而是我们在球队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有引入外部球员,让他们成为一条条鲶鱼。就跟引入特斯拉一样。
不得不说,特斯拉进来了以后,我们对电动车的感观,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认为,电动车就是骑着买菜的。现在知道了高科技,不过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自动驾驶领域的。
德国的媒体表示,就算是引进了球员,也是在中国的铜墙铁壁上,凿了一道小缝而已,对于中国队,没有什么影响。想想也是,他们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我们是一个系统在运行着。
他们看到了中国队的强大,也承认:鉴于中国队在乒乓球上的统治力,金牌是不可预期的。但是,对于德国队而言,这算是一个冲锋号了。在奥恰洛夫的带领下,希望德国队可以走得越来越顺畅。
写在最后:
德国媒体对德国队拿到银牌很高兴,也是认为,中国队的实力,太牛气了。要是奥恰洛夫带着大家努力拼一把,是不是可以逆袭呢?媒体们没有给出答案,但是,他们承认德国的小伙子们,干得漂亮!
德国队的实力,的确很不错。奥恰洛夫认为他们有实力拿到金牌。那就看他个人和团队的努力了。毕竟,夺冠这个事,不是说就可以做到的。那得到场上显身手才行。大家觉得,德国队能否获得冠军?
2016年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马龙夺冠,创历史记录)
2016年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马龙夺冠,创历史记录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是一场激烈的竞争。中国队在男子单打中派出了马龙、张继科、许昕三位选手参赛。最终,马龙夺得了冠军,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和团体双冠的中国选手。
比赛过程
在比赛中,马龙的表现非常出色。他在第一轮比赛中轻松战胜了埃及选手艾哈迈德·萨拉·阿卜杜勒·拉赫曼。在第二轮比赛中,他又以4:0横扫了奥地利选手丹尼斯·哈伯尔。在第三轮比赛中,他以4:1战胜了韩国选手李尚洙,成功晋级八强。
在八强赛中,马龙遇到了日本选手吉村真晴。这场比赛非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一度紧咬不放。但最终,马龙还是以4:2战胜了吉村真晴,成功晋级四强。
在四强赛中,马龙遇到了队友张继科。这场比赛被誉为“中国德比”,备受关注。双方你争我夺,一度胶着。但最终,马龙以4:2战胜了张继科,成功晋级决赛。
在决赛中,马龙遇到了德国选手提莫·波尔。这场比赛同样非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一度紧咬不放。但最终,马龙以4:2战胜了提莫·波尔,成功夺得了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
马龙的成就
马龙的夺冠不仅仅是一次胜利,更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和团体双冠的中国选手。此外,他也是第一位在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五枚奖牌的中国选手。
马龙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努力和付出。他从小就喜欢乒乓球,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他终于成为了一名顶尖选手。他不仅拥有出色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还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结尾
2016年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马龙夺冠,创历史记录。这场比赛不仅展示了中国乒乓球选手的实力和风范,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拼搏精神。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选手将会继续取得更多的胜利。
男乒团体决赛第三场,马龙对阵波尔,为什么许昕不做场外准备?
马龙的打法根本没过时,尤其是正手攻击即稳定又凶狠,基本上一板解决,他打球灵巧与凶狠结合得非常好,基本功相当扎实,应变能力非常强,切,削,旋转,挑打,过度球处理,等球技样样精通而且实战中经常使用,这些都是小胖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只是由于马龙年龄大了点的原因,正手杀招质量有所降低,似乎失误也多了,所以常被对手打回头,加之步伐跟不上,正手位常被偷袭,这些都是体力下降导致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尽管这样,只要他在场上任何人都是不敢轻视的。
因为第四场不是许昕出场!其实,这是个误会,许多人都看到了许昕坐在教练旁边给马龙加油,以为是中国队认定龙队一定拿下波尔,中国队一定3:0获胜,不需要打第四场了,所以无需准备。实际上,也就是这样,3:0.无需准备!这就是实力!
因为第四场不是许昕出场啊,樊振东一单,马龙二单,许昕三单,德国队奥恰洛夫一单,波尔二单,弗朗西斯卡三单,所以正常第四局是我们国家的一单对德国的三单,所以是樊振东对德国的弗朗西斯卡,许昕是第五盘对德国一单奥恰洛夫。
那用准备,因为打德国比打日本容易得多,赢德国是十拿九稳的事,而且在非常友好的气纷下进行。
波尔虽然实力很强,但是都40多岁了,是和刘国梁一个时期的顶级球员,但是现在年龄太大了,状态下滑的厉害,马龙还能输给他?那可以去养猪了!
再有第四场比赛是樊振东上场对战弗朗西斯卡,许昕是第五场比赛上场。所以许昕根本不需要做战前准备。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的团体比赛把双打放在了第一局,主要是为了避免之前里约奥运会有的球员需要连续上场两次的情况,比如许昕当初就是第二场和第三场都出场了,间隔休息时间只有五分钟。
今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的对战是:第一场双打比赛:许昕/马龙对阵弗朗西斯卡/波尔是第一盘。第二场一单,樊振东对阵奥恰洛夫。第三场二单,马龙对阵波尔。(没打的两场比赛,第四场,樊振东对阵弗朗西斯卡;第五场,许昕对阵奥恰洛夫。)
所以许昕做什么战前准备啊?第五场比赛才是他呢!而且以中国男团的实力,根本不需要打到第五场比赛啊,所以许昕其实只会出场一次双打比赛。
马龙是六边形战士,yyds!神一样的男人值得信赖!而马龙也不负众望,第三局就拿到三四次赛点,同时也是金牌点。
虽然第三局最后有几个失误导致第三局让波尔拿下一局。但是第四局梦幻开局,9:2的,想输都难啊。马龙拿下波尔也是注定的事情,所以根本不需要做战前准备。就算做准备也是小胖做,轮不到许昕啊,他是第五场。
很简单,第四场是樊振东上
波尔的故事:1人对抗国乒4代人,为何不受德国民众欢迎?
他相貌俊雅、彬彬有礼,被誉为乒坛绅士;
他是欧洲乒坛神童,1人对抗国乒4代人;
他曾出版自传,取名《我的中国》;
因娶了菲律宾丑妻,而被德国民众抗议;
他就是乒坛的“不老男神”:波尔!
01 欧洲神童天赋异禀,被誉为老瓦接班人
蒂姆·波尔(Timo Boll),1981年3月8日出生于德国奥登沃德,身高181cm,体重74kg。
可能大家不知道,在德国也有满周岁“抓周”的习俗。在波尔刚满1岁的当天,家人们特意在桌子上摆了一堆物件给小波尔选,有足球、钢笔、钉锤、、玩具等。小波尔睁着大眼睛,最后选择了一把勺子,可能天意如此,他的确是个恋家的人,更是个顾家的好男人。
他的父亲是个乒乓球业余好手,自称“打遍小镇无敌手”,在家乡经常跟镇上的高手“乒乒乓乓”地打球,这种悦耳的声音自然吸引了年幼的波尔。当时,德国的乒乓球运动在民众间并不普及,排在前十位的国动都是一些足球、网球、篮球、自行车这些力量型项目,乒乓球最好的名词也不过是八九名。
但是经过波尔的“过滤”,他仍然挑选了乒乓球作为自己童年的爱好。为此,他父亲专门在地下室置办了一张乒乓球桌,供他练习。这一年,4岁的波尔开始系统地跟父亲学习了。
不学则已,一学惊人。一个月后,小波尔的正手就击打得像模像样,颇具威胁,有时候父亲一不留神就接不住球。这让父亲很是高兴,5岁的时候,就让孩子加入了专业的TSV Hochst俱乐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就这样,波尔边读小学、边在俱乐部练球(这与国内大多数孩子一样),此时的他开始展露出乒乓运动的天赋,在俱乐部的水平日渐增高,可是俱乐部的教练水平也不太高,以为波尔仅仅是比别的孩子聪明些而已,直到波尔遇到了一个人。
1989年,波尔8岁,德国最著名的杜塞尔多夫体校教练汉塞尔发现了波尔,他惊喜地看到波尔的天赋水平远远高于普通的孩子,于是力邀波尔去自己的学校参加集训。波尔的父母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波尔。
这个“选了勺子”的小男孩让汉塞尔失望了,他拒绝了。因为这个学校离波尔的家乡有200公里远,恋家的波尔不愿意去这么远的地方练球。这在中国不可思议,我们国内的孩子只要被知名俱乐部、或者省体校选中,哪怕几千公里都会背井离乡去学习,比如辽宁的马琳选择了千里之外的汕头乒乓球体校,鞍山的李晓霞选了山东省体工大队。
就这样,“启蒙恩师”汉塞尔带着无比的遗憾离开了,波尔后来选择了离家很近的普丰斯塔特接受训练。
进入中学后,波尔的天赋仍然未被充分“发掘”,依然不显山不露水,自从欣赏他的汉塞尔走后,第二个伯乐迟迟没有到来。但是波尔自己本身并没有荒废乒乓球运动,只是此时的他沉默寡言,相对很文静。在其他蠢蠢欲动的青春期少年泡妞的时候,他只是安静地选择打球。
伯乐终于来了,而且还是个中国人。1996年,前中国乒乓球国手许增才(他的太太是前国手陈子荷)从瑞典辗转来到德国,成为了TSV Hochst俱乐部的队员兼教练。跟汉塞尔一样,许增才很快也发现了波尔的乒乓球天赋,而且波尔与生俱来的谦虚与勤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决定帮助波尔。两人亦师亦友,波尔从许增才身上学到了真正的乒乓球技术:步伐、正手连续攻击、跑动发力等等,这些之前波尔从未接触过的“中国童子功”,令他大开眼界,天赋终于被伯乐挖了出来,许增才后来也被波尔称为“永远的老师”。
被点拨的波尔开始爆发了。一年后,波尔加盟法兰克福4级队,他开始逐渐垄断了19、1998年两届欧洲青年锦标赛的冠军,成绩无比闪耀,如日中天。此时波尔的第三位贵人(或者叫伯乐)登场了。
德国国家队总教练埃娃被光芒四射的波尔吸引了,他感觉到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就要诞生了,甚至用“天才”来称呼波尔。随后,他一手将波尔提拔到国家队3号主力的位置(另外两位是波尔的前辈罗斯科夫和费茨纳尔),这时候的波尔不过才17岁。
1999年,18岁的波尔已经升任队中1号主力,这时候他的教练换成了中国教练李乒(李先觉之子),这是波尔的第4位伯乐。此时波尔练球更加勤奋了,结束队里的训练后,还把李乒请到家里给自己“开小灶”,单独训练自己。
李乒执教一阵后,马上断言:这孩子肯定会大有出息,甚至在几年后会超越老瓦成为中国队的主要对手。做出同样预言的,还有中国队前任主教练许绍发,以及刚刚再次拿到世乒赛男单冠军的老瓦本人。
三位果然没有看错波尔。2002年,波尔连续击败王励勤和孔令辉,拿到了乒乓球世界杯的男单冠军,这是波尔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3年1月,波尔登上男子乒乓球选手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
2005年,波尔再次拿到了世界杯男单冠军(战胜王励勤、马琳、王皓),还顺便收割了瑞典公开赛、日本公开赛的男单冠军。
就是在奥运赛场上,波尔也帮助德国队取得了2枚“宝贵”的银牌和1枚铜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亚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季军、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亚军。
02 相继与4代国乒过招,曾令刘国梁失眠
就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当波尔出现了球场上,观众们不禁惊呼:这位大叔,居然还在打球?
是的,波尔仅仅比那位“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年轻5岁而已,今年已经整整40岁了!这在国乒普遍不到30岁就退役的情况下,显得多么的“另类”。
说起波尔的中国“缘分”,那可是由来已久。从刘国梁/孔令辉到二王一马,再到张继科/马龙,又到更年轻的樊振东/王楚钦(这两位比波尔小了16岁以上)……波尔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了整整4代国乒!
就像有网友所说:“铁打的波尔,流水的国乒。”不管中国的乒坛如何地风起云涌,但是波尔就如同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位参与者。用他的话说:“如果没有中国人,我早就成为大满贯了。”
这话透露出波尔对奥运会痛彻心扉的遗憾与沮丧,因为每次参加奥运会,中国队都会派出世界前3名球员,无论哪一位波尔都无法取胜。这不得不说,对波尔是一种不幸。
事实上,波尔同样令中国队头疼。早在2011年的世乒赛时,刘国梁在谈及波尔的时候曾说:有波尔我就睡不好。有波尔在,任何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其实球场上的对手,私下里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包括波尔的师弟奥恰洛夫也一样,都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当年陈玘结婚的时候,两人还跟着刘国梁、马琳、王皓等人一起当了伴郎。
谦逊、绅士的波尔与每一位中国队员都能变成朋友,甚至很多女队员在选择跨国混双组合时,都愿意首选波尔!
波尔是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的,也经常尝试着融入国乒团队。又一次,从不吃辣的波尔请了刘国梁等人吃了一顿火锅,当然更爱的还是北京烤鸭,哪怕回国后,还会在当地寻找烤鸭馆子。
跟中国队员吃饭的时候,他还学会了敬酒。如果看到队员向刘国梁敬酒,他也“生涩”地举起酒杯,恭恭敬敬地与刘国梁等人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他甚至给自传起名为《我的中国》,封面是火红色五星红旗,和他那张帅气的东欧男人的脸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另外波尔对中国的功夫片情有独钟,尤其是喜欢李小龙、成龙的**,比如《警察故事》等,只要中国有比赛,他总要买点DVD带回去。
从19年开始,16岁的波尔就经常在训练、比赛的过程中拜访中国,他的护照本上最多时有十几个中国签证章;2005年开始他还曾经加盟中国乒超联赛,在广东、江苏等地的俱乐部训练、比赛。
我们来看看波尔对部分中国队员的评价:
波尔谈王皓:王皓是一位非常全面的运动员,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弱点,拥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反手技术。
波尔谈马琳:从天赋和击球感觉看,马琳都具备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球员的潜力,无论我是落后还是领先,马琳都给我一种比较难缠的感觉。
波尔谈王励勤:从身体上看,王励勤是世界乒坛最出色的的球员,身体素质简直是十项全能的。虽然,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王励勤都不如王皓和马琳那么出色。
波尔谈马龙:马龙是一个进攻型的选手,在搭档里,我和马龙的技战术配合得非常好,如果再选跨国配对我仍然会选择马龙。(马龙对此的说法是,我的理想跨国搭档是波尔,因为他是国外选手里最强的。)
03 娶丑妻视若至宝,却被德国人非议
年少成名、英俊帅气、儒雅绅士,这让波尔全世界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球迷,尤其是女球迷,甚至有3个疯狂的日本女球迷为了看他换衣服、而且做出攀爬酒店外窗的危险行为!
罗戴丽雅-杰克比,一个7岁丧父的菲律宾移民(跟叔叔一起到德国打工),此时刚刚应聘成功这家理发店的洗头妹。当时的她一头乌发、小麦色的皮肤、丰腴的身体一下子吸引住了帅气的波尔,但是初次见面,波尔并没有勇气去表白。
2000年7月,距离相识1年后,波尔终于鼓足勇气再次来到理发店,此时女孩已经升级做了理发师,她负责为波尔理发。如同对待普通的顾客,女孩随意地与波尔聊着天。聊着聊着就不对劲了,她发现波尔不答话了,透过镜子观看,波尔在盯着自己一直看。
临走前,波尔再也忍耐不住了,大胆而又羞涩地走到女孩面前说:以后我的头都找你剪,我叫蒂姆,今年高中毕业,是职业乒乓球选手,这是我的电话。
说完,波尔红着脸逃了出去,留下了满脸惊愕的亚裔女孩。不过此后,波尔发挥自己乒乓球技术中的独门绝技——“两面弧圈”,时不时的在节日或者女孩生日时送上鲜花、甜言蜜语,意图侵蚀着女孩的心理防线。
事实证明,懂打球战略的波尔,在恋爱上用这一招并不好使。2002年世界杯夺冠那晚,波尔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拨通了女孩的电话,因为忘记了时差,对方还在睡觉。不出所料,他求婚失败了,亚裔姑娘特有的东方恋爱观让波尔陷入了被动。
但波尔在球场的超凡韧性也表现了出来,失败后的两三年里,波尔对女孩展开了“死缠烂打”的围攻,终于在2003年12月31日,波尔得到了对方,他们结婚了!
婚礼异常简陋,这与波尔一贯节俭的作风非常吻合,亚裔姑娘自然也没有反对。没有媒体到场、没有盛大婚宴、没有白色婚纱,他们只是穿了同色系的西服套装,简单化了妆而已。
纸是包不住火的,这场婚礼在德国民众间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波尔从“德国天才”掉落到了地狱,所有的人都骂他是“只会选勺子的胆小鬼”、“爱上丑八怪的笨蛋”。甚至连波尔的德国女队友也“酸溜溜”地说:波尔在球场上是个男子汉,可是在婚姻上,他表现得非常糟糕。
到最后,所有的德国人都相信:那个东方女孩,早晚要把波尔毁掉!
对此,波尔反应平静,只给出了三个字:我爱她。对于说自己“恋家”“儿女情长”,波尔更是理直气壮的反击:我这人就喜欢安静,就喜欢跟家人在一起,我从小就习惯了,如果做不到,我情愿不参加集训!
这一下,所有人都闭了嘴。事实证明,婚后的波尔是幸福,妻子也很快乐。他不酗酒,不抽烟,更没闹出过什么绯闻,而且一向节俭的波尔变成了“宠妻狂魔”,他不断地在比赛间隙买各种名牌包包,以至于光包包就买了几十个。
波尔更是幸福的。他从不参与家务,连袜子和内衣都不会洗,更别提分担做饭、带孩子了。妻子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这让波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赛场上去。要知道,在德国,一向独立自主、讲究AA制的家庭主妇绝不会做得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每当比赛结束后,只要能赶上最快的飞机,波尔连饭都要忍到家里再吃!是的,这个“抓周”抓到了勺子的男人,一辈子就是这么恋家、顾家,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后记
从4岁打球、到40岁还在拼搏,虽然他从未赢得奥运冠军,但是他最好地诠释了什么奥运冠军。
我们不知道波尔会不会还要继续战斗下去,也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与乒坛告别,但是他作为国乒身后的“鞭策者”,得到十几亿国人的敬重。
始于快乐,归于平淡。近30年的职业生涯,他始终坚持自我,不追名逐利,永远是那么的彬彬有礼。或许这就是波尔运动生涯长青的原因吧,祝福波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