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京奥运会迄今为止印度为什么只得一枚银牌?
2.13亿人口的印度,奥运会上却难求一金,印度人民很生气
3.印度奥运会金牌数量历史
东京奥运会迄今为止印度为什么只得一枚银牌?
印度是个很神奇的国家
除非比骑摩托车,否则,三哥很难
百度:印度阅兵
印度在奥运会中总共只拿了9块金牌。在1980年之前,印度总共获得过8枚金牌,无一例外的,这些金牌都来自曲棍球——印度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但在1980年以后,印度似乎就与奥运金牌绝缘。自那以后至今,印度只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一枚金牌,这枚金牌来自男子10米气项目,选手为Abhin Bindra。
印度往年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如下表所示,近三十年来印度取得的奖牌简直屈指可数:从洛杉矶到巴塞罗那连续被剃了3届光头以后,印度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取得了突破,不过仅取得1枚铜牌;2000年悉尼依旧是1枚铜牌;2004年悉尼稍有进展获得一枚银牌;2008年对于印度来说是奥运大年,除了得到几十年来的第一枚金牌外,还有两枚铜牌;2012年印度整体有所进步,获得2枚银牌,4枚铜牌,可谓历史最好成绩。
13亿人口的印度,奥运会上却难求一金,印度人民很生气
为了参加此次东京奥运会,印度派出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代表团,运动员加工作人员总数超过200人。
出发前,他们雄心勃勃地表示,在此次奥运会上成绩要取得突破。
现在赛程已经过半,印度仅仅取得了一银一铜。这样的成绩不但远远落后中国、美国这样的金牌大户,就连菲律宾、泰国都比不上。
其实印度并不仅仅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表现不佳,回看过去的历届奥运会,它的成绩都很糟糕。
从年洛杉矶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印度未获一块金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仅获得一块射击金牌。之后的历届奥运会,印度金牌又继续挂零。
印度有13亿人口,近年来经济发展也不错,至少比很多非洲国家强很多,为什么他们获得一块金牌如此艰难呢?
中国的 体育 机制基本是举国体制,以全国之力培养有夺冠希望的运动员。欧美国家走的则是市场化的道路。
而印度却是两边不靠。国家会投入一部分的经费,但大部分经费却需要运动员自己筹措。
于是运动员除了训练、比赛之外,还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寻找赞助。但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大部分运动员都很难找到足够的经费。
在印度,恐怕只有一项运动是不用担心经费问题的,那就是板球。印度人对板球的热情堪称狂热。通过赞助、广告、门票,板球运动员能获得丰厚的收入。这里只有一个问题,板球不是奥运项目。
冥想、瑜伽是印度最流行的运动。
这似乎也符合印度人的习惯。在炎热的天气下,安静地坐着,或者做一些缓慢的瑜伽动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这听上去似乎与印度人的风格有点不搭。
要说印度人对奥运金牌一点都不关心,也不是事实。
至少印度还是希望能通过奥运夺金增强一点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感的。四年前开始,印度就开始了一项奥运夺金,向各个项目优秀运动员提供经费,让他们能够专注于训练和比赛。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这个总共投入了1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其实不少了,但这笔钱真正落到运动员手上的又有多少呢?反正按照印度 体育 管理层的腐败情况估计,情况不容乐观。
作为全球人口第二大国,长期缺席奥运会金牌榜,的确让人有点尴尬。印度也试图做出改变,但按照印度人懒散的性格,下一块奥运金牌的到来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印度奥运会金牌数量历史
印度在奥运会历史上的金牌数量是10枚
印度在奥运会历史上的金牌数量与其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相比,显得非常少。
印度的体育产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印度缺乏专业的体育管理机构、体育赞助商、体育媒体和体育市场。印度的体育产业无法为运动员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激励,也无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练和裁判。
印度的体育设施普遍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印度的学校和社区很少有专门的体育场馆、器材和设备。印度的运动员往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训练,无法达到最佳状态。印度也缺乏高水平的训练中心和科学研究机构,无法为运动员提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印度的体育教育系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素质不高、评价标准不科学等。印度的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体育活动,也没有充分的兴趣和热情。印度的家长和社会也往往对体育不重视,认为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选手介绍
印度最年轻的奥运选手是Kesh Chandra Dutt,他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参加了曲棍球项目,当时他只有15岁。他后来又参加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并获得了金牌。
印度最年长的奥运选手是Leander Paes,他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参加了网球混双项目,当时他已经43岁。他是印度唯一一位参加了七届奥运会的选手。
印度最多金牌的奥运选手是Dhyan Chand,他在1928年、1932年和1936年的奥运会上都获得了曲棍球金牌。他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曲棍球运动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