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超踢球的南美顶级球员-英超美国球员

tamoadmin

1.为什么南美球员都要去荷甲打球

2.南美巨星为何钟爱、巴萨?

3.欧洲五大联赛中为什么英超南美外援最少?

4.南美足球没落的原因分析

5.乌拉圭都有哪些著名的球星

为什么南美球员都要去荷甲打球

在英超踢球的南美顶级球员-英超美国球员

因为欧洲五大联赛中英超需要劳工证,西甲、意甲又强调球员的纪律性,很多南美球员都将荷兰甲级联赛作为登录欧洲五大联赛的跳板,因为荷甲讲究技术与整体结合。还有很多南美球员想效仿当年的罗纳尔多,毕竟罗纳尔多也是从荷甲费耶诺德成名才转会去了西甲豪门巴塞罗那。

南美巨星为何钟爱、巴萨?

说到南美超级巨星球员,你认为活跃的足球中有谁?梅西、内马尔、迪玛利亚、苏亚雷斯、库蒂尼奥、桑切斯、戈梅斯·罗德里格斯、维达尔、阿奎罗……如果你能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你会怎么看待,是富人?球打得好吗?这些都是,但更真实的答案是:他们都在西甲踢球!更准确地说,他们都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打过比赛。

南美巨型们为什么喜欢选择和巴萨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也说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除了巴西(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是南美洲最常用的语言。如果这些球员想从欧洲足球比赛中赚钱,他们首先会想到去西甲。没有语言障碍,他们可以更快地融入团队。这也使得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对于球员更有吸引力。相比之下,英超显然不是南美球员的首选。

其次,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确实非常欢迎南美球员。巴塞罗那有许多球王级别、金球级别的足球明星,如马拉多纳、罗马里奥、梅西、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纳尔迪尼奥,他们都来自南美。然而,从一开始就与南美足球紧密相连。例如,迪·斯特凡诺来自阿根廷。在前任的成功经验推动下,后来的南美球员加入进来。

第三,与英国寒冷的天气相比,西班牙的天气更温暖,更适合南美球员。因此,当南美球员在西班牙联赛或巴塞罗那和马德里比赛时,他们没有在另一个国家的感觉。与环境严格的德国相比,南美的乐观主义者更喜欢团结在一起,这让他们有更多的理由在西甲踢球——当然,意甲的AC米兰和国际米兰也喜欢邀请南美球星。

欧洲五大联赛中为什么英超南美外援最少?

第一,大小罗不是天王。

第二,大小罗打不了英超。肥罗这样容易受伤的身体,到了英超躺在病床上的时间肯定比现实里还要长。英超并不想意甲防守凶狠,也不像德甲防守硬朗,英超球员玩得都是小动作,但是一躺就是好几个月。小罗都还好,曼联也曾经差一点签下小罗,只是小罗的劳工证问题,使得不愿意再在巴黎多待一天的小罗加盟了巴萨。如果买巴萨顶峰时期的小罗,估计巅峰时期的阿布也掏不出这么多钱。小罗29岁状态下滑,当时的BIG4正值鼎盛,不会要这种过气的球星,所以,小罗和英超失之交臂。

第三,转会市场上拿出最多钱的不是从来不是BIG4,而是。所以,大部分顶尖球星,即使拿不到冠军,也愿意去,比如以前的阿内尔卡、欧文和贝克汉姆。这样,像齐秃、卡洛斯等球星也没有到过英超,直接被买走。

第四,英超球队,即使切尔西,也必须是土产球员掌握更衣室,所以超级球星会很难容忍。

第五,劳工证确实限制了一部分非欧球员的到来。

第六,其实英国的南美球员并不在少数。

第七,英国有三岛和北爱的较廉价球员,南美球员竞争吃亏。

第八,在BIG4以前,英超的影响力,不足以得到大牌球星。

第九,马岛战争使得英国和阿根廷一度很仇视,所以英格兰人很少买阿根廷人。直到贝隆加盟曼联。

第十,南美球员技术出色,反而使得比赛节奏变慢。南美后卫又爱助攻,所以大部分得不到英超主教练的欣赏。

南美足球没落的原因分析

南美足球没落已成为事实。本文从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层面举例说明南美足球没落的现状,并对导致现局面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注:这里拿“南美球员”和“欧洲球员”,以比较两者的方式进行讨论。非洲球员和其他地区(比如墨西哥等)球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1.球员层面

表1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得主

以上是金球奖评选对非欧洲球员全面放开的1995年开始的历届金球奖获得者。25次评选结果为,欧洲13人次,南美11人次,其余洲1人次。欧洲和南美呈现势均力敌的局面。但是仅对比“每年的足坛第一人”显得说服力不够。

那么接下来统计金球奖前三名球员分布(注:从梅罗双骄开始的2008年作为分界线,分成两个时间段统计)。

表2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前三名名单(注:蓝色字体为欧洲球员,红色字体为南美球员,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员)

仅从数据表面看,后一段时期南美球员人次反而增多,看似“南美球员没落”的观点不成立。但是,2008年—2019年是梅罗双骄时代,梅罗分别是南美和欧洲最强球员,不能代表整体。那么排除梅罗,前三名中的剩下一人便可认为是当时的“世界第三人”。结果这个 “世界第三人”的名誉争夺中,欧洲12人次明显强于南美的2人次 。也就是说 2008年到至今,几乎梅西一人在为南美足球撑场面 ,南美足球人才凋零(顶级球星)不可阻挡。

当然,这种简单的比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样本数量极其有限,只拿极少数顶尖球星进行了比较,还有毕竟是欧洲机构举办的,从效力于欧洲各联赛的球员中评选,因此 对南美球员“不利及不公平” ,但即便如此能在大体上反应欧洲和南美球星的人数和实力对比。

更有说服力作法是,统计1995-2019年所有金球奖候选人的总得分(总票数),再进行比较和分析。但这个工作量较大,资料收集也有一定难度,故未进行。

那么,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最重要的一点是: 相比于欧洲球员,南美球员的一大优势是“足球灵性” ——令人羡慕的天赋,眼花缭乱的技术,匪夷所思的动作,奔放的个性,自由散漫的自律,这些都是很多南美球员特有的标签。而 这种特性更适合在“散养式”的足球环境下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提高 。随着足球产业化的越来越成熟,“军事化式”的青训系统和培养方式越来越普及和得到重视,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可能更适合相对“呆板,笨拙,注重团队”的欧洲球员,而不适合于南美球员。

因为 不少南美好苗子们年纪轻轻就被欧洲球探挖走,在“另一个足球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 ,可能有利于针对性培养和提高成材率。但是换个视角,这些并不一定适合大部分南美球员,或者至少在 这种培养模式下,南美球员的上述特性会受到遏制 。自己的特点得不到施展空间,同时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跟欧洲球员进行成长竞赛。 这种“扬短避长”的方式只能让南美球员的综合能力愈发平庸化,与欧洲球员的PK中逐渐处于弱势

另外,非洲球员加入欧洲国籍,欧洲媒体更热衷于“包装”本地球员等,这些也是导致南美球员“没落”的客观因素之一。

2.俱乐部层面

上世纪80,90年代 的丰田杯,欧洲冠军杯冠军PK南美解放者杯冠军, 足坛两大势力的最强俱乐部之间的较量呈旗鼓相当之势 。但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包括后来的世俱杯,欧洲俱乐部的战绩明显优于南美俱乐部。把过去40年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成4个阶段,欧洲俱乐部:南美俱乐部的冠军次数比依次为4:6,6:4,7:3,9:1。 欧洲从开始的4:6逐渐逆转至最近的9:1,提示欧洲俱乐部对南美俱乐部的实力优势越来越明显

表3 1981年—2020年丰田杯(后改为世俱杯)冠军(注:蓝色字体为欧洲俱乐部,红色字体为南美俱乐部)

这一原因最好理解,因为 一旦南美球员打出优异表现,马上被欧洲俱乐部买走 。区别是,特别优秀的球员被欧洲豪门俱乐部买走,普通优秀球员被欧洲二三线俱乐部买走。相当于大部分南美一流球员被欧洲俱乐部挖走,南美俱乐部球员整体水平下降。最终结果是俱乐部层面 “欧洲冠军PK南美冠军” 呈现出 “欧洲一流球员+南美一流球员 PK 南美(极少数的)一流球员+南美二流球员” 比赛胜负的大概率结果可想而知

3.国家队层面

上世纪的98世界杯为止,世界杯冠军次数为“欧洲8次,南美8次”平分秋色。新世纪从02开始到18的五届世界杯,欧洲夺冠4次,南美夺冠1次, 现欧洲以12次领先南美的9次 ,而且这种差距看起来可能会越来越大。近四届除了14阿根廷打进决赛却憾失冠军, 南美球队甭说决赛了,打进半决赛都相当费劲 。再者,南美能算得上一流强队的也就巴西和阿根廷(乌拉圭算半个),数量上无法与欧洲抗衡。欧洲除了五大联赛国家队,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克罗地亚等球队也有相当的纸面实力和实际战斗力。 欧洲的强队数量明显多于南美,从概率角度,欧洲的世界杯成绩优于南美也是理所当然的

表4 近5届世界杯四强(蓝色字体为欧洲球队,红色字体为南美球队,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队),从表4可见,02巴西夺冠后的4届世界杯,欧洲球队完成四连冠,并且“4冠3亚6四强”碾压南美的“0冠1亚2四强”。

除了南美球队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劣势,不可忽视的一点有, 当大家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相当时,国家队以某一,两支俱乐部为主要框架打造阵容和打法时更容易出成绩 。比如德国(拜仁),意大利(尤文,米兰),西班牙(巴萨,),等。巴西,阿根廷,法国这种俱乐部弱势的世界杯冠军,主要是 夺冠当时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明显优于其他球队 。而屡屡让球迷失望的英格兰和荷兰,与英超俱乐部(争冠集团球队数量最多)分散缺少主辅,荷甲俱乐部(深受博斯曼法案危害)没落人才外流,导致缺少供国家队参考的“俱乐部模板”有一定关系。而南美球队其俱乐部被欧洲俱乐部“挖空”,缺少能够胜任“国家队骨干”的国内俱乐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队球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实战效果 ,国家队更像是临时拼凑的“雇佣军”,球队实力和成绩必然受不利影响。

上述现象变化的共同根本原因一个字就是“钱”。欧洲靠经济优势吸纳足球人才,配备优质的硬件设施和各种项目,然后就是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 南美足球在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维度层面均落后于欧洲足球 ,而以目前的情况,这种局面大概率往恶性循环模式发展。因此,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美足球的持续没落将无法避免

图1 两个欧洲人“姆巴佩PK哈兰德”会不会成为接下来足坛“双骄”?

乌拉圭都有哪些著名的球星

1、埃丁森·卡瓦尼

1987年2月14日出生于乌拉圭萨尔托,乌拉圭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效力于法甲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 。

2010年,卡瓦尼帮助乌拉圭在南非世界杯取得第四名。2011年,卡瓦尼随乌拉圭夺得美洲杯冠军? 。2017年,卡瓦尼以10粒进球成为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南美区射手王。2018年,卡瓦尼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1/8决赛中梅开二度,帮助球队2-1击败葡萄牙打进八强。

2、路易斯·阿尔贝托·苏亚雷斯

1987年1月24日出生于乌拉圭萨尔托,乌拉圭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现效力于西甲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

苏亚雷斯职业生涯开始于乌拉圭民族足球俱乐部。2016年他帮助巴塞罗那队夺取西甲冠军,并以40个进球加冕西甲金靴 。同时也第二次获得欧洲金靴奖。2018年10月12日,入选2018年金足奖候选人名单。

3、奥布杜里奥·巴雷拉

乌拉圭足球运动员,被誉为“世界杯史上第一位伟大队长”,1996年与世长辞,享年79岁。

绰号“黑头目”,1950年世界杯冠军乌拉圭的队长,“235”阵型中一名经典的中路队员,他对球队的领导能力令人称道。1940、1946和1948年,巴雷拉率乌拉圭队三次夺取美洲杯,同时他还随自己的俱乐部队佩纳罗尔6夺联赛冠军。

扩展资料:

在乌拉圭,足球是国内第一大体育运动,足球在乌拉圭的普及程度相当高,几乎都能在场上踢两脚。乌拉圭是传统的南美三强之一,曾于193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世界杯赛的冠军,同时还获得了两次奥运会足球冠军(1924、1928)。

在2011年7月结束的阿根廷美洲杯上,乌拉圭第15次夺取美洲杯冠军,超越了阿根廷(14次)、巴西(7次),是南美地区足球真正的王者。

足球在乌拉圭绝对称得上是全动。据统计,乌拉圭业余层面各分支的注册球员数量约有215000人(指参加正式业余比赛,但不包括业余足球俱乐部内仅仅以踢球为乐趣的球员),而在职业层面约有3000人。

乌拉圭虽然人口不多,但人口分布有一特别之处,约有一半都在首都蒙得维的亚居住。而该国的职业足球联赛——甲级和乙级联赛总共30支球队当中,有24支位于蒙得维的亚,这给乌拉圭国家队提供了集训的便利。

百度百科-埃丁森·卡瓦尼;

百度百科-路易斯·阿尔贝托·苏亚雷斯;

百度百科-奥布杜里奥·巴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