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冠决赛最经典的战役是哪一场?
2.又是欧冠决赛,米兰拿什么来复仇利物浦要理由分析
3.在“伊斯坦布尔奇迹”中,AC米兰为何会失去欧冠?
欧冠决赛最经典的战役是哪一场?
欧冠从1954年成立至今,也有60多年了,在这么长的岁月也创造了不少经典的瞬间,我想这个问题下面肯定会有很多人说利物浦3球逆转AC米兰这场,这场比赛确实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我这次想说说另一场比赛,2011/2012赛季切尔西对阵拜仁的决赛。
赛前2011/2012赛季的欧冠决赛在慕尼黑安联竞技场举行,没错就是在拜仁的主场举行,
赛事因此被拜仁慕尼黑的支持者冠以“Finale dahoam”(即巴伐利亚语“决赛回家”),其实两个球队在这个赛季表现都不是特别好,拜仁在那个赛季联赛和德国杯都被多特斩落马下,只获得亚军。而另一边的切尔西更惨,赛季结束排名第6,中途换帅,主教练是助理教练临时接任的菜鸟主教练,而且整个球队年龄都偏大,唯一一个优势是切尔西刚刚拿下那一年的足总杯冠军,士气正旺盛。但依旧所有人都认为拜仁应该会在主场拿下冠军。
赛中比赛就像所有人预料的一样,早早进入拜仁的节奏,在比赛的前24分钟,拜仁占有64%的控球率,角球次数为7比0,射门次数为6比0,全场比赛更是达到射门43-9;角球20-1;控球率56-44,你可以想象这场比赛,切尔西有多么的被动。但就算是这样,拜仁也一直迟迟未敲开切尔西的球门,直至第83分钟,克罗斯左路斜传,穆勒后点距门5米处冲顶弹地,皮球越过切赫指尖贴横梁入网,拜仁1比0领先。
按照当时的局势,所有人都认为比赛已经结束,因为全场比赛下来切尔西老男孩们都不曾组织起像样的进攻,而且所剩时间也不多了,但比赛的高潮很快就来了,第88分钟,切尔西获得其全场第一个角球,也是唯一一个角球,马塔右侧开出,德罗巴前点距门9米处大力头球顶入近门柱将比分扳平了。
在加时赛中,第二高潮又很快就来,慕尼黑人获得了一个点球,他们拥有了又一次杀比赛的机会,罚点球的人是罗本,对面站着的是他曾经的队友,但罗本面对压力把点球罚丢,这也导致了最后的点球大战的时候,罗本拒绝了再次上去罚点球。就这样最后慕尼黑人倒在点球大战里,随着德罗巴罚进了最后一个点球,切尔西以总比分5:4夺得了那次欧冠冠军,在慕尼黑人的家里尽情的狂欢。
总结为什么说这是经典,其实很多人都是这界的冠军切尔西是近年来最弱的欧冠冠军,但这可能是心理上最强大的冠军,被压制了120分钟,他们依旧在场上咬牙坚持,罚点球的时候球门后面更全是拜仁球迷。切尔西老男孩证明了什么叫做铁军。
另一个经典场景就是下面这张照片,当所有人倒下了,还有一个站着去安慰其他队友,拉姆向我们宣示了什么叫做队长。
又是欧冠决赛,米兰拿什么来复仇利物浦要理由分析
1、众所周知,米兰从来最怕的就是高球,无论是马队还是内斯塔,以前有STAM的时候,防高球有段时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STAM这样的空霸似乎也有段时间防高球也不好了,是不是安切洛蒂的训练有问题,不得而知了),而STAM告老还乡之后,米兰的高球问题总是不好解决,老是在对手的狂轰乱炸中迷失了自己。反观利物浦,长传冲吊的战术是英格兰血液中的传统,2米的高佬虽然头球一般,但就是站桩也是威胁啊!
2、米兰中场偏软,除了加图索,西多夫,卡卡,皮尔洛哪个也不是硬茬,前锋在吉拉迪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奥利维拉内忧外困的情况下,33岁的英扎吉也不是强力中锋,碰上典型的欧洲力量派的利物浦,是否会在绞肉机般的冲撞中迷失呢?
3、如果没有马队,其实现在的米兰主力线的年龄结构已经基本在合理范围,但是米兰现在是联赛第三,但第四,第五都有反超米兰的可能,所以完全放弃联赛追逐冠军杯不太现实,所以两线作战依然必要,而反观利物浦,联赛第三基本是手拿把攥,即便放弃联赛也无大碍。这一出一进,体能!尤其是核心队员的体能和伤病问题及其重要。卡卡是否还能像打曼联一样状态上好佳,加图索的伤千万不能加重,还有玻璃人安布罗西尼,错过了上次冠军杯,这次可不要再受伤了,至于马队,我希望他伤愈,但我觉得马队的确是老了,首发还是免了,作为精神支柱在替补席伺机而动那是需要的。
解决以上三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尝试或许可以解决问题。
一、控球战术,短传配合。这是米兰攻势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球控制在自己脚下,利用利物浦在技术上的缺陷,庖丁解牛。减少了利物浦的控球,就能压制他长传高吊的次数。
二、加设安布罗西尼,让米兰的腰硬起来。健康的安布罗西尼绝对不比加图索差,而且拥有比加图索更好的位置感。让加图索牢牢锁住利物浦的箭头人物杰拉德,而安布罗西尼则大区域袭扰,是不是利用自己头球优势去禁区抢点攻门。后卫对长传注意抢身前,多打破坏球也无所谓。
三、在联赛中注意节省卡卡,加图索等球员的体力,60分钟后多换替补球员上去提高状态,打平就是胜利。依我看以目前米兰的士气状态,不用主力赢下两到三场剩余联赛保住第四就够了,第三也没什么现实意义,不如全力保证冠军杯,让核心球员能够全力备战冠军杯。
另外,米兰在上次可以说是遗憾的失去冠军杯的,所以这次一定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其实是兵家大忌。赛场上不但要斗勇也要斗智。不要被急切的心态冲昏了头脑,一个冷静又充满斗志的头脑能助米兰成功。
5月23日,让我们一起见证米兰再次辉煌的一刻,我坚信米兰这次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在“伊斯坦布尔奇迹”中,AC米兰为何会失去欧冠?
每次有什么“逆转大盘点”的时候,AC米兰总要被编辑们拉出来“开会”!
2005欧冠决赛,AC米兰曾经3比0遥遥领先利物浦,却在下半场被利物浦3比3强行扳平,最终输给了点球大战。
这场欧冠决赛很经典,有偶然,也有必然。
马尔蒂尼进球
2005年的AC米兰,从阵容上看,兵强马壮。
马尔蒂尼,内斯塔,斯塔姆和卡福等后卫鼎鼎有名。
皮尔洛,加图索,卡卡和西多夫的中场球星们也是攻守兼备。
在欧冠决赛之前半年,米兰前锋舍甫琴科刚刚获得金球奖,租借而来的克雷斯波状态正佳。
利物浦阵容
利物浦这边,主帅贝尼特斯初来乍到,球队一哥欧文赛季前转会皇马,卡拉格海皮亚等人组成的后防线,在名气方面,远远不如AC米兰的球星们,好在杰拉德和阿隆索的中场组合技术全面。
前场的巴罗什等人,在利物浦的发挥,也不如国家队。
果然,AC米兰队长马尔蒂尼先拔头筹,阿根廷射手克雷斯波梅开二度,3球领先。
克雷斯波独中两元
AC米兰早早领先是有原因的,毕竟安切洛蒂的AC米兰,在整体实力方面,稳居上风。
有段子说AC米兰在3比0领先之后,心态膨胀,在更衣室提前开香槟庆祝,皮尔洛,马尔蒂尼还有舍甫琴科等球星,还因为心态问题,在更衣室内讧,影响了下半场的心态。
段子的真假咱们先不说,从技战术的角度上来看,这场比赛贝尼特斯的临场指挥,确实比安切洛蒂更好。
利物浦队长杰拉德头球破门
杰拉德头球
下半场,利物浦破釜沉舟,各种强行冲击和声东击西打穿了AC米兰,在54分钟到60分钟之间,利物浦的杰拉德,斯米切尔和阿隆索连进三球,把AC米兰打蒙了。
这不是因为利物浦乱踢,而是因为利物浦的打法,太有针对性了。
后卫特劳雷限制了米兰的乌克兰“核弹头”舍甫琴科,斯米切尔和里瑟的压制能力,让AC米兰的马尔蒂尼和卡福无法插上助攻。
杰拉德的大范围跑动,把加图索牵制在右路,使得AC米兰的中场核心皮尔洛缺乏工兵的掩护。
杰拉德鼓舞士气
舍甫琴科罚丢点球
杰拉德状态,体能,跑动能力和领袖气质,让利物浦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也没有自暴自弃。
尤其是杰拉德头球破门之后,哪怕利物浦还是以1比3暂时落后,但杰拉德跑向看台,呼吁球迷们继续助威的动作,让人印象深刻。
相比之下,那几分钟的AC米兰,确实迷迷糊糊。
点球大战,双方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利物浦门将杜德克又是“心理战”的高手,最终帮助利物浦获得欧冠冠军。
阿隆索补射
安切洛蒂的战术水平是很高,但有个弱点就是,阵容缺换,习惯一套人马应付整个赛季,到了赛季收官阶段,AC米兰球星们体能已经透支,面对利物浦的反复冲击,如何招架?
就算这样,AC米兰也是到了终场前才开始调兵遣将。
实际上,在前一个赛季,AC米兰在欧冠,也是被拉科鲁尼亚逆转。
这也说明,球星们年龄偏大的AC米兰,很难用一套阵容应付双线作战。
点球大战
利物浦的欧冠冠军
利物浦的逆转,有偶然性,但是他们目标明确,精神属性,战术变化和体能储备也更好,最终上演“伊斯坦布尔奇迹”,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利物浦最终获得欧冠冠军,但是两年之后,卡卡领衔的AC米兰,在“雅典之战”报仇成功,这是后话了。
AC米兰被逆转了
AC米兰阵容
对于AC米兰和利物浦的欧冠决赛,你还有哪些印象?上图的AC米兰阵容,你还能认出几个球员?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