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历史第一外援是谁-意甲历史第一外援

tamoadmin

1.意甲历史最佳射手是谁?

2.“左路飞翼”吴承瑛:1300万的标王之王

意甲历史最佳射手是谁?

意甲历史第一外援是谁-意甲历史第一外援

意甲历史最佳射手是皮奥拉,总共打进274个联赛进球。

皮奥拉,1913年9月29日出生在意大利米兰近郊Ribbio的一个足球世家,其祖父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普罗维切利队的优秀守门员。

场上位置:前锋

代表国家队出场次数:34 为国家队进球数:30

意甲联赛出场次数:537 联赛进球:274

皮奥拉是一个高产射手,最大的特点是技术全面。他人高马大,身体健壮,动作灵巧,在重兵把守的对方禁区,他总能找到破门的良方,特别是他的带球突破能力超群,几乎无人可以阻拦。

皮奥拉联赛出场539场,联赛进球274,加上杯赛等进球,皮奥拉总共为俱乐部打进359个进球,创下了意大利足球史上的纪录,并一直保持至今。1935年,皮奥拉进入国家队后,深得著名主教练波佐的赏识,成为队里的王牌中锋。1938年世界杯,皮奥拉和梅阿查(Giuseppe Meazza)搭档的意大利队攻无不克,成功卫冕。1952年,39岁的皮奥拉再次入选国家队,对阵英格兰,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为国家队效力。皮奥拉总共为国家队效力34场,进球30个,相信如果不是二战的战火无情中断了他的颠峰时代,他完全可以书写更加遥不可及的纪录。

上世纪的30年代,意大利足球在世界足坛称霸一时。记者外加足球教练双重身份的维托里奥·波佐先是在1934年带队获得世界杯冠军,2年后在柏林拿下奥运会冠军,1938年又卫冕世界杯。这三届意大利国家队都分别有一名杰出球员。1934年是梅阿查,1936年是尤戈·弗罗西,而1938年正是西尔维奥·皮奥拉。在意大利,每当谈起皮奥拉,第一反应就是进球和倒勾。在国际足联的世纪评选中,这名黄金右脚位列第51位。

皮奥拉出神入化的球技成为意大利足球史上的一大传奇。1938年世界杯,意大利与东道主法国在1/4决赛相遇,皮奥拉梅开二度,帮助意大利3:1淘汰法国。法国媒体在当时将皮奥拉称为“刽子手”。在决赛中,又是皮奥拉的进球让意大利2:1反超,最终4:2力压匈牙利卫冕成功。匈牙利国脚帕尔·提科斯在赛后对皮奥拉盛赞有加:“他位置居中,体形完美,在场上肆意戏耍他的对手。他是一名异常全面的球员,一名大无畏的射手。他不会错过每次射门的机会。”

皮奥拉是布匹商人的儿子,他的才华最早是被对足球狂热的一名叫萨希的牧师所发现。萨希立即被这名身高1米78,体重77公斤的少年所吸引。他的勇猛,他的速度,他的弹跳以及他的射门力量……萨希很快就把天才皮奥拉介绍给后来在意甲称霸一时的普罗维切利俱乐部。当皮奥拉首次出现在意甲赛场的时候,他年仅16岁。

1935年3月24日,皮奥拉在奥地利维也纳迎来了他的国家队处子秀,意大利2:0战胜奥地利。他取代了因伤缺阵的世界杯冠军球员梅阿查的位置,并包办了两粒进球。在法国世界杯上,皮奥拉不仅以5个进球捧得银靴,还入选了全明星阵容,并最终被评为本届世界杯最佳球员。1952年5月18日,皮奥拉在佛罗伦萨参加了他最后一场国家队比赛,他代表意大利与英格兰战成1:1。在国家队生涯中,他一共34次参赛,打入30球,在意大利历史射手榜上排名第三,仅次于里瓦(35球)和梅阿查(33球)。

皮奥拉的意甲生涯开始于1930年2月16日的博洛尼亚,当时效力于普罗维切利队,代表诺瓦拉队于1954年7月3日在贝尔加莫为职业生涯画上句号。1933/34赛季,普罗维切利队7:2击败佛罗伦萨,皮奥拉单场打进6球!这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1936/37赛季,23岁的皮奥拉加盟拉齐奥队,效力九年,出场227次,打进148球,这也是其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一段经历。由于他的到来,拉齐奥队实力大增,在联赛中所向披靡。但是遗憾的是他们最终不敌博洛尼亚队而屈居亚军。不过皮奥拉仍以21粒进球获得了最佳射手称号。

1954年2月,皮奥拉在对AC米兰队的比赛中攻入一球,为其25年足球生涯画上了一完美的句号。在这25年当中,皮奥拉分别效力过普罗维切利、拉齐奥、都灵、尤文图斯和诺瓦拉,参加了619场比赛,打进333粒进球,并在意甲历史总射手榜上排名第一。皮奥拉至今仍是效力于意甲的前锋们仰望的目标。

“左路飞翼”吴承瑛:1300万的标王之王

提吴承瑛,就不会绕开上海申花。

那些年,男生们手拿报纸,看着各家评论,讨论哪位上海球员踢得最好,一脸正经的样子远比课堂上来得用心。女生们或许可以不管人家球踢得怎么样,只要长得帅的,朱炯、朱琪、吴承瑛、申思……

那些年,每逢炎炎夏日,父辈们饭后总喜欢在弄堂里散步乘凉,碰到相熟的老友,侃侃而谈时,总会带上几句有关申花的话。“申花昨天这场踢得太戆了”、“申花那个外援老结棍哦”、“徐根宝的抢逼围有点腔调”……

那些年,虹口 体育 场是上海人心中的一片圣地。那些年,网络还没有兴起,申花却已成为上海的一张标签。(上海热线·申花20年特别专题)

申花

2002年,广州的足球报记者姬宇阳写下这样一段话:“站在谢晖的陕西路公寓里,向北望,几百米外就是范志毅的新宅‘东方巴黎’,向西看,隔两条马路就是广元路上申思和毛毅军的新家,西北方向,如果天气好,你甚至可以看到区楚良当年在新华路买下的公寓,正东偏北,那几幢淡**的建筑,就是张勇为结婚而购置的‘银杏家园’。”

这是职业化足球带给他们的,也是申花带给他们的,同样他们也给上海带来了关于足球的时代记忆。有人怀念申花的那些年,就会想念起他们,当然也包括那个“拼命三郎”吴承瑛。

申花队史上,单赛季联赛打满每一分钟的全勤王只有四个人,1997赛季的毛毅军,1999赛季的区楚良和吴承瑛,还有2003赛季的虞伟亮。

吴承瑛不是一个技术出色的球员,最大特点是能跑,风格快速干脆,能攻能守。相较于国足同期的右边卫孙继海稍稍逊色,后者防守更好,技术也好些,而吴承瑛更擅长突破、远射。

1997年吴承瑛短暂援助大连万达参加亚俱杯,在第二阶段小组赛对浦项制铁的比赛里远射扳平比分,随后魏意民头球绝杀,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后对韩国球队(无论俱乐部还是国家队)取得的首场胜利。

1998年的3月7日,第四届戴拿斯杯中国2-0战胜日本,在国立竞技场,双方尽遣可用主力球员。21岁的中田英寿突破犀利,甩开马明宇,晃过范志毅、张恩华,与之对应的是23岁的吴承瑛。

“吴承瑛的边路突破太快了,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日本解说毫不吝惜对于他的褒奖,“吴承瑛就这样碾压日本队后防,我们刚刚的上抢太冒失。”

有申花球迷说:“(吴承瑛)年轻时候是体力怪,技术糙到爆。1995年刚出道的时候,从来没见过这么烂技术的职业球员,正宗的停球五米外,但是拼劲足。上海球迷就喜欢这种积极拼抢的人,踢起来让人提神醒脑。”(虎扑·中国足球)

头上缠着绷带还能满场飞奔进球的或许只有吴承瑛,但高出勤率不意味着他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吴承瑛的伤病痊愈只能说这是一种奇迹。

2001年开始,吴承瑛的右脚跟腱出现了问题,腰也有伤。2002年年末,申花安排吴承瑛去伦敦做手术。为吴承瑛做跟腱手术的医生认为最少需要六个月才能康复,至于踢球,估计2003年是没希望了,搞不好2004年也没戏。

然而半年不到,吴承瑛就又一次走上了赛场。

2002年

2002年无疑成为吴承瑛的转折年,年初吴承瑛留洋的传言四起。时任申花新掌门的楼世芳出现在红塔基地,对围得水泄不通的记者说:“凭什么(意大利科莫队)要零租借(吴承瑛)?这也许是意大利的规矩,那他为什么不把意大利的球员零租借给我们呢?”

当时申花要十万美金的租借费用,但对方不想给一分钱。科莫俱乐部当赛季冲意甲,吴承瑛属于防守能力一般,进攻出色的,所以科莫方面也不是特别中意他。

已经27岁的他在意大利足坛左后卫与左前卫人选过剩的情况下,或许只有替补的选择,正如楼世芳所说,“与其让吴承瑛去那里打替补,还不如将他留在申花。”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吴承瑛试训结束后,科莫就火速签了一个左后卫。

那会儿吴承瑛还要奔波国家队集训,科莫后来也不愿意继续谈判。正如徐江说的那样:“说白了,你一个亚洲球员,人家能免费用就用了,不能也无所谓。”

那一年还有世界杯的铩羽而归,在济州世界杯竞技场,吴承瑛找卡福交换球衣被拒绝成为话题。吴承瑛出任左后卫打满对阵哥斯达黎加和巴西的比赛。

对阵哥斯达黎加,孙继海意外受伤下场后,吴承瑛成为国足场上最闪亮的点。对阵土耳其半场被邵佳一换下,就此结束世界杯之旅。

2003年吴承瑛以1300万的“标王”身价离开申花,前往中远。

2018年在申花25周年的采访中,吴承瑛说:“从94年申花成立开始,我们这些人其实已经跟申花不会再分开。”

吴承瑛的转会采取的是“闪电战”策略,当时他正在英国疗伤,但还是把转会申请传真到了中国足协注册办。

当时正在意大利的楼世芳连忙赶到伦敦和吴承瑛见面,询问了伤势后告诉他好好养伤,但对转会的事只字未提,吴承瑛的话也是不咸不淡。一位知情者说:“如果申花挽留工作再深入一些,吴承瑛可能就留下来了,毕竟他和球队没有什么大仇恨。”

对于这次转会,吴承瑛后来自己说:“其实我从申花转会到中远,完全是为了我个人事业的发展,与矛盾根本扯不上边。吴(金贵)指导跟我关系很好,俱乐部对我也不薄,但申花毕竟不是以前的申花。当初和我在一起踢球的申思、祁宏都去了中远,坦白地说,和他们一起比赛,我更能感受到足球的乐趣。”

离开申花四年后,31岁的吴承瑛选择退役,他留给申花的记忆则跟随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性格

谈及吴承瑛就会有人说起他的性格,我们似乎总是听别人说他如何,但他对自己得性格其实有过解释:“我就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我和家人或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特别健谈,不过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嘴上功夫就不行了,总觉得不知从哪儿说起,即使说起来也觉得挺别扭。”

90年代,“申花四小天鹅”(谢晖、祁宏、申思、吴承瑛)最火的时候,江湾 体育 场外每天都聚集着几百名球迷。“训练一结束,要签名都找不到他(吴承瑛),就那么消失了。”

在中国足坛,一个人要保持低调并不难,难的是一如既往地不被人看到。足球记者在与吴承瑛的“较量”中也多次败下阵来,在不知不觉中得了“恐吴症”。或许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好球员不需要媒体来炒作自己。”

国足世界杯出线的夜晚,吴承瑛身披五星红旗,身上穿着球队早就准备好的T恤,正面写着“中国足球从未感觉这么好”。

左后卫

2017年吴承瑛接受《足球报》采访,提到“当时中国足坛最好的左后卫”的评价时,他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也不是,在我那个年代,中国好的左后卫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像杨璞、孙祥,我只是其中一个。我觉得继海就比我好,继海是在让我,他很谦虚,我不是最好的。”

申花上体女足主教练叶志竞为吴承瑛选了4号球衣,这个号码他从申花一直穿到了世界杯。

2018年2月荣昊加盟申花时选择了24号球衣,他坦言:“原本是想选4号,但最后觉得还是24号更好。一个4在心里,一个4我背。”

赛场上的吴承瑛生龙活虎,他在左路如猎豹一样逡巡着。有人给他的评价就是“他太猛了”,然而最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员凶猛的虎将竟然又是“最内向的队员”。

这就是他的矛盾之处,场上“拼命三郎”,场下“独行侠”。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祁宏、申思入狱时,他并没有受到波及。

许多人记得4号孤傲的身影,也有人谈及他灵光乍现的远射,但无论如何定义吴承瑛,他都是当初那个1300万的标王,更多人记得的也是他砥砺前行中一直坚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