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投篮老是把球放在头的后面,开始挺准的,后来就不行了,想把球放在前面,可是一直该不过来
2.为什么打篮球半场打的很好,打全场反而什么都不会了?
3.为何大多数人认为全场篮球比半场篮球难打?
4.篮球全场比赛怎么打?
我投篮老是把球放在头的后面,开始挺准的,后来就不行了,想把球放在前面,可是一直该不过来
投篮
投篮定义
[编辑本段]
投篮是在比赛中,队员运用各种专门、合理的动作将球投进对方球篮的方法。 是篮球赛中唯一得分的手段。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关键性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防守队积极防御都是为了阻挠对方投篮得分。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身高、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投篮技术不断发展:出手部位由低到高,出手速度由慢到快,投篮方式越来越多,命中率不断提高。
按照持球方法,投篮出手前置于身体的部位,投篮时移动的形式及投球入篮的方式。
投篮技术分析
[编辑本段]
投篮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提高投篮命中率就必须了解投篮的技术结构,正确掌握投篮技术。在学习投篮技术时,必须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素。
(一)技术动作
投篮技术动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投篮时的身体姿势,其二是持球手法。
原地投篮时,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这样,既便于投篮集中用力,也利于变换其他动作。移动中接球跳投、运球急停跳投或行进间投篮时,跨步接球与起跳动作既要连贯衔接,又要迅速制动,使身体重心尽快移到支撑面的中心点上,以保证垂直起跳。身体姿势正确就能保证身体重心移动与投篮出手的方向一致,就能保持身体平衡。控制身体平衡是保证出球方向准确的基本条件。
投篮时,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持球时五指都应自然张开,掌心空出,用指根及指根以上部位触球,增大对球的接触面积,以保持球的稳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原地投篮
原地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投篮和跳起投篮的基础。原地投篮易于保持身体平衡,便于全身协调用力,比较容易掌握。一般在中、远距离投篮和罚球时运用较多。
1.双手胸前投篮:
这种投篮虽然出球点较低,但出手前稳定性好,出手力量大,便于与传球、突破相结合,多用于远距离投篮。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基本同双手胸前传球。两肘自然下垂,将球置于胸前,目视瞄准点。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曲,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投篮时,两脚蹬地,腰腹伸展,两臂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稍用力压球,食指、中指拨球,使球从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投篮时,蹬伸踝、膝、髋,双手用力均匀,手腕外翻,手指拨球。
2.双手头上投篮:
这种投篮出球点高,不易封盖,便于与头上传球相结合。但是重心高,不便与运球和突破相结合。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头上,肘关节自然弯曲,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时,两臂随下肢的蹬伸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食指稍用力下压,用指端拨球,使球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手腕外翻,双手用力
(二)练习方法示例
1.原地投篮练习。
(1)徒手做原地投篮动作的横仿练习,体会动作方法。
(2)不对球篮的投篮练习。
要求:体会投篮手法和用力过程,注意弧度和旋转。
(3)正面定点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中弧线,球向后旋。
(4)不同角度的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体会投篮
投篮是在比赛中,队员运用各种专门、合理的动作将球投进对方球篮的方法。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关键性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防守队积极防御都是为了阻挠对方投篮得分。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身高、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投篮技术不断发展:出手部位由低到高,出手速度由慢到快,投篮方式越来越多,命中率不断提高。
按照持球方法,投篮出手前置于身体的部位,投篮时移动的形式及投球入篮的方式。
1.单手持球方法:以右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由双手持球开始,然后将球引至右肩前上方,右臂屈肘,肘关节稍内收,上臂与肩关节约成水平,前臂与上臂大约成90°。右手五指自然张开,手腕后屈,掌心空出,用手掌外缘和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后下方,左手扶球的左侧。
2.双手持球方法:以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为例。双手五指自然张开,用指根以上部位握住球的后侧部,两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掌心空出。两肘自然下垂,肩关节放松,将球置于胸颚之间。
(三)瞄准点
瞄准点是指投篮时眼睛注视的目标,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重要环节。由于投篮有直接命中和碰板命中两种,所以瞄准点也有两种:
1.直接命中的瞄准点:通常瞄准篮圈距自己最近的一点。这种方法瞄准的是实体目标,在场上任何位置投空心篮都适用。也有主张以篮圈中心为瞄准目标,这个目标与球的落点一致,利于用力。
2.碰板投篮的瞄准点:是指投篮时将球投向篮板上使球反弹入篮的一点。投篮队员位于与篮板成15°-45°角的区域内,采用碰板投篮效果较好,尤以接近30°角左右的地区最适宜。碰板投篮的瞄准点,应根据投篮的角度、距离和弧度合理选择。一般规律是角度越小,距离越远,弧度越高,碰板点离篮圈越远、越高;反之,则越近越低。
(四)出手动作
投篮时球最后出手的动作,是投篮能否准确命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投篮的方向、力量、弧度和旋转。
出手动作包括正确的投篮手法和全身的协调用力。投篮时全身协调用力要有一定的顺序,整个动作要协调连贯,轻松柔和,掌握好节奏。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随着下肢蹬伸和腰腹伸展,投篮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最后力量集中到手腕和手指上,由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的动作,使球通过食指、中指的指端柔和地飞出。出手后,全身随球跟送,手臂自然伸直。通常距离越近,身体其他部分用力越小,多以手腕和手指用力为主;投篮距离越远,身体协调用力越大,对手腕、手指调节力量的能力也要求越高。
跳投是由起跳和出手两个动作有机地组成的,在空中需要以腰腹力量控制身体平衡,其出手动作较原地投篮难度更大,对全身协调用力及动作的节奏要求更高。
(五)抛物线
抛物线是指投篮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的弧形轨迹。以中距离投篮为例,可归纳为低、中、高三种弧线。
1.低弧线;球的飞行路线较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于飞行路线低平,篮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积很小,不易投中。
2.中弧线: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大致与篮板的上沿在一条水平线上,球篮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抛物线。
3.高弧线:球接近于垂直下落,篮圈的面积几乎全部暴露在球的下面,球容易入篮。但球的飞行路线太长,不易控制,实际上会降低命中率。
上述投篮的抛物线,只是原地投篮的一般规律。抛物线的高低还与投篮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有关。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不同的距离、队员的身高、跳投跳起的高度、不同的投篮方式及防守干扰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抛物线投篮。
(六)球的旋转
球的旋转是影响投篮准确性的因素之一。投篮出手时手腕,手指的动作和力量,决定球的旋转方向和速度。正确的投篮手法会使球适宜的旋转。一般外围投篮时,都是使球沿着横轴向后旋转。这种不但有利于保持球飞行的稳定性,也有助于对飞行弧度的控制。在碰到篮圈时,球反弹的方向是向下的,比不旋转的球更容易落入球篮内。在球篮的侧面反手或钩手碰板投篮时,应使球向侧旋转;做行进间单手和双手低手投篮时,则应使球向前旋转。
投篮技术的动作方法
[编辑本段]
原地投篮
原地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投篮和跳起投篮的基础。原地投篮易于保持身体平衡,便于全身协调用力,比较容易掌握。一般在中、远距离投篮和罚球时运用较多。
1.双手胸前投篮:这种投篮虽然出球点较低,但出手前稳定性好,出手力量大,便于与传球、突破相结合,多用于远距离投篮。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基本同双手胸前传球。两肘自然下垂,将球置于胸前,目视瞄准点。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曲,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投篮时,两脚蹬地,腰腹伸展,两臂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稍用力压球,食指、中指拨球,使球从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投篮时,蹬伸踝、膝、髋,双手用力均匀,手腕外翻,手指拨球。
2.双手头上投篮:这种投篮出球点高,不易封盖,便于与头上传球相结合。但是重心高,不便与运球和突破相结合。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头上,肘关节自然弯曲,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时,两臂随下肢的蹬伸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食指稍用力下压,用指端拨球,使球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手腕外翻,双手用力均匀。
3.单手肩上投篮:这是比赛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和跳起肩上投篮的基础。这种投篮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其他技术动作,能在不同距离和位置上应用。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在前,左脚稍后,两膝微曲,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右手五指自然张开,用指根及指根以上部位触球,掌心空出,翻腕托球的后下部,右臂屈肘稍向内收,置球于右肩前上方,上臂与肩关节约成水平,前臂与地面近似垂直,左手扶球的左侧,目视瞄准点。投篮时,下肢蹬地发力。右臂随腰腹伸展向前上方抬肘伸臂,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动作,使球从食指、中指指端柔和飞出。球离手时,手臂要随球跟送,脚跟提起。
动作关键:脚蹬地、腰腹伸展、抬肘伸臂、屈腕拨指要顺序柔和用力。大拇指和小指要把握方向。
行进间投篮
行进间投篮是在快速跑动中接球或运球后做中、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投篮方法。一般多在快攻结束或突破切入篮下时运用。
行进间投篮动作方法很多,但动作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跨步接球起跳、腾空举球出手和落地三个部分组成。其脚步动作的共同点是:跨第一步的同时接球,跨第二步时跳起空中投篮出手,双脚同时落地注意屈膝缓冲。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投篮的距离、角度以及防守队员所处位置来决定投篮出手的动作方法。在投篮时要控制好身体平衡。跨步的大小、快慢、方向也应根据临场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是在比赛中切入篮下时,常用的一种投篮方法。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向前跨一大步时接球,接着上左脚蹬地起跳,右腿屈膝上抬,同时双手举球于右肩前上方。腾空后,上体稍后仰,当接近了高点时,向前上方抬肘伸臂,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力量将球投出。
动作关键:跨步一大二小向上跳,节奏要清楚。出手时,腕、指用力要柔和。
2.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是在快速跳动或运球超越对手后,在篮下的一种投篮方法。它具有伸展距离远和出球平稳的优点。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左脚跨第二步时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起跳,右腿屈膝自然上提。腾空到最高点,右手五指自然张开,掌心向上,托球的下部,右臂向前上方伸展,接近球篮时,用手腕上挑和手指的拨动,使球向前旋转进入球篮。
动作关键:腾空时身体向前上方充分伸展,举球后保持托球的稳定,腕、指上挑动作柔和协调。
3.行进间双手低手投篮
动作方法:跑动中跨右(左)脚的同时接球,接着左(右)脚跨第二步并用力蹬地起跳,身体尽量向球篮方向伸展。双手持球,掌心向上托球的下部,向球篮方向伸臂。起跳到最高点,前臂外旋,用屈腕、拨指的力量,使球通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端,向前旋转飞向球篮。
动作关键:跨步节奏清楚,腾空身体向前上方伸展,出手用力柔和。
跳起投篮
简称跳投,它具有突然性强、出球点高的特点。可以与传球、运球突破等技术动作结合运用,在原地、行进中急停、背对球篮转身以及在不同距离和位置时,都可采用。跳投是现代篮球运动普遍运用的主要投篮方式。
1.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或左右自然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时,两脚用力蹬地向上起跳,提腰,同时双手举球至右肩前上方,方身体腾空接近最高点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方伸展,利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力量将球通过指端柔和投出。落地时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动作关键:垂直向上起跳,保持身体平衡。起跳、举球、出手动作要协调,接近最高点出手。
2.接球急停跳起投篮
动作方法:在快速移动中接球用跨步或跳步急停,两膝弯曲,重心下降。两脚突然快速有力蹬地起跳,同时持球上举,当腾空接近最高点时,投篮出手,动作同原地跳投。
动作关键:接球、急停时,要控制好身体重心。起跳突然,急停与起跳要紧密衔接。
运球急停跳起投篮
动作方法:在快速运球中,运用跳步或跨步急停,紧接迅速蹬地跳起的同时,双手抄球上举。当身体腾空接近最高点时,投篮出手,动作同原地跳投。
动作关键:运球、急停、抄球与起跳动作衔接要连贯协调,起跳突然,空中保持身体平衡。
投篮技术的运用
[编辑本段]
在高度紧张、对抗激烈的比赛中,合理地运用投篮技术,并保持较高的命中率,除了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动作之外,还必须有坚定的自信心、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稳定的情绪;具有较高的训练水平;善于创造和把握好投篮时机。通常在下述情况,应果断投篮。
1.持球队员借助各种技术动作或假动作摆脱对手的防守后。
2.持球队员发现防守队员距自己比较远,或其注意力分散时。
3.在自己投篮比较有把握的“投篮点”上得到球时。
4.同伴占据有利于抢篮板球的位置时。
5.战术配合中出现了预期的投篮机会时。
6.比赛中需要强行投篮时。
投篮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编辑本段]
教学与训练的建议
1.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技术,应尽早安排教学。投篮技术的教学顺序为:先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接着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单手低手投篮、双手低手投篮,再学习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和急停跳投等。
2.投篮技术的教学与训练要重视建立正确的概念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应以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和单手肩上投篮为重点,掌握好投篮的手法,带动其他投篮技术的学习和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而掌握好行进间投篮和跳投这一现代篮球运动中普遍采用的重要投篮技术。
3.在投篮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合理安排练习的强度和密度,要有次数和命中率指标的要求。投篮距离由近至远,位置由一点到多点。
4.投篮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应与移动、传接球、运球突破和抢篮板球技术结合进行,提高应变能力和树立每投必有抢(篮板球)的意识。
5.在正确掌握了主要投篮技术后,应加强心理训练和在对抗及战术配合中的投篮练习,提高自信心和抗干扰及实战运用能力。
练习方法示例
1.原地投篮练习。
(1)徒手做原地投篮动作的横仿练习,体会动作方法。
(2)不对球篮的投篮练习。
要求:体会投篮手法和用力过程,注意弧度和旋转。
(3)正面定点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中弧线,球向后旋。
(4)不同角度的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体会瞄准方法。
进行间投篮练习
(1)徒手慢跑做行进间投篮的模仿练习。体会跨步、接球、起跳、举球、出手、落地等动作。
(2)走步式做行进间投篮练习。迈右(左)脚接球,上左(右)脚起跳投篮。
(3)运球接行进间投篮练习。
要求:运球接行进间投篮动作连贯,体会跨步和抄球的时机。
(4)传切上篮练习。
要求:传球后要有变向摆脱动作,跑动接球和行进间投篮衔接连贯,注意调整步伐。
跳起投篮练习
(1)徒手做原地跳起投篮练习。体会跳投动作,掌握伸臂、屈腕、拨指的时机。
(2)不对球篮的跳投练习。
(3)学生每人一球,列队于罚球线后,按顺序自投自抢篮板球,做正面原地跳投练习。
(4)运球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运球、急停、跳投动作协调连贯。急停时,要面向球篮。
(5)突破后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运球急停与跳投衔接连贯,急停起跳突然。
(6)移动接球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移动、急停、跳投动作衔接连贯,急停要面对球篮,起跳突然。
结合其他技术的投篮练习
(1)全场运球、传接球接行进间投篮练习。
要求:①传球准确到位,跟进快;②起动快,倒身跑注意看球,接球到投篮动作连贯。
(2)全场传接球上篮练习。
要求:不允许运球。
在对抗条件下的投篮练习
(1)二对一投篮练习。
要求:防守由消极到积极,进攻注意捕捉投篮时机。
(2)一对一攻守练习。
要求:针对防守,合理选择投篮方式。
(3)一对一运球上篮练习。
要求:防守由消极到积极,进攻合理选择行进间投篮方式。
(4)半场攻守投篮练习。
方法:在半场二对二、三对三、四对四进行攻守投篮练习。
要求:在比赛情况下,结合已掌握的技术,寻找时机,大胆投篮。促进学生在对抗中运用投篮技术,逐渐提高命中率。
配合投篮练习
要求由开始无防守逐渐过渡到有防守的情况下进行练习。要有摆脱动作,与同伴默契配合。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编辑本段]
1.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持球时掌心触球,手指指端未贴球体,影响手腕、手指用力。
纠正方法:教师讲解示范,用正确的手法持球,让学生看清手触球的部位。也可用手沾粉笔灰后持球,使学生直观手触球的部位,然后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持球动作,相互检查纠正。
(2)投篮时肘关节过分外展,致使投篮出手时,身体各部分用力不协调一致。
纠正方法:教师进行正确的讲解示范,学生持球反复做持球、举球和出手的模仿练习。可以要求学生以投篮手臂侧靠墙进行投篮的出手练习,强制克服肘的过分外张。
(3)双手投篮时,两手用力不均匀。纠正方法:应徒手多做投篮出手的模仿练习。然后可持球近距离对墙投篮练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出手蹬----伸-----屈------拨
脚要蹬地(重心在后脚或两脚之间),
大臂伸直(不能屈小臂,大臂不能过分外张),
手腕屈(投篮出手控制弧度),
拨指(食指和中指拨指,球从指尖投出,食指指向篮筐中心,其余四指指向篮筐前沿,换句话说,两跟手指也可以投篮)用力。最后再逐渐地由近至远进行完整投篮练习61瞄准方法。均匀。和力量。
首先纠正大家一个错误的认识,投篮的时候,别太在意自己投篮的姿势(毕竟每个人的投篮姿势都有自己得习惯,而且你很难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斯托克顿的姿势就很一般,但人家也很准,你是要准还是要姿势,当然是首选前者),也不要在意自己手的方向,而是关注篮框的位置,注意力集中在篮圈上。这是discovery上介绍的,经过这种习惯培养的人,投篮命中率上升30%-50%,这是真的,很多nba球员也有不少人是通过这种理念训练的。我是篮球特色学校毕业的,老师经常给我们灌输这种理念。
我以前三分投篮很差,三不沾是常事。后来加强了手腕力量的训练,现在三分球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命中率也有百分之四十左右了。
所以说,投三分要准,就得要练后腕力。具体做法是握哑铃或是一些重的东西做上下提,还有的就是做卧推,效果也不错。只要你坚持二个月左右,就会有成效了。
方法:膝盖一定要用力.投篮大部分力量来自膝盖.
还有投篮的手在出手后要尽量放松的伸直(差不多就成,不用跟个木棍似的)
胳膊要放高一点..与地面成45到60度角比较好.
要锻炼的肌肉..
应该是大腿前侧的肌肉和小腿的肌肉还有大臂后侧的肌肉
其实不用特意去锻炼.每天多投.
我开始的时候使了吃奶的力气才能在快踩线的的地方投3分.还特没弧线.
但是打了一暑假以后我现在在3分线外一米,都可以投高弧的3分球.(命中率还可以..)
推荐你学习米勒的动作..(原来步行者的雷吉·米勒)
他的3分动作就很好看而且弧线很高(街头篮球游戏的米勒时刻动作根本不对..)你可以去dv.leyuan.com着网里看看米勒时刻的视频.在搜索那搜下就可以了.我现在就在学他的动作,学的还不是特像呢..
希望给你的建议能让你的3分变NBA
姿势其实是投篮力度的关键,无论什么时候下手臂一定得保持垂直,中国的篮球教学片里主张是手腕,手肘,肩膀得成三个90度,如果你弹跳不太好的话就可以采用这个方式,但我看很多NBA的宣传画都是肩膀和腋下的夹角都是大于90度的而手肘和肩膀则小于90度,手腕无论何时准备和投完后和上臂的夹角都是90度,这个比较适合弹跳好的后仰的时候用,瞄准的时候千万别瞄准篮板得瞄准篮筐的后檐,除非你是侧面打板,原因有三,一是不好看听不见刷的一声的进篮声音,二是容易养成对板的依赖,三是投篮过于追求打板角度。不用刻意联系力量,我力量算小的了,但是还是能完成这些动作的。还有适当运用臀部的和腰部的力量,很少有人回练习这个但这个却是投篮力度和滞空时间的关键一点,还有投的时候脚靠前抬起,能增加滞空的时间。你开始不习惯很可能投三不粘,但是习惯了投篮就很轻松的,还有如果你右撇子的话投篮的时候右脚适当内扣些,你可以身体稍往左侧倾斜一些,能很好的延长滞空时间。纯属个人习惯,你可以试试,我一个朋友本来投篮姿势也不好看,现在这样练习了几天,动作帅多了。呵呵。望笑纳。这里有个投篮的视频,你可以学学,注意它脚是前伸的,靠的就是臀部的力量,手臂始终垂直。
为什么打篮球半场打的很好,打全场反而什么都不会了?
这种现象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身边。大学的时候下午经常到野球场组队,期间认识了一位半场高手,个子块头都不大,但是控球和技术非常好,半场跟他组队完全就是游刃有余虐爆很多队。
然而让我掉眼镜的是,有一次去看他打院里的班赛,全场的。看得我是那个心累啊,跟半场完全就是两个样。平时骚爆的动作和运球根本看不到,跑起来也完全不像半场那么神气。那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被称为半场之王。
我粗略地想了一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可能是:
1.半场距离比较短,攻防的转换比较快可以防守到位,所以没那么累,体力各方面比较好掌控。而全场就不同,需要你较长距离的来回跑,当你把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花在来回跑和防守上时,如果个人身体素质和耐力没那么好的话,就没有更多的能量可以支撑你带球和做动作。
2.半场往往是3对3或者4对4,进攻和持球的空间比较大,这就很适合那些喜欢做动作和需要突破空间的人发挥。而全场是5个人的,防水比较密集,而且另外4个队友你也需要合理分配球权,不然根本就没办法玩,虽然你动作和过人都很厉害,但是你让队友来回跑看你表演是不现实的。
3.半场比较重要的是打速度,而打全场是很需要控场能力的,不一定越快越好,控制对手才是致胜的法宝。
体能。
抛开这个说团队合作,战术跑位都是耍流氓。
我自己就是亲身例子。
打半场的时候,因为突破速度快,中投准,突破之后分球传球视野也算开阔,不粘球,算是半场小王子。也许就因为这样,所以经常打半场打一下午不带休息的,别人坐下喝水我都在边上运球投篮,自诩为体力怪。
可是后来一打到全场的时候,发现不对啊……
我去,我一个突破进去上进一个,转身对方一个快攻还一个,然后来回几次,问题出来了。我居然发现我跑不动了!是的,全身上下发沉。然后,在进攻的时候,很稳的中投飘了,防守的时候,只能看着对面的体力怪跑来跑去。
后来我想了很久,我自以为是的体力好,都是建立在半场的基础上,因为局部爆发力强,我能从三分线轻松突到篮下。因为我知道即便是有人补防,我也能轻松传给队友。而在全场的情况下,已经不可能单单靠爆发力解决问题了,禁区里全是人,如果碰上大胖子和大高个,你就要做好把自己扔出去的准备。
半场打一个球,大家还能说说笑笑,因为对方要等你发球;全场你刚进一个,马上又是一个20米的冲刺,对方根本不打算让你休息。而剧烈运动结束后,紧接着你就会发现平时赖以为生的中投不见了,最稳的还是篮下平时跟木桩一样的中锋吃饼,还有樱木看不起的平民上篮。
所以为什么半场强,全场鬼。你的体力太弱了啊!不要扯什么战术,真体力强到一定程度,再来扯这个。快攻的本质就是体力碾压,欺负你跑不动。中投和三分不进的本质就是你腿软,核心力量不足,而不是手臂力量不足。
所以,来问这个的同学,建议你多去田径场健身房多练练体能吧。这个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终极办法。而不是那些战术和配合,真到了这个层面你也不会来问这个问题了。所有对这个还有疑问的人,统统都是体能不达标。
为什么?我就是把自己扔进健身房狠操,现在打大场,你看我还慌吗?虽然中投快感刚刚的,可是体能碾压的感觉也相当不错啊。
作为一个打了接近15年篮球的老伙计来说,还是有资格发表言论的。当然,本文重点不是讲的是我,是工作之后认识的一同事,身高178,体重75公斤。也是一位狂热的篮球爱好者,我们都称他为“半场龙,全场虫”。
打半场,最怕灵活的胖子,有身高,有体重,如果还有技术的话,那基本就是他的天下;打全场,最怕体力好的人,从比赛开始能跑到比赛结束,而且还不带大喘气的那种。全场下来,还要家跑2000米的人。我的同事,则是属于灵活的胖子,但是他的体力不行,打全场打5分钟,休息10分钟的那种。
我们打半场,基本就是3对3,4对4的这种。我同事,既可以站在三分线投三分,也能持球冲内线,大风车打板。178的身高,外加150斤的体重,这样的体型,在野球场上足可以让对手闻风丧胆。在低位,同体型的人防守,他既可以接球转身投篮,又可以持球虚晃上篮,对手防不胜防。如果遇到与他身材不对等的人,那更加直接,就是碾压式的坦克上篮,大家一定能想想的出来。他的半场,打的真好,而且不费力的那种,有时候,我们都汗流浃背,他的球服还是干的。没办法,灵活的胖子,真心不好防。比他高壮的,没他灵活,比他灵活的,身体有没有他壮。
打全场,有很多人会说靠团队什么的,其实打过球的都知道,只要队中有一两个比较突出的球队,球就非常好打了。我们普通人打球,个人能力还是相当重要的;当然要说,我们普通人打半场,那一项最重要,那肯定是体力了。就算你个人技术在强,没有体力,无法支撑你来回的往返跑,你还不是得去看戏,能否球队提供多大的帮助呢?因此,体力好的人,至少能保持在场上时的关注度,并且持续给对方队员压力,这样的球员,会是全场人员人选的香饽饽。
篮球全场和半场完全是不同的,这是大学生打篮球经常遇到的问题。我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习惯所致。我们经常会看到打半场,很少看到打全场。因为人数凑不齐,或者怕体力跟不上。这样一来二去自己对半场球很熟悉,而真正打全场,手生,感觉全没。就是所谓的运动感觉。
第二,体能跟不上。半场球是小短跑,全场球是折返跑。半场球的体力消耗和全场球不是一个量级。比如,我们看到街头篮球基本上双方战术简单,甚至单打独斗,而全场比赛,比如NBA每小结12分钟的拉锯站,休息时间还短,对体力消耗要求更高。一般来说,全场球打得好的,基本上能搞定类似街头篮球半场球。而反之则未必。
第三,战术、防守和对抗强度。半场球的防守强度更大,这是由战术决定的,攻防转换过程中距离拉长从而使防守更加游刃有余,身体对抗性受制于防守进而难度均加大。
第四,参与密度。我们大多看到半场球都是3V3,或者4V4,很少看到5V5,人太多太密集半场球不容易打出配合,难度加大,全场球就会出现所有10个人挤在一个半场的情况,人多投篮距离就会变大,不适应全场球的队员就会吃亏。
篮球半场和全场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为什么有些人打半场很好,到了全场以后就毫无用武之地。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半场和全场的进攻意识和技术不同,半场主要是三个人的事,而且又局限于半场中,所以攻守转换快,回合多,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进行持球进攻,这也让半场球员养出了一些不良的习惯,那就是不着重每个球的进攻效率,自己持球过多,不爱进行团队配合,喜欢自己单打。这些坏习惯一到了全场,马上就暴露出了弊端,全场的进攻主要是由组织后卫去串联和组织进攻的,前锋和中锋的进攻技术大多是无球进攻,半场选手一到全场,没有持球权马上就不知怎样打球。
习惯都是平时养出来的,临场时必然暴露缺陷。全场推进节奏快,进攻球员都是在快节奏中完成攻击动作,反观半场球员大多是节奏慢的站桩选手,哪里适应得了快节奏的全场。
2、防守意识和战术不同。半场的防守由于人少场地大,所以联防和协防基本毫无用武之地,半场防守如果一对一防守上被攻破,基本代表着这场球没可打性了。而全场就完全不同,全场防守可以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对进攻进行联防和协防,让进攻队员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去,这就对全场球员的进攻意识和球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半场球员觉得很简单的一个突破就能解决的问题,到了全场的防守时,他们就毫无办法去处理球,他们把问题考虑的太简单,处理球时也必然草率和单一。
所以,好多半场选手一到全场就蒙了,就是因为半场的技术和意识和全场是有天壤之别的,建议半场选手多打打全场,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战术素养和意识。
篮球是不仅考验运动员的体力,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消耗因素,还有团队合作,战术跑位竞技意识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篮球爱好者,包括在非专业学生青年篮球群体中,在半场比赛3对3,4对4篮球对抗赛中,都很生猛,但一旦要进行全场赛制的比赛,就大失方寸,乱成一团,没有战术可言,眼里只有球,蒙头冲,好像变得不会打球一般,这对业余选手或者初级接触篮球比赛的人来说,都是比较常见的,毕竟没有受过训练,临场发挥,有些比赛选手上场充数而已。
篮球不是1个人的运动,在半场3对3,4对4,场上空间有限,主要考验的是对抗者的技术身体,在全场赛己方场上五个位置
1号位到5号位,1号位控球后卫简写PG,像传球大师纳什就是1号位,这个位置需要带球过半场,分配球,跑位
2号位得分后卫SG,一般在这个位置都是能力较强的队中老大,代表人物科比,
3号位小前锋SF,对技术力量要求高,终结进攻,突破给队友创造机会的,代表人物杜兰特,
4号位大前PF,代表人物邓肯,这个位置负责防守的,篮板,盖帽,卡位,
5号位中锋C,攻防枢纽,拦截篮板,吸引防守,倒球得分的,姚明就是中锋
这5个位置要各尽其职,战术一般都是围绕5个位置来打,只有这样区分,比赛才具有观赏性,像打惯半场打球,蒙头进攻,其他几个人有可能出现原地不动,3秒违例,移动挡拆等犯规。
除了战术位置意识,体能也是影响发挥的因素。在nba,4节比赛每一节10分钟,球员场均跑动距离,2500到3500米之间,而且不是纯跑,还包括起跳,加速,发力,体能考验非常大,特别是折返跑,
这就需要运动人平时对自己的身体 健康 进行管理,小到饮食的具体时间,计算摄入的热量,还要科学的锻炼和训练,所以人家常说,
不要拿你的爱好来挑战人家的饭碗,就是这个道理。
关注球名山,飙球不飙车,做一个有态度的 体育 人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篮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有对应的项目规则,大家参与项目,获得乐趣,也都遵守着对应的规则。
首先,3 V 3 的比赛,规则里面场地小,不需要太多的全局观和视野感;比赛时间短,对运动员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就像短跑运动员一样,短时间的爆发力是重点。
第二,5 V 5的比赛,场地大,时间长。对视野、体能、力量、速度等等都有进一步的要求,但是人更多了,这些任务可以分配给不同的人去完成,战术执行就显得至关重要,哪怕是有詹姆斯的球队也是需要球队战术的,那就是把球都给詹姆斯
为何大多数人认为全场篮球比半场篮球难打?
全场攻防对身体素质,打球习惯和积极性要求比半场要强,所以大部分国内的人都不会愿意打全场,一旦队友自私一点,基本上就只能陷入折返跑的结果了,加上如果实力有一定差距,被对手紧逼之后出现失误或者断球,对面快攻的时候,不追会被人骂,追了两三个来回体能就消耗干净了,到前场之后更容易出现失误然后继续被人骂,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很难有人愿意打全场吧。另外一方面,一旦落入阵地之后,全场比赛由于基本都是五对五对抗,内线永远站着高大中锋。
实际上如果有系统针对的去训练和提高的话,全场攻防的操作空间和技战术水平比半场有意思的多,无论是快攻还是半场攻防,有一定的小配合的情况下会有更多机会和更好的表现空间,防守端也不用太担心被人一对一打爆,可以说是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和魅力吧。
大家讨论的“半场”其实也并不是真正的按国际规则的比赛,只是球场不够多大家按照习惯意识凑在一起打球而已。
首打半场和全场最直接的区别,就是体能了,半场进球后基本上大家都站在原地,等待或者出三分线进行下一次进攻,而全场,无论是你打进,还是抢到防守篮板,都需要跑接近一个篮球场长度的距离,所以除了比较专业练篮球的人,大部分打半场的人是不具有这样的体能的。紧接着,体能下降,不仅仅会让你来回跑的速度变慢,而且进攻端也会影响出手和对抗,无论是投篮还是篮下出手,体力下降都会严重影响。同时,防守的时候脚步变慢,跳不起来,干扰能力下降。
还有一个区别,全场基本上就是比赛的时候会打,所以需要制定战术,需要球员磨合足够的默契,且有较高的执行力,但半场一般就很随意,基本上就是跑跑空切,一个人单打,甚至连挡拆都基本不会出现。
篮球全场比赛怎么打?
怎样打好全场篮球
1.锻炼体力
如果不锻炼体力,就学着怎么合理分配体力。打全场是很累人的,要快攻,要落防,要挡拆要空跑,要朝着拉拉队抛媚眼...所以体能真的是第一紧要的事,要懂得什么时候要像疯的往前冲,什么时候该放弃机会。如果是打关键位置,比如一号位,中锋,就要懂得怎么去控制比赛的节奏。一个好的后卫或者中锋真的可以为全队节省大量体力。
2.多看比赛多读书
打全场靠身子也靠脑子。有时候脑子甚至比身体重要的多!公司运动会和很多组织比赛都是各年龄段球员直接凑起来的,不乏各种身体素质变态的年轻人,我的几个朋友看到这类年轻人都很开心,原因是屌啊,不传球啊,体前变向一秒两三个啊,滑翔过两个人上篮啊,结果呢?三个回合过后投篮打飘,五个回合一过基本废掉。我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自然也懂得怎么最大程度的消耗进攻球员的体力,所以要打团队篮球。
多看看比赛,了解一下每个位置的人应该怎么跑,怎么传球,不要老是把传球的事觉得是控卫的责任,控卫也就是个负责带过前场的人。要单打的同学请晃动后跳投终结,头一横就往篮下杀的同学请自重,同水平的球员,防守总是要高过进攻一个等级,你敢飞我就敢让你躺,老球皮们练垫脚都练得炉火纯青了,菜鸟十次落地总能踩到一次。所以,要打体系篮球,多动动脑子。
3.跑起来,别站着
站着要球的自觉,全场球落了阵也就是个半场5V5,半场球里很多人站着不动要球,全场里这种事基本就是送。打控卫的请给了球以后就往下面跑,得分后卫请跟小前锋像的来回绕着跑,大前锋请绕到外线做挡拆,中锋请举起手随时准备开肘。
4.不是每个球都要快攻
新手打全场最容易碰到的事就是抓了篮板以后总有那么两条疯狗一路往前冲还留着哈喇子看着本方半场。要是碰到同样是新手队伍,这招很管用,但如果是碰见会打全场的队伍这也就是个送,带球跑能快得过空手跑?控卫有责任要控制本方进攻的节奏。
5.了解具体规则
半场业余篮球估计除了打手走步以外就没有其他规则了,但全场球里的规则必需全部清楚。比如带球过前场,比如进攻三秒,防守三秒(如果有这个规定),再说的难听点,很多犯规半场球根本不吹,全场就要吹,了解规则的话一场比赛下来光是罚球就能罚不少了。我自己的比赛一般比分在60上下,其中三分之一是靠罚球罚来的,一旦有机会我就抱着球往内线杀,大三步欧洲步的上,半场顶多让你开个底线球,全场里是要送上罚球线的呐,杀个几次对面的内线就虚了。这个实战君在大学篮球赛深有体会,当时是罚球罚到那个手软啊!
6.学点一技之长
全场里最吃香的就是跑底线的三分投手,简单不累,落地跑个三角,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了。中锋的话多学个几招小动作,至少开肘和沉肩要学会,还有要学个友好的微笑,下完黑手立刻笑。中锋和控卫是快速提高全场能力的重要位置!
有个好中锋,进攻和防守都有了,要住位置一打一去,就算团队水准不如对面,相对内线单打还是比较容易和稳妥的方式。
有个好控卫就太好了,往简单了说,能突就能分,挡拆就打内线绕开就传外线,投不投得进不说至少队伍是盘活了,往深了说,能掌控比赛节奏,控制队友的体力和情绪。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建议需要速成的朋友看一看:
个人:各司其职,首先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亮点(有一些篮球技术和球商)。能抢篮板你就跳,有命中率就多出手,能突破就使劲往里面杀,有防守你就狠...。总之意思就是你擅长什么就做什么,其他的事别人来做。
队友: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团队配合很重要。有人挡拆,有人跑快攻,有人抢篮板...进攻与赢球都很轻松的。
队长及教练:首先是在赛前制定和安排战术以及适当的训练。其次,球员在球场上打球很容易“蒙”,有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感觉。对长和教练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有人清楚的指导和判断场上形势并及时暂停、安排战术、缓解对手士气都会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