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籃球規則是誰制定的?
2.NBA 都为哪些球员修改过规则?
3.篮球规则的变化
籃球規則是誰制定的?
根据具体情况改,当年篮球发明时是没有规矩的,结果我不说lz应该知道吧,后来smith教授制定了13条规则,后来,随着强人和战术以及一些不和谐因素的不断出现,规则也原来越多。 篮球一开始是没有24秒的,没有全队犯规的,历史有名的最低分(湖人vs活塞17:18)。知道不,就是没有24秒的恶果,那场比赛活塞拿着球就开始在后场打牌了,后来就出现30秒了。没有全队犯规前,打球想打仗一样,不停犯规,犯满离场后就在换个人继续犯,就象战场上死了一批再上一批一样,后来,就有了全队犯规,而强人改变规则的也不少,乔治·麦肯开创了干扰球(原来没有人可以把已经进了的球在弄出来的,弹跳和身高不够)。张伯伦阔宽了3秒区,联盟还为他制定了罚球时不能砸板空接的规定(这家伙最爱玩这一招)。为奥尼尔而允许联防。 FIBA现在的规定好像是5年一改吧(NBA比较自由,想改就改,不想改一千年都不会改),现在的规矩不是什么时候定的,而是一百多年来不断进化和改变而形成的
参考资料:
NBA 都为哪些球员修改过规则?
1、为顶级中锋不断扩大三秒区,以降低顶级中锋的杀伤力。
乔治·麦肯,修改项目:联盟为了限制麦肯在对手内线予取予求的恐怖威力,被迫将三秒区的宽度由6英尺扩大为12英尺。
威尔斯·张伯伦,修改项目:张伯伦是NBA历史上数据之王,为此,NBA特意将3秒区由12英尺加宽至16英尺,来限制张伯伦的统治力。
2、"大鲨鱼"沙奎尔·奥尼尔,联盟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了联防战术的运用、禁区三秒违例。另外,针对奥尼尔糟糕的罚球,联盟还特别规定,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球员犯规将判罚一罚一掷。此规则因为小乔丹,霍华德以及马刺波波维奇的砍杀战术,存在进一步更改的可能。
3、查尔斯·巴克利,修改项目:规则的官方名称叫做“背身单打5秒规则”,也就是说球员持球背身单打的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4、阿伦·艾弗森,修改项目:因其出色的突破能力,联盟不得不修改了联防细节,来帮助防守队员限制他的突破能力。
5、迪肯贝·穆托姆博,修改项目:封盖对手投篮后摇晃的手指动作会被判罚技术犯规,在2007年修改了规则,穆托姆博可以在封盖后摇手指,但是前提是不能朝对手摇 。
6、乔丹(此条目与乔丹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修改项目:NBA在1991年出台了“恶意犯规”规则。
7、鲍勃 库西,修改项目;因为他的控球太好,当凯尔特人领先时,他就一直控球把时间耗完,联盟为了鼓励进攻以及比赛的观赏性,规定了进攻时间的限制,时间是24秒。
8、除了以上之外,还有阿兰休斯顿条例,基德条例(这个又称36岁条例),特伦特塔克条例(又称0.3秒条例)。
2005年,NBA联盟颁布了新的劳资协议,一支球队可以裁掉队内的任何一名球员,该球员的工资将不会占用球队的工资帽,也就是在这种制度下身背亿元合同的阿兰·休斯顿选择了退役,这种规则也被称作“阿伦·休斯顿规则”。
在NBA中为了限制老兵和球队利用原有劳资条款漏洞而制定的规则。交易市场中涉及到劳资协议的一个问题:当自由球星A接近退役时,他想为球队B效力,球队B只能提供中产合同,但双方都认为球星A的价值超过中产合同时,这时候以前的薪金漏洞就发挥了作用:增加合同的年限。“36岁规则”规定:当一名球员签约一份大于4年的长期合同,在合同结束时,如果该球员的年龄超过36周岁,那么此份合同将被认为符合“36岁规则”。
1990-91赛季时NBA作出了如下规定:“球员接球然后出手投篮的时间至少需要0.3秒,不管他是否投中都是如此。”少于0.3秒只能空中接力扣篮或点拨,否则投中无效。这就是所谓的Trent Tucker Rule(又称0.3秒条例)。
篮球规则的变化
[编辑本段]奈史密斯制定的篮球规则
①篮球运动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的;
②手拿着球走或者跑都是不允许的;
③运动员可以到场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
④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发生身体接触;
⑤篮圈应该是水平的。
根据这5条基本原则,奈史密斯先生制定出最原始的篮球竞赛规则。最原始的篮球竞赛规则一共有13条。这13条的基本内容是:
1.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2.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绝对不能用拳头击球。
3.球员不能带球走。
4.必须用手持球,而不允许用头顶、脚踢球。
5.不允许球员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脚绊等方法来对付另一方的队员。任何队员违反此规则,第一次被认为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要被强行停止比赛,直到命中一个球后才能重新上场参加比赛。如果有意伤害对方球员,就要取消他参加整个比赛的资格,且不允许替补。
6.用拳击球就是违反第3条和第4条规则。
7.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3次,就要算对方命中一球。连续犯规的意思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对方队员未发生犯规,而本方队员接连发生犯规。
8.如果防守者没有触到球或干扰球,当球投入篮内并停留在篮里就算中篮。如果球停在篮筐上,而对方队员触动了篮筐,也中一球。
9.当球出界,球将由第一个接触球者扔进场内。若有争论,裁判员将球扔进场内。掷界外球允许5秒钟,如果超过5秒钟,球判给对方。
10.主裁判员是球员的裁判,他有权吹犯规。当某队连续3次犯规,他将通知副裁判员。他有权宣布取消某队员的比赛资格。
11.副裁判员是球的裁判,他可决定什么时候球在比赛中,并要计时、决定球的命中、记录命中的球数以及承担通常裁判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12.比赛在两个 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
13.球命中最多的一方获胜,如果平局,经双方队长的同意,比赛可延至再命中一球为止。
这原始的13条篮球竞赛规则,虽然不系统,不完整,有些条文还不够明确,但对初期篮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规则就显得更加重要,它要求严格、科学、系统地管理篮球竞赛。
规则从最初的13条发展到现在的58条,篮球技、战术从原来的简单、低级发展到现在的高级水平,都是它们许多年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结果。如:运球技术从最初的以肘关节为轴发展到现在的以肩关节为轴,正是因为规则对发展中的技术不断肯定的结果。现在,规则明确指出:运球结束的标志是双手触球的一瞬间或运球的手掌心向上,大拇指超过垂直面时即运球结束。如掌心始终
向下,大拇指未超过垂直面,球是不可能在手上有停留的。所以,以肩关节为轴的大臂运球与单手后拉、后转身运球的现代技术就以法定的形式肯定下来了。再譬如:投篮技术的发展,从最初的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发展到现在的高手自上而下的扣篮与单手或双手的补篮等高超的技术,规则明确规定都算队员在做投篮动作。因此,扣篮、补篮等现代技术就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近年来,比赛中出现后仰跳投、后撤步跳投、勾手跳投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也是因为规则对攻守技术强调了垂直面的原则、腾空队员原则等几个处理身体接触与犯规的基本原则所决定的。在犯规处理上,特别强调了攻守平衡的指导思想,迫使和促进了投篮队员为摆脱防守、避免撞人犯规而取的各种形式的跳投技术,以达到得分的目的,推动了防守战术的不断发展等。
国际篮联在一般情况下,每隔4年对规则要进行一次修改与补充,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篮球技、战术进一步的发展,并限制粗作,使比赛向文明、于净及紧张激烈和富有勉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