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会趣事
2.关于奥运会的趣事
奥运会趣事
悉尼“黑白秀”:家贼难防和拾金不昧
悉尼奥运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他们身上值钱的东西当然不少。不过,面对“金银细软”,作为东道主的悉尼人却有绝然相反的表现:有人偷走了运动员的参赛证件,也有人拣到奥运会奖牌后赶紧寻找失主。
据悉尼警方介绍,四天前,一位澳大利亚的拳击选手在奥运村内的旗帜广场上被人偷走了参赛证件。周五,当他去看女篮比赛时,发现旁边的一个观众的胸前居然堂而皇之地挂着贴有他照片的参赛证。那个27岁的小偷认出失主后拔腿就跑。拳击手和在场的澳大利亚柔道选手经过一番追逐,终将这个住在悉尼的窃贼擒获。
澳大利亚女子赛艇选手泰勒可就多了。周三她夺得银牌后,匆匆赶到市中心参加晚上的狂欢活动。可在到达目的地时她不小心把奖牌忘在了出租车上。发现丢失奖牌后她赶紧报警,同时打电话给悉尼市所有的出租车公司查询。就在她忙得不亦乐乎之时,一位出租车司机将奖牌送上门来。原来他在清理车辆时在后座下面发现了这枚奖牌。
铁的意志
在4×200米自由泳接力和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最高领奖台上,站着4个美国人,其中有一位是深受观众赞扬的英雄,他就是杰夫?法雷尔。在奥运会前的一个月,他得了急性阑尾炎。手术前3天,他刚打破100米、200米自由泳全美纪录。手术后的第六天,他还要参加奥运会选拔赛。在这燃眉之际,法雷尔焦急万分。具有顽强意志的法雷尔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即在教练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在病床上做腿部及腹肌运动和拉力练习。还未愈合的伤口,每拉动一次,仿如万箭穿心般的疼痛,豆大的汗珠从他的前额上泌出,法雷尔没有被病痛缠住,他的行动打动了医生善良的心,医生破例同意他下水训练。医生在他的伤口四周喷上一种粘性液体,用防水绷带缠住伤口防止感染。
6天后,法雷尔出现在选拔赛的里,他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其他的选手,夺得100米自由泳决赛权。手术后的第8天,他又参加了200米自由泳决赛,他拼命地往前划,一口气超过了3名对手,以2分4秒6的成绩名列第四。20天后,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法雷尔和3名队友合作,打破了4×100米混合泳接力和4×200自由泳接力的世界纪录。当观众们从解说员口中知道法雷尔的事迹后,没有人不为他的成功称奇。
跳水专用的魔法毛巾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样一个小现象。在跳水比赛中,日本运动员在起跳前,总会将一个小毛巾扔下,而这条毛巾就是日本的体育运动专家为该国选手研制的秘密武器——“魔法毛巾”。原来,日本人在研究中发现跳水选手身上附着的水滴会使体温下降,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降低。为此,日本专为他们的奥运跳水队研制了这种一拧即干的“魔法毛巾”,以使选手们保持身体的清爽。
据介绍,这种毛巾用100%的合成树脂制成,有超强吸水能力,不管弄多湿,一拧就干。选手在比赛之前要进行多次试跳,一般毛巾不适用。其实早在16年奥运会时北欧选手就用过“魔法毛巾”,不过那是鹿皮制成,日本受到启发,研制成现在的“魔法毛巾”。
大米饭之谜
50年代日本体队成绩特别优良,这引起人们广泛的注目。有的人认为日本人习惯进屋就盘腿席地而坐,把柔韧练习生活化。一些欧洲专家却认为是日本喜欢吃大米饭的缘故,好像大米里含有对练体操特别有用的营养成分。在1956年第16届奥运会期间,持这种观点的人们更是津津乐道。甚至引证了两年前日本队参加世界比赛时的一桩“秘闻”。那次比赛的当天早上,日本队没有去餐厅吃饭。人们以为日本队是为了赛前控制体重,一来探听到日本队在宿舍里专门吃了一顿大米饭。比赛结果日本队第一次逼近苏联队,获团体亚军。岂不知,这并不是因为吃了大米饭,原来那次日本队是在宿舍里由团长五藤和总监远山亲自主炊 ,举行了日本民族传统的“壮行朝食会”用以鼓舞士气。
一张入场券换来的金牌
在第16届奥运会的跳高比赛中,美国19岁的黑人选手杜马战胜所有对手获得冠军,可是,这枚金牌来之不易。因为当时跳高项目强手如林,而他在奥运会前的美国选拔赛上中是勉强及格,美国队教练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当他参加跳高比赛时,竟然找不到领队和教练,运动场门口的看门人也不相信他竟然会是参赛的运动员,好说歹说都没有用,急得他无可奈何,只好自己买了一张门票才进去。入场后发现跳高比赛就要开始,他顾不得再做准备活动,就投入了比赛,最后竟以2.12米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一张入场券换来1枚金牌,传为体坛佳话。
“创记录”的奥运盛会
在悉尼奥运会上作古的记录真不少,除了各位运动员在比赛中频频刷新世界记录以外,还有好多是东道主们亲自改写的。
奥运会门票的空前热销就充分反映了澳大利亚人高涨的热情,高达90%的销售率不但让悉尼人的名字永远地留在了奥运会的史册上,还让他们一口气赚了史无前例的7亿8千万澳元。
悉尼奥委会迈克尔?奈特星期天说:“澳大利亚人是全身心地投入这次奥运会,这一切才会这样让人不可思议。真应该给他们颁发一枚金牌。”
让澳大利亚人骄傲的还有电视转播,全世界一共有220个国家地区转播了这次千年体育盛会,比历届最多的亚特兰大还多6个。有人开玩笑说,这个星球上只要有电视机的人都看到了这次比赛。
因特网也在悉尼奥运会期间火了一把。单是组委会的官方网站点击率就创下了令人咂舌的90亿次,远远高出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6亿3千4百万次。
据奈特介绍,澳大利亚人原本还想利用这个机会创造一年接待5百万游客的新高。虽然没破这个记录,主办者们对旅游收入还挺满意。光是奥运会纪念品生意,就他们有了4亿2千万澳元的进帐。
“超级胖子”因祸得福
在90公斤以上级的举重中,只见一位矮墩墩、胖乎乎,体重达172公斤的运动员。似一座“ 山”一样挪步来到杠铃前,伸出粗达60厘米的滚圆的双臂抓住杠铃。他就是美国的“超级胖子”安德森。此时,他正患内耳炎,小小的耳病使这位“巨人”非常烦恼,憔悴了许多。但他在比赛中,仍以总成绩500公斤的成绩与阿根廷的“巨人”施维蒂并列第一。赛后复称体重,多亏耳病帮了他的大忙,使他掉了27公斤重的肥 。最后金牌属他所有。
幕式节目好 飞蛾也来凑热闹
周日,正当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人如痴如醉时,一群肥硕的、毛茸茸的蛾子也不甘寂寞,如潮水般飞上舞台,大有与演员们同台献技之势。
当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伊冯娜?肯尼唱起奥运会会歌的高潮时,一只特大的飞蛾落到了她粉色晚礼服上。另一只则把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的白衬衫作为了安身之所。
这些飞蛾曾给悉尼奥运会招惹了众多麻烦。它们当时正在往雪山迁移的途中,奥运村中通明的灯火吸引了它们,于是这些昆虫们也凑了过来,体验一下千年奥运的难得盛典。
关于悉尼奥运的预言与事实
2003-09-16 18:15:00
在本届奥运会之前,人们根据过往几届奥运会的经验,为悉尼奥运会的状况作出了种种预测。不过悉尼似乎是一个喜欢给人“惊喜”的城市,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事实是怎样的。
预言一:交通大堵塞
事实:悉尼发达的铁路线帮了大忙,大部分悉尼市民也很遵从安排,乘坐交通工具前往比赛场馆。不过也有例外。由于马术场离市区较远,观看马术比赛的观众都以为那么偏远的地区开车去也不会出什么问题,结果大家都开私家车去。中国女子垒球队也成了那次大塞车的冤大头。
预言二:机场停电,行李运输带失控以及空中堵塞航班得分散在附近城市
事实:虽然悉尼国际机场曾在8月份停电两次,但到了真正关键的时刻却经起了考验;行李运输带也没有出错记录。而悉尼国际机场的每天航班起降次数也比原来估计的1000个航班要少。最繁忙的一天是9月14日,共有980架次起降。不过,煤气泄漏却吓坏了不少人。
预言三:的士司机不愿开工
事实:由于南威尔士州允许的士司机在奥运会期间提价10%,因此司机们的工作热情似乎有所提高。电话预订的士服务一周达到了20万次。但是,的士只在城里见得多,像我们住的地方想找辆的士就比登天还难,只能乘巴士。如果想电话预订,那至少要在出发前30分钟就打电话。曾经有过一个尼泊尔和中国混血的司机给我留过他的电话,可我至今还没试过找他,因为在悉尼坐的士实在不便宜。
预言四:悉尼春天流感泛滥
事实:因为这个预言,我在临出发前特意去打了一支流感预防针。来了这以后,虽然也碰到过患上流感的人,但还是少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门也没有发现悉尼最近有什么流感在传播。倒是这里的花粉让人有点难受,也许是有点过敏,我总觉得浑身发痒;而且眼睛很不舒服,整天红红的,滴了眼药也不太行。据当地人说这也是花粉过敏的症状之一。
奥运场馆用完就拆 借来座椅归还法国
别看奥运会开着的时候很风光,但奥运会一结束,许多奥运会的设施就将告别悉尼,以赛场座椅为例,比赛结束后,将有一半的座椅要远渡重洋,运回法国。
为了节约开支,本届奥运会有不少东西都是“借的”。据负责奥林匹克公园场馆建筑设计的官员介绍,本届奥运会不少场馆是临时的,比如排球馆是中心,举重馆是会议中心,击剑馆则是展览中心,羽毛球馆竟是农展馆。这里面的观众席大多是临时搭建的,由于澳洲根本没那么多椅子,新生产又担心在奥运会后无法处置,因此精明的澳大利亚人想起了租借,这五六万把椅子就是从遥远的法国租来的,赛后就将被拆下来运回法国。临时性的东西不仅场馆和座椅,奥林匹克公园里的所有的空调系统都是从美国租来的,赛后也将物归原主。
荷兰选手夺金不忘丈夫
2003-09-16 16:09:00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 荷兰自行车名将齐拉尔德一直在寻求成功之道。本届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后,她对成功又有了新的理解:首先要好好的生活,其次才是自行车赛。
今日,她在夺得她的第二块金牌之后说:“是我的丈夫彼德教会了我这一点,并且他一直陪着我,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齐拉尔德曾经是91年和93年的世界冠军,之后,她遭受了饮食紊乱之苦。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她体重降到48公斤,身体非常虚弱。在她的丈夫和家人的帮助之下,她才走出了困境。在98年的世界级自行车赛上,她再夺冠军。
今日的齐拉尔德可谓涣然一新,30岁的她句句话不离她的丈夫:“彼德教会我在艰苦的比赛的同时还让我懂得了放松的重要性。他陪我去逛商场,陪我吃我爱吃的食物。他教我怎样去放松,这对我无比重要,我很放松。”
在今日的119.7公里公路赛上夺得金牌之前,她已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了女子3000米个人追逐赛的金牌,并打破了该项世界纪录。她表示将继续争夺今后比赛的奖牌。
由于受到字数限制,我在给你个网站,你综合一下:
://hi.baidu/%CF%C0%BF%CD%B6%B9%B6%B9/blog/item/788eee138458ca23dd540129.html
关于奥运会的趣事
1. 游客成冠军
第一届奥运会网球比赛在雅典丘比特神庙的柱子附近举行。英国牛津大学学生博兰正好在雅典旅游,他是全网球爱好者,外出旅行总是随身携带球拍。他见赛事正盛。成想一试身手,遂挥拍上阵,结果竟取得胜利,成为奥运史上的第一个网球单打冠军。德国德累斯顿高等工业学校学生特劳恩原是田径选手,预赛中被淘汰,在雅典偶然结识博兰。博兰邀他结对参加双打,结果又获双打冠军。
2. 不知自己是冠军
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除赛会安排失当,使比赛长达5个月外,大多数选手在比赛结束后才获悉自己参加的是奥运会而不是博览会,奇怪的是射击冠军甚至比赛结束后也不知到自己是冠军,他在<<神回忆录>>上提到这次比赛时只是说:“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期间一次射击比赛”他的女婿更从未听过他曾获得奥运会冠军,巴黎奥运会组织宣传工作之松散程度可想而知。除此,奖品在12年之后才送到胜利者手中,赠的是书籍,雨伞等纪念品而已。
3. 抢跑了8次的优胜者
在第4届奥运会上,美国队的短跑成绩不佳,丢了所有的金牌,运动员们决心在下一届雪耻。第5届奥运会100米赛有22个国家的68名选手参加。其中美国运动员就有10名。分在第4组的美国选手克雷格看到同组的德国选手成绩曾达10秒5,就想利用抢跑战术来整垮对手,因为这次比赛没有抢跑要受罚的规则。比赛时他一共抢跑了8次,德国选手被他弄得晕头转向,他第9次起跑成功,而对手已被他的“神经战”击败。克雷格轻松的取得小组第1名,进入决赛。在决赛中他以10秒8的成绩获冠军,为美国夺回短跑金牌。
4. 没有对手的金牌得主
1908年的第四届奥运会上,男子400米决赛中有4名选手单因英国裁判判美国的卡本特阻人犯规,取消其资格,更需要重赛,美国队大表不满而退出,英国的哈斯威尔便个人表演般的完成一人决赛,以50秒获得金牌。
5. 经过54年才跑到终点
1912年在瑞典举行的第5届奥运会马拉松赛,遇上一个大热天。日本运动员金栗志藏跑到中途,突然看见路旁有一个瑞典观众在喝桔子汁,他本能地朝那个观众走去,很快就得到了桔子汁,还得到了一个住处,痛快地睡了个大觉。等他醒来时,比赛早已结束了。当挪威人奥尔森作为最后一名到了终点后,唯独日本选手无影无踪,却不知道这位日本选手正在酣睡在一个老百姓家里。直到第2天,他才回到日本队住处。1965年,76岁高龄的金栗志藏到瑞典旧地重游,他从1912放弃比赛的地方向马拉松比赛的终点——斯德哥尔摩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址跑去,并达到终点。
6. 河水不犯井水
上世纪20年代奥运会的100米比赛中,每道竟然拉起长绳子,由起点至终点连续不断,此设备的原意是为了防止运动员作出越线犯规的行为,使让运动员比赛时非要步步为营不可,否则因一时大意而超越界线便会被那个绳子绊个正着,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原来这种使运动员步步为营的危险设计受到非议而被废除。
7. 半金半银的奖牌
在1932年第10届奥运会上,美国女选手希莉获得了跳高了金牌,然而她十分感激另一位美国女选手迪特里卡逊。迪特里卡逊是该届奥运会跳高银牌的获得者。她们两人在为体育事业奋斗的征途中互相勉励,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确实比亲姐妹还亲,她俩一起登上奖台时,又是欢呼,又是拥抱,共同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中,奥运会结束后,她俩把各自的奖牌,各留一块作为两人的友谊的永恒纪念。
8. 到手金牌又易手
第十四届奥运会的马术比赛,瑞典队本以1366分的最好成绩获得团体比赛的冠军,但后来被取消了资格,原来是因为瑞典队的佩松不符合当时运动员必须是军官这一规则。本来佩松只是一名下士,为了参加奥运会,临时被提升为军官,可是瑞典军方竟忘记了给佩松更换军帽,结果佩松戴着下士的军帽参加比赛,被裁判发现,露了马脚,本该到手的金牌丢掉了。
9. 马让奥运分家
毫无疑问,马是马术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医学不甚发达的过去,各国对动物进口的检疫工作非常重视。澳大利亚法律就明文规定,牲口入境后必须经过6个月的隔离检疫。
1956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获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在欧洲和美洲以外的地区举办。但由于澳大利亚关于牲口入境的检疫限制,使得该届奥运会的马术比赛成为了一个难题,后经多方协商,国际奥委会决定将马术比赛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进行,使得第十六届奥运会成为历史上惟一一个分在两洲举办的奥运会。(作者:南山)
10. 乐极生悲失金牌
在第16届奥运会上,苏联18岁划艇选手伊万诺夫夺得金牌后,异常兴奋,在比赛场地将金牌抛向天空,引起观众的阵阵欢呼。不料,金牌落入他手中后又掉进了湖里。他立即钻入水中,企图寻回失落的金牌。最后双手空空地回到水面。国际奥运会不忍看到伊万诺夫伤心回国,补发给他一枚代替品——仿制金牌。在第17、18两届奥运会中伊万诺夫又获该项比赛金牌。他吸取了前次教训,再也不敢乱抛奖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