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一届足球联赛-东莞足球队

tamoadmin

1.甘肃天马足球俱乐部的历年成绩

2.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介绍

3.香港甲组足球联赛的联赛简介

4.篮球之城

甘肃天马足球俱乐部的历年成绩

东莞市第一届足球联赛-东莞足球队

1999年 甘肃天马足球俱乐部成立

2000年 乙级联赛,C组(中西区)第4名未出线

2001年 乙级联赛,四强,再次冲甲失败,收购了天津立飞足球俱乐部的球员和甲B联赛资格。

2002年 甲B联赛,4胜7平11负积19联赛垫底

2003年 甲B联赛中期更名宁波耀马,6胜9平11负积27分联赛第11名

2004年 东莞东城中甲联赛,7胜9平16负积30分联赛第16名降级

2005年 俱乐部解散,新的东莞市联华足球俱乐部创建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介绍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的前身是广东省队,是广东足球老牌劲旅,下面是我为你介绍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简介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于1992年9月15日由广东宏远集团与广东省足协共同组建成立,1998年3月宏远集团购买俱乐部全部股权,使其成为宏远集团全权拥有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队,队员的人事关系都转到了集团,算作宏远集团下属企业的职工。2001年12月9日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将其一二线队及甲B资格转让给了青岛海利丰,仅保留三四线队。2003年7月3日经过重新注资成立了新的东莞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

 中文队名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 外文队名 Guangdong Winnerway Football Club 运动项目 足球 所属地区 广东 成立时间 1992.9.15 主场馆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最初主场) 容纳人数 20000 主要荣誉 1995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殿军

 1999年中国足球甲B联赛季军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荣誉堂

 顶级联赛赛冠军:1次(1979年)

 全运会冠军:2次(1975、1987年)

 全国锦标赛冠军:1次(1960年)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

 广东省足球队

 1985年1月2日成立

 广东万宝足球俱乐部

 1992年9月15日成立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

 2003年7月3日重组为

 东莞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球队历史

 广东宏远的前身是广东省队,组建于1958年,它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足球队之一,1992年9月15日,东莞市的大型乡镇企业广东宏远集团与广东省足协共同组建成立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当年,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宏远成为中国足坛首吃职业化螃蟹的球队,1994年在中国足坛开引进内、外援的先河。宏远足球当时曾是广东人最引为骄傲的球队,在中国足坛素有?华南虎?的美誉,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甲 A球队之一。

 1985年1月2日,广东足球队与广州万宝冰箱厂共建的广东万宝足球俱乐部成立。1992年9月15日东莞市的大型乡镇企业广东宏远集团与广东省足协共同组建成立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1997年广东宏远以甲A第12名的成绩降入甲B,1998年3月宏远集团购买俱乐部全部股权,其成为广东宏远集团全权拥有的职业足球俱乐部。2001年12月9日广东宏远的一二队及甲B资格以1800万元的价格被青岛海利丰收购,仅保留三、四线队。2003年7月3日经过重新注资成立了新的东莞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知名球员

 池明华

 区楚良

 谢育新

 黎兵

 马明宇

 李海强

 凌小君

 李玉展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联赛战绩

 九四年甲A第七名 积分:23 进球:28 失球:21 精彩赛事:第八轮以2:1战胜当年冠军大连万达队;

 九五年甲A第四名 积分:40 进球:35 失球:22 精彩赛事:第六轮2:0胜大连万达队;

 九六年甲A第九名 积分:25 进球:20 失球:25 精彩赛事:第十轮1:0胜北京国安队

 九七年甲A第十二名 积分:16 进球:16 失球:38精彩赛事:第十轮1:0广州太阳神;

 九八年甲B第五名 积分:30 进球:31 失球:32 精彩赛事:第十轮2:1胜上海浦东队

 九九年甲B第三名 积分:39 进球:32 失球:24 精彩赛事:第五轮2:0胜云南红塔队;

 2000年甲B第七名 积分:28 进球:27 失球:31 精彩赛事: 首轮以3:0大胜赛季结束后升上甲A的陕西国力队;

 主场及容量

 1998年前:广东省体育场30000人;

 1998年: 韶关西河体育场 25000人

 1999年: 柳州市体育场25000人;

 2000年: 南宁区体育场25000人;

 2001年: 南昌体育场20000人

香港甲组足球联赛的联赛简介

香港甲组足球联赛(Hong Kong First Division Football League)是香港足球总会属下的职业足球联赛。

香港甲组足球联赛(Hong Kong First Division Football League)于1908年成立,有一个世纪的历史,是香港职业足球联赛,亦为全亚洲首个职业联赛。在香港足球联赛系统中为最高等级,由香港足球总会负责。自成立至今,南华曾39次夺得冠军;精工9次夺冠;而愉园则有6次。今届联赛有11支球队参赛,包括上届香港乙组足球联赛冠、亚军沙田与大中升班。

历史如下:

1. 联赛起源

随着当时的清朝政府与大英帝国签订《南京条约》后,香港岛被割让给后者。英国炮兵和皇家海军将足球带到了香港,当时只限于外国人参加。

1886年,由英国商行的员工成立全亚洲成立最久而又继续运作的足球会──香港足球会,于1896年创办香港足球高级银牌赛,亦是全项足球锦标赛,由一艘驻港英国军舰山多伦舰的水兵夺得首届冠军,亚军则为九龙会。

到了1908年,香港甲组足球联赛正式筹办成立,首届联赛共有8队参加,分别是巴付陆军、海军船坞、炮兵、工程与军医5支英军球队,以及青年会、萄葡牙会及Boy's Own Club三个外国人组织,全部都是外籍球员,并无华人参与。首场联赛于同年12月5日下午2时于快活谷陆军球场举行,由巴付陆军对工程,结果两队赛和1-1。首届联赛冠军为巴付陆军。

2. 成立初期

早年香港足球联赛只有外国球员参与,头15届香港甲组足球联赛冠军均由英军及外国人垄断,直至1923-24年度,南华才成为首支夺得甲组联赛冠军的华人球队。 由南华主力球员出走组成的中华,于1927-28至1929-30年度更连夺三届甲组联赛冠军,成为香港足球史上首支联赛“三连冠”球队。

3. 战后复元

经过二次大战停顿后,香港甲组足球联赛于1946年初复办,首届赛事只得10队参加,由空军夺得冠军,第44营金冕多获得亚军,东方得到季军。 战后初期有7支华人球队角逐香港甲组足球联赛,分别是南华、东方、光华、杰志、星岛、中华及九巴,合称为“七华会”。

4. 兴盛年代

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是香港甲组足球联赛的全盛时期,足球比赛疯靡全港,其中“南巴大战”更是脍炙人口,球迷为了轮候门票不惜通宵达旦轮候。南华、九巴、杰志、星岛、愉园、东华,以致后期出现的精工、宝路华,都是深受球迷欢迎的劲旅。

5. 衰落年代

由于球队滥用外援,球队亏损严重,加上面对其他娱乐竞争,香港球市于1980年中期开始由盛转衰,三年“全华班”更是将球市推向衰落。由1979﹣1980年度球季开始,警察会不再租用花墟球场予足总作甲组赛事。1984年6月8日,宝路华宣布退出球坛。 1986年,精工宣布退出球坛。1990年代初期的“东方王朝”,加上商业球队依波路、快译通,虽然曾经令球市出现过小阳春,但1998年揭发假波丑闻,球员陈子江、刘志远、韦君龙、陈志强及陆嘉荣被判处入狱及被罚终身停赛,令球市再次进入寒冬。

6. 革新年代

采纳多项改善香港足球联赛的发展建议,如:引入香港足球、与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合并、引入内地球队(如南城地产、联华红牛、谢菲联)等。近年来,不少球队亦开始拥有自己所属的主场,以加强主场作赛的感染力,以吸引地区球迷,如:大埔足球会、天水围飞马等。香港足球总会亦曾多次邀请外国著名球队访港,以强队的吸引力增加入场观看球赛人数。此外,香港球队亦曾邀得著名前中国国家足球队成员加盟,如:吴群立、宫磊、范志毅、张恩华、李海强等。

2004年3月,发生甲组联赛30年来最严重的打斗事件,多达15名球员被罚停赛。2009年3月发生屯门普高足球会假波疑云和2010年5月,愉园多名国援涉及假波丑闻,廉政公署介入调查,国援球员于洋最终被判入狱。

2008年7月中旬,香港足球总会决定成立四人小组以研究成立职业足球联赛会,成员包括南华足球部主委罗杰承、杰志总领队伍健、愉园足球部主任兼总监陈文俊和四海足主陈天佑,负责撰写建议书小组参考东亚几个先进足球国家的足球联赛系统、制度和运作模式,与相关足球协会之间的关系、合作模式和文件/合约。计划书中亦针对香港足球联赛多年来的问题,包括场地分配及升降制度等问题。在甲组球会会议上,计划获得9间全部有派出代表出席的甲组球会一致支持,草拟好港职联计划书,提交香港足球总会董事局研究。

2009年5月25日,香港足球总会在董事局会议上宣布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港职联筹委会代表南华足主罗杰承、杰志总领队伍健,足球总会代表主席梁孔德、副总干事林诚驹和法律顾问黄国基。然而该计划最终遭到同人大会否决,只是采纳了当中主客制建议。

2011年8月18日,香港足球总会董事及南华足主罗杰承于其网志上公布与Now宽带电视取得共识,将634频道改为香港足球频道,用于制作有关香港甲组联赛、乙组丙组联赛、青年赛事和学界赛事的节目。频道制作费部分由Now宽带电视赞助,另外部分由球会及足总负责,至于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在扣除有关开支后,交由给足总分账。新频道将于9月3日直播球季首战杰志对晨曦的赛事。

2013年3月3日,应届高级组银牌冠军大埔足球会秘书长陈平指出,该队与南区足球队及屯门足球队三支地区球会同样具有财政困难。他透露三队已经联署发表公开信予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期望可以提早商量及讨论增加资助,由目前每球季的60万港元增加至一半班费,以大埔为例即约300万港元。如果下季仍然没有合理资助,三队可能同时申请退出联赛。

篮球之城

东莞有全国第一家职业篮球俱乐部——宏远俱乐部、是全国唯一拥有3家职业篮球俱乐部(宏远、新世纪、长安柏宁)的地级市、东莞为中国男篮输送了8位国手;这里有20000多块篮球场,是全国著名的“篮球城市”。篮球是东莞响亮的“城市名片”,更是东莞的城市图腾。篮球不仅展示了东莞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是东莞“海纳百

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的体现。CBA联赛里,目前还没有一位东莞本土球员,但这并不妨碍东莞在中国篮球史和中国篮球版图上的显要地位。

CBA

当我们用历史的发展观审视东莞篮球时,会发现,这恰恰是中国职业体育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洪流的一个缩影。

1992年,改革春风让这个小县城突然成了珠三角地区的工业重镇、制造业名城。数千厂房拔地而起,由于东莞人喜欢篮球,厂房内的空地大都留下来当作球场。

靠建材和房地产起家的宏远集团老总买下广东男子足球队,征战六年后,这位姓陈的老板发现,养一支篮球队比足球队便宜很多,一年几十万比在《南方日报》上登个整版广告还便宜。于是,他作出了改变中国篮球格局的决定,组建宏远篮球俱乐部。在创建初期,他并没有将眼光具局限于本地,而是从全国各地招贤纳才。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国手纷纷南下入莞。张勇军(湖北)、李春江(辽宁)、马永忠(河北)、李青山(吉林)、黄云龙(福建)、关德友(吉林)这些昔日名镇江湖的大佬汇聚一堂,开始“二次创业”,并在1995/96赛季就首次闯入了CBA决赛。

两个赛季后,宏远这些“老家伙”们逐渐淡出。从广州部队挖来的李群逐渐成长为球队主力组织后卫,再加上广东湛江的宋希和25岁的黑人球员积臣,宏远开始迈进了第二个发展期。无论是在球队建设还是俱乐部经营上,他们都探索一条全新的职业体育之路。

1998/99、1999/00赛季,宏远连续夺得常规赛季军,而且队中涌现出杜锋和朱芳雨这对“双子星”。这是“宏远模式”生产线上的第一批精品。但接下来在广州举行的九运会和2001/02 CBA赛季,宏远内部经历了主教练变更,加上李群在国家队膝盖受伤。九运会半决赛在东莞体育馆同时也是华南虎联赛的主场,他们输给八一,联赛中宏远也只得了第七。

黯淡之后,宏远2002/03赛季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常规赛冠军。信心爆棚的华南虎总决赛中再次被八一1比3打压下去,但一股青春势力已经在南国崛起,易建联参加了这次总决赛,并且荣获该赛季的最佳新人。

2003年7月8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东莞篮球却具有历史意义,离东莞市区不到半个小时车程的毛织重镇大朗,东莞新世纪俱乐部成立。他们开始从乙级打起,从此开始东莞便有了两家俱乐部。

进入正轨的宏远之后三个赛季顺风顺水。2003/04赛季在八一“战神”刘玉栋退役的情况下首次封侯。2004/05赛季,金陵南京,宏远惊天逆转,君临天下;2005/06赛季,华南虎首次在东莞登基,这次他们的对手还是八一。易建联以场均19.6分和10.2个篮板球当选总决赛MVP。宏远“王朝”霸业实现,为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树立了一个范本。

这4年内,新世纪也一路凯歌,每年一大步。2003年获全国乙级联赛第三、2004年获CBL第二名、2005年勇夺CBL总冠军,并且通过篮协准入制,加入CBA大家庭。

2006年,王治郅回来了,他不仅帮中国男篮进入世锦赛16强,而且也帮助八一在2006/07赛季复辟,宏远队失去了至尊鼎,但年轻球员也得了很好的锻炼。

赛季结束后,易建联从广州白云机场踏上美国寻梦。他将重任交给了他的师弟陈江华、刘晓宇和周鹏。

有宏远这个范本,新世纪在俱乐部经营、球队建设、后备力量培养上有所借鉴。“德比”也成了东莞篮球的一个新景观。2006年,长安镇也成立了一家篮球俱乐部——东莞长安柏宁俱乐部,由长安国际酒店投资。

从此,东莞成了全国唯一拥有三家篮球俱乐部的地级市。宏远领跑、新世纪追赶、长安柏宁蓄势,东莞成为CBA重镇、也是中国篮球职业化的一个标杆。

作者: 125.93.201.* 2008-1-8 22:59 回复此发言

--------------------------------------------------------------------------------

2 中国篮球之都----东莞!!

学校篮球

2006年8月10日晚,对于东莞理工学院是个难忘的夜晚。当晚举行的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乙组(专业组)季军争夺战中,这帮组队仅1年,以东莞本地学生为主、没有一名专业球员“支援”的学生兵,大胜韶关学院队,历史性夺得大运会篮球铜牌。3天之后的甲组(业余组)男篮决赛,东莞理工男篮72比71击败实力强劲的广东工业大学队,夺得甲组冠军,这枚金牌是东莞理工学院在该届大运会上夺得的含金量最重的奖牌。

在东莞这座以篮球为荣的城市里,东莞理工学院男篮自然不肯落人之后,他们肩负着为东莞高校篮球正名的重任。经过7年卧薪尝胆,终于在这届大运会上有所突破。

难能可贵的是,大运会的篮球传统强校,如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均有目前效力于CBA的职业球员。东莞理工男篮这群身材、技术并不突出的东莞小伙子,硬是靠一股不服输的男儿血性在强手如林的对手中斩获铜牌。

东莞理工学院男篮获胜后,有一个人被大家举了起来,他就是球队队长张冠豪。这位年仅21岁的东莞仔用他的球技、激情和斗志感染了队友。不仅在东莞理工学院阿豪赫赫有名,在整个东莞,南城元美社区的张冠豪都时常被球友们提起。

2006年的东莞市篮球联赛中,他带领南城队出人意料地在总决赛中击败上届冠军。那一仗,他轰下32分,被评选为总决赛MVP。

目前,阿豪已经是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大二的学生,为了能带领球队驰骋在CUBA的梦想舞台上,他和他的兄弟们每天都在努力着。

群众篮球

很多外地人很疑惑东莞的职业篮球为何如此之火?除了东莞经济发达之外,更关键的原因是,东莞人对篮球的热衷深入骨髓。篮球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每年的市篮球联赛,比赛时会出现商铺关门、万人空巷、体育馆外黄牛遍地、体育馆内座无虚席的盛况。政府重视、市民踊跃、当地媒体全程报道、商家也看中这个商机。所以,有外地篮球记者亲自到现场观看了东莞市篮球联赛后,不禁感慨道:“ 这简直比CBA的总决赛还热闹。”

不仅规模大,东莞市篮球联赛水平也高。各个镇街为了提高竞争力,纷纷聘请知名教练,为球队提供装备,并且进行集训,与专业篮球并无二致。

每年,除了市篮球联赛,东莞各企业之间、镇街之间在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还会举行一系列的比赛。据不完全统计,东莞每年篮球比赛不下数万场。节假日打球、看球、侃球已经成为东莞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如此多的比赛,再加上经济发达,东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篮球高手来莞淘金,外地人将东莞比作全国的“野球天堂”。外地的篮球高手如能在东莞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业余时间去打打野球赚点外快,每个月至少有2000元进账。

球星

包容是东莞的城市特性,宏远、新世纪也同样有这样的胸襟。从华南虎的阵营中走出了李群、杜锋、易建联这样的明星,他们成为东莞的象征。在他们身后,还有陈江华、周鹏、刘晓宇、张凯等希望之星冉冉升起。

20岁时李群就成为广州篮球队的队长。随后他在宏远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辉煌,见证了宏远的潮起潮落。2006年,作为队长的李群带领华南虎成就三冠王的霸业。随后他褪去戎装,换上西装,做起了三军统帅。尽管执教第一年没能带队蝉联总冠军,但从球员到教练,李群正在为这段旅程续写新的篇章。

杜锋被称为“排骨飞人”,在他单薄的身体里面,却蕴藏着机智、谦逊、不屈的因子。所以,无论是在宏远队中还是国家队里,他总能出现在自己该出现的地方,他被任命为宏远新队长,是国家队的最佳第六人,他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个人。

杜锋是宏远中生代的代表,易建联则无疑是宏远新生代的象征。20岁的阿联青春、阳光、自信、天赋异禀。从进入青年队开始,他就已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最佳新人、总决赛MVP、直到中国NBA第四人,阿联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