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几个国家举办过亚残运会?比如像奥运会中国,美国举办过。说白了,就是以前亚残运会是在哪里举办的?
2.中国男篮队在亚洲分别输了几次?
3.这是第几届亚远会
4.吉隆坡,安曼,大邱为什么都主动放弃了申办
哪几个国家举办过亚残运会?比如像奥运会中国,美国举办过。说白了,就是以前亚残运会是在哪里举办的?
严格来说,只有中国已经举办过亚残运会,因为广州亚残运会是第一届亚残运会。其前身远南运动会由日本、澳大利亚、英属香港、印度尼西亚、中国、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
亚洲残疾人运动会(Asian Para Games)的前身为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FESPIC)。 第一届远南运动会于15年6月1-3日在日本大分举行,共有来自18个国家的3名运动员参加了8个项目的比赛。
第二届远南运动会于17年11月20-26日在澳大利亚巴拉玛特举行,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43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第三届远南运动会于1982年10月31日-11月7日在香港沙田举行,共有来自23个国家的744名运动员参加了11个项目的比赛。
第四届远南运动会于1986年8月31-9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苏腊卡尔塔举行,共有来自19个国家的83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第五届远南运动会于1989年9月15-20日在日本神户举行,共有来自41个国家的1646名运动员参加了13个大项,515个小项的比赛。
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于1994年9月4-1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共有来自42个国家的208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第七届远南运动会于1999年1月10-16日在泰国曼谷举行,共有来自34个国家的225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届运动会试用了第13届亚运会的场馆。这届运动会在远南运动会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的认证,也第一次吸纳了智障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比赛。
第八届远南运动会于2002年10月26-11月1日在韩国釜山举行,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219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届运动会共设17个大项,其中的16个大项都得得到了IPC的认证。这届运动会的组织工作与釜山亚运会组委会紧密相连。
第九届远南运动会于2006年11月25日-12月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共有来自46个国家的2346名运动员以及1295名随队官员参加了运动会。这是远南运动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会,运动员参加了共19个大项的比赛,产生了542枚金牌。此届运动会之后,远南运动会联合会与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理事会合二为一,成立了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
中国男篮队在亚洲分别输了几次?
中国男篮在亚锦赛上的输球:8次
1、1985年1月3日 最终四强循环赛 中国65-74韩国 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
2、1985年1月5日 最终四强循环赛 中国72-82菲律宾 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
3、19年9月18日 半决赛 中国72-86韩国 地点: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4、2007年7月28日 小组赛 中国65-78约旦 地点:日本德岛
5、2007年7月29日 小组赛 中国74-79菲律宾 地点:日本德岛
6、2007年7月30日 小组赛 中国68-77伊朗 地点:日本德岛
7、2007年8月4日 第9名争夺战 中国76-78菲律宾 地点:日本德岛
8、2009年8月16日 决赛:中国52-70伊朗 地点:中国天津
中国男篮在亚运会上的输球:4次
1、14年9月10日 第二阶段小组赛 中国86-91菲律宾 地点:伊朗德黑兰
2、14年9月13日 半决赛 中国114-119韩国 地点:伊朗德黑兰
3、1982年12月3日 最终八强循环赛 中国84-85韩国 地点:印度新德里
4、2002年10月13日 决赛:中国100-102韩国 地点:韩国釜山
这是第几届亚远会
第16届
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将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将在亚运会后举办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
广州亚运会简介
2004年3月共有四座城市申办亚运会:广州、吉隆坡、首尔、安曼;但之后海心沙规划效果图其他三个申办城市相继决定退出竞逐。2004年7月1日,亚奥理事会宣布广州获得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 广州亚运会会徽已经于2006年11月17日在广州纪念堂隆重揭晓,会徽以广州的象征——“五羊雕像”为主体轮廓设计的图案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除了有28项奥运会比赛项目,该届亚运会还有14项非奥运会项目的正式比赛项目,其中包括新增设的围棋、武术、龙舟、藤球、板球等中国传统项目。 广州将会在现有的58个体育场馆的基础新建12座体育场馆,以满足此次洲际大型运动会的需要。主要的场馆有:广州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场馆。 位于广州新城的亚运村主体工程(媒体村、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于2008年5月全面动工,预计2010年4月建成。 2010年广州亚运会设三个协办城市,是东莞、佛山和汕尾,三个城市分别产生15枚铜牌、14枚银牌和14枚金牌。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将会在广州海心沙岛进行。
广州亚运会会徽及理念
2006年11月26日,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2010年亚运会会徽发布仪式,由广州设计师张强设计的象征“羊城”广州的会徽设计方案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该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又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并且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会徽六大构成元素: 1.火红的太阳 2.四条跑道 3.五羊标志 4.跑道和五羊结合形成燃烧的火炬 5.第16届亚运会的英文 6.亚运会举办城市和举办时间的英文广州亚运理念理念: 盛会,和谐亚洲(Thrilling Games, Harmonious Asia)
广州亚运会二级标志
广州亚运文化、环境、志愿者标志文化活动标志
粤剧是岭南特有的传统戏曲剧种。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标志设计象征着广州亚运会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远道而来的四方宾客,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环境标志
广州亚运会环境标志创意源自:运动,让人类健康成长,更加强壮;环保,让地球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理念。标志形似灿烂的笑脸,以微笑连接人与自然的情感。弧状的外形,是地球的象征。笑脸、绿叶、地球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勃勃生机,欢乐和谐的世界,传达了广州亚运会倡导绿色环保的办会理念。
志愿者标志
“一起来,更精彩!”,这一口号是对所有希望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志愿者的号召。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标志是志愿者口号的形象展现。标志将乐于奉献的“爱”与不畏艰苦的“行动”结为一体,强调“有心,更有行动”;标志设计把“心、脚”进行了融合。红色的心,是志愿者的纯朴的微笑与真诚的服务的象征。而心灵下方的那一双的脚,代表了切实的行动。志愿者标志唤起了人们的心灵共鸣,代表着志愿者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号召大家一起来,举办一场更精彩的亚运会。
[编辑本段]广州亚运会吉祥物
广州亚运的吉祥物有五个,为历届亚运会中数量最多的吉祥物。“五羊”是广州市最为知名的标志,以五吉祥物---乐羊羊只羊作为吉祥物,充分体现了东道国、主办城市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这五只羊有着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北京欢迎你”类似的名字,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乐羊羊”,合起来就是“祥和如意乐羊羊”,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传达了本届运动会“和谐、”的理念 。 “阿祥”是一只英俊潇洒、真诚勇敢的小羊,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色,象征绵延流淌的珠江,代表广州人民平和亲切的性格,宽广包容的胸怀。珠江水,中国心,亚洲情,让爱与微笑播撒永恒的和平与友谊。 “阿和”是一只朴实谦逊、沉着坚定的小羊,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黑色,象征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千年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奋发进取的广州人正发扬务实、兼容、开放的岭南精神,用智慧和汗水演绎新五羊。 “阿如”是一只美丽时尚、聪颖热情的小羊,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红色,象征广州的市花木棉花。锦绣花城见证着又一个盛会的隆重举行。代表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广州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亚运的筹备进程中,展现动感与活力。 “阿意”是一只俏皮可爱、活泼开朗的小羊,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绿色,充满朝气的绿色赋予她飘逸灵动的气质,象征白云山。“阿意”享受运动与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梦想,寓意广州这座古老而年青的城市正焕发新生的魅力,欣欣向荣。 “乐羊羊”是一只高大帅气、阳光自信的大羊,着色为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象征主办城市“穗城”(稻穗颜色),有丰收、喜悦之意,表达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是亚洲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乐羊羊”领着四只小羊乐呵呵地阔步向前,寓意广州人民以积极乐观、昂扬进取的精神面貌,迎接亚运盛会的到来,拥抱亚洲美好的明天。 备注: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名为乐羊羊(注意名字不用双引号),由五只颜色不同、形态各异的羊组成,名字分别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注意每只羊的名字要用双引号)。
创意来源城市传说
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创意,来源于广州的城市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广州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天空飘来了五位仙人,分别骑着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降临广州。仙人把稻穗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永无饥荒,五只仙羊则化为石头留在广州。从此,广州变成岭南最富庶的地方。千年前的“五羊衔谷”传说,使得“五羊”成为了广州市最知名的一个标志。 五只仙羊的故事让无数专家和设计者有了将吉祥物定为五个的想法。从文化角度考虑,在西方一些国家,数字“5”有超凡、完美之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大量使用数字“5”,如阴阳五行学说等。 在中国古代文字中,“羊”通“祥”,“吉祥”也可写作“吉羊”;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是“羊大”为“美”。在亚洲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中,“羊”也是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因此,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取“羊”的创意,为亚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此外,“5”也是奥运会的五环旗帜的数字,这个数字也是历届亚运会吉祥物中数量之最。
吉祥物取名有讲究
吉祥物,每一届运动会的重要标志。对于举办城市广州来说,吉祥物是亚运会形象品牌的重要载体。吉祥物乐羊羊的诞生,是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中又一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对传播广州亚运会的形象,推动亚运各项筹备工作,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确定用五只羊作为吉祥物,如何取名有着重要的意义。吉祥物的名字既充分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带来“和平、繁荣、福祉、成吉祥物——乐羊羊功和快乐”的美好祝愿,又传达了该届运动会“和谐、”的理念。
揭秘创作团体
广美四学生创作乐羊羊 在吉祥物乐羊羊的7名设计者中,有4名主创人员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在校学生,其中周立均是广州美院数码艺术设计系研究生,其他3人——梁嘉文、李炜坤、林振军都是广州美院数码系四年级的同班同学。另外3人是指导教师,他们是广州美术学院数码设计艺术系的系主任、教授陈小清及广州江通动漫产品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设计师赖晓凌。 这个团队人员结构丰富,不管在知识结构还是艺术风格上都比较完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搭配也合理。2008年1月6日,创作团体进驻“秘密基地”,广州亚组委组织他们进行封闭式工作。封闭式工作很严格,在创作期间,任何通讯工具如手机等均须上缴保管,创作团体人员基本上不能与家人联系。经过3个多月的封闭式集中创作,2008年4月28日,第16届亚运会吉祥物终于在广州诞生。 广州美术学院数码设计艺术系的系主任、教授陈小清表示,吉祥物出炉离不开“80后”大胆丰富的创意,“李炜坤和两名同学都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曾参加了前两届全国动画设计大赛,得到了不少奖项。这些年轻人很时尚、很有活力,善于开拓创新。”陈小清教授说:“乐羊羊的最后出炉,离不开小伙子们大胆丰富的创意。”
小故事
亚运吉祥物征集数量超奥运会 在吉祥物征集结束时,组委会收到应征作品共812件,这比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征集到的作品还要多,当时北京奥组委只收到600多件社会征集作品。在征集活动消息发布之后,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征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响应;征集过程中,也有不少热心人士通过来电来函或等形式了解征集活动,并阐述他们对亚运会吉祥物的看法。应征的作者中,年纪最大的是一名77岁的广州退休工人,最小的作者仅10岁,是一名佛山的小学生。
吉隆坡,安曼,大邱为什么都主动放弃了申办
吉隆坡也曾有意举办2010年亚运会
当年放弃申办 今日祝福广州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曾是广州申办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竞争对手。不过由于承办亚运会的费用高达13亿林吉特(3.7林吉特约合1美元),马来西亚最终决定放弃申办,而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国内的青年及体育活动上。这样,在约旦安曼、韩国大丘和马来西亚吉隆坡先后放弃申办后,广州成了唯一的申办城市并最终获得第16届亚运会的主办权。尽管曾是广州申办亚运会的竞争对手,但马来西亚奥委会方面仍然对“亚洲之路”代表团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在“亚洲之路”代表团4月21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马来西亚奥委会副程伟扬、秘书长拿督谢国骥等马来西亚体育界人士纷纷出席。马来西亚奥委会副程伟扬表达了自己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美好祝福:“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让我对广州亚运会怀有美好的憧憬,在听了亚运筹办工作情况后,我对广州亚运会的信心更足了,相信广州亚运会一定会成功。”他还开玩笑地说希望中国羽毛球队可以手下留情,让马来西亚队完成亚运夺金目标:“奥运会的时候李宗伟输给了林丹,也许在亚运会上李宗伟可以赢回来。”而曾以马来西亚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谢国骥相信广州这座城市能给马来西亚运动员带来好运。他说:“广州的气候很适宜,我很喜欢那里。我希望运动员也都喜欢那里,并在那里取得优异的成绩。”
而马来西亚媒体也相当关注“亚洲之路”代表团,在当日进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共有30多家马来西亚媒体参加。他们说,马来西亚人非常关心广州亚运会,希望马来西亚运动员可以在广州亚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实现新的历史性的突破。一名来自马来西亚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的记者透露,很多华人在跟他接触时都很关心广州亚运会的消息。“他们都期待着能够在明年亚运会期间去广州为运动健儿加油。”他说,“作为一名记者,我更是对亲临广州亚运会现场充满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