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联赛什么赛制-墨西哥联赛怎么样

tamoadmin

1.美洲俱乐部的俱乐部历史

2.墨西哥联赛冠军去参加解放者杯还是中北美俱乐部杯赛

3.南俱杯具体的介绍,是不是类似于欧联杯

4.盘点足坛那些有趣的赛制:阿甲平均分降级和比利时乙级也能进欧联

美洲俱乐部的俱乐部历史

墨西哥联赛什么赛制-墨西哥联赛怎么样

成立年代

1916年,一对来自San Juan的表兄弟也是同学Juan Ruiz和Cristian Romo决定成立一支球队。球队名为'La Chona'。他们和San Juan大学其他球队一起参加比赛。

1916年10月12日,球员们聚在一起商讨。考虑了很多名字,但Adrian Topete提议取名美洲,因为他们成立球队的这天是哥伦布日,即发现美洲大陆的日子。不久他们设计了一个球形标志,包含了美洲地图,字母CA分列两边。完成队标后,他们开始决定球队颜色。Rafael带来了一些他父亲的黄衫蓝裤,大家就此决定了俱乐部颜色。从此,和死敌瓜达拉哈拉一样,他们开始成为墨西哥最受欢迎的球队。

业余年代

1916年,美洲开始在墨西哥联赛中证明自己。当美洲请求加入业余联赛时,联赛成员有内卡萨、亚特兰特、Real Espana、Germania等。美洲只用了三场比赛就让联赛接受了他们,如果他们输掉一场,他们将不被接纳。美洲第一场面对Germania,结果获胜,下一场又和Espana打平。最终美洲通过这些成绩被联赛接纳为成员。第一个赛季并不理想,那时美洲是墨西哥城中唯一的全墨西哥班球队。

1918年,球队改名为联盟队。但是这个名字持续不长,1920年改回美洲。1924-1928年间,美洲打出犀利的进攻获得了联赛冠军。1926年,美洲成为第一支在墨西哥境外比赛的墨西哥球队。除了扩大视野,美洲和亚特兰特也削减他们外籍球员的数量。不久在1928年,墨西哥足协成立。美洲创始人之一Rafael Garza Gutierrez当选国家队主教练。许多美洲球员由此参加了1928年奥运会和1930年世界杯。

职业年代

直到1942年之前,墨西哥所有联赛都是地区联赛,墨西哥城的联赛被认为是最强的。1942-1943年间,第一个全国联赛成立,也被视作职业联赛。美洲俱乐部并没有经历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早期,球员老化、缺失使得俱乐部对于职业联赛的新舞台缺乏兴趣。

1956年,球队被卖给软饮料制造商。新东家尝试争取从瓜达拉哈拉手中获得1954和1955年全国杯赛锦标,结果失败。当新东家未能获得成功而十分沮丧时,在1959年7月22日墨西哥电视台老板Emilio Azcarraga Milmo从Isaac Bessudo手中买下球队。

墨西哥普遍的说法是俱乐部成立于1916年,重生于1959年,创造价值的人就是Televisa公司创立人的儿子Emilio Azcarraga Milmo。他拓宽视野将足球转变为大众。遵循这个思路,他告诉他的球员们:“关于足球我了解不多,但是关于商业我了解很多,先生们,它将会是一种商业。”

显然Azcarraga是墨西哥足球需要的人物。Azcarraga知道他的俱乐部还不是顶级球队。新老板开始在国外寻找天才。不久俱乐部开始在外援上花费大量金钱,尽管这触犯了球迷。Azcarraga雇用了墨西哥联赛最好的经理人,Guillermo Canedo担任,Ignacio Trelles担任主教练。Azcarraga在墨西哥进行了革命化,他通过投资考察、球员培养、基础设施、销售等方面为俱乐部未来奠定了基础。他开拓球队在国内国际市场使得俱乐部财政稳定增长。在Azcarraga领导下,美洲获得了10个冠军,1965-1966年获得了第一个冠军。

黄金年代

七十年代,当墨西哥联赛赛制引入常规+季后赛,美洲获得了更多的成功。70-71赛季美洲2-0击败托卢卡夺冠。75-76赛季4-0击败U夺冠。七十年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射手Enrique Borja和智利球星Carlos Reinoso,他们都是美洲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八十年代,美洲是一支无法忘记的球队。他们几乎赢得了所有参加的赛事冠军。他们赢得了五次联赛冠军,其中三次连续夺冠,他们还获得了墨西哥超级杯两次,在1987年获得了中北美冠军杯。

墨西哥联赛冠军去参加解放者杯还是中北美俱乐部杯赛

墨西哥联赛以前分冬夏两季,02年后改成春秋两季。每年的春季冠军和秋季冠军都会参加下一年的中北美冠军杯,秋季联赛冠军还会参加隔一年的解放者杯。比如托卢卡队是05年的秋季联赛冠军,他们参加了今年的解放者杯,美洲狮是04年的秋季联赛冠军,他们参加了06年的解放者杯。解放者杯的各国参赛名额是南美足联规定的,但是到底派哪些球队参赛是各国自定的,墨西哥的另外两个参赛名额是由当年1月举行的选拔赛决出的。

如果一个球队获得了秋季联赛冠军又接连获得第二年的春季联赛冠军那么在第三年他们会打哪个杯就不得而知了,两个杯赛有一段时间重复,无法同时参加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从98年墨西哥俱乐部受邀参加解放者杯到现在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总而言之墨西哥不属于南美足联,参加解放者杯仅是客串性质,他们的俱乐部更重视中北美冠军杯。

南俱杯具体的介绍,是不是类似于欧联杯

南俱杯具体的介绍,是不是类似于欧联杯

大赛一共分5个阶段。即,区域淘汰赛;16强淘汰赛;8强淘汰赛;半决赛;决赛。每轮都用主客场淘汰,没有小组回圈,直到决出冠军。

区域淘汰赛的赛制比较复杂,这里有一种比较好的理解方式,把南美杯十六强设想成世界杯决赛圈,十六个名额按实力强弱分配给各个国家,区域淘汰赛就是每个国家争夺名额的预选赛,分配如下:

卫冕冠军一席:卫冕冠军不占国家名额,同国再增补一队

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三席:

排除参加中北美冠军杯球队,墨西哥春季常规赛积分最高两队 墨西哥之外上届中北美冠军杯成绩好的一队

巴西四席:

巴西有八队参赛,推荐制为第五~十二名,八队主客场捉对决出四个名额

阿根廷四席:

阿根廷有六队参赛,推荐制为博卡青年和河床无条件保送直接进入十六强,其余联赛积分最高的四队主客场捉对

决出另外两个名额

其他国家四席:

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各出2队,共有十六队参赛。抽签决定对阵形势。

在南美的地位相对于欧洲,也就是类似于欧联杯

求类似于《清穿之杯具时代》的文

清穿之猗兰小筑,蛮不错的!

欧联杯夺冠介绍个好的?

只要平台够好*同为菜鸟一枚*给你

类似于砚凉的《我不是粽子,是个杯具》的搞笑。

没看过 有趣么

维冈队是不是没参加欧联杯

本赛季维冈竞技身处英甲联赛,肯定是没有参加欧联杯的。

事实上,上一次维冈竞技跻身欧洲赛场还要追溯到13—14赛季,由于12—13赛季维冈竞技获得了英足总杯的冠军,所以即便那个赛季他们降级到了英冠,仍然代表英格兰联赛参加了13—14赛季的欧联杯,只是在小组赛中即1胜2平3负小组垫底被淘汰出局。

今年的欧联杯是不是最后一届?

今年的联盟杯是最后一届,比赛刚结束。

顿涅茨克矿工队2:1胜不来梅获得最后一届冠军。 拥有36年历史的欧洲联盟杯(不含其前身博览会杯)将从下赛季开始拥有一个新的名称——“欧足联欧洲联赛”。同时从赛制、规模到参赛物件均有变化。

从09-10赛季开始,欧洲联盟杯(届时应该叫做欧洲联赛)将有48支球队进入小组赛,共分成12组,每组4队用双回圈赛制。小组前两名球队与8个小组赛第3名共32支球队进入淘汰赛。

如果欧联杯曼联夺冠,破厂是不是下赛季打欧联了

就算曼联没有夺冠,阿森纳也打不了了,没有进入前四,阿森纳下个赛季要努力!

欧联杯加时赛是不是还是算客场进球

当然算了~~~~

加时赛客队进球算客场进球(查阅了赛事规则)引用淘汰赛赛事规则如下:

淘汰赛

晋级淘汰赛的16强将抽签决定对阵,每对球队进行主客场两回合比赛。在淘汰赛中两回合总进球数多的一方晋级,如果总进球数相同则客场进球数多的一方晋级。如果客场进球数也相同,则在第二回合后紧接着进行上下半场各15分钟的加时赛,如果加时赛双方进球数依然相同,则加时赛中客队的进球数双计,即客队晋级。如果加时赛双方均无进球,则将以点球决定晋级者

国安的介绍。类似于美国的吗?

:hi.baidu./reiayanami0001/blog/item/a792a82f9a10e7301e30896b.

欧联杯每场打平是不是有加时赛

并不是每场打平都有加时赛的,得分情况:

从2009-2010赛季开始,欧足联决定将欧洲联盟杯改成欧足联欧洲联赛,粤语称呼为欧霸杯,新的欧洲联赛共分十轮进行,资格赛增加为四轮,除第五轮小组赛及决赛外,其它各轮均取两回合主客场淘汰制,若总相同,则计算作客入球优惠,若仍未能分出胜负,须进行上、下半场各15分钟的加时赛,加时入球较多的一队胜出,若加时双方都有进球且相同,那么次回合作客一方肯定获胜,倘若加时赛互交白卷则进行点球大战。

第三轮:该赛季冠军杯第三轮落败的球队可进入欧洲联赛第三轮进行争夺。

第四轮小组赛:该赛季冠军杯第四轮(附加赛)落败的球队可进入欧洲联赛小组赛进行争夺。48支球队分成12个小组,每组4支球队,以小组双回圈形式进行,小组得分前两位的球队晋身第五轮,若出现同分,则依次以对赛成绩、净胜球、作客进球、总进球和欧足联积分系数决定出线席位。

第五轮:该赛季冠军杯小组赛第三名球队可进入欧洲联赛第五轮进行争夺。

决赛:决赛地点由欧足联季前定好,以一场比赛决胜负的形式进行。若双方90分钟内打平,则必须完成加时上、下半场各15分钟的赛事,加时入球较多的一队胜出,若再打平则进行点球大战。

盘点足坛那些有趣的赛制:阿甲平均分降级和比利时乙级也能进欧联

6月初的阿根廷杯中,鲁能旧将蒙蒂略效力的老虎竞技击败豪门博卡青年,取得了首届阿根廷杯的冠军,与下赛季解放者杯的参赛资格。然而在阿根廷国内,老虎竞技却从阿超联赛中降级,下赛季只能以阿甲球队的身份去征战洲际大赛。26支球队中排名第9的老虎竞技为什么会遭此劫难呢?

(阿超杯决赛中,老虎竞技击败特维斯领衔的博卡青年)

魔幻的平均分降级

阿根廷联赛用“平均分降级”的 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在当年的阿超联赛中,河床队排名倒数第二,按规则应该降级。但当时的军出于“保护豪门”的目的修改了规则,取最近2个赛季的单场比赛平均分进行排名。凭借着规则修改,河床队得以留在阿超,当年排名倒数第3的竞技俱乐部与倒数第5的新芝加哥成了降级的倒霉蛋。

(取近2赛季平均分之后,河床在1983年幸免于难)

之后的几十年中,虽然阿根廷联赛的赛制经历了几次大改动,但平均分降级的规则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如今的阿超用最近3赛季平均分确定降级情况,也因为这项规则,阿根廷联赛经常出现“魔幻”的升降级情况。本赛季联赛排名第9的老虎竞技下赛季要去征战阿甲,但是排名倒数第1的阿根廷青年人队却凭借着1.212分的单场平均分免遭降级。2011年的河床同样遭此劫难,他们在当年排名阿超第4,但依旧没能填满之前两个赛季的大坑。

(老虎竞技本赛季排名阿甲第9)

由于“保护豪门”的特点,这一规定一直受到诟病。毕竟豪门球队就算某个赛季发挥失常,也能凭借“家底”完成保级;但中小球队只能每个赛季战战兢兢,才能凑足平均分完成保级任务。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一规定有利于联赛的公平性与观赏性,避免中下游球队完成本赛季保级任务之后就开始心不在焉,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个赛季会发生什么,只有拿到尽可能多的积分,才能保证安全。

阿根廷联赛的升级规则同样奇特,甲级队就算取得榜首也不能直通阿超,而是第一名与第二名先进行一场附加赛,胜者直接升级,败者则要和3-9名进行第二轮附加赛,8支球队争夺一个名额。上赛季的阿尔马格罗就相当悲催,他们以41分与阿尔多希维并列第一,但先是输掉了直通附加赛,又在第二轮附加赛中被淘汰,一个赛季的努力就此化为泡影。

(悲催的阿尔马格罗在第二轮附加赛开始就早早出局)

四个“冠军”争升级

荷兰乙级联赛有20支球队,但仅有榜首球队能拿到直通荷甲的名额。除此之外,在赛季末,荷甲联赛的18-19名与8支来自荷乙的球队会进行升降级附加赛,最终剩下的两支球队将会获得下赛季荷甲联赛的参赛资格。此外,荷甲球队的预备队不能升级,而是要将名额顺延给其他球队。

(埃因霍温青年队本赛季获得荷乙第三,但因规则限制无法升级)

荷乙联赛确定升降级附加赛参赛队伍的方式比较特殊,从联赛第3轮开始,每7轮分为一个阶段。四个阶段中,每一阶段内表现最好的“阶段冠军”将会赢得附加赛名额。如果“阶段冠军”在之前的比赛中已经获得附加赛资格的话,就会顺延给当阶段成绩第二好的球队,以此类推。另外的四个附加赛名额,则是除开四个“阶段冠军”之后,荷乙联赛总积分榜成绩最好的4支球队。

一些美洲国家也有类似的赛制,将联赛分为春季联赛与秋季联赛,分别诞生一个冠军。墨西哥联赛就如此分为两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单循环赛制,排名前8位的球队进入附加赛,逐步淘汰并决出冠军。不过在每年的秋季联赛开始之前,还会进行墨西哥冠军杯的比赛,让春季联赛与秋季联赛的两个冠军进行一场较量。

冠军还是欧战,这是个问题

威尔士、奥地利与丹麦等国家则会在双循环的常规联赛结束之后,根据常规联赛成绩将参赛队分为争冠组与保级组,再在小组内进行双循环比赛重新排位。例如在丹麦中,就将常规联赛前6名分为争冠组,后8名分为两个保级组,分别在组内进行双循环比赛。小组赛结束之后,最终的降级名额还要通过附加赛确定。

(曾效力尤文、狼堡等球队,现在回归丹麦联赛的“自信帝”本特纳)

第一轮中两个保级组的倒数第一名进行两回合淘汰赛,胜者进入下一轮,负者直接降级;两个保级组的倒数第二名同样进行淘汰赛,胜者保级成功,负者也进入下一轮。在附加赛第二轮,两支来自丹超的球队将与丹麦甲级联赛的2、3名对话,胜者将参加下赛季的丹超联赛。本赛季的丹超联赛中,常规赛倒数第二、保级赛小组垫底的霍布罗本赛季就在两轮附加赛中连续过关,最终逃出生天。

一些联赛还会让保级组排名靠前的球队参加欧联名额的分配,威尔士联赛一共有12支球队,常规赛前6位进入争冠组,后6位进入保级组。争冠组第1名获得资格,2-3名进入欧联杯,最后一个欧联资格则由争冠组的4-6名与保级组的第1名通过两轮淘汰赛确定。本赛季常规赛仅排名第7的卡迪夫大学就通过这种赛制逆袭,他们在附加赛保级组排名第一,而后又在欧联资格争夺赛中连过两关,拿到了欧联资格。

(“以逸待劳”的卡迪夫大学在欧联资格争夺赛中笑到了最后)

但是,这种赛制也存在一定漏洞。例如奥地利联赛中,12支球队也在常规赛之后均分为争冠、保级两组;不过争冠组最后一名没有欧战资格,保级组的头名却能与争冠组4-5名参加欧联资格的争夺战。这导致一些眼看夺冠无望的中游球队“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故意在常规赛最后几轮“摆烂”,进入保级组“虐菜”抢夺头名,借此“曲线救国”争夺欧联杯的资格。

乙级队也能抢欧战?

在众多的赛制中,比利时联赛堪称是最烧脑的一种。比甲联赛一共有16支球队,常规赛前6位球队进入争冠组附加赛、最后一位直接降级。比乙联赛则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冠军之间进行一场升级附加赛,最终的胜者才能拿到比甲名额。不过如两个阶段的冠军是同一支球队的话,就不会进行附加赛。

比甲联赛争冠组前2位可以参加下赛季,第3位参加下赛季欧联。但是在最后一个欧联资格的分配上,比利时联赛的规则相当特殊。比甲常规赛的7-15名共9支球队,加上比乙联赛出升级球队之外,两阶段总排名前3的3支球队,一共12支球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欧联资格争夺赛。

(比甲7-15位都可以参加欧联资格争夺争夺赛)

欧联资格争夺赛是双循环的小组赛,两个小组的头名出线。这两支球队之间在进行一次单场淘汰赛,胜者作为欧联资格争夺赛的冠军,再与争冠组的第4名进行淘汰赛。这场比赛的胜者,才能拿到最后一个欧联杯参赛资格。因此在理论上,比利时可能出现乙级球队参加欧联杯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