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在秦皇岛的传递路线是怎样的?火炬手有哪些,顺序号是多少?
2.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怎么点燃?
3.奥运火炬泉州站详情
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在秦皇岛的传递路线是怎样的?火炬手有哪些,顺序号是多少?
日记者从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秦皇岛传递地方支持团队成立大会上获悉,秦市的85名火炬手已全部确定,奥运圣火将于8月1日晚抵达秦皇岛,并于8月2日在秦皇岛境内进行一天的传递及庆祝活动。 作为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秦皇岛将按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以“新港城、新奥运”为主题来迎接奥运圣火。根据秦赛区初步确定的火炬传递流程,8月2日奥运火炬在秦皇岛传递线路贯穿山海关区、海港区、开发区和北戴河区的主干道,具体路线为:起点老龙头,途经龙海大道、港城大街、文化路、河北大街中段、海阳路、广场西路、建设大街、迎宾路、港城大街、黄河道、峨眉山路、长江道、和平大街、西港路、河北大街西段、文昌路、河北大街西段、滨海大道,最后到达传递终点奥林匹克大道公园。 火炬传递当天,秦市将在传递起点老龙头举行火炬接力起跑仪式,由北京奥组委圣火礼仪护卫人员将火炬交给北京奥组委圣火使者,从火种灯引出圣火并点燃火炬后交给秦市代表,随后第一名火炬手展示火炬后起跑,开始全天的传递活动。届时将有一列长达800米的车队紧随火炬手的脚步,为圣火传递助势。火炬传递至终点奥林匹克大道公园后,先由北京奥组委将火炬和证书赠予秦皇岛,随后北京奥组委圣火礼仪护卫人员和圣火使者将把圣火从圣火盆引回火种灯,并熄灭圣火盆。当晚9时圣火将被送往唐山。 据悉,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经过五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个城市以后,将在我国境内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传递,并将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历时130天 至于有多少火炬手还没确定
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怎么点燃?
一.使用什么物质点燃的?
答:燃料用的是99%以上纯度的丙烷历史上的奥运火炬用混合燃料的较多。采用丙烷燃料是为了能在火炬传递路线范围内,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其次颜色也是一个考虑,丙烷燃烧后火焰是橙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且价格低廉,常用,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如何点燃的?
答:从钻木取火到电子点火,人类取火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但是采集奥运火种的原理却并不高深,因为只有用传统的方式取火,才能象征奥运圣火的纯洁,象征古奥运会传统的传承。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产生高温引燃火种。凹面镜取火的原理非常简单,在我国很多阳光充足的地区也用凹面镜烧水做饭。
圣火点燃后,火种被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种罐中由首席女祭司带到古代奥运会会场内的祭坛,点燃第一名火炬手的火炬,随后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行程。
由于设备原理简单,但对于阳光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而且女祭司只有三次采集圣火的机会,所以一旦取火仪式当天遇到恶劣天气,就需要更改圣火采集时间或采用备用火种,备用火种一般在彩排时就已提前采集。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种采集的关键时刻乌云密布,导致取火失败,不得已采用前一天彩排仪式上取到的火种代替。
三.为啥要由最高女祭祀点燃?
答:这和古希腊的传统有关。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得赠送给人类的礼物。因此在每个古希腊城邦的中心,都有一个燃烧长明圣火的祭坛,而城邦居民每家每户也都有长明圣火,以供奉女灶神赫斯提亚。在古奥林匹亚城的议事大厅有一个供奉赫斯提亚的祭坛,祭坛的圣火是用凹面圆盘或镜面聚焦太阳光点燃的。圣火永不熄灭。凹陷的光滑平面能够将阳光汇集到焦点,最高女祭司将火炬伸到焦点处,就能够将其点燃。
四.如何防止被熄灭?
答: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将历时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圣火会在一只只火炬间接力传递。那么我们将怎样保证整个火炬接力过程不出纰漏呢?
首先我们来看火炬,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下半部喷涂了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轻盈舒适且不易滑落;每支火炬的燃烧时间15分钟,这对于传递过程已经足够,因为每届奥运会火炬手数量和传递距离有所不同,此次传递每天将有208名火炬手参与传递,一般每个火炬手传递200到400米,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十分钟。
130天的过程中,有33天属于境外接力,5月4日后圣火将回到中国大陆,继续其在内地进行97天的旅程。4个多月里,圣火将“光临”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3个城市和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性较大不说,难保不碰上刮风下雨,火炬的火焰会受到影响吗?
当然不会。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全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中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下保持燃烧,最低零下6℃到最高45℃的温度变化也不会对其燃烧产生影响。据悉,该火炬令人骄傲的内部燃烧系统是由航天科工集团自主设计研发,由于涉及军工技术,火炬燃烧技术被视为北京奥组委的核心机密。
另外,火炬火焰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也就是说,不能到达现场为火炬手加油的朋友可以在电视机前看到清晰的火焰。这是因为丙烷产生的火焰呈亮**,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非常醒目。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且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近几届奥运会都用丙烷等混合气体做燃料。
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理念在火炬上也能够得以体现。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外形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而丙烷作为一种碳氢化合物,在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样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奥运火炬泉州站详情
2008年5月12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途经城市:福建省泉州市。
今天上午8时25分,随着首棒火炬手王家声右手高擎火炬迈出第一步,今天的传递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今天总里程为20.35公里的传递中,火炬途经了江滨路、江滨体育公园、云鹿路、坪山路、大坪山隧道、安吉路,最终抵达终点——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这个以“海峡”来命名的体育场也将是今年10月份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主场馆。体育场富有现代化和鲜明个性的建筑造型,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破浪前行的航船”的美好寓意,这里可容纳观众32000人,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
今天的泉州天气晴好,碧空万里,尽管并非节假日,但奥运圣火的到来还是给这个城市平添了几分节日的色彩。泉州站传递的起跑仪式设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正门前大广场。在今天上午的火炬起跑仪式上,泉州市在这里安排了一些具有泉州民俗特色的舞台表演,观众欣赏到了传统的群鼓狮舞《鼓震名城》、大型歌舞《刺桐礼赞》、激情劲舞《青春梦飞扬》等,这也成为了今天传递的第一个看点。
用传递祝福奥运,用激情照亮中国
就在今天奥运圣火泉州站传递中,共有108名火炬手通过手手相传的方式传递了“祥云”火炬,今天泉州站火炬传递的第一棒是泉州市体育局副局长王家声,最后一棒由中国移动泉州分公司副总裁吴扬帆来完成。传递之后火炬手们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机会难得,“要用自己的行动祝福奥运、祝福中国,把激情和梦想传递给每一位泉州人民。”
除了这两棒火炬手,他们当中还有参加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泉州帆船选手陈秀梅,20年后她在家乡又与奥运结缘。刚刚在美国做完膝伤手术的福建篮球第一射手龚松林也参加了培训,在带伤完成火炬接力后,他还要到美国继续接受治疗。从欧洲不远万里赶来的国家帆板队队员、安溪姑娘孙丽美也是火炬手,此次火炬接力结束后她将为参加北京奥运会发起最后冲刺。
今天泉州站火炬手当中一位残奥会冠军郑宝珠备受媒体关注。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郑宝珠获得两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2006年“远南”运动会上,她又夺取三枚金牌。在她的运动生涯里,已经摘取了31个全国、亚洲、世界等不同级别的金牌,现在她正在备战北京残奥会。“我是一个残疾运动员,能当上北京奥运火炬手,感觉特别地幸运,希望北京奥运会和接下来的残疾人运动会举办成功,也希望所有的运动员加油努力。”郑宝珠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爱拼”的泉州人用热情奏响奥运欢歌
一曲“爱拼才会赢”让所有人记住了泉州,今天,全世界华人期盼已久的奥运圣火来到了这个以“拼”著称的城市,它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可想而知。“今天来助威圣火传递的泉州市民非常多,我们在传递沿线看到很多热情的市民围在马路的两边,他们手拿五星红旗和奥运会会旗激动和兴奋地喊着‘加油中国’,场面非常感人。我们注意到,助威人群里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上班族、老人和小孩,虽然今天并非周末,但助威的人群还是多得让人兴奋和感动。”奥运官网前方记者缪礼东在连线后方时说。
除了当地人的热情,今天的泉州给缪礼东的另一大感受就是音乐,“锣鼓齐名,乐声震天。我注意了一下,今天的开幕式上不仅学校的鼓乐队,还有腰鼓队、军乐队和当地的大锣鼓表演,非常有意思的是,起跑仪式的现场还放着奥运歌曲做背景音乐,简直称得上百乐齐名,我甚至不知道听那个好,那种场面的热烈程度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也是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目前,泉州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86处,其中国家级20处、省级60处。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其中南音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提线木偶是全国独特剧种。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包括陶瓷、石雕、树脂、藤铁等),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
今天泉州站的传递于中午11时20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