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2017冠军-2017英超球队城市

tamoadmin

1.71!曼城再遇劲敌,迎16亿对决,瓜帅狂刷5大纪录

2.如何看待曼城利物浦内战?

3.德甲球队在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4.鲁尼在曼联的进球数在曼联队史排名是多少?

71!曼城再遇劲敌,迎16亿对决,瓜帅狂刷5大纪录

英超2017冠军-2017英超球队城市

最近,曼城已经彻底踢疯了,完成了各项赛事疯狂的16连胜,成为了现阶段五大联赛最恐怖的球队,最难得的是曼城出现了、英联杯、足总杯、英联杯3线不败的巅峰战绩,5胜1平小组第一出线,足总杯3连胜杀入8强,英联杯4连胜杀进决赛,英超踢完了23场比赛也仅仅输掉了2场,丢球也只有14球,这些都是英超球队当中最佳的表现,整体表现堪称美如画。

与埃弗顿的交锋 历史 ,曼城也占据绝对优势,两队最近14次直接对话,曼城斩获了胜负比为7-2的高光战绩,最近4年瓜帅创下了4年神迹,保持对埃弗顿的全胜,即4连胜,上一次输给埃弗顿要追溯到2017年1月,当时曼城0-4输给了埃弗顿,最近一场对决,曼城则2-1战胜了埃弗顿。

身价方面,两队迎来一场16亿盛宴,曼城的全队总身价高达10.6亿欧元,而埃弗顿全队总身价则有4.9亿欧元,两队总身价共计约16亿欧元,虽然双方有牌面差距,但是依然会是一场巅峰对决,要知道埃弗顿在足总杯第5轮狂灌热刺5球,战斗力并不弱。

此役最大的焦点依然是瓜帅,他在近期率领球队重返巅峰,持续刷新各项纪录,现在已经狂刷5大纪录,第一、本赛季英超球队当中输球最少纪录,各项赛事37场只输了2场,也是五大联赛输球最少的球队;第二、本赛季英超丢球最少纪录,只丢了14球;第三、本赛季五大联赛各项赛事最长连胜纪录,16连胜;第四、本赛季五大联赛最长不败纪录,连续23场不败;第五、本赛季五大联赛最高零封纪录,各项赛事已经完成23场零封。

球员方面,曼城也很疯狂,京多安狂轰13球、福登打进了10球助攻6次,德布劳内3球15助,斯特林打进了12球助攻8次,费兰-托雷斯打进了8球,热苏斯打进了8球,马赫雷斯也有6球入账,进攻端火力全开,这也是曼城整体强大的关键之处,按照这样的表现,曼城将完成17连胜,值得期待。

如何看待曼城利物浦内战?

北京时间3月16号下午19时,2017-18赛季1/4决赛抽签仪式在瑞士尼翁的欧足联总部举行。结果也已经出来,最出乎意料的就是利物浦抽到曼城。这场比赛,对英超来说是一场“意外伤害”,如果不是抽到一起,两支球队还有几率晋级,但是偏偏造化弄人,本赛季英超在的好运气或许已经耗尽。但是反过来说这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英超必有一支球队进入四强。

这场比赛将在4月5号的安菲尔德球场举行。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红军要经历两场英超比赛,而仅经历一场。这对于他们来说在体力上都不会造成问题,因为碰上的对手并不算强。他们都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状态。

利物浦本赛季在英超赛场表现强劲,目前排在积分榜第四位,离第三名的热刺仅差一分。而热刺在凯恩受伤之后,在后面的赛程有可能被红军反超。而红军拥有由萨拉赫、马内、菲尔米诺组成的超级锋线,我想大家对于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在第23轮的时候,4-3险胜曼城。萨拉赫、马内、菲尔米诺疯狂的进攻,一度将曼城的防线打崩溃。

而曼城本赛季在英超一骑绝尘,目前牢牢占据积分榜第一位置,冠军近在眼前。瓜帅也是非常不愿意在上提前碰到利物浦,毕竟4-3的大战仍历历在目。估计这会瓜帅有够头疼的,虽然曼城在本赛季整体实力上来看要比红军高一点,但是这不能够成为保证曼城晋级的关键因素。你不会知道克洛普会选择怎样的打法,他充分了解你的球队。对于曼城来说,这场比赛稍有不慎,便有很大几率输球。

而如果红军淘汰了,又能否打进决赛?小编认为机会不大,巴萨、拜仁抽到上上签,直接保送四强。与尤文重演上赛季决赛,不管是谁胜出,红军虽勇猛,但是小编不看好红军能扛起大梁,对于克洛普来说,能够打进8强已是意外之喜。如果是曼城晋级,瓜帅更有把握打进决赛。

接下来的比赛,就好好打吧,希望曼城和利物浦能够给我们奉上精彩绝伦的对决。

德甲球队在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差不多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鲁尼在曼联的进球数在曼联队史排名是多少?

截止2017年1月4日,鲁尼在曼联的248个进球数在曼联队史排名是第二,仅次于249球的博比查尔顿。

韦恩·鲁尼(Wayne Rooney),生于1985年10月24日,是英格兰现任国家队和英超球队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球员。场上位置司职前锋,也可以胜任影锋、边锋以及前腰,甚至后腰。

鲁尼加盟曼联已经有12年半,2016年11月25日曼联4:0胜荷兰费耶诺德的比赛中鲁尼打入了第248球。在1月3日曼联4:1大胜西汉姆的比赛中未能打入进球,从而追平或者超过查尔顿249球的曼联俱乐部记录。

鲁尼出自埃弗顿青训系统,16岁时被提拔进埃弗顿一线队,2002年未满17岁就在与阿森纳的比赛中首秀并打入个人英超联赛首球,帮助埃弗顿2-1绝杀阿森纳,打破后者30场联赛不败的纪录。2004年夏天鲁尼以2700万英镑的身价由埃弗顿转会至英超球会曼联队 。

在国家队方面,17岁的鲁尼便入选国家队,随英格兰国家队参加过2004、2012两届以及2006、2010、2014三届世界杯。鲁尼是英格兰国家队历史的首席射手。他五次获得英超冠军,一次冠军。

鲁尼在2004年9月28日,曼联对阵费内巴切的小组赛中首次代表曼联出场,而他在曼联的处子秀就上演帽子戏法,帮助曼联6-2大胜对手,这场比赛让鲁尼成为历史上上演“帽子戏法”最年轻的球员。2004年10月24日,在曼联对阵阿森纳的英超联赛中,鲁尼贡献了一次助攻和一粒进球,帮助曼联2-0击败阿森纳,同时终结了对手49场不败的纪录[8] 。鲁尼在曼联的首个赛季里各项比赛打进17球,并在赛季结束时当选PFA年度最佳年轻球员。

2005-2006赛季,在英格兰联赛杯的决赛中鲁尼打进两球,帮助曼联4-0击败威根竞技,鲁尼获得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

2006-2007赛季,鲁尼在各项比赛打进23球,帮助球队获得该赛季的英超联赛冠军,这也是鲁尼的第一个英超冠军。

2007-2008赛季,鲁尼在该赛季前半段受伤,联赛中仅打进12粒进球,帮助曼联获得英超联赛和的双冠王。

2009-2010赛季,鲁尼打出加盟曼联以来最好的状态,联赛打进26球,各项比赛打进34球。在赛季结束时囊获了PFA年度最佳球员、PFA球迷选年度最佳球员和英国足球记者协会最佳球员这三大奖项。

2016年11月25日,在欧联杯曼联主场4:0战胜费耶诺德的比赛中,鲁尼在第35分钟打进第一球,这是鲁尼为曼联打入的第39个欧战进球,由此超越了打入38个进球的范尼,成为了曼联欧战进球最多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