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人篮球为何会在这几年像风暴一般迅速刮过全球?
2.学青会和青运会的区别
3.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球队记录
三人篮球为何会在这几年像风暴一般迅速刮过全球?
因为随着街头篮球文化的流行,三人篮球赛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如今已成为国际篮联(FIBA)着力打造的一项世界巡回赛事,并且出现在包括亚运会和青运会在内的各项洲际赛事之中。
年轻化、门槛低、对抗强
为何三人篮球赛会在这几年像风暴一般迅速刮过全球?这样一项在不少人眼中还是“斗牛”的比赛,离奥运会到底还有多远?
比赛耗时3个月,覆盖49个城市、4500所学校、6万支球队,30万人报名参与……在中国走过13个年头的肯德基三人篮球赛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或许能成为答案的一部分。
“相比于正规的五人篮球比赛,三人篮球赛对场地、比赛人数和时间的要求更低,而且能给更多没有专业训练的青少年球员提供比赛对抗的实战机会。”
拥有20年篮球执教经验的陈峰教练此次带领上海东辉职业技术学校的6名球员代表上海前往福州出战决赛圈,遗憾的是,球队没有如愿进入总决赛。
“其实三人篮球赛和五人的职业篮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阵地进攻中同样需要执行战术配合,而且三人篮球赛要求每个位置上的球员能力更加均衡。”
目前在浙江广厦队效力的林志杰在进军职业篮球之前曾打过6年的三对三街球,谈起三对三和职业比赛区别时他曾表示:“三对三没有太过复杂的战术要求,更注重每个人的个人技巧。”
将比赛的参与者瞄准年轻人,从场地和时间上降低比赛的门槛,保持对抗的激烈程度并且提倡使用更加职业化的战术配合,这如今已经成为FIBA在推广三人篮球赛时重点强调的优势。
“三人篮球赛的偶然性更大,每个人都有赢球的机会。”陈峰教练的话,也道出了三人篮球赛的魅力所在。
冲进奥运会,FIBA很乐观
世界上三人篮球的首场比赛是14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周洛维尔镇开启的。而据国际篮联(FIBA)介绍,早在7年前的2009年,国际篮联就曾开始尝试推广三对三篮球这一比赛形式,并把进入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作为第一个目标。
事实上,从2010年青奥会开始,三人篮球赛就已经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的号召力。
据FIBA的官方报道,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三人篮球赛的比赛观众席几乎场场爆满。在FIBA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看来,这是三人篮球“申奥”前最成功的一次“演出”。
而2018年将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18届亚运会上,三人篮球赛已经确定将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一。
另据美国媒体《今日美国》报道,在2013年三人篮球赛“申奥”失败之后,FIBA在今年再次推动三人篮球成为正式的奥运会比赛项目。
“我希望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对此我比较乐观。”FIBA秘书长鲍曼在接受访时表示,三人篮球赛如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世界巡回锦标赛,而且加入了亚洲沙滩运动会、亚洲室内运动会以及亚洲青年运动会,更重要的是,FIBA也正在酝酿推出职业联赛的可能性。
“我知道国际奥委会想做出怎样的改变,他们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增加更多不同的运动项目,而三人篮球显然非常适合这样的改变。很多职业篮球运动员也会愿意加入三人篮球赛,去找到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学青会和青运会的区别
学青会和青运会的区别在于:学青会是学校组织的群众性组织,青运会是青年体育比赛和活动。
学青会是指由学校内部组织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学青会由学生选举产生,成员包括学生会、副、各个部门负责人和代表等。学青会的职责是协助学校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会服务,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青运会是指由地方或全国性组织举办的青年体育比赛和活动。青运会的参与对象是各个地区或国家的青年运动员,选拔和比赛来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和竞技水平。青运会包括多个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游泳等,参赛选手通过竞技获得荣誉和奖项。
学青会是学校内部的学生组织,致力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务,而青运会是地方或全国范围的体育比赛和活动,旨在促进青年的体育发展和竞技能力。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球队记录
注:仅列出国家队间比赛成绩。
中国男篮胜场分差排行榜 年代 赛事 分差 1993年 东亚运 中国 163:25 蒙古 +138分 1993年 东亚运 中国 143:33 澳门 +110分 1985年 亚锦赛 中国 138:31 印度尼西亚 +107分 1948年 奥运会 中国 125:25 伊拉克 +100分 2013年亚锦赛中国 113:22 马来西亚+91分2005年 亚锦赛 中国 98:10 沙特阿拉伯 +88分 1990年 亚运会 中国 139:58 香港 +81分 17年 亚锦赛 中国 131:50 泰国 +81分 2001年 东亚运 中国 131:52 蒙古 +79分 1983年 亚锦赛 中国 135:58 印度尼西亚 +77分 1953年 青运会 中国 112:35 民主德国 +77分 2001年 亚锦赛 中国 121:46 泰国 +75分 2002年 亚运会 中国 112:38 中国香港 +74分 17年 亚锦赛 中国 106:33 巴林 +73分 2009年 亚锦赛 中国 121:49 印度 +72分 1993年 亚锦赛 中国 112:40 巴基斯坦 +72分 2009年 东亚运 中国 107:36 中国澳门 +71分 1981年 亚锦赛 中国 128:58 巴基斯坦 +70分 2002年 亚运会 中国 131:62 哈萨克斯坦 +69分 2014年亚洲杯中国 105:37 印度尼西亚+68分1990年 亚运会 中国 125:60 菲律宾 +65分 2010年 亚运会 中国 96:31 乌兹别克斯坦 +65分 中国男篮负场分差排行榜 年代 赛事 分差 1996年 奥运会 中国 61:128 南斯拉夫 -67分 1996年 奥运会 中国 70:133 美国 -63分 1996年 奥运会 中国 55:116 立陶宛 -61分 1987年 邀请赛 中国 60:118 苏联 -58分 18年 世锦赛 中国 :154 巴西 -57分 1994年 世锦赛 中国 77:132 美国 -55分 1990年 卫城杯 中国 82:133 阿根廷 -51分 1988年 奥运会 中国 57:108 美国 -51分 1994年 友好运 中国 52:101 巴西 -49分 年 奥运会 中国 49: 美国 -48分 2010年 热身赛 中国 51:98 美国 -47分 2010年 世锦赛 中国 40:87 土耳其 -47分 2000年 奥运会 中国 72:119 美国 -47分 2006年 热身赛 中国 49:96 西班牙 -47分 12年 友谊赛 中国 81:127 南斯拉夫 -46分 2006年 热身赛 中国 73:119 美国 -46分 1990年 世锦赛 中国 86:130 西班牙 -44分 1990年 世锦赛 中国 95:138 巴西 -43分 1996年 奥运会 中国 75:115 希腊 -40分 2001年 大运会 中国 61:101 南斯拉夫 -40分 中国男篮大负亚洲对手记录 年代 赛事 分差 1913年远东运中国 18:56 菲律宾-38分2009年 东亚运 中国 59:91 韩国 -32分 2013年亚锦赛中国 51:70 伊朗-19分2013年亚锦赛中国 78:96 中国台北-18分2009年 亚锦赛 中国 52:70 伊朗 -18分 19年 东亚运中国 56:73 中华台北 -17分 中国男篮单场最低排行榜(15年以来) 年代 赛事 得分 2010年 世锦赛 中国 40:87 土耳其 40分 2011年 奥运测试赛 中国 43:71 澳大利亚 43分 2013年斯坦科维奇杯中国 44:61 阿根廷44分2011年 斯坦科维奇杯 中国 45:70 俄罗斯 45分 年 奥运会 中国 49: 美国 49分 1994年 友好运动会 中国 49:74 阿根廷 49分 2006年 热身赛 中国 49:63 西班牙 49分 2011年 斯坦科维奇杯 中国 49:50 俄罗斯 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