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换外援-中超联赛外援转会费排行榜

tamoadmin

1.被中超吓哭,转会费+年薪狂飙 大牌能hold住吗

2.足协可能出台6外援新政,谁是最大受益者?为什么?

3.“烧钱”中超是真火还是虚火

4.中超今年如此疯狂的投入,怎么能收回成本

5.中超外援年薪税后300万欧元,能买到身价多少的外援?

被中超吓哭,转会费+年薪狂飙 大牌能hold住吗

中超换外援-中超联赛外援转会费排行榜

传中超俱乐部瞄准多位球星,年薪、转会费高得吓人。桑切斯、特维斯……谁是下一个大牌?

虽然中超联赛已经落幕,但中超俱乐部在这个冬天的疯狂,仍在持续当中。为了在下赛季能更上一层楼,不少球队已经提前开始物色新的外援人选。桑切斯、特维斯、寄诚庸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被不断提及。

下赛季,到底哪些大牌能登陆中超,我们拭目以待。

寄诚庸一夜身价飞涨

周薪40万英镑!中超“引诱”桑切斯

继西班牙国脚圣地亚哥·卡索拉之后,又一位阿森纳球星与中超无限接近。昨天,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消息,阿森纳边锋阿莱士·桑切斯,已经收到了某中超俱乐部开出的周薪高达4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50万元)的肥约。目前,桑切斯已经拒绝了阿森纳开出的续约条件,莫非他做好了前往中超淘金的准备?

若以年薪计算,该中超球队为桑切斯的报价已经超过2000万英镑(1.74亿人民币),这又是一个创纪录的价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税前报价,税后桑切斯的年薪将缩减到大约1350万英镑(周薪26万英镑)。尽管如此,这仍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在世界上至少可以跻身前8名,是桑切斯目前在阿森纳的年薪的两倍。

目前桑切斯正处在和阿森纳续约的敏感时期,因此传出这样的消息,显然令阿森纳非常被动。不过《每日邮报》也表示,桑切斯实际上对前往中超效力兴趣不大,他和经纪人更愿意利用中超的出价向阿森纳施压,为他开出更高的续约条件,或者在欧洲其他俱乐部得到一份比阿森纳更好的待遇。目前,桑切斯在阿森纳每年拿着600万英镑的税后年薪,已经是全队最高薪。

桑切斯今年27岁,是智利最当红的球星之一,曾在巴萨( 数据) 效力,获得过无数荣誉。如果中超球队想引进桑切斯,至少还要向阿森纳支付不低于5000万英镑的转会费(约合4.35亿人民币)。考虑到桑切斯的国籍,以及之前卡索拉的传闻,河北华夏幸福无疑是桑切斯的头号绯闻对象。

年薪4500万欧!申花“狂追”特维斯

昨天,据阿根廷媒体《pasionfutbol》报道,上海申花引进阿根廷球星特维斯又有了新的进展,申花已经将年薪报价提升到4500万欧元。如果特维斯接受申花的合同,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年薪最高的足球运动员,而且4500万欧元相当于(数据) 球星C罗薪水的两倍之多。

申花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此前在新帅新内援加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球队急需引进外援前锋,虽然目前不能说出名字,但肯定会给球迷带来惊喜。而这样的消息也被国外媒体屡屡引用,阿根廷媒体《pasionfutbol》就指出,特维斯已经不可能重回欧洲踢球,而前曼联球星很可能就是吴晓晖所说的惊喜。同时《pasionfutbol》表示,申花与特维斯走得如此之近的原因是申花再次提高了报价,将待遇从年薪4000万欧元提升至4500万欧元,而这是特维斯目前在博卡年薪的8-9倍。对于任何球员来说,这都是一份无法拒绝的报价,阿根廷媒体也表示,这样的年薪数字对于特维斯有着致命的诱惑力,不心动的话就属于不可思议。

不过也有消息指出,阿根廷媒体的报道出现失误,4500万欧元是申花给特维斯提供的2年合同的薪水总和。但只要特维斯肯接受申花的条件,他将成为中超收入最高的球员。

转会费超10亿!中超哄抢韩国队长

昨天,据韩国媒体爆料,包括上海上港、河北华夏等3-4支中超球队正在追逐韩国后腰寄诚庸,他也是韩国国家队的队长,报价达到1700亿韩币(折合人民币超10亿),如果以这个价格成交,寄诚庸将超过博格巴(身价1.05亿欧元,约合7.75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一身价,同时球队给寄诚庸开出了高达1500万英镑的年薪。

据该媒体的消息,这几家中超俱乐部为了得到寄诚庸,都诚意十足,1500万英镑的年薪足以媲美五大联赛球星的薪资水准。曼联球星博格巴的年薪也不过1551万英镑。

目前,寄诚庸和英超斯旺西的合同还剩1年半。该媒体的文章说,其实今年夏天,就有中超球队对他有意,9月初,山东鲁能和光州FC进行友谊赛,当时鲁能俱乐部和寄诚庸的父亲进行了会谈。除了鲁能,上港以及河北华夏幸福也参与到对寄诚庸的争夺中,其中上港某负责人表示,“希望球队补充寄诚庸”。

目前在中国联赛效力的韩国国脚很多,金英权 、洪正好、张贤秀、金周荣、金承大等韩国国脚级选手都活跃在中国赛场。

寄诚庸2012年转会到苏超凯尔特人,在欧洲联赛出场超过100场,现效力于英超斯旺西。

日本三大国脚与中超传绯闻

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有3名日本国脚与中超球队传出绯闻,分别是效力于意甲AC米兰的本田圭佑,J联赛浦和红钻的槙野智章,以及东京FC队长森重。

最早与中超传出绯闻的是米兰球星本田圭佑。虽然身披米兰10号球衣,但本田圭佑在球队的地位却很尴尬,本赛季米兰青年军异军突起,本田在球队之中已打不上主力,中超成为他的绯闻下家。此前曾有传言,上港想要拿下他,但被球队早早否认。

三人之中最轰动的当属与恒大传绯闻的槙野智章。由于金英权重伤赛季报销,很难赶上明年的亚冠小组赛,恒大也不得不重新物色亚洲外援,而日本国脚槙野智章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除了上面两人,最近又有一名日本国脚与中超球队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日本国家队主力中后卫森重。与槙野智章相比,森重在12强赛上保持全勤,是日本国家队的绝对主力。早在上个赛季,森重就曾传出过要加盟中超球队上海申花的消息,但最终没了下文,如今,他再次与中超联系在了一起。

足协可能出台6外援新政,谁是最大受益者?为什么?

一、增加外援显然会显著增加中超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增加中超联赛的观赏性,从而会增加中超联赛的商业价值,最终增加各俱乐部的收益分成。

二、外援的增加,必然会提升整个中超联赛的技战术水平,从而带动国内球员水平的提升。

三,注册六名外援,上场四名,必然会在外援之间形成竞争,有利于外援的管理。

当然,为了不使增加外援成为俱乐部的负担,在增加外援的同时要有配套的薪资政策,要有中超联赛工资帽并严格审计。要引导中超各俱乐部从引进大牌球员转向引进实用型年轻外援。

如果所言非虚,那中国足球就变成“有钱人的 游戏 ”,更成为活埋“土豪的坟墓”!

一、玩不起。报6名外援,每场允许3~4人上场,表面上是高价外援的闲置,实质上是几千万上亿资金的闲置,我看连恒大都玩不起!

二、青训斩。一位在中甲执教过的西班牙教练刚说过:中国人为钱而踢球!而老外把足球当成一种职业、一分工作。此证一出,各级正规青训彻底崩溃,国内无出头之日,国外想都别想,最多来个“出口转内销”!

三、土豪退。别以为前几年中超、中甲玩得不以乐乎,投资逐年攀高,但老板们钱从哪来的?只能是银行、股民投资、政策、未来透支等,对于“亿级”投资平台的中国足球,过去的土豪们或明或暗退出江湖,昨天中甲收官战就是很好的例子,几支冲超在望的球队莫名其妙掉链子,冲“亿级中超”不如继续玩“千万级”中甲,这也是一种退!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足球难玩转,敖夜看欧足,伤的是身;爱国看国足,伤的是心;中超?中甲?省省吧,你们玩吧,本人已无处可伤了!

关于足协出台新外援政策的问题,我个人感觉可以调整一下外援政策,但是要出台六外援政策的可能性为零!也就不存在谁受益的问题了!

如果是外传的注册六外授,上场四外援的政策落了地的话,也是今天的足协打了以前足协的嘴巴子!叭叭作响!

如果是正面理解注六上四的政策,那就是引进更多的外援,让国内球员有危机感,刻苦训练,全身心投入比赛!争取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国内球员与外援的良性竟争,提高俱乐部队的水平!

如果从归化的角度理解,则是引进高水平外援或者有潜力的外援,为将来归化打下基础!这样的话,归化将是一项中长期的既定方针!至少从目前中国足球的青训现状来说,得五至八年!

要是从中超联赛的繁荣程度来说,外援的增加,尤其是场上外援的增加,能提升比赛的激烈程度!能提升中超联赛的水平!

中超的知名度也可以同步提高!

然而,上述的这些政策是治标之策是给中国足球这个“虚弱的巨人”取输血治疗法!同步还需要调理肝脾胃等内脏功能,以便其具备造血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训体系的建立健全!

近日的媒体报道,日本青少年球队先后战胜自己的老师巴西队,以及荷兰队!也就是说,日本足球的青年队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巴西荷兰以青训水平高,青少年足球人才多,青年球星多,青少年球队成绩好而著称!令人吃惊的是,日本青年队能三球以上击败巴西队与荷兰队!而且是以技术速度见长的巴西队和技术身体速度俱佳的荷兰队!那么,日本足球的青训及青年队水平应该毫无疑问是世界级的,也是世界先进水平!

与其说中国足球这么多年的豪赌世界杯奥运会亚洲杯所花的钱,足可以建设千座以上的足球学校并聘请世界级的青训教练团队,也应该能培训培养出本土的球员球队!

但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豪赌一切的传统心态与作风害了一代又一代的球员!

而且这种东西像一样传染到俱乐部,使整体中国足球联赛都充满足球泡沫,而虚的繁荣却往往在亚冠大赛场被日韩球队将这美丽的泡沫给戳破了!

又有谁能从最根本的原因分析反思总结从而做出改变了呢?

中国足球不摆脱现状,任何既定政策都是短命的,将会被一次次的国字号球队的失败而证明是违背足球规律的拍脑门并且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小措施,而非改变中国足球现状的长远规划!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注6上4,下赛季有可能出现新的外援政策,不过目前还没有定论,是不是真的这样实行还不得而知。

作为球迷,我到是希望这样,至于要问谁是最大受益者,我想的话,肯定是球迷了,至于球队层面,应该是那些国内球员较为薄弱的球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即使购买200w欧元的外援,其水平也比国内球员高的多,在外援配置上,有时候像胡尔克奥斯卡这种5000w欧的球员,其实都是溢价较多,他们相比500w欧的外援肯定达不到十倍的能力,所以增加外援的话,低投入球队收益最大,200-800w欧元的球员,性价比最高,他们能力或许比中超那些几千万的球员要差一点,但是差不到那么多,实际上就是变相的缩短了强弱队之间的差距了。

在外援价格上,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十块钱三分货。

我认为“六外援新政”受益者将是除土豪俱乐部以外的其他中超球队,因为此政策看似对土豪俱乐部有利,但是结合了其他政策组合拳,其实有“劫富济贫”的功效。

“六外援新政”有利于其他中超球队提升实力,抗衡恒大的“全归化班”。

青岛黄海成功冲甲之际,黄海董事长透露,11月足协即将颁布外援新政:2020赛季中超球队将允许注册6名外援,并可派其中4名上场比赛。不止青岛黄海的董事长这么说,重庆斯威俱乐部官方也透露了这个消息,看来是比较靠谱的。

个人认为,足协此举是为了增加其他中超球队的实力,来抗衡恒大的“全归化班”,保持联赛的公平性。因为如果明年广州恒大的外援阵容不做调整的话,将拥有有3位外援:保利尼奥、塔利斯卡、朴志洙,以及7名归化球员:艾克森、高拉特、费尔南多、阿洛伊西奥、阿兰、布朗宁、罗伯特.萧。如果这个整容中前场堆上6个,后场再加上一个布朗宁,没有一支中超球队能够抗衡。

不过,新赛季足协的外援政策应该不仅限于此,后面还会有更加劲爆的。因为新一届足协必然推崇公平竞赛原则,不会让过去8年恒大靠金元在中超搞不公平竞赛的现象重演。足协势必要限制归化球员的登场人数。

足协新外援政策还将限制归化球员登场人数。

目前足协正在讨论归化球员上场人数也要受到限制,比较靠谱的方案有两个:

方案一:

中超赛场上归化球员等同于外援,每支球队上场的归化球员和外援不得超过4人,但不限制归化球员和外援替补人数。

方案二:

有华裔血统的归化球员视为国内球员,上场人数不受限制;无华裔血统的归化球员等同于外援,每支球队上场的无华裔血统归化球员和外援不得超过4人,但不限制无华裔血统归化球员和外援替补人数。

足协新外援政策将建立在“中超限薪令”基础之上。

很多球迷担心新外援政策会进一步拉大中超的“贫富差距”,让有钱的球队更强。其实这点不用太过担心,因为足协去年公布的“限薪令”依然有效,土豪俱乐部可以增加的投入有限,相对而言,那些队内没什么大牌外援的俱乐部操作空间就大很多。

我们看一下2018年12月中国足协推出限薪令:

1、从2019赛季开始,中超联赛未来三个赛季内的俱乐部支出、投资人注册、亏损、薪酬以及奖金,都将实现限额,同时把此作为各俱乐部的准入标准;

2、中超俱乐部在2019年支出控制在12亿元,2020年控制在11亿元,而2021年需要限制在9亿元;

3、中超俱乐部薪酬总额比例限额,在2019年工资支出不得超过总支出的65%,2020年工资支出不得超过总支出的60%,2021年工资支出不得超过总支出的55%;也就是中超俱乐部工资上限2019年为7.8亿人民币(约1亿欧元),2020年为6.6亿人民币(约8500万欧元),2021年为4.95亿人民币(约6400万欧元);

4、国内球员个人薪资最高不得超过税前1000万人民币,入选国家队的国内球员最多可以有20%的上浮,也就是税前1200万人民币;

5、中超俱乐部赢球奖金不得超过300万元/场,平球奖不能超过100万/场。

也就是说,2020年中超联赛,各俱乐部的投入上限是11亿元,其中工资部分最多是6.6亿元。在这种限定下,像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北京国安、华夏幸福这种“土豪俱乐部”的引援空间已经很小了。

这里就拿上海上港举例:

我们来粗粗计算一下上港2020年工资支出:

1)主教练佩雷拉(如果没下课)年薪500万欧元,他的教练团队估计100万欧元,共600万欧;

2)现有4外援不变的前提下,外援年薪共计5850万欧:其中胡尔克年薪2000万欧,奥斯卡2200万欧,阿瑙托维奇1150万欧、艾哈迈多夫500万欧。

3)一线队21名本土球员年薪共计人民币1.34亿元,计1720万欧——其中核心本土球员颜骏凌、蔡慧康、王燊超、于海、吕文君等5人,平均年薪1000万人民币;一线队主力5人石柯、贺惯、傅欢等平均年薪人民币800万元;替补球员11人,平均年薪400万人民币;

4)预备队及梯队年薪估计1000万人民币,计128万欧:预备队及各梯队按50人计算,人均年薪20万人民币。

6)中方教练组年薪,算1000万人民币吧,计128万欧。

做个加法,上港2020年预计工资支出是8426万欧元,看看限薪令中提到的2020年中超俱乐部工资上限为6.6亿人民币(8500万欧元),差不多刚刚好,没有超出,也没有太多富余。

所以,限薪令存在的前提下,2020年上港是不具备引进外援的薪资空间的。上海上港如果想引进新的外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跟胡尔克续约时,将34岁的胡尔克续约薪资从2000万欧元降到1000万欧元,这样,上港还能引进2位年薪500万欧元左右的外援,或者引进1位年薪1000万欧元左右的外援。

因此,有了“限薪令”的制约,六外援新政对上港、国安、华夏幸福、恒大等薪资结构已经很高的俱乐部没太大意义,反而让那些中小俱乐部在外援层面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可以补充2名转会费和年薪都不太高的外援充实阵容。

综上所述,足协可能出台6外援新政,受益者将是土豪俱乐部以外的中小俱乐部。

问题之一,出台了六外援政策,那么这个“政策红利”你到底是用还是不用?如果真的出台了六名外援政策,那么对于中超俱乐部来说,这到底是用还是不用呢?既然有政策,为什么不用?于是各俱乐部必定会开始一段全球范围内寻找外援之旅,这倒是没什么,只不过用满六外援政策是下面我要说的前提。

这就是成了一个大问题了,一个俱乐部中有6名外援,那么高昂的工资到底哪个俱乐部能够承受?难道一个俱乐部都要引进两到三个胡尔克?俱乐部的承受能力决定了这名六外援的整体价格和质量,当然了也有可能会有几个廉价、实用、物超所值的外援,但是那样的运气每一个俱乐部都会有?所以问题来了,6外援的后果之一,那就是外援质量的下降。没有那么多钱买大牌外援,那么只能买一些名不见经传,但是便宜的外援。

如果一个俱乐部有6名外援,在中超不扩军的情况下,会有96名外援,即便是有个别俱乐部没有用满名额,保守估计也会有90名外援,尽管世界上球员众多,但是一个中联赛汇集了90名外援,外援的来源会在哪里?应该是有些名气不大、但是在大联赛不受重视的球员,或者是一些渴望淘金的球员,或许也是一些过气的、养老的球员,对于这些球员来说,如果能够来中国,那么他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非常不喜欢很多人一出台政策就大唱赞歌,举双手赞成的态度,例如六外援政策,对中国足球真的是好事吗?青训怎么办?本土球员怎么办?都依靠外援了,那么谁来依靠本土球员?夹缝中生存的本土球员,未来何在?当然了,还有更为重要的青训,本来俱乐部就没有经济和精力搞青训,六外援之后,投入会不会压缩?那么青训估计会首当其冲。

一切只是设,足协还没有明确表示要六外援政策,不过在出台之前足协肯定也会有自己的考虑,等等看吧。

恒大将是最大的收益球队。

黄海老总王泽楷透露,下个赛季中超将会迎来新的政策,允许球队注册6名外援,但是在出场人数上会有要求,同时上场不得超过3人,对于这一政策将会在11月底出台。其实黄海老总所说的这个政策不是空穴来风,足协早就有此打算,面对归化的政策,不得不取相关政策来迎合。

那么整个政策落地的话,最大的受益者非恒大莫属了,恒大目前已经有4名外援,并且拥有布朗宁和萧初这样的中国血统的归化球员,下赛季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会作为内援。并且还将有阿兰等4名待入队球员,恒大完全可以择优选择。除了恒大有目前的优势,其他俱乐部都没有和如此多的外援,如果说新政策落地,恒大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中国足协真的实行6外援新政,在短期内难言谁最受益,但球迷无疑是最开心的,再也不用花高价看那些大爷们散步、卧草……

曾经那幅画面还记忆犹新,国足球迷在看完国足比赛输球后,对球员的表现极度不满,扬言要求退票。现在的中超联赛也逐步进入收费时代,如果比赛精彩程度不提高,还是出现这些低劣表现的话,或许球迷会越来越少。

那引进更多的外援,究竟是利还是弊呢?如果是在理性范围内,真正达到职业化,那对于中国足球长远发展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为什么呢?

一、外援的增加,可以无形中提高联赛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比赛的精彩度,也增长联赛商业价值。观赏性提高,球迷愿意回归赛场,购买服务。

目前这些国内球员的水平真是不敢恭维,也是和收入完全不相符的。也正是收入的提高,更加导致这些球员不拼不博,养成大爷作风。

如果增加外援,当然也要是优质外援,那势必会相应提高联赛竞争力,真正实现世界第六大联赛的目标,随之带来的品牌和商业价值也会水涨船高。

二、外援增加会蚕食本土球员位置,变相促进本土球员成长,提升球队和整个联赛的技战术水平。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当大批量外援来到联赛后,本土球员没有相当的实力,就会在球队失去位置,再耍大牌,出工不出力,将会逐步被淘汰出局。反过来也是如此,足协杯决赛,李霄鹏就敢于让格德斯连板凳席都坐不上,这就是竞争,当球员有能力的时候,一样可以挤掉外援的位置。

外援的增加和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让球队打造更高的技战术,并在赛场上发挥出来,停球5米远将会是个梦。每个球队间的互相竞争,也会带来整个联赛水平的提高。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被淘汰的球员可以加入到其它球队或低级别联赛中,实在不行的,那就退役吧,别再占着这个坑了。

三、外援增加后,也可以在外援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让球队有更大的空间进行调整。

如果外援没有竞争,也难免会让这些外援开始慢慢变得消极、怠工。而球队高价引进来,又不得不继续使用,那对球队也没有多大好处。广州恒大卡纳瓦罗一味地选择相信塔利斯卡,导致球队战绩下滑,也有这个因素。

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外援,也可以让球队在选择战术方面得到较大的调整空间,该防守还是进攻,就可以相应选择球员,也不会让球队陷入瘫痪的状态。

如果可以有这种空间存在,那对于北京国安比埃拉就不会无缘接下来的中超比赛,导致现在眼睁睁看比埃拉在西乙联赛发挥出色,却不能为己所用。

四、外援增加后,或许不会再出现这种担忧冲超压力的情况,甚至会由外援产生收益。

在金元注入中国足球后,不单中超球队活得非常艰苦,甚至中甲球队也异常艰难。对于有机会冲超,最终都可能选择放弃。当然资金是很大的问题,但是也反映了外援稀缺才导致资本的增加。

如果都回归理性,可以选择多个外援,那俱乐部就可以选择有实力的年轻外援来培养。等这个外援打出身价后,也可以从中获得利润。例如陕西长安竞技奥斯卡,非常年轻,发挥也极其出色,有很大的潜力,值得培养。

关键的是外援都比较实在,没有中国球员那种小计谋,担心冲超后会在球队失去位置。

总而言之,放开外援政策,可以尝试,也非常有必要,对于中国足球长远发展来说,也是有相当大的益处。但是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不是头脑发热,盲目跟从,最终导致无法收拾的场面,越搞越乱。

没有技战术的足球是浪费时间。一群没有技战术的球员永远是成不了气候的。我们要的是一个高水平平台,和11个高水平球员去代表中国。这也是欧洲足球强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因为全世界最优秀的球员差不多都在那里。短时间内广大群众普及不了,那提升自己的平台竞技水平也是不错的选择。

注册6名国外球员,最大受益者是越南足球及其他亚洲对手。中国足协,请继续作(zuo)!与欧洲相比,欧洲球员即便可以上场11名外援,他是所有国家一起实行这个规定,因此在本国联赛踢不上球的球员可以去别国踢。如中日韩三国水平接近,都执行这么个规定,很像欧洲,可以执行。现实是中国足球差太远了,执行这个规定,也不会有人去国外踢球。那么这么执行就是简单滴压缩国内球员空间。长此以往,死路一条。不是哪一条外国规定都香。中国足球,我一定可以看到你作死的那天。

“烧钱”中超是真火还是虚火

“烧钱”不断“标王”频出

今年的中超,“标王”频出,外援身价节节攀升,使中超成为全球最烧钱的联赛之一。外援在各自球队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成为决定比赛的砝码。

冬季转会期,上海上港花费1850万欧元从恒大撬走了两届射手王埃尔克森,后者成为当时的“标王”。但没过几天,苏宁就以2800万欧元的转会费引进了切尔西中场多面手拉米雷斯,超越了埃尔克森。“标王”的争夺就此拉开序幕。恒大不甘示弱,以4200万欧元从马竞买来哥伦比亚射手杰克逊·马丁内斯,这也是恒大在冬窗唯一的外援引进。仅仅2天后,苏宁再次引爆转会市场,他们以5000万欧元的天价转会费从顿涅茨克矿工挖来特谢拉,巴西人也因此成为了冬窗的世界“标王”。“标王”的频频更换,背后是以苏宁为首的其他俱乐部,要掀翻恒大在中超一统江湖的诉求。

到了今夏,上海上港队为了打好亚冠,更是不惜重金,以5580万欧元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引进了巴西国脚胡尔克,后者成为中超史上“标王”。短短一个赛季,中超“标王”五度易主,豪强一掷千金,令中超成为全球烧钱排行榜第二的联赛。埃尔克森、登巴巴、特谢拉、高拉特、胡尔克、保利尼奥、罗杰·马丁内斯、扎哈维,亮相中超的外援名气越来越大,水平也越来越高,中超也因此越来越具有观赏性。

外援继续在各队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在射手榜上,排名前20的只有武磊和董学升两位本土球员,其余18人均为外援。在射门、传球、传中等进攻数据上,外援都占据压倒性优势,只有在助攻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国内球员能与外援分庭抗礼。各队从中后卫到中锋的中轴线,依然由外援把持着,决定比赛的胜负,也更多的是依靠外援的个人能力。

本土球员身价虚高

在中超五年80亿的天价版权带动下,国内球员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但在各大俱乐部的“惜售”“捂盘”下,导致国内球员的身价虚高,价格严重偏离价值。

由于国内可以交易的高水平球员太少,一些所谓的边缘国脚级球员身价如火箭般蹿升。从姜宁以超过4000万元转会费由富力加盟华夏开始,国内球员的转会费便一发不可收拾。如名气平平的毕津浩从河南建业加盟上海申花,转会费超过了8000万元。门将张鹭从辽足加盟天津权健,身价近亿元。由于可以转会的国脚级球员实在太少,一些俱乐部即便开出过亿的转会费支票,仍然在市场上找不到卖家。国内球员的身价虚高,连一向挥金如土的恒大俱乐部都觉得太贵,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自己引援的重点转向了在欧洲效力的年轻球员。有圈内人士预言,2017年,国脚级球员的身价肯定将轻松超过一亿元。

国内球员身价虚火的原因,在于中国足球后备人才断层现象严重,人才匮乏。多数俱乐部没有自己的青训体系,无法自产人才,只能通过不停地买买买,来维持球队的实力。在恒大、鲁能、苏宁等少数几家俱乐部囤积了中生代国脚球员后,加上更年轻的国脚球员水平普遍不足,导致国脚球员奇货可居。

正是后备人才涌现太少,几近断层,使得联赛中的新人亮点有限。以恒大为例,从欧洲加盟的几位留洋小将,毫无亮点,徐新、李源一、韩鹏飞得不到出场机会,李源一已经转会至天津泰达。其他俱乐部,同样不见有亮点的新人涌现,缺乏惊喜。降级的杭州绿城,近十年以青训闻名,但该俱乐部培养的新人在联赛中根本难担大任,青训质量欠佳。

恒大卫冕难度日增

广州恒大提前两轮卫冕成功,但其卫冕的过程比外界想象的要难很多。

赛季的第一场比赛,恒大就在客场负于重庆力帆。从那时候起,恒大队在积分榜上长期处于追赶状态,直到亚冠出局,夏天间歇期之后,恒大才艰难夺回了榜首的位置。

今年年初,随着江苏苏宁、上海上港、河北华夏等俱乐部的重金投入,尤其是江苏苏宁,其投入比恒大还多,成为第一支投入超越恒大的球队,恒大的卫冕前景就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事实证明,恒大今年的卫冕之路也的确艰辛。亚冠赛场,由于伤病和新球员磨合问题,恒大在小组赛就被淘汰,创造了球队征战亚冠的最差战绩。而在中超,19胜7平4负积64分,创造了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积分,也是球队自2011年第一次征战中超以来的第二低分数。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恒大队每年的最终联赛积分都在减少。2013年里皮带队的第一个鼎盛时期,24胜5平1负,积分高达77分;2014年,尽管输球场次达到4场,但总战绩为22胜4平4负,积分仍然达到70分;2015年,经历过中途换帅的恒大队,以19胜10平1负的战绩,拿到了67分。而今年,恒大队19胜7平4负,积分最低。

随着中超其他球队逐年加大投入,纷纷斥巨资引进顶级外援和外教,如今的中超,可以叫板恒大的球队数量空前。赛季初的“战国七雄”格局,是如今中超列强争霸的最好注脚。虽然今年还是恒大笑到了最后,但这无疑预示着恒大今后的日子将更加艰难。不过,也正是有了列强的追赶,中超才更有看头。

(据《羊城晚报》报道)

2016中超联赛近日尘埃落定,广州恒大夺得六冠王,但其优势有被进一步缩小的趋势。江苏苏宁、上海上港和上海申花获得亚冠资格,河北华夏、北京国安等俱乐部也名列前茅,体现了“金元中超”时代投入与产出的正比关系。这是第一届资本大规模投资中超的赛季,人们不禁要问——

“烧钱”不断“标王”频出

今年的中超,“标王”频出,外援身价节节攀升,使中超成为全球最烧钱的联赛之一。外援在各自球队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成为决定比赛的砝码。

冬季转会期,上海上港花费1850万欧元从恒大撬走了两届射手王埃尔克森,后者成为当时的“标王”。但没过几天,苏宁就以2800万欧元的转会费引进了切尔西中场多面手拉米雷斯,超越了埃尔克森。“标王”的争夺就此拉开序幕。恒大不甘示弱,以4200万欧元从马竞买来哥伦比亚射手杰克逊·马丁内斯,这也是恒大在冬窗唯一的外援引进。仅仅2天后,苏宁再次引爆转会市场,他们以5000万欧元的天价转会费从顿涅茨克矿工挖来特谢拉,巴西人也因此成为了冬窗的世界“标王”。“标王”的频频更换,背后是以苏宁为首的其他俱乐部,要掀翻恒大在中超一统江湖的诉求。

到了今夏,上海上港队为了打好亚冠,更是不惜重金,以5580万欧元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引进了巴西国脚胡尔克,后者成为中超史上“标王”。短短一个赛季,中超“标王”五度易主,豪强一掷千金,令中超成为全球烧钱排行榜第二的联赛。埃尔克森、登巴巴、特谢拉、高拉特、胡尔克、保利尼奥、罗杰·马丁内斯、扎哈维,亮相中超的外援名气越来越大,水平也越来越高,中超也因此越来越具有观赏性。

外援继续在各队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在射手榜上,排名前20的只有武磊和董学升两位本土球员,其余18人均为外援。在射门、传球、传中等进攻数据上,外援都占据压倒性优势,只有在助攻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国内球员能与外援分庭抗礼。各队从中后卫到中锋的中轴线,依然由外援把持着,决定比赛的胜负,也更多的是依靠外援的个人能力。

本土球员身价虚高

在中超五年80亿的天价版权带动下,国内球员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但在各大俱乐部的“惜售”“捂盘”下,导致国内球员的身价虚高,价格严重偏离价值。

由于国内可以交易的高水平球员太少,一些所谓的边缘国脚级球员身价如火箭般蹿升。从姜宁以超过4000万元转会费由富力加盟华夏开始,国内球员的转会费便一发不可收拾。如名气平平的毕津浩从河南建业加盟上海申花,转会费超过了8000万元。门将张鹭从辽足加盟天津权健,身价近亿元。由于可以转会的国脚级球员实在太少,一些俱乐部即便开出过亿的转会费支票,仍然在市场上找不到卖家。国内球员的身价虚高,连一向挥金如土的恒大俱乐部都觉得太贵,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自己引援的重点转向了在欧洲效力的年轻球员。有圈内人士预言,2017年,国脚级球员的身价肯定将轻松超过一亿元。

国内球员身价虚火的原因,在于中国足球后备人才断层现象严重,人才匮乏。多数俱乐部没有自己的青训体系,无法自产人才,只能通过不停地买买买,来维持球队的实力。在恒大、鲁能、苏宁等少数几家俱乐部囤积了中生代国脚球员后,加上更年轻的国脚球员水平普遍不足,导致国脚球员奇货可居。

正是后备人才涌现太少,几近断层,使得联赛中的新人亮点有限。以恒大为例,从欧洲加盟的几位留洋小将,毫无亮点,徐新、李源一、韩鹏飞得不到出场机会,李源一已经转会至天津泰达。其他俱乐部,同样不见有亮点的新人涌现,缺乏惊喜。降级的杭州绿城,近十年以青训闻名,但该俱乐部培养的新人在联赛中根本难担大任,青训质量欠佳。

恒大卫冕难度日增

广州恒大提前两轮卫冕成功,但其卫冕的过程比外界想象的要难很多。

赛季的第一场比赛,恒大就在客场负于重庆力帆。从那时候起,恒大队在积分榜上长期处于追赶状态,直到亚冠出局,夏天间歇期之后,恒大才艰难夺回了榜首的位置。

今年年初,随着江苏苏宁、上海上港、河北华夏等俱乐部的重金投入,尤其是江苏苏宁,其投入比恒大还多,成为第一支投入超越恒大的球队,恒大的卫冕前景就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事实证明,恒大今年的卫冕之路也的确艰辛。亚冠赛场,由于伤病和新球员磨合问题,恒大在小组赛就被淘汰,创造了球队征战亚冠的最差战绩。而在中超,19胜7平4负积64分,创造了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积分,也是球队自2011年第一次征战中超以来的第二低分数。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恒大队每年的最终联赛积分都在减少。2013年里皮带队的第一个鼎盛时期,24胜5平1负,积分高达77分;2014年,尽管输球场次达到4场,但总战绩为22胜4平4负,积分仍然达到70分;2015年,经历过中途换帅的恒大队,以19胜10平1负的战绩,拿到了67分。而今年,恒大队19胜7平4负,积分最低。

随着中超其他球队逐年加大投入,纷纷斥巨资引进顶级外援和外教,如今的中超,可以叫板恒大的球队数量空前。赛季初的“战国七雄”格局,是如今中超列强争霸的最好注脚。虽然今年还是恒大笑到了最后,但这无疑预示着恒大今后的日子将更加艰难。不过,也正是有了列强的追赶,中超才更有看头。

中超今年如此疯狂的投入,怎么能收回成本

粤媒:疯狂中"中钞" 只管砸钱能收回成本吗?

2016-02-27 10:11:56 来源: 网易体育

 386

北京时间今天零时,2016中超联赛冬季转会窗口正式关闭——这意味着16强已经完成军备竞赛,即将迎接史上最“壕”的一个中超赛季。

回顾整个冬窗转会期,中超的“购买力”令人震惊,首次超过英超成为全球第一。一个又一个国际知名的大牌外援陆续登陆中超,不断刷新“标王”的新价位、国内球员的转会身价也疯狂飙升,难怪外界都把今年的中超戏称为“中钞”。疯狂的“中钞”能否让中超真正蜕变为“世界第六联赛”?这个问号恐怕要等这个赛季结束之后才能拉直。

广州日报记者 张喆 谢泽楷

引援 标王四易主

在这个冬季转会窗口,广州恒大已不是引援热点的“领头羊”,江苏苏宁和“升班马”河北华夏幸福才是新主角。这两家俱乐部带中超走进引援的超级“时代”。从初步统计数据上看,申花、上港、国安、鲁能、富力和泰达在这个冬窗的投入加起来的总和也不及苏宁一家。

苏宁和河北之后,恒大、申花、上港、国安、鲁能的投入也超过2000万欧元,以上这7家俱乐部被看做今年中超的“第一集团”,被外界媲美当年的“意甲七姐妹”。综合中超16强在这个冬窗的总投入,比5年前的数字足足增长了近5倍之多。

在各大“豪门”的疯狂投入之下,今年内外援的“标王”身价不断“放卫星”。上港先以1850万欧元签下埃尔克森,打破了去年高拉特的转会纪录。苏宁接着以2800万欧元引进拉米雷斯,舆论哗然。

随后,恒大用4200万欧元买来马丁内斯。谁知两天后苏宁再放“大招”,5000万欧元引进特谢拉。与5年前的“标王”巴里奥斯相比,特谢拉的价位竟然上升了近6倍。加盟河北华夏的阿根廷射手拉维奇虽然转会价码不高,但据传俱乐部给他开出的年薪已经上升到近2000万欧元,雄踞全球第三。

内援方面,今年标王是以1114万欧元加盟申花的毕津浩,折合人民币竟高达8000万元。不少中小俱乐部也趁此次机会,高价售出身价暴涨的本土球员,其中以广州富力、杭州绿城和辽宁队最为典型。

外援融入难 管理成隐患

超级“购买力”并不意味着转化为立竿见影的战斗力。在刚刚过去的亚冠首轮小组赛,中超BIG4已经暴露了这个问题,尤其是苏宁,三个超级外援悉数上阵也未能在越南客场拿回3分。苏宁目前的球队班底已很豪华,但缺少名帅且没有磨合的情况下,仍难称一流强队。这个问题或许会随着新赛季中超的开锣逐步改善。

今年涌入中超的天价外援有19人来自欧洲联赛,其中6人参加过上赛季的。这班超级外援基本以南美球员为主,集中在进攻端,这与往年无异。其中巴西的国脚级球员多达7人,难怪连巴西国家队主帅邓加都准备收回“不从中超选国脚”的言论。

这些超级外援必须花时间来适应中超的环境、天气场地饮食的差异以及融入新的战术体系。而对各“豪门”俱乐部来说,如何管理这些超级大牌也是一个难题。过去几年恒大成功的秘诀是俱乐部职业化的管理模式,比如怎样平衡大牌外援与国内球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约束和激励大牌外援,等等。像苏宁的特谢拉,日前已经传出“他只想尽快在中超赚够钱然后返回欧洲联赛”的消息。一旦在管理上跟不上,非但无法复制恒大的成功,甚至连巨额的投资都只能打水漂!

青训人才少 造天价内援

“恒大模式”的成功,除了投入和管理两个方面,还有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拥有大批国内一流的本土球员。目前的中超新贵尽管有足够的资金想复制恒大的投入模式,但好的本土球员却越来越少,几近枯竭。毕津浩加盟申花的转会费高达1114万欧元,富力中后卫于洋被叫价9000万人民币——这在前两年简直是天方夜谭。

国内球员身价虚涨的原因,首要在于优秀的后备人才实在太少。于是,各大豪门今年在内援转会市场上不得不为中国足球过去数十年积弱的青训“买单”。在不惜用溢价10多倍的代价来换取国内所剩无几的优秀本土球员外,大量在海外镀金的“低龄国字号球员”也纷纷回流,比如1993到1996年龄段国青的徐新、李源一、韩鹏飞、谢鹏飞等人就相继被多家豪门买断。

内援天价、海外小将回流的行情,也令这个冬窗期的经纪市场陷入一片混乱。如果中国足协再不出台类似NBA工资帽的政策,并鼓励和引导俱乐部在青训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中超的泡沫破裂点将提前到来。

80亿元版权投资 能收回成本?

中超在这个冬窗疯狂投入,源自去年中超版权卖出5年8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5年版权的购买方在前两年每年支付给中超公司10亿元,后三年每年支付20亿元,中超16队每队每年能获得的分成平均不过数千万元。但中超在这个冬窗的投入已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这还未计算今年夏季转会的支出和庞大的俱乐部薪资和运营费用,几千万的版权分成恐怕是杯水车薪。

80亿版权的购买方能否“回本”目前无法判断,这需要观察中超往后5年的表现。目前版权购买方将中超未来两个赛季的独家新媒体版权卖出27亿元人民币,这是豪赌中超的前景。但能否赌赢?依然是个未知数。

作者:广州日报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中超外援年薪税后300万欧元,能买到身价多少的外援?

根据目前国际资转会市场的普遍规则,完成一名球员的转会不仅是薪资水平,还有转会费的因素。300万欧元的年薪,如果换算成欧洲联赛普遍通行的周薪也就是不超过6万欧元。当中超没有了高薪水的诱惑,或许对于大牌外援?最后的诱惑?也消失殆尽,今后的中超赛场上,如果这一规定严格执行到位的话,恐怕连过气的球星也不会看到了吧。当然,事情也并非那么绝对,我们还是应该辩证的看。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中超可能会看不到大牌球员的身影,即便是过气的大牌球星,薪水恐怕也不止300万欧元,而且相比于欧洲联赛,哪怕不是五大联赛,同样的300万欧元,中超就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外援想要来中超镀金,国内球员拿着高额的薪水,也不愿意走出去,就形成了如今这种困境。试想如果没有了大牌外援,中超的吸引力势必会下降,但是这样也或许可以挤一挤中超的泡沫。上港双子星胡尔克和奥斯克的年薪分别上2000万欧和2400万欧,保利尼奥1400万、费莱尼2000万,效力于广州富力的登贝莱是1300万欧的年薪,这里面还不包括代言费、赢球奖、商业赞助,如此高的薪水,难怪当打之年来中超的球星越来越多,不过在新政出台后,这样的情况会相当少,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贝尔这样的超级巨星了。300万欧,英超可以排第5!在球员薪资投入上英超倒数第一的谢菲尔德联队,队内年薪最高的球员是老将贾吉尔卡的286万欧元,低于中超外援的工资帽,但该球队作为升班马目前居然排在联赛第5的位置,力压联赛投入第一的曼联。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300万欧元足矣买到一个好外援,能够具备英超水准的外援;300万欧也不算啥,有实力的继续引进天价外援,没实力的好好物色性价比高的外援,踢起球来未必谁输给谁。